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廖芸 《上海医药》2003,24(9):421-422
溶液的 pH值是指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在微生物发酵生产过程中 ,菌体细胞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都有一定的 pH曲线 ,且对 pH值的变化异常敏感 ,超出其允许的范围 ,微生物的生长就会受到抑制甚至停止。计算机和生化过程传感器技术的发展 ,使人们可借助计算机系统对发酵过程所采集到的pH值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找出最佳 pH变化轨迹 ,并进行实时控制。但是 ,如果对 pH值的测量不准 ,即使高级计算机找出的pH变化轨迹 ,也不一定适合菌体细胞生长和抗生素合成的要求。由此可见 ,发酵液 pH值测量的准确性在计算机控制微生物发酵生产过程中起着非…  相似文献   

2.
对一株从南极海泥样品中分离出的放线菌菌株N-1分泌的抗菌活性物质进行初步研究,并对该菌进行菌种鉴定。通过纸片法对其发酵液进行体外抗菌活性研究;将其发酵液调至不同pH用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萃取,研究该活性物质的酸碱性和极性;将调至不同pH值的发酵液按不同时间温度梯度做加热处理,研究该活性物质的稳定性;并通过形态学观察、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和菌种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发酵液对耐青霉素G、苯唑西林、四环素、莫西沙星、氯洁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的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等有明显抗菌作用,其抗菌活性物质在酸性条件下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碱性条件下易于被氯仿等有机溶剂萃取;菌种鉴定数据表明该菌归属于生金链霉菌(5treptomyces aureofaciens)。研究确定南极放线菌菌株N-1为生金链霉菌,其代谢产生的抗菌活性物质稳定性好,大部分为极性中等的弱碱性化合物,对多重耐药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有很好的研发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链霉素对梅岭霉素(meilingmycin)产生菌南昌链霉菌NS-41-80菌株孢子致死浓度的测定,采用诱变剂EMS四种不同诱变剂量对菌株的孢子进行诱变处理,诱变处理的孢子涂布在含链霉素致死浓度的高氏平板上,获得了大量的链霉素抗性基因(str)突变株。然后从链霉素抗性基因突变株进一步筛选到梅岭霉素高产菌株80-5.11-221,在摇瓶条件下,只产梅岭霉素不产南昌霉素,梅岭霉素活性效价达1500μg/ml,比出发菌株NS-41-80的摇瓶发酵效价855μg/ml提高了77.9%,该菌株连续传代六代进行摇瓶发酵,其F2代和F3代梅岭霉素发酵效价稳定,F4代至F6代随着传代数增加,其梅岭霉素发酵效价急速下降。通过EMS诱变剂量分别与抗药性突变率和链霉素抗性基因突变株产梅岭霉素产量的产势统计分析表明,菌株抗药性突变与产抗生素突变密切相关,产抗生素突变的EMS诱变剂量高于链霉素抗性基因突变诱变剂量。在0.03mol/L的EMS剂量作用下,菌株致死率为99.43%,而抗药性突变率为0.0440%,建立了梅岭霉素产生菌链霉素抗性基因突变筛选方法,为南昌链霉菌高产菌种选育研究作了有益的尝试,并有助于其它链霉菌属的抗生素产生菌育种研究。  相似文献   

4.
在前述唐德链霉菌(St.tendae)菌丝悬浮液深层发酵实验中,由于发酵液粘稠和氧利用差而限制了内含带有抗菌活性的核苷肽次级代谢产物(Nikkomycin)的产率,增加搅拌能改进氧的传递,但消耗了大量功率和剪切力对细胞的损伤。本文使用了细胞的球状聚集体,从而减少了粘度和防止细胞被剪切力的损伤。在试验条件下,唐德链霉菌比生产率随着菌体直  相似文献   

5.
产几丁质酶海洋细菌的筛选及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产几丁质酶活力的菌株,研究菌株产酶的最适发酵条件,并对酶解产物进行检测.方法:利用平板透明圈法初筛产几丁质酶的菌株,再利用DNS法复筛菌株,将初酶液和胶体几丁质在37℃水浴反应,经离心,透析,浓缩,再通过薄层色谱(TL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酶解产物进行检测.结果:SG-05海洋细菌能降解几丁质为3~5聚合度的几丁寡糖.其发酵液最大酶活可达0.85 U·mL-1.结论:利用平板透明圈法和DNS法相结合,可以较为迅速准确筛选到产几丁质酶活力的菌株,利用薄层色谱和商效液相色谱法可准确对酶解产物进行定性分析,通过发酵条件的优化,产酶活力提高近2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竹黄菌的液体发酵最优条件及生物学活性。方法利用单因素实验方法比较不同培养条件对竹黄菌生长和产竹红菌素的影响,考察了竹黄菌发酵液抗菌和抗氧化的生物学活性。结果竹黄菌的较优培养条件为:蔗糖2.0%,葡萄糖3.0%,土豆20%,pH7.0,菌种活化后放置72h接种;竹黄菌发酵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黑曲霉和黑根霉等均表现出了较强的抗性,对氧自由基和·OH的清除率分别为84.2%和76.32%。结论竹黄菌的液体发酵条件简单,发酵产物具有一定的广谱抗菌性能和抗氧化活性,在养殖业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林可链霉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将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vgb克隆到林可链霉菌染色体黑色素生物合成基因m elC位点,使m elC基因被破坏失活,vgb基因实现表达同时提高林可霉素产量。方法构建大肠杆菌-链霉菌重组质粒pYHT04,通过接合转移实验将重叠延伸PCR得到的具有红霉素抗性基因启动子的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以双交换的方式整合进林可链霉菌黑色素生物合成基因m elC中。采用不同装瓶量摇瓶发酵,HPLC检测发酵液中林可霉素含量。结果重组菌株颜色变浅,CO结合差光谱显示在420 nm处有明显吸收峰,随着装瓶量的增加重组菌株发酵液中林可霉素效价与对照菌株相比降低幅度较小。结论重组菌株m elC基因失活不能继续合成黑色素,vgb基因得到表达并表现出生物学功能,限氧条件下重组菌株发酵液中林可霉素效价高于对照菌株,有希望应用于工业发酵生产。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吡啶霉素(pyridomycin)在吡啶霉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pyridomyceticus NRRL B-2517)中生物合成的可能中间体.方法 大批量发酵吡啶霉素链霉菌,发酵液经乙酸乙酯萃取、反相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获得单体,通过质谱和核磁共振进行波谱分析.结果 分离得到目的化合物WT-1.结论 经波谱分析,WT-1为一个新结构化合物7-O-α-L-鼠李糖染料木黄酮苷,从WT-1的化学结构及其可能的生物合成机制推测,WT-1与吡啶霉素的生物合成并无直接关联.  相似文献   

9.
从四川省康定地区土壤中筛选到一株链霉菌547.经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研究,认为与已知蛎灰链霉菌接近。从547菌株发酵液中分离到抗生素547C,经理化特性、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氨基酸分析等研究,证实与维及尼霉素M_1同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理性选育理论,结合各种诱变手段,获得米尔贝霉素A4(1),A3(2)的高产菌种。方法 以吸水链霉菌CGMCC7677为出发菌,通过紫外、甲基磺酸乙酯与常压室温等离子体等单独诱变或组合诱变,结合含甘氨酸、利福平、乙酸钠和3-溴丙酮酸的抗性平板进行筛选。结果 通过多轮的筛选,得到米尔贝霉素突变株75-22和95-23。在不改变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的情况下,75-22在50L发酵罐中培养360h,米尔贝霉素A4(1)的生产能力提高了5倍,米尔贝霉素A4(1)的含量也从70%提高至80%以上。95-23在50L发酵罐中培养360h,米尔贝霉素A3(2)的生产能力提高了10倍,米尔贝霉素A3(2)的含量提高至70%以上。结论 主产单一组分菌种的获得,可进一步扩大米尔贝霉素的应用研究范围,也为米尔贝霉素的产业化提供了优良的菌种。  相似文献   

11.
妥布霉素发酵中的二次生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黑暗链霉菌产生次级代谢产物妥布霉素的过程与供氧条件密切相关。通过对常规发酵的溶氧和残糖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发酵后期有菌体的二次生长现象,影响了妥布霉素的分泌。采用在发酵后期降低转速的方法抑制发酵过程中黑暗链霉菌的二次生长,延长了妥布霉素的分泌期,使最终效从比常规发酵提高了27%。  相似文献   

12.
从地中海拟无枝酸菌的发酵液中提取利福霉素B的工艺研究。采用萃取→反萃取→二次萃取→结晶的工艺路线.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利福霉素B中间产品。萃取时采用乙酸丁酯为萃取剂;反萃取时采用pH7.5—8.0的磷酸盐缓冲液为反萃剂,进行多级错流萃取,再经二次萃取提纯,通过冷冻结晶即得产品利福霉素B。  相似文献   

13.
诺加霉素是由黑胡桃链霉菌Streptomyces nogalater产生的结构复杂的蒽环类抗生素,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该文对实验室保藏的Streptomyces nogalater ATCC 27451进行菌种选育,得到了一株发酵效价高,遗传稳定的高产菌株。通过摇瓶培养,从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两方面进行发酵工艺的优化。培养基方面,从单一碳源,单一氮源的最佳种类和组合的筛选,到前体氨基酸以及油的添加进行尝试;培养条件方面,考察了温度,pH,装量,放瓶时间等因素,最终获得的最佳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与出发初始菌株和初始培养条件相比,从最初的发酵产量0.048 g/L提高到了0.312 g/L,最终发酵单位提高了6.5倍。这些工作为我们以后大规模的发酵诺加霉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海洋链霉菌WBF7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海洋链霉菌WBF7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提高抗肿瘤活性物质的产量。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应用MTT法,检测发酵液活性的变化.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抗肿瘤活性代谢产物产生的最优发酵培养基确定为:蔗糖4%,马铃薯20%,酵母粉0.4%和氯化钙0.18%,陈海水.pH7.2。最佳发酵时间为7d。结论以最优发酵条件发酵WBF7,其发酵液的活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以热带假丝酵母菌为试验菌株,通过发酵工艺优化,提高菌种发酵产酸量。方法 对发酵培养基中碳源和氮源等成分进行优化,同时研究了种龄、发酵培养温度、摇瓶转速、发酵接种量、发酵瓶装量和发酵pH值对发酵产酸量的影响。结果 发酵培养最适碳源为2 g/L蔗糖,最适氮源为3 g/L酵母浸膏,菌体发酵在28℃,200 r/min,25 mL/250 mL装量,以15%接种量条件下培养,发酵pH值调至7.0~7.5时,十二碳二元酸平均产量可达到130 g/L。结论 对发酵培养基碳氮源成分进行优化、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发酵产酸量提高至130 g/L。同时发酵培养基中添加氯化钠和硫酸镁后,均不利于菌种产酸。  相似文献   

16.
梅岭霉素发酵的温度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南昌链霉菌为出发菌株,研究了摇瓶发酵过程不同温度控制条件(26-32℃)下,梅岭霉素发酵过程的动力学特性,并分析了不同温度下细胞代谢规律及温度对细胞比生长速度和梅岭霉素合成速率的影响,得出了摇瓶发酵生产梅岭霉素的分阶段温度控制策略,即在发酵中前期(0-76h),控制温度为30℃,发酵中后期(76h左右)温度切换到28摄氏度,并在15L发酵罐上分批发酵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7.
吸水链霉菌17997产生的4,5-双氢格尔德霉素的鉴别与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从吸水链霉菌17997发酵提取获得的格尔德霉素精制品进行了LC-MS-MS分析,发现其中含有4,5-双氢格尔德霉素组分.对吸水链霉菌17997摇瓶发酵产物的硅胶板薄层层析分析表明,4,5-双氢格尔德霉素组分在发酵中期有积累.已知4,5-双氢格尔德霉素的抗肿瘤活性比格尔德霉素差,因而需要限制其在格尔德霉素制品中的含量.本文研究结果对以吸水链霉菌17997等为产生菌研究格尔德霉素发酵,促进4,5-双氢格尔德霉紊转化为格尔德霉素以提高发酵液的品质,以及检测格尔德霉素制品中的4,5-双氢格尔德霉素组分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采用响应面法(RSM)优化链霉菌D-8菌株产抑菌物质的发酵条件.方法 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由章鱼肠道获得的链霉菌D-8菌株产抑菌物质的最佳碳源与用量、NaC1浓度及培养时间.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双层平板透明圈法测定发酵液的抑菌活性,采用响应面Box-benhnken试验设计,对链霉菌D-8菌株产抑菌物质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 建立了该菌株抑菌性随可溶性淀粉含量、NaCl浓度及培养时间变化的多项二次回归方程,得出该菌株产抑菌物质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可溶性淀粉2.44%,氯化钠浓度3.50%,培养时间为100h,在此条件下,透明圈直径达到2.51cm,比优化前提高了2.21倍,与预测值(2.42cm)较为接近.结论实验结果表明预测模型可靠,用该模型对链霉菌D-8菌株的抑菌活性进行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不吸水链霉菌S.ahygroscopicus S91(CGMCC4.7082)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含有多种抗真菌组分,目前已发现的组分有四霉素、制霉菌素、丰加霉素、白诺菌素和茴香霉素。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不吸水链霉菌S91基因组中含有云南霉素和谷氏菌素的生物合成基因簇,但目前在该菌株发酵产物中并没有检测到这两种抗生素的存在。对四霉素、制霉菌素、丰加霉素生物合成阻断株Streptomyces ahygroscopicus ΔttmS1ΔnysBΔtymH进行发酵培养,发现其发酵液中具有水溶性的抑制黑曲霉的活性组分。以抑菌活性跟踪目标未知抑菌化合物,发酵液经离心、草酸酸化后,上清液经大孔吸附树脂DM-2脱色,脱色液经732阳离子交换、中性氧化铝柱柱层析和Sephadex LH-20色谱分离,最终得到两个具有抗真菌的化合物A和B。化合物经紫外、质谱和核磁进行结构鉴定,化合物A为云南霉素,B为谷氏菌素或宁南霉素。生物信息学分析与分离纯化技术相结合,进一步证实该菌株具有产生云南霉素和谷氏菌素抗生素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液态发酵法生产达托霉素的发酵工艺,提高达托霉素的产量.方法 通过用玫瑰孢链霉菌液态发酵法生产达托霉素的优化实验,对发酵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单因素的试验,并用正交试验对发酵温度、前体量、接种量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佳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结果 最佳的培养基组成和培养优化条件为:黄豆粉3%、豆粕2%、补前体量50μL、初始pH8.5、接种量0.5%、转速250r/min、装液量80mL/500mL、发酵温度32℃,优化后罐上效价较以前配方提高了近50%.结论 新工艺为达托霉素的工业化大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