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究连续给予小檗碱对大鼠体内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药代动力学影响。方法 24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低、中、高剂量小檗碱给药组;连续灌胃给药7天后,给予50 mg·kg-1阿托伐他汀或100 mg·kg-1瑞舒伐他汀,运用高效液相质谱联用(LC-MS/MS)测定血药浓度,比较各组间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对照组,低、中、高剂量小檗碱组中阿托伐他汀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9.04±0.97),(8.17±0.86),(7.44±0.91)和(6.51±0.45) ng·mL-1;AUC0-t分别为(40.87±13.91),(40.51±14.73),(33.41±9.32)和(28.72±17.15)ng·mL-1·h;t1/2分别为(8.24±2.32),(8.91±2.04),(5.74±1.51)和(5.52±1.49) h。对照组,低、中、高剂量小檗碱组中瑞舒伐他汀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  相似文献   

2.
瑞舒伐他汀药代动力学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瑞舒伐他汀是新一代他汀类药物,相对之前的他汀类药物,肝选择性更好;肝代谢少、消除半衰期长,具有更强的降脂作用,临床应用前景广泛;其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同类其他药物相似。本文对瑞舒伐他汀的药代动力学及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作一综述。以期为指导瑞舒伐他汀的临床用药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真正实现临床上的个体化给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中国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片注射液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44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片20 mg;用LC/MS/MS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的血药浓度,用DAS 2.1.1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单剂量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片20 mg后,瑞舒伐他汀t1/2=(11.39±5.06)h;tmax=(3.06±1.60)h;Cmax=(18.80±10.30)ng/mL;AUC0-t=(166.28±84.85)ng · h/mL.结论 本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适用于瑞舒伐他汀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的影响。方法2011年6月至2012年9月在佛山市南海区第五人民医院内科门诊就诊的LDL-C〉200mg/dL的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52例(瑞舒伐他汀,10mg/天),B组54例(阿托伐他汀,20mg/天),间隔3,6,9和12个月定期对患者进行检查。每次随访时都采集血液样本,并对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仔细评估。总共随访48周。在开始药物研究前,采集了每个患者的禁食(12小时)血液样本来确定血浆中胆固醇、甘油三脂、LDL-C、HDL-C、non-HDL-C、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基础值。这些测量值将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48周后再进行一次。最终比较两组间总治疗时间为48周后的血脂谱的变化。结果在经过48周的治疗后,血浆中TC、LDL-C、non-HDL-C和TG水平与基线值相比下降了(A%:-35.77,-44.32,-43.12,-36.41,P〈0.001);HDL-C比基线值下降,但区别不明显(A%:-2.04,P〉0.05)。48周后,A组患者比B组患者在血浆中LDL-C水平上有显著下降(-44.32%VS-30%,P〈0.005)。与阿托伐他汀相比,瑞舒伐他汀对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上也产生了更大的降低俨〈0.005)。而血浆中HDL-C水平并未受到显著影响。结论对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高危患者而言,瑞舒伐他汀(10mg/天)比阿托伐他汀(20mg/天)在降低血浆中LDL-C水平方面要更有效,能够达到更理想的LDL-C水平,并改善其他血脂指标,而且,两种治疗方法在48周中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以及瑞舒伐他汀应用于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92例,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瑞舒伐他汀组,每组46例。阿托伐他汀组予以阿托伐他汀20 mg/d口服治疗,瑞舒伐他汀组采用瑞舒伐他汀10 mg/d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统计血脂达标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C、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是与阿托伐他汀组相比,瑞舒伐他汀组患者改善的幅度更加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2种他汀类药物均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但是瑞舒伐他汀在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方面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对脑梗塞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抗血小板聚集、营养脑神经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对两组患者行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状况.结果 观察治疗后双侧大脑动脉Vm为(62.35±15.68) cm·s-1,双侧大脑动脉Vs为(88.62±25.31)cm·s-1,双侧大脑动脉PI为(0.63±0.31),对照组治疗后双侧大脑动脉Vm为(57.51±12.56) cm·s-1,双侧大脑动脉Vs为(80.51±21.54) cm·s-1,双侧大脑动脉PI为(0.73±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梗塞治疗时,加用瑞舒伐他汀,可显著改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能帮助患者的病情恢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对比使用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在治疗冠心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4月~2017年4月接诊的2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两组均使用常规治疗,如服用阿司匹林、硝酸酯类及低分子肝素等药物.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使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LDL-C、HDL-C、TG及TC等指标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为76.92%,观察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和对照组LVEF于hs-CRP水平均有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LVEF于hs-CRP水平改善明显更高;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0%,对照组为11.5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在治疗冠心病中,效果相当,但瑞舒伐他汀安全性较高,且改善血脂效果更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双侧大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以及搏动指数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双侧大脑搏动指数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有助于患者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瑞舒伐他汀及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共67例,采用抽签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并对治疗前后的评价指标内容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采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的观察组的TC、TG、LDL-C、HDL-C均优于对照组,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评价指标内容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瑞舒伐他汀钙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瑞舒伐他汀(rosuvastatin)是新一代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及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作用优于其他他汀类药物。同时,瑞舒伐他汀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并逆转斑块,抑制胆固醇酯在巨噬细胞的堆积,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迁移,抑制血栓形成等作用,是一种很重要、有效且耐受性良好的他汀类药物。现对其相关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药物使用种类和剂量分为4组,均30例.甲组:阿托伐他汀口服20mg/d;乙组:阿托伐他汀口服40mg/d;丙组:瑞舒伐他汀口服10mg/d;丁组:瑞舒伐他汀口服20mg/d.比较肝功能异常发生率及肝功能异常发生时间.结果:63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异常,ATL高于3倍正常上限的13例,乙组ATL高于3倍正常上限的发生率较甲组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肝功能异常发生时间多在7d内,但ALT>3×ULN发生时间多在服药后7~14d.结论:高剂量组阿托伐他汀发生严重肝功能异常风险明显高于低剂量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9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13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计算机数字法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之中67例患者,分别采用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后血脂改善情况和总体治疗效果。结果经过3周治疗后,试验组HDL-C与常规组比较明显升高,其LDL-C、TG、TC与常规组比较则明显降低,两组血脂改善情况比较结果显示,试验组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总体治疗效果比较,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试验组(P<0.05)。结论与阿托伐他汀比较,瑞舒伐他汀改善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和总体治疗效果优势明显,值得临床优先选择和全面普及。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以评价瑞舒伐他汀对脑梗塞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通过TCD检查100例首次急性脑梗塞住院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根据他们是否规律服用瑞舒伐他汀,分为服药组和非服药组,2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及一般营养脑神经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另外加用瑞舒伐他汀10 mg qd,连续3个月。发病3个月后随访患者,再次行TCD检查。结果服药组患者发病3个月后,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较发病1周内有上升,搏动指数较发病1周内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对改善脑梗塞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9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研究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治疗后心脏功能指标以及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55%,高于对照组的7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44%,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TC、TG、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临床疗效优于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可有效提高HDL-C水平,降低LDL-C水平,还可减少心肌损伤及氧耗,同时还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7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阿托伐他汀,43例)和观察组(瑞舒伐他汀,44例)。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脂各项指标和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以及斑块面积(Smax)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脂各项指标和IMT以及Smax较之治疗前均出现显著改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较之对照组,观察组的变化幅度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利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治疗均能获得良好的调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效果,但瑞舒伐他汀的效果优于阿托伐他汀。  相似文献   

16.
孟玉卿  谷朝华  杨京哲  郭建超 《河北医药》2012,34(12):1830-1831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善,我国高脂血症的患病率大幅升高,血脂异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因素,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不但作为全身炎性反应的标志物,而且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亦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积极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高脂血症及降低Hs-CRP水平对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显示,他汀类降脂药物不但降脂,同时有抑制炎性反应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等非调脂作用[1].本研究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通过观察患者血脂水平及Hs-CRP的变化,探讨瑞舒伐他汀通过降低血脂、降低hsCRP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肝功能影响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长期应用对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我院住院冠心病患者200例,根据他汀类药物应用情况,分为阿托伐他汀组(102例)和瑞舒伐他汀组(98例),比较两组患者应用他汀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血脂和肝功能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期的TC、LDL-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ST和ALT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但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他汀降脂效果相似,但均可导致肝酶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分析冠心病采用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两种药物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过去一段时间内选择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冠心病症状消失时间、心电图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时间、用药总时间、用药治疗前后血脂四项指标改善幅度、冠心病药物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例数.结果:治疗组冠心病症状消失时间、心电图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时间、用药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用药治疗前后血脂四项指标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冠心病药物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1.3%,高于对照组的71.8%,差异显著(P<0.05);仅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8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进行治疗,大多数可以控制血脂,快速改善症状,提高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刘建青  乔晋  王宏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40(10):1457-1459
目的 对比分析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对高脂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商南县医院进行诊治的高脂血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辛伐他汀组以及瑞舒伐他汀组,分别采用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治疗,3组均治疗8周。比较3组治疗前、治疗第4周和治疗第8周的血脂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组治疗第4周和治疗第8周的血脂水平均明显改善,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瑞舒伐他汀组明显优于阿托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均可以有效改善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且瑞舒伐他汀的治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降脂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1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瑞舒伐他汀)和对照组(阿托伐他汀)各90例。对比两组降脂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56%(86/90),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4.44%(76/90)比较,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血脂(LDL-C、HDL-C、TC和TG)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LDL-C、TC和T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HDL-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9/90),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22%(11/9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降脂效果优于阿托伐他汀,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