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属中医"痹证"范畴,常由风寒湿等外邪侵袭皮肉筋骨,致筋脉气血失和,闭阻不通.《素问·痹论篇》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外邪稽留肌肤筋肉之间,致气血凝涩不通,出现筋肉酸楚、疼痛、麻木、拘挛、活动受限等症状.针刀松解法依据经筋理论,在减少疼痛和恢复关节功能障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为KOA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康复手段.因而从经筋理论的角度分析和研究针刀松解法治疗KOA的机制,将为本病康复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针灸是KOA的特色疗法之一,其疗效确切、操作方法简便易行,符合KOA个体化治疗原则。文章对目前针灸治疗KOA的方法进行概述,并对针灸改善KOA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基于中医辨证论治的针灸疗法值得在KOA临床推广以及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疼痛病机总的可以归纳为:(1)脏腑气血失和,导致筋骨失去濡养,因虚所致,不荣则痛;(2)风寒湿邪侵袭人体,留滞经脉、肌肉、骨骼,导致气血瘀滞,痰湿夹杂,因实所致,不通则痛。KOA疼痛会导致中枢各级痛觉投射神经元均处于高敏状态,大脑疼痛调控环路异常是KOA疼痛的重要病理机制之一。中脑边缘镇痛环路(mesolimbic loop of analgesia, MLA)是中枢内源性镇痛系统组成部分,在KOA疼痛所导致的中枢敏化性疼痛的产生和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能够强化和维持镇痛作用。目前,推拿干预KOA疼痛大脑机制尚需进一步从多系统、多层面深入研究,基于MLA揭示推拿干预KOA疼痛在推拿干预KOA疼痛基础研究中具有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4.
王羽  郭敏  于梅  姜国华 《河南中医》2024,(3):480-486
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主要包括普通针刺、艾灸、火针、电针、针刀、浮针、平衡针、综合疗法、针刺联合其他疗法等。现有研究分析表明,针灸治疗KOA效果好,不良反应较少。针灸治疗缓解KOA患者膝关节疼痛是从外周和中枢层次调控以发挥治疗作用,但是其治疗KOA的科学机制仍不明确,且存在以下问题:(1)部分研究没有将患者进行分型论治或者根据病情程度进行分级,存在疗效上的差异,造成研究结果有偏差;(2)患者的纳入标准及疗效判定标准不统一;(3)研究对象的样本数量较少,会降低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认可度。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更好地完善相关试验,从根本上研究针灸治疗KOA的机制,标本兼顾,更好地运用针灸联合其他疗法的复合式疗法治疗KOA。  相似文献   

5.
筋骨系统是人体力学平衡的核心因素,在结构上相互依存,在功能上相互协调;在生理上互用,在病理上互损。筋骨失和,则力学失衡,引起局部微环境的生物学因素改变,是骨关节炎的关键病因。基于筋骨理论,以筋骨中和为切入点,借助人体力学理论,揭示"筋束骨、骨张筋"科学内涵;从以筋为先角度,借助肌筋膜理论,探索筋骨失和力学机制,丰富骨关节炎的病因病机;从筋骨并重角度,整合现代康复核心理念,构建"预防-保健-治疗-康复-养生"五位一体的诊疗方案,旨在为骨关节炎中医康复提供新策略。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近年来针灸对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作用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相关数据库,对近年来针灸治疗KOA的相关文献从临床研究、实验研究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针灸治疗KOA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治疗优势;其作用机制与抑制损伤性细胞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白细胞介素(IL)、前列腺素E2(PGE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等密切相关。结论:针灸治疗KOA,机理明确,疗效可靠,但也存在治疗上缺少量的对比,疗效评价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是一种以膝关节软骨退变、软骨下骨硬化和滑膜炎症为特征的慢性退行性疾病。中医药在防治KOA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其中独活寄生汤具有祛风湿、止痹痛、补肝肾、强筋骨的作用,治疗KOA能够做到标本兼顾。独活寄生汤治疗KOA的作用机制包括抑制炎症因子与细胞焦亡、促进软骨细胞增殖、抑制软骨基质降解等,临床上采用口服独活寄生汤联合口服或关节腔注射其他药物、针灸、冲击波等疗法治疗KOA,取得显著疗效。本文对独活寄生汤进行了方解,从作用机制和临床疗效两个方面对独活寄生汤治疗KOA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膝骨关节炎(KOA)是临床最常见的关节退行性疾病,其病机复杂、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代谢因素对KOA的影响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在众多代谢因素中,尤以脂代谢紊乱与KOA联系密切,其中肥胖是KOA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而中医学认为,KOA病位在筋骨,根源在于肝肾,且肝肾与脂代谢关系密切。因此,本文基于“肝肾同源”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探讨脂代谢与KOA的相关性,发现中医“肝肾”在KOA合并脂代谢异常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肝肾同源”理论辨证论治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运用不同针灸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运用计算机和数据挖掘技术,建立针灸治疗KOA数据库,对近10年运用中医针灸疗法治疗KOA的文献进行收集、整理、筛选、录入、审核、分析。总结不同针灸疗法治疗KOA的术式、临床疗效、术式与取穴关系、针具规格、针刺层次等特点。结果:治疗KOA的术式达46种,以灸法频次最高、术式种类最多。针灸治疗KOA效果显著,有效率均在90%以上,其中中医微创技术的治愈率最高(42.23%)。术式与取穴关系分析表明,中医理论指导的针灸疗法多注重辨证取穴,而中医微创技术则多为近部取穴。使用频次最高的针具直径为0.3 mm,针具直径越大,愈显率越高。针刺层次最多为筋,其次在骨,针刺至骨的治愈率最高。结论:针灸疗法治疗KOA疗效显著,有着深厚的中医理论基础,临床治疗KOA要注重整体调理,针刺至筋骨层,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赵莉  詹强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4):115-116
目的:探讨膝骨性关节炎(KOA)近年来推拿手法的治疗概况。方法:查阅近年有关文献,简述KOA发病机制、推拿手法作用机理、及单纯运用推拿手法治疗、推拿与中药、针灸、针刀、自身康复等结合的综合疗法。并对每一种治疗作了简要的分析。结果与结论:传统医学推拿手法在治疗KOA中显示出巨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1.
盛泽伟  王树东  董宝强 《陕西中医》2022,(12):1763-1767
根据膝骨关节炎与痹症的关系,探讨痹症与络病、络病与微循环障碍的相关性,以及微循环功能障碍对膝骨关节炎发生发展的影响,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络病致痹的病机在于络脉空虚,复感风寒湿邪,络脉内气血津液运行失常,且微循环与络脉理论在生理、病理、形态学方面具有相关性,推测膝关节局部微循环功能的改善可能是针刺治疗KOA的作用机制。针灸“从络论治”应贯穿本病各个阶段。  相似文献   

12.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以膝关节疼痛、畸形及功能活动障碍为主要表现,以关节软骨退行性变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疾病,属中医学"痹证"范畴。目前针对该病的基本治疗原则是缓解疼痛、改善功能活动。近现代以来,众多中医学者对KOA的病因、病机、证候类型、方药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提出了诸多观点和治疗方法,其中瘀祛新生理论被广泛应用于KOA的治疗。该理论意在使用祛瘀药物的同时应用生新的药物,以达到瘀祛新生、病愈体复的治疗效果。从中医学对KOA的认识、瘀祛新生理论的历史源流、基于瘀祛新生理论治疗KOA的作用机制及瘀祛新生理论在KOA治疗中的应用现状等几个方面来看,基于瘀祛新生理论可以较好地解释中医药治疗KOA的作用机制,基于该理论治疗KOA切实可行,对推进KOA的治疗研究及临床新药的研发也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膝骨关节炎(KOA)家兔膝关节软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的影响,探讨温针灸治疗KOA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温针灸组,采用膝关节机械制动法制备KOA模型。温针灸组取患侧内外"膝眼""阳陵泉""血海",温针灸刺激干预4周,每天1次,每次30min。4周后,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各组家兔膝关节软骨TGF-β1和IGF-Ⅰ水平,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膝关节软骨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模型组兔膝关节软骨细胞TGF-β1、IGF-Ⅰ明显高于正常组(均P0.05);温针灸组膝关节软骨TGF-β1、IGF-Ⅰ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均P0.05)。HE染色结果显示,温针灸组关节软骨中软骨细胞表面较模型组光整,无簇集。结论:温针灸能通过调节KOA膝关节软骨TGF-β1和IGF-Ⅰ的水平,促进关节软骨的修复,缓解并改善膝关节局部炎性症状,起到治疗KOA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骨科常见病,临床常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邓素玲教授从事中医骨伤临床工作30余年,对KOA的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其认为筋痹与KOA的发生密切相关,KOA的治疗应以“骨正筋柔”为理论基础、以“筋骨并重,标本兼治”为治疗原则,将分期治疗的理念贯穿于手法治疗、中药治疗及功能锻炼的全过程。本文对邓素玲教授治疗KOA的经验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温针灸(warming moxibustion)对兔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软骨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1、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13,MMP-1、MMP-13)表达的影响,明确温针灸治疗KOA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70只新西兰大耳兔,其中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剩余随机分为模型2周组、模型4周组、模型6周组、温针灸2周组、温针灸4周组、温针灸6周组。采用右后肢伸直位石膏固定制备KOA兔模型,模型2、4、6周组不予处理,温针灸2、4、6周组分别给予温针灸治疗2周,治疗结束后取材。采用免疫组化及RT-PCR检测各组治疗前后关节软骨中MMP-1、MMP-13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2周组、模型4周组、模型6周组软骨中MMP-1、MMP-13表达明显升高(P0.05),且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应模型组比较,温针灸治疗后,MMP-1、MMP-13的表达降低(P0.05),且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可降低KOA兔软骨中MMP-1、MMP-13的表达,说明温针灸治疗KOA可能与其抑制MMP-1、MMP-1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为一种常见的膝关节退行性疾病。温针灸作为传统中医治疗KOA的外治疗法,具有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等优点,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关于温针灸治疗KOA的文献大量见刊,无论是采用单纯温针灸疗法还是温针灸联合其他中医疗法,对KOA患者的临床症状都有明显改善。现将温针灸治疗KOA在临床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归纳,以期有助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袁佳梦  谭亚芹  郝华 《新中医》2019,51(1):198-201
通过整理、分析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相关文献,总结目前针灸治疗该疾病的研究概况,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中检索近年的相关文献,筛选出方法简单新颖、代表性强、影响力大的文献,整理分析后分类概括,得出研究概况。目前针灸治疗KOA的文章多记载毫针、电针、火针、温针灸、艾灸、针刀、腹针治疗等。针灸治疗在KOA早期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因此清楚认识治疗方法的作用机理对于早期合理的运用针灸疗法控制并延缓病情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明明 《河北中医》2016,(12):1771-1773
介绍蔡圣朝对膝骨关节炎(KOA)的独特认识和治疗特色。蔡老师结合"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理论,按照补其不足、泻其有余的治则,同时强调"筋为骨用,筋骨并重",在治疗KOA上运用针刺"髌九针",针法独特,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膝骨关节炎(KOA)是一种常见的骨关节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针灸治疗KOA简便、安全、可靠,能有效改善KOA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膝关节功能。本文通过对近5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归类分析,综述毫针、电针、火针、刮痧、温针灸等不同针灸技术治疗KOA的临床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中医杂志》2013,(5):864-866
目的:比较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前后血清中IL-17、IL-18水平表达,探讨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机理。方法:6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治疗组和药物对照组,每组各30例,收集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温针灸治疗KOA患者前后血清中IL-17、IL-18水平。结果:温针灸组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温针灸治疗后IL-17、IL-18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IL-17、IL-18参与了KOA的发生发展,说明温针灸治疗KOA的机理与其抑制IL-17、IL-18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