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经络知热感测定对疾病诊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洪茂 《针灸学报》1990,6(1):35-37
  相似文献   

2.
知热感度测定法对十二井穴正常值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笔者随机选择了209名年龄在20~24岁的健康青年为测试的对象,在较恒定的温度及湿度下,在上午及下午不同时间,分别测定了十二井穴的知热感度值。统计结果表明:除极少数井穴外,同一个井穴的上午值与下午值比较,男性和女性上肢井穴的测定值比较,同一时间测得的左右侧同名井穴值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男性下肢井穴的测定值均数高于女性,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本研究提示:在人群中存在着每个井穴的知热感度正常值,它将有助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3.
经络诊察是通过“审、切、循、扪、按”的诊察方法判断经脉的异常,是针灸临床中的基石,八纲辨证是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8个辨证纲领。本文通过经络诊察法联系到八纲辨证的表里、寒热、虚实,从经络诊察角度辨别疾病的病位之深浅、病性之寒热、邪正之盛衰,通过经络诊察不仅可以明确疾病过程中敏化或者是特异性的穴位,同时可以通过经络诊察之审、扪分寒热,循、按分表里、切分虚实,以及察任督分阴阳,隐含了完美的八纲辨证体系,为临床针灸的施针、取穴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王居易教授通过50余年临床实践总结出以经络辨证为主导的经络诊察体系,应用对象主要包括"内科病证""筋经病证"两大范畴。督脉后顶穴定位方法独特,并进一步细化其主治范围:应用于以"风""寒"所致气滞血瘀的筋经病证,而对于"湿"邪为病收效甚微,主要治疗以督脉循行为主的后正中线及两侧旁开半寸部位经筋病为主,强调穴位需经络诊察手法精准定位,同时施特殊行针手法即"搓针导气法",配合患者呼吸通过长留针以便更好地激发督脉经气,取得更佳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穴位诊断法,是根据经络学说的原理,以穴位痛觉过敏等阳性反应为依据,探索经络、脏腑病变关系的一种新的诊断技术。 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道,穴位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在病理条件下,阴阳失和,营卫壅滞,经络和穴位便会在肌腠、皮肤出现压痛等阳性反应。因此,穴位压痛,是一种疾病状态的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机体的功能障碍;这也说明经络是脏腑的反应带,而穴位是疾病的反应点。体表压痛和脏  相似文献   

6.
应用针灸疗法治疗头痛时,首先要重视经络辨证,应充分考虑经络的分布和走向,选择适当的穴位和针灸手法.后头痛多为风寒之邪侵袭足太阳经所致,前额痛常由阳明胃热所致,巅顶痛每为足厥阴肝经感受风寒所致,偏头痛病位均在少阳,全头痛可见于痰湿阻络证、肾精不足证和气血两亏证.  相似文献   

7.
程海英 《北京中医》2004,23(6):359-360
应用针灸疗法治疗头痛时 ,首先要重视经络辨证 ,应充分考虑经络的分布和走向 ,选择适当的穴位和针灸手法。后头痛多为风寒之邪侵袭足太阳经所致 ,前额痛常由阳明胃热所致 ,巅顶痛每为足厥阴肝经感受风寒所致 ,偏头痛病位均在少阳 ,全头痛可见于痰湿阻络证、肾精不足证和气血两亏证。  相似文献   

8.
经络是人体通行气血、沟通表里上下、联络脏腑组织器官的通道。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共同进行着有机的整体活动,以维护机体内外上下的协调统一,其中经络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经络在病理情况下对疾病的发生和传变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径。外邪从皮毛、  相似文献   

9.
刘静 《北京中医药》2014,(2):114-116
人体与自然相应,始终处于左侧阴气和右侧阳气相对偏衰的状态,处于左升右降的气机循环中,针灸施治应重视调节人体气机的升降,以左取阴经右取阳经为主。左阴右阳调整经络法是周炜主任基于经典理论并结合临床实践提出的针刺方法。临床中其擅于将此法与王居易经络调整理论结合应用,并附验案3则体现其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赵付清 《光明中医》2016,(19):2819-2821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是联系脏腑与四肢百骸的桥梁。经络学说是中医学最基本、最重要的理论,学医必学经络,习医必通经络。经络辨证是中医学重要的辨证方法,对于诊治疾病、决断生死具有重要作用。现通过具体病例来验证经络辨证的重要性,提示大家要学好经络理论及经络辨证,提高临床诊治疑难病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浅谈经络辨证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络辨证是中医辨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自身又有特定的理论体系与构架,因而对针灸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旨在对经络病机的临床应用进行整理与归纳。  相似文献   

12.
13.
以3种代表性的妇科病症(痛经、盆腔炎、多囊卵巢综合征)为例,探讨经络腧穴诊察在妇科病症针灸诊疗中的应用方法。临床诊疗时,在患者足三阴经小腿段的循行部位进行循按诊察,探求经络腧穴的阳性反应(颜色、形态、皮温变化及感觉异常等),于此阳性反应处进行针灸治疗可以提高临床疗效。经络腧穴诊察可为经络辨证提供依据,从而指导选穴处方;有助于明确病性之虚实寒热,指导刺灸方法的选择;辅助判断疾病的预后和转归。  相似文献   

14.
淋证早期多为实证,以湿热下注膀胱为主,辨证首先要审察证候的虚实。实则清利,虚则补益,早期湿热蕴结于下焦,知柏地黄丸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八脉交会穴在中风中经络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中风中经络患者70例,分为治疗组35例,予八脉交会穴针刺法治疗;对照组35例,予醒脑开窍法治疗。2周为1疗程,分别治疗4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9%,对照组总有效率91.4%,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八脉交会穴针刺法治疗中风中经络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李学军  陈志刚 《光明中医》2010,25(6):913-915
目的探讨原发性失眠的中医证型与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关系。方法筛选符合原发性失眠诊断的患者,根据患者自我感觉症状、舌脉表现进行中医辨证,同时完成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调查。结果痰热内扰组患者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总评分较气阴两虚、心脾两虚患者高,部分中医辨证证型的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各单项评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失眠患者中医证型与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张娟  王鹏  刘鲁明  陈震  孟志强  马纯政 《中国针灸》2012,32(12):1099-1102
基于不同部位肿瘤常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表现,结合经络理论,通过文献及临床调研,分析缺盆穴、途经缺盆穴相关经脉、转移至锁骨上淋巴结(缺盆穴处)的肿瘤原发灶三者之间的关系,结合临床实践,初步提出经络在癌症治疗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根据肿瘤及其转移灶所在经脉循行部位,指导认识疾病及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失眠中医证型与睡眠脑电图主要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失眠患者126例,其中阴虚火旺证75例,心脾两虚证34例,心胆气虚证17例。观察各证型一般资料、睡眠脑电图主要参数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的差异性。结果:原发性失眠中医证型间性别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以60岁以上为发病高峰。各证型睡眠脑电图参数睡眠总时间(TSA)、睡眠潜伏期(SL)、觉醒时间(ATA)、睡眠效率(SE)、S1期、S2期、异相睡眠(REM)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阴虚火旺证患者TSA、ATA、SE均低于心胆气虚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脾两虚证患者SL、TSA、SE均低于心胆气虚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火旺证患者S1高于心胆气虚证、心脾两虚证(P0.05),S2、REM均低于心胆气虚证(P0.05);阴虚火旺证患者S1高于心脾两虚证(P0.05),S2低于心脾两虚证(P0.05)。结论:原发性失眠中医各证型与睡眠脑电图TSA、SL、ATA、SE、S1、S2、REM等主要参数,存在相关性;阴虚火旺证与S1、S2、PSQI评分存在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王居易老师临证时每应用经络诊察法查找患者异常经脉,再进行选经、配穴。他认为五脏之疾可以通过经络反应出来,可表现为相关经脉循行处出现结节、结络、肌肉紧张度增高或呈滞涩、空虚、塌陷感,并且经络的异常往往先于疾病的证候表现,可提  相似文献   

20.
经络诊察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经络辨证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内经》中经络诊察主要方法有问、审、切、循、按、扪等,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运用《内经》问、审、切、按、扪等方法进行经络诊察,然后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寒热虚实施以不同的手法,有着非常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