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帕瑞昔布钠对宫颈癌HeLa细胞环氧合酶2/前列腺素E2(COX2/PGE2)通路及增殖、凋亡、侵袭行为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宫颈癌HeLa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加药物)、低浓度帕瑞昔布钠组(10μmol/L帕瑞昔布钠)、中浓度帕瑞昔布钠组(40μmol/L帕瑞昔布钠)和高浓度帕瑞昔布钠组(160μmol/L帕...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帕瑞昔布钠(PCX)鼻用温敏凝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用HPLC法测定大鼠血中帕瑞昔布钠的浓度。色谱柱为InertSustain C18柱(250 mm×4.6 mm, 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磷酸(63∶37∶0.01),检测波长为240 nm,内标为布洛芬。按体质量将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对照组肌内注射0.5%帕瑞昔布钠溶液,实验组鼻腔给予帕瑞昔布钠鼻用温敏凝胶,剂量均为5.0 mg·kg-1。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帕瑞昔布钠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一室模型。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分别为(0.10±0.04)和(0.15±0.04)h,Cmax分别为(14.86±1.85)和(10.80±1.46)μg·mL-1,Ka分别为(21.18±4.75)/h和(10.96±3.06)/h, AUC0-t分别为(10.22±2.36)和(4.09±0.72)μg·h·m...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经miR-15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ERBB3)信号通路对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的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方法体外培养Skov3细胞,阴性对照组加入无血清DMEM培养基,帕瑞昔布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50,100,200μmol/L的帕瑞昔布,阳性对照组加入含有终浓度为4μmol/L的顺铂,48 h后以四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Skov3细胞增殖情况,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同时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Skov3细胞中miR-152,ERBB3,以及环氧合酶2(COX-2)、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 (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信使核糖核酸(mRNA)水平。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帕瑞昔布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Skov3细胞增殖率均显著降低,Skov3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增加(P <0.05);其miR-152,ERBB3,COX-2,PI3K,Bcl-2 mRNA水平均显著降低,Bax和Caspase-3mRNA水平均显著升高(P <0.05)。且帕瑞昔布低、中、高剂量组上述指标变化均呈剂量依赖性(P <0.05);与帕瑞昔布高、中、低剂量组相比,阳性对照组上述指标变化更明显(P <0.05)。结论帕瑞昔布可能通过抑制miR-152/ERBB3信号通路,从而抑制Skov3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4.
王林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2):1822-1823
目的 探讨帕瑞昔布钠、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与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以及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身麻醉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9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A(帕瑞昔布钠)、B(氯诺昔康)、C(对照组)三组,每组30例.主要比较患者术后1h、3h、6h、12 h、24h的VAS评分、BCS评分以及全麻苏醒躁动情况;并检测IL-6、IL10水平.结果 A组术后12 h的VAS评分(2.1±0.9)分显著低于B组(2.7±1.1)分(P<0.05),而BCS评分(2.6±0.9)分显著高于B组(2.0±0.8)分(P<0.05).两组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13.3%与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A组的IL-6水平[(21.5±3.9) μg/L低于B组,而IL-10水平[(27.2±4.3) μg/L]高于B组(P<0.05).结论 帕瑞昔布钠、氯诺昔康两种NSAIDs超前镇痛能有效降低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12 h内的疼痛程度、围术期应激反应以及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其中以帕瑞昔布钠的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周细胞(C3H/10T1/2)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方法C3H/10T1/2细胞采用氧糖剥夺/复氧(OGD/R)模型模拟缺血缺氧损伤。将细胞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和低、中、高3个剂量的实验组(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的6.25,12.50,25.00μg·mL^-1),正常组将培养液置换为新鲜的高糖DMEM,6 h后敷箱培养18 h;模型组将培养液置换为无糖DMEM,6 h后换为高糖培养基敷箱培养18 h;实验组是在模型组的基础上6 h后置换为含药的高糖培养基培养箱孵育18 h。细胞计数法检测周细胞活力(OD值);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周细胞迁移;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水平。结果正常组、模型组和低、中、高3个剂量的实验组的细胞活力分别是(100.00±8.18)%,(80.49±6.79)%,(98.36±9.65)%,(98.92±9.05)%和(103.10±8.73)%;这5组的细胞迁移率分别是(44.32±8.78)%,(26.96±2.78)%,(38.24±1.74)%,(41.13±1.88)%和(49.92±2.18)%;这5组的Bcl-蛋白表达水平分别是100%,(41.95±9.86)%,(109.73±9.00)%,(91.14±9.49)%和(82.14±10.36)%;这5组的Bax蛋白表达水平分别是100%,(131.61±4.60)%,(67.26±0.99)%,(85.17±14.35)%和(93.39±14.00)%。上述指标: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或低、中、高3个剂量实验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可以促进OGD/R损伤周细胞的细胞增殖及细胞迁移能力,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帕瑞昔布钠与曲马多联合用药对于肺叶切除术患者氧合指数和肺功能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受肺叶切除术治疗的早期肺癌患者,根据超前镇痛用药分为观察组47例(帕瑞昔布钠与曲马多联合镇痛)和对照组51例(单用曲马多),术后动态检测两组氧合指数和肺功能变化,同时对术后疼痛程度进行评价,并对组间数据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氧合指数[2 h(424±41)、6 h(411±47)、12 h(445±58)]、FVC[24 h(57±20)%、48 h(63±19)%]、FEV_1[24 h(56±18)%、48 h(62±2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VAS[12 h(1.83±0.95)分、24 h1.69±0.8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叶切除术患者接受帕瑞昔布钠与曲马多联合超前镇痛,不仅能够防止术后早期疼痛,而且对于呼吸功能负面干扰性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预先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对术后患者白控静脉镇痛(PCIA)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下肢骨折内固定取出术患者随机均分成三组,I组于切皮前30 min静注帕瑞昔布钠40 mg,II组缝皮结束时静注帕瑞昔布钠40 mg;Ⅲ组不用帕瑞昔布钠.三组术毕均用芬太尼PCIA.记录术后8、24、48 h的VAS评分及术后24 h内芬太尼用量及其不良反应.结果 三组术后镇痛效果均满意.术后8、24 h VAS评分:I组明显小于Ⅱ组(P<0.05);III组明显大于Ⅱ组(P<0.05).术后24 h内芬太尼用量I组(0.30±0.07)mg、Ⅱ组(0.34±0.09)mg,明显少于Ⅲ组的(0.43±0.08)mg(P<0.05).三组间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 术前预先静脉内注射帕瑞昔布钠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强术后镇痛效果、减少术后镇痛芬太尼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8-羟基鸟嘌呤核苷酸酶(8-oxoguanine nucleoside triphosphatase,MTH1)抑制剂TH588对肺腺癌细胞A549和H1975凋亡的影响。方法将细胞分为空白组(正常培养的肺腺癌细胞)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8,16,32μmol·L-1 TH588处理肺腺癌细胞)。使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TH588对肺腺癌细胞A549和H1975增殖的影响。Transwell检测TH588对肺腺癌细胞A549和H1975的迁移能力的影响。AnixinⅤ-FITC/PI双染法检测TH588对肺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TH588对肺腺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的影响。结果 TH588处理24 h后,A549和H1975细胞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存活率分别为(76.15±1.02)%,(70.63±4.16)%,(57.42±2.15)%;(78.05±2.06)%,(62.86±3.45)%,(58.47±2.70)%。TH588处理48 h后,A549和H1975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存活率分别为(62.26±3.84)%,(45.19±1.08)%,(36.03±2.95)%;(73.21±1.84)%,(57.96±3.18)%,(32.47±10.19)%。TH588处理72 h后,A549和H1975细胞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存活率分别为(59.16±1.15)%,(35.63±2.26)%,(28.56±3.60)%;(63.08±0.98)%,(50.27±2.15)%,(25.76±11.06)%。A549和H1975细胞对照组及低、中、高剂量实验组的相对迁移率分别为(100.00±2.15)%,(80.50±2.07)%,(65.25±3.83)%,(36.76±2.25)%;(100.00±4.05)%,(85.65±2.79)%,(72.48±2.96)%,(43.05±1.98)%。A549和H1975细胞对照组及低、中、高剂量实验组的凋亡率分别为(8.25±0.57)%,(23.17±3.40)%,(42.50±4.83)%,(49.02±8.15)%;(4.05±1.20)%,(6.46±1.85)%,(7.55±1.05)%,(14.87±4.46)%。A549和H1975细胞对照组及低、中、高剂量实验组Bcl-2/Bax值分别为1.18±0.01, 0.75±0.03, 0.68±0.03, 0.52±0.04;1.28±0.04, 1.05±0.04, 0.54±0.04,0.45±0.03。A549和H1975细胞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细胞存活率、相对迁移率、凋亡率及Bcl-2/Bax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588显著促进了肺腺癌细胞A549和H1975的凋亡,其机制与调控Bcl-2和Bax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帕瑞昔布钠和氟比洛芬酯在骨折术后的临床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安庆市第二人民医院骨折术后病人,分为氟比洛芬酯组和帕瑞昔布钠组.氟比洛芬酯组采用50 mg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帕瑞昔布钠组采用40 mg帕瑞昔布钠注射液,均静脉滴注,一日1~2次.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病人进行疼痛评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VSA评分、不良反应发生及药物治疗费用.结果 氟比洛芬酯组45例,帕瑞昔布钠组55例.氟比洛芬酯组镇痛药物治疗(3.80±1.28)d,较帕瑞昔布钠组(4.56±2.04)d明显缩短(P=0.026).治疗12 h氟比洛芬酯组VAS评分(4.20±0.73)分,明显低于帕瑞昔布钠组的(5.75±1.31)分(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氟比洛芬酯组镇痛药物总费用(360.44±152.88)元,较帕瑞昔布钠组的(502.38±234.77)元明显降低(P=0.001).结论 氟比洛芬酯可有效缓解骨折术后病人疼痛,降低病人治疗费用,优于帕瑞昔布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对食管癌术后病人静脉自控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全麻下行食管癌根治术病人40例,麻醉诱导时分别给安慰剂或帕瑞昔布钠40㎎各20例,术后12h予相同剂量重复给药。观察术后24h和48h的PCIA舒芬太尼用量,同时记录病人的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帕瑞昔布钠组术后PCIA舒芬太尼24h和48h用量显著低于安慰剂组,并且24h和48h的PCIA有效按压次数也低于安慰剂组(P<0.05),术后6、24和48h的疼痛强度视觉模拟(visual aualogne scale,VAS)评分显著低于安慰剂组(P<0.05),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可使食管癌患者术后PCIA舒芬太尼用量减少,且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防己诺林碱(FAN)对宫颈癌He La细胞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人宫颈癌He La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0μmol·L^(-1)FAN)和低、高剂量实验组(7.5,15μmol·L^(-1)FAN)。通过CCK-8法、细胞划痕和Transwell检测FAN对宫颈癌He La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FAN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作用。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P27,P53,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和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的表达。结果FAN对宫颈癌He La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关系(P<0.05)。给药48 h后,空白组、低、高剂量实验组划痕愈合率分别为(48.10±5.19)%,(22.68±3.36)%,(12.31±2.79)%;侵袭细胞数量分别为(248.60±33.34),(186.60±24.58),(53.00±13.04)个。给药24 h后,空白组、低、高剂量实验组G0/G1期细胞比例分别为(68.67±2.32)%,(77.43±3.51)%,(85.90±1.31)%;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07±0.40)%,(5.48±1.36)%,(10.25±1.88)%;Cyclin D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5±0.07,0.45±0.07,0.20±0.03;P27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01±0.00,0.17±0.02,0.55±0.04;P53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08±0.01,0.12±0.03,0.34±0.08;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0±0.03,0.17±0.02,0.06±0.01;p-ERK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1±0.03,0.34±0.03,0.15±0.04;低、高剂量实验组的上述指标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FAN能抑制宫颈癌He La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同时阻滞细胞周期并促进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ER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比注射用帕瑞昔布钠与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在骨科术后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桡骨骨折需要接受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手术结束前30min,对照组组静注帕瑞昔布钠镇痛,观察组静注氟比洛芬酯镇痛。观察术后2、6、12、24h的VAS (视觉模拟评分法)和术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术后2、6、12、24h的VAS评分为(2.12±0.21)分、(1.66±0.22)分、(1.23±0.08)分、(0.39±0.03)分;对照组术后2、6、12、24h的VAS评分为(2.11±0.11)分、(1.25±0.12)分、(0.86±0.03)分、(0.54±0.11)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6、12h V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2、24h的VAS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氟比洛芬酯与帕瑞昔布钠均能够缓解骨科术后患者的疼痛感,帕瑞昔布钠镇痛维持时间比氟比洛芬酯更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宫腹腔镜联合检查患者术前用帕瑞昔布钠的镇痛效果和满意度。方法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60例择期全麻下行宫腹腔镜联合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帕瑞昔布组(D组)和生理盐水组(S组),各30例。麻醉诱导后、手术开始前静脉给予帕瑞昔布钠40 mg(D组)或等量生理盐水(S组)。术后记录停药后患者苏醒时间、睁眼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记录患者在恢复室内的疼痛评分和术后6,24 h疼痛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的麻醉恢复时间和质量无显著性差异。与S组相比,D组患者24 h内最严重疼痛(3.9±3.8vs 5.6±4.6)和最轻微的疼痛程度(0.5±1.4 vs 1.4±1.8)较低,术后6,24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术后患者对疼痛治疗更为满意。结论术前用帕瑞昔布钠可有效控制宫腹腔镜联合检查患者的术后疼痛,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川楝素对体外卵巢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卵巢癌SKOV3细胞,分为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以50,60,70μmol·L-1川楝素与等量生理盐水干预,分别干预24,48和72 h。用活细胞计数(CCK-8)法检测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抑制情况;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人卵巢癌SKOV3细胞迁移能力;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人卵巢癌SKOV3细胞的侵袭能力;用蛋白质印迹(Wb)法检测人卵巢癌SKOV3细胞LIM激酶1(LIMK-1)、丝切蛋白(cofilin)和磷酸化cofilin(p-cofil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干预72 h时,低、中、高剂量实验组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56.41±2.69)%,(68.37±3.56)%和(79.51±4.64)%;干预72 h时,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人卵巢癌SKOV3细胞的迁移率分别为(92.43±3.51)%,(47.32±4.11)%,(36.25±3.42)%和(18.62±2.69)%;侵袭率分别为(91.48±3.73)%,(76.56±4.12)%和(34.51±3.22)%,(10.36±2.91)%;LIMK-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6±0.11,0.59±0.14,0.53±0.12和0.28±0.09;cofilin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9±0.08,0.82±0.12,0.80±0.10和0.81±0.11;p-cofilin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0±0.10,0.82±0.12,0.55±0.08和0.24±0.07。随川楝素作用浓度增大,低、中、高剂量实验组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抑制率逐渐升高;与对照组比较,低、中、高剂量实验组人卵巢癌SKOV3细胞迁移率、侵袭率及LIMK-1和p-cofilin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均P<0.05)。结论川楝素具有体外抑制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人卵巢癌SKOV3细胞LIMK-1/cofilin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黄芩苷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乳腺癌MCF-7细胞分为4组:空白组不给予任何处置;对照组给予200μmol·L^(-1)黄芩苷处理24 h;第1转染组和第2转染组分别转染inhibitor control和微小RNA-30a-5p(miR-30a-5p)inhibitor,并添加200μmol·L^(-1)黄芩苷处理24 h。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iR-30a-5p的水平;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的侵袭;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结果空白组、对照组、第1转染组、第2转染组细胞miR-30a-5p水平分别为0.98±0.05,2.51±0.37,2.32±0.28,1.27±0.18;增殖抑制率分别为(3.46±0.79)%,(31.65±2.38)%,(34.82±3.14)%,(12.53±1.62)%;侵袭的细胞数目分别为(53.67±3.12),(23.14±2.02),(25.67±1.87),(41.15±3.73)个;凋亡率分别为(6.72±0.48)%,(13.79±1.63)%,(12.65±0.78)%,(8.36±0.52)%。对照组与空白组比较,第2转染组与第1转染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黄芩苷通过上调乳腺癌细胞中miR-30a-5p的表达,抑制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中国药房》2017,(18):2506-2508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用于对乳腺癌患者根治术的效果。方法:60例择期于全身麻醉下行乳腺癌根治术的女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20例)。麻醉诱导前15 min,观察组患者静脉注射注射用帕瑞昔布钠40 mg;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5 m L。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静脉自控镇痛(PCA)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4、6、8 h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0~4、4~12、12~24、24~36 h的PCA按压次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可有效降低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的疼痛程度,减少PCA使用次数,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江苏医药》2012,38(3)
目的 探讨预注帕瑞昔布钠对下肢骨折内固定取出术后芬太尼镇痛效果及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60例腰-硬联合麻醉下下肢骨折内固定取出术患者随机分成三组:A组在切皮前30 min静注帕瑞昔布钠40 mg;B组在缝皮结束时静注推帕瑞昔布钠40 mg;C组不用帕瑞昔布钠.记录术后8、24 h VAS疼痛评分、术后24-h芬太尼用量及术后不良反应.术前、术毕及术后第1天检测血浆皮质醇(Cor)、BG和IL-6.结果 A、B组术后8、24 h 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5).A、B组术后24-h芬太尼消耗量明显少于C组[(0.30±0.07) mg、(0.34±0.09)mg vs.(0.43±0.08) mg](P<0.05).C组术后第1天的Cor、Glu、IL-6均明显高于术前和术毕(P<0.05).术后第1天,A、B组的Cor、IL-6明显低于C组(P<0.05).三组恶心、呕吐、异常出血等不良反应均较轻.结论 术前预注射帕瑞昔布钠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强术后芬太尼镇痛效果,减轻手术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巴西苏木素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卵巢癌SKOV3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及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和联合组。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分别用20、30和40μmol·L-1巴西苏木素处理细胞,联合组用40μmol·L-1巴西苏木素和10 ng·mL-1 DKK1共同处理细胞,空白组给予常规培养。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用细胞划痕、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E-钙黏蛋白(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中、高剂量实验组和空白组的凋亡率分别为(15.24±1.20)%、(25.13±1.46)%和(3.26±0.78)%,划痕愈合率分别为(20.55±3.16)%、(9.58±1.92)%和(45.76±2.24)%,侵袭细胞数分别为(100.00±4.00)、(44.66±10.44)和(207.66±15.11)个,Bax蛋白相对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天竺葵色素诱导肺癌细胞凋亡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肺癌A549和H460细胞分别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低、中、高3个浓度天竺葵色素实验组(细胞使用15,30和60μmol·L-1天竺葵色素的完全培养基进行培养,各组均培养24 h)、Z-IETD-FMK实验组(细胞使用20μmol·L-1Z-IETD-FMK的完全培养基培养2 h)和天竺葵色素联合Z-IETD-FMK实验组(细胞使用20μmol·L-1Z-IETD-FMK的完全培养基培养2 h后,给予60μmol·L-1天竺葵色素培养24 h)。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水平;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切割型胱天蛋白酶8(Caspase-8)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A549细胞中,空白对照组、低、中、高3个实验组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100.00±9.87)%,(86.09±5.41)%,(55.45±6.36)%和(33.64±2.63)%;在H460细胞中,空白对照组、低、中、高3个实验组的细胞...  相似文献   

20.
王学勇  杨蓓  陈静 《中国医药》2013,8(8):1136-1138
目的 探讨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帕瑞昔布钠多模式镇痛在妇科开腹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择期行妇科开腹手术的患者完全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氯胺酮组、氯胺酮复合帕瑞昔布钠组,每组20例.患者均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且术后应用静脉镇痛泵.氯胺酮组患者切皮前5 min静脉注射氯胺酮0.3 mg/kg;氯胺酮复合帕瑞昔布钠组患者插管后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0.8 mg/kg,并在切皮前5 min静脉注射氯胺酮0.3 mg/kg.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后1、6、12、24、48 h的疼痛感觉程度,观察患者术后镇痛泵有效触发次数以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氯胺酮组和氯胺酮复合帕瑞昔布钠组患者术后1、6、12、24、48 h VAS评分均降低[(2.06±0.48)、(1.94±0.30)分比(3.19±0.47)分;(2.79±0.23)、(2.75 ±0.93)分比(3.56 ±0.36)分;(2.80 ±0.20)、(2.74 ±0.23)分比(3.56 ±0.15)分;(1.33±0.17),(1.11±0.26)分比(1.93±0.34)分;(1.00±0.16)、(0.84±0.13)分比(1.69±0.41)分](均P<0.05),术后止痛泵有效触发次数明显减少(P<0.05).与氯胺酮组比较,氯胺酮复合帕瑞昔布钠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及镇痛泵有效触发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开腹手术术前静脉使用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帕瑞昔布钠可以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