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 PET已广泛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及监测、治疗后评价、随访.但PET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判断中的意义尚不是十分明确.本研究探讨18F-FDG PET显像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6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ET中原发病灶和转移病灶最高SUV(标准化摄取比)对患者生存的预测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原发病灶最高SUV为(6.3±3.2),全部转移病灶最高SUV为(4.3±3.1),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灶最高SUV为(4.6±3.4).原发灶最高SUV≥7组和<7组的总生存期分别为26.1个月和38.7个月(P=0.02).淋巴结转移灶最高SUV≥5和<5患者的生存期分别为17.0个月和28.9个月(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病灶SUV、淋巴结转移灶SUV、肿瘤分期、肿瘤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是否接受手术治疗、转移器官个数、PET发现淋巴结转移、PET发现骨转移是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PET检查时是否发现转移病灶,是否接受手术治疗以及肿瘤病理高分化是非小细胞肺癌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确诊时PET检查中原发灶最高SUV、转移淋巴结最高SUV可以作为判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18年01月至2020年02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6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3年随访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76)和预后不良组(n=92)。通过ROC曲线分析获取各因素的最佳截断值;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列线图模型的内部验证及预测效能分别用校正曲线、决策曲线评估。结果:预后不良组年龄、男性比例、吸烟史比例、腺癌比例、纵隔淋巴结转移比例、病灶直径>3 cm比例、TNM分期Ⅲ/Ⅳ期比例、低分化比例以及CEA、CA125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年龄、CEA、CA125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65岁、10.49 ng/mL、40.36 ng/mL。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吸烟史(有)、TNM分期(Ⅲ/Ⅳ期)、病灶大小(直径>3 cm)、分化程度(低分化)、纵隔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性观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状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自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外科肺癌标本数据库抽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于我科行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例,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分析淋巴结转移率、转移度与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法结合log-rank检验分析患者预后与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共纳入268例患者,总淋巴结转移率为51.9%,淋巴结转移率与pTNM有统计学相关性;共清扫淋巴结1 895枚,533枚为转移淋巴结,总转移度为28.1%,其中第6组淋巴结转移度高达44.3%(35/79),第4、5、7、9、10、11组淋巴结的转移度在某些特定分组中有显著差异;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为61.2%,且N分期越高,患者的生存率越低、生存时间越短。结论:非小细胞肺癌发生淋巴结转移可能性大,且与预后密切相关。精确N分期对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多种因素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50例临床资料。结果术后4年经5次调查,生存率分别为86%、76%、70%、66%、62%。单因素分析表明:性别、年龄、手术后的Tumor Node Metastasis(TNM)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是否发生转移、手术治疗方式、手术前血红蛋白和白蛋白等因素可以影响预后。多因素分析表明:肿瘤大小、TNM分期、淋巴结是否发生转移以及转移程度等为独立性预后因素。结论进行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患者肿瘤细胞的大小、手术后的TNM分期、淋巴结是否发生转移以及转移的程度、手术治疗的方式等独立因素可以影响预后;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保护因素有手术前的血红蛋白和性别。  相似文献   

5.
牛新燕  方香香  索仲 《实用癌症杂志》2023,(8):1270-1272+1316
目的 探究手术切除的N2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N2期NSCLC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根治性切除术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后随访5年,根据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手术切除的N2期NSCLC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术后随访5年,102例NSCLC患者中有25例生存,占比24.51%;77例死亡,占比75.49%。生存组和死亡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吸烟史、肿瘤部位、病理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肿瘤直径>3 cm、T3~4分期、脉管侵犯、淋巴结多站转移、非跳跃性转移、术后未辅助化疗比率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3 cm、T3~4分期、脉管侵犯、淋巴结多站转移、非跳跃性转移、术后未辅助化疗均是手术切除的N2期NSCLC预后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手术切除的N2期NSCLC预后独立危险因素包括肿瘤直径>3 cm、T3~4分期、脉管侵犯、淋巴结多站转移、非跳跃性转移、术后未辅助化疗,临床应给...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淋巴结转移数目和病灶大小等因素在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中的意义。方法:173例Ⅰa~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其中59例接受了系统淋巴结清扫术,114例行淋巴结采样术。测量原发病灶的大小,检测淋巴管癌栓等的情况,根据转移淋巴结数目及病灶的大小的不同进行分组。所有资料应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术中共切取淋巴结1033枚,x-±s为(5.97±0.20)枚,其中转移淋巴结共244枚(24%),x-±s为(1.41±0.16)枚。173例患者中有45例死亡,2年生存率为71.9%。生存分析提示淋巴结转移枚数与可手术NSCLC预后密切相关,在pN2患者中若淋巴结转移枚数越多则预后越差(P=0.016);pN2患者中不同纵隔淋巴结转移站数间的生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pN2患者的淋巴结跳站转移与非跳站转移间的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7)。原发病灶<3cm,≥3cm且<4cm,≥4cm且<5cm,≥5cm4组间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另外,COX多因素分析提示淋巴管癌栓是可手术NSCLC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P=0.041)。结论:增加对淋巴结转移枚数定义,进一步细化对原发病灶大小的定义以及考虑肿瘤对淋巴管侵犯对分期的影响等,可能会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国际肺癌分期。  相似文献   

7.
崔贤杰 《肿瘤学杂志》2015,21(7):551-554
摘 要:[目的] 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与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57例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随访资料。通过对ROC曲线得出PNI的最佳截断值,根据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PNI高值组及PNI低值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研究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以PNI值=48.4为最佳截断值时,约登指数为最大值,敏感性为70.6%,特异性为35.8%。PNI低值组中年龄≥60岁、分期为广泛期、乳酸脱氢酶(LDH)升高、未进行放疗者比例较高。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分期、LDH水平、是否放疗、PNI值是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PNI值计算简便,可用于协助初步判断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状况。  相似文献   

8.
转移相关蛋白1与非小细胞肺癌转移及预后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转移是导致临床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对肺癌转移研究一直是医学科研关注的热点。转移相关蛋白1(metastasis-associated protein1,MTA1)是转移相关蛋白家族成员之一,其表达增高与乳腺癌及食管癌的侵袭转移能力呈正相关。但其表达的普遍性及对判定肿瘤生物学特性和评估预后的意义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MTA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明确其对判断肺癌患者转移潜能和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101例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非小细胞肺癌石蜡包埋组织标本中MTA1的表达,并联合应用Western blot方法对35例新鲜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MTA1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MTA1主要表达在癌细胞核中,阳性表达率为55.4%(56/101);癌旁正常支气管上皮或肺泡上皮阴性表达。Western blot结果证实:MTA1在35例肺癌组织中的表达较相应癌旁正常肺组织明显增高(t=3.953,P=0.000),有淋巴结转移的MTA1表达较无淋巴结转移的增高(t=4.057,P=0.000)。χ2检验显示MTA1表达与细胞分化程度(χ2=10.131,P=0.006)、淋巴结转移(χ2=8.535,P=0.003)和临床分期(χ2=17.419,P=0.000)有密切关系。生存曲线分析表明MTA1阴性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生存期为44.866月±12.946月,阳性表达者为23.714月±7.498月(χ2=10.006,P=0.002)。Cox多因素分析显示仅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MTA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较正常肺组织明显增高,有淋巴结转移肺癌组织中的表达较无淋巴结转移肺癌组织明显增高。MTA1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和患者的预后有关,但不能作为患者预后评估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9.
1380例手术后的非小细胞肺癌的多因素预后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背景与目的 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影响因素较多。本研究旨在结合临床资料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1996年1月至2003年1月1380例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资料,对影响其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8.85%、49.78%和38.96%,中位生存时间38.77月。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肿瘤大小、病理类型、临床类型(中心型和周围型)、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手术方式、术后是否化疗及化疗周期数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术后是否化疗和化疗的周期数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对于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大小、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术后化疗情况是独立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8例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的表达情况,采用χ2检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分析与ERCC1表达相关的因素及其对生存期的影响。结果:78例患者ERCC1的阳性表达率为47.44%(37/78),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癌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以及肿瘤大小均无关;ERCC1阳性组中位生存期为14个月,ERCC1阴性组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7);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示ERCC1表达状态是影响本组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存在ERCC1的表达,ERCC1表达阳性者中位生存期长于ERCC1表达阴性者。ERCC1蛋白检测对患者的预后判断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A21-1)和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与预后评定中的价值。方法选择经病理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8例作为肺癌组,同期选择健康人群78例作为健康组。检测两组血清CA21-1和SCC含量,调查反映患者的预后指标-淋巴结转移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肺癌组的血清CA21-1和SCC含量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A21-1和SCC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的曲线下面积分别0.765,0.675,0.714,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都大于85.0%。78例肺癌中发生淋巴结转移26例,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A21-1和SCC与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P<0.05);二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A21-1和SCC为影响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CA21-1和SCC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呈现高表达状况,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也是导致淋巴结转移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放射治疗的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与目的脑转移最常见于肺癌患者,放射治疗是其有效的常规治疗手段。目前的治疗以姑息止痛和减轻症状为目的,方法差异较大,对肺癌脑转移预后的认识也不尽相同。本研究旨在分析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放射治疗的疗效以及影响生存率的预后因素并建立预后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2月-2006年10月在我科接受全脑放射治疗的82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各亚组生存率差别的比较采用log-rank时序检验,分析影响生存预后的各种因素(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以Cox回归分析获得的有统计学意义的因子组成预后模型。结果随访时间为1-120个月,全组患者诊断脑转移后的中位生存期为10.5个月,6个月、1年和2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50.8%、23.7%和5.1%。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显示放射治疗前KPS评分、肺原发肿瘤控制情况、确诊肺癌到脑转移间隔时间、脑转移灶数目是影响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根据上述因素建立预后指数将82例患者分成预后好、中和差三组,其生存曲线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KPS评分、确诊肺癌到脑转移间隔时间、肺原发肿瘤控制情况、脑转移灶数目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放射治疗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预后指数模型能很好地反映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影响ⅠB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因素.方法:手术治疗的67例Ⅰ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被手术病理证实为T2N0,并接受了系统淋巴结清扫术或淋巴结采样术.共392枚淋巴结被切除,201站纵隔淋巴结被清扫(上纵隔组103站,下纵隔组98站).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67例患者中有8例死亡,2年生存率为88.4%.Cox多因素分析提示:纵隔淋巴结清扫站数≥3站者的预后优于纵隔淋巴结清扫站数<3站者(P=0.041);原发灶≤4cm患者预后优于原发灶>4cm患者(P=0.016),被切除的淋巴结总数、脏层胸膜受累情况、术后化疗情况、原发灶所在部位、性别及年龄等因素与患者预后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增加术中纵隔淋巴结清扫站数对改善ⅠB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可能有益;原发灶>4cm Ⅰ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不佳,可能更适宜于接受进一步的术后治疗.  相似文献   

14.
肺癌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的基因诊断及其对预后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Wang Z  Liu XY  Liu FY  Chen JH 《癌症》2003,22(11):1204-1208
背景与目的:常规病理检查漏诊的纵隔淋巴结隐匿性微小转移可能与肺癌的预后有关。本研究旨在探索肺癌纵隔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的诊断,并评价其对预后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对58例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后病理检查阴性的242组纵隔淋巴结(pN_0)进行研究,检测淋巴结中MUC1基因mRNA表达,诊断纵隔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对全部病人随访3年,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比较有、无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患者的生存差别。结果:16例患者的23组纵隔淋巴结中检测到MUC1基因mRNA表达,诊断为纵隔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占全部患者的27.6%。患者的TNM分期由Ⅰ_A~Ⅱ_B期上调为Ⅲ_A期。纵隔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组3年生存率为43.7%(7/16),无转移组的3年生存率为73.8%(31/42)。两组的生存差别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纵隔淋巴结中MUC1基因mRNA的表达与pN_0患者预后不良有关。提示肺癌患者纵隔淋巴结MUC1基因mRNA阳性表达,可以作为判断可能存在淋巴结隐性微转移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脏器转移数目对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非小细胞肺癌238例,转移出现时间、部位、数目对生存期影响。[结果]生存分析显示,患病期间脏器转移总数目,初诊时脏器转移的数目,首发转移时转移脏器数目对生存影响显著(P分别为0.0095,0.0001和0.0001)。COX分析提示初诊和首发脏器转移数目是独立预后因素(P分别为0.001,0.02)。[结论]脏器转移的数目对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利用甲状腺癌患者预后独立因素构建预后列线图并进行验证.方法 从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收集2004—2015年诊断为甲状腺癌的942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训练组(n=47108)和内部验证组(n=47108),选取2008—2020年于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诊断为甲状腺癌的1500例患者作为外部验证组.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甲状腺癌患者总生存率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后列线图,预测10、15、20年总生存率,计算一致性指数(c-指数),通过校准曲线确定列线图预测的准确性.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肿瘤直径、区域淋巴结转移状态、远处转移状态、临床TNM分期、病理类型、原发灶手术状态、区域淋巴结手术状态、放疗状态、婚姻状态均可能是甲状腺癌患者总生存率的影响因素(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5岁、男性、肿瘤直径﹥39 mm、区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临床TNM分期为Ⅱ/Ⅲ/Ⅳ期、病理类型为髓样癌及未分化癌、原发灶未进行手术、区域淋巴结未手术、未进行放疗、离婚/丧偶均是甲状腺癌患者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影响因素构建10、15、20年总生存率的列线图并进行内外部验证,训练组c-指数为0.855(95%CI:0.846~0.864),内部验证组c-指数为0.851(95%CI:0.842~0.860),外部验证组c-指数为0.812(95%CI:0.759~0.865),校准曲线表明了列线图预测总生存率与实际总生存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 甲状腺癌患者总生存率列线图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10年总生存率,有助于临床医师对甲状腺癌患者进行个体化的预后评估及治疗策略制订.  相似文献   

17.
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微转移与预后关系的Meta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Zheng Z  Pan TC  Li J  Chen T  Song DW  Yi J 《癌症》2004,23(2):185-188
背景与目的: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重要因素,而淋巴结微转移对预后有何影响,各研究机构报道不一。本研究将有关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微转移与预后关系的文献进行综合,以探讨两者间的联系。方法: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国内外1980~2002年关于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微转移与预后关系的文献。结果:符合要求纳入分析的文献共8篇,累计病例536例。常规病检阴性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率为3.4%~28.9%,阳性病例的比例高达20%~70%。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微转移患者与非微转移患者的3、5年生存率比较,其合并ORs值分别为4.16(95%CI=2.32~7.46)和3.57(95%CI=2.30~5.53)(P<0.01)。结论:淋巴结微转移是影响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生存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13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蕾  翁立坚  徐绮腻  郑瑾 《中国肿瘤临床》2005,32(13):748-750,754
目的:回顾分析13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预后因素,探讨化疗方案、疗程数、转移情况、治疗效果等因素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影响,从而指导临床的个体化规范化治疗.方法:1996年1月至2003年12月130例经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Ⅲ期55例占42.3%,Ⅳ期75例占57.7%),至少接受1个周期化疗,观察生存期,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化疗疗程数和化疗效果有独立预后作用.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方案、不同的化疗疗程数直接影响疗效及生存时间.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应根据循证医学的原则给予有效的化疗方案和合适的疗程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Ⅱ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3例手术治疗的Ⅱ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可能对患者的术后5年生存率产生影响的预后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新TNM分期(P=0.049)、清除的淋巴结总数(P=0.047)、N1淋巴结数(P=0.038)、清除N2淋巴结数(P=0.040)、清除N1淋巴结组数(P=0.015)、清除N1淋巴结转移率(P=0.044)和第10组淋巴结转移与否(P=0.002)与患者的术后5年生存率相关;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N1淋巴结转移率(P=0.032,RR=2.191,95%CI为1.072~4.480)、第10组淋巴结转移与否(P=0.016,RR=0.443,95%CI为0.228~0.860)是影响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N1淋巴结转移率>50%的患者,其死亡风险是N1淋巴结转移率≤50%的患者的2.19倍;第10组淋巴结转移患者的死亡风险是未转移患者的2.26倍。结论:对Ⅱ期NSCLC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清除的淋巴结总数>6个、N1淋巴结>5个及>3组及N2淋巴结>2个有可能提高患者的术后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对肺癌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诊断肺癌纵隔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并评价其预后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对58例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后病理检查阴性(pN0)的242组纵隔淋巴结进行检测,检测淋巴结中MUC1基因mRNA表达,诊断纵隔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对患者进行随访,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差别.结果:16例患者的23组纵隔淋巴结中检测到MUC1基因mRNANA达,诊断为纵隔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常规病理检查的漏诊率为27.6%.患者的TNM分期由Ⅰa~Ⅱb期上调为ⅢA期.纵隔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组3年生存7例,生存率为43.7%,无转移组3年生存31例,生存率为73.8%.两组的生存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RT-PCR法检测纵隔淋巴结中MUC1基因mRNA的表达,可以诊断纵隔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提高肺癌TNM分期的准确性;纵隔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与pN0患者预后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