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题释义:肾结石: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与饮食中的钙含量和酸性物质增高有关,严重者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肾结石手术几乎占了泌尿外科手术数量的一半。 三维数字化:利用医学工程软件把人体脏器的实体模型进行虚拟创建,之后进行修改、模拟、设计等一些操作。 背景:肾结石发生病因有很多,但对于肾脏解剖形态学研究是否影响结石的产生还未有明确答案。 目的:重建肾脏的三维立体模型;测量与肾结石病因的相关解剖结构数据进行分析。 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2月在北京房山区良乡医院就诊的30例肾结石患者作为肾结石组,对照组是同期进行体检的正常人30例。两组受试者采集肾脏CT的扫描数据后,利用Mimics 16.0.软件通过图像分割和融合来重建肾脏的三维立体模型;测量肾脏长度、肾脏宽度、肾窦长径、肾窦宽径、肾盂与输尿管连接处直径、肾上缘至棘突纵线距离、肾下缘至棘突纵线距离、肾门至棘突纵线距离;并对肾结石患者肾脏解剖学指标进行多参数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与结论:①肾结石患者与正常人的肾在肾脏长度、肾脏宽度、肾窦长径、肾窦宽径、肾盂与输尿管连接处直径、肾上缘至棘突纵线距离、肾下缘至棘突纵线距离、肾门至棘突纵线距离方面的三维数字化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②肾结石患者肾脏解剖学多参数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肾结石患者的肾脏长度、肾脏宽度、肾窦长径、肾窦宽径、肾盂与输尿管连接处直径、肾上缘至棘突纵线距离、肾下缘至棘突纵线距离、肾门至棘突纵线距离等与肾结石的形成无明显相关性(P > 0.05)。提示肾脏形态学的不同与结石形成无关。ORCID: 0000-0001-6850-7615(武利兵);0000-0001-5877-8358(许阳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2.
<正>肾结石是泌尿外科多发性疾病,可造成肾功不全、肾萎缩和脓胸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1-2]。草酸钙(calcium oxalate,Ca Ox)肾结石的形成涉及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产生增多、免疫炎症反应和肾小管上皮损伤等病理过程[3]。既往研究证实,巨噬细胞的不同极化状态能够影响Ca Ox肾结石形成[4]。  相似文献   

3.
急性肾损伤的发病率与病死率较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与生命。水通道蛋白-1是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中大量表达的通道蛋白,其含量在急性肾损伤过程中变化显著,并且在肾保护药物干预中也有明显改变。机制研究提示水通道蛋白-1可能通过参与上皮细胞迁移和调节上皮间质转化过程实现可能的肾保护作用。将水通道蛋白-1作为靶分子,可能会对治疗急性肾损伤的药物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邓争鸣 《解剖与临床》2004,9(3):202-203
目的:探讨肾结石合并肾肿瘤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5例被误诊的肾结石合并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检查手段,分析其误诊原因。结果:5例误诊病例中,肾结石合并肾盂鳞状细胞癌2例,肾结石合并肾盂腺癌1例,肾结石合并肾透明细胞癌2例。因误诊延误治疗预后均较差,经随访,5例无1例生存期大于18个月。结论:对于肾结石病史长、铸形结石、特别是近期有腰痛加重、消瘦、贫血者应高度警惕有肾肿瘤的可能,要进行尿脱落细胞学、CT、MRI的检查;对于术中发现肾盂肾盏有新生物或周围粘连、有肿块者应行快速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实验性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兔肾组织形态学改变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方法 用50%的甘油10ml/kg行兔后肢肌肉加压注射,建立ARF动物模型,观察不同时相血液流变学,肾组织形态学以及肾功能改变,结果 ARF组肾组织出现严重损害,主要为:肾小球轻度出血;肾小管广泛颗粒变性,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管腔闭塞;大量管型形成;肾小管轻度出血;肾间质水肿,炎性细胞浸润;肾血管瘀血,肾功能明显下降,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异常。结论 1、甘油所致ARF兔血液流变特性明显异常;肾组织出现严重损害,2、ARF时血液流变特性恶化可能是造成肾组织形态学损害的直接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顺铂肾损害中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情况;以卡维地洛干预,探讨Bax、Bcl-2在其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对照组、卡维地洛对照组、顺铂组、卡维地洛治疗组。测定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肾组织中丙二醛(MDA)、抑制羟自由基能力(IHR);过碘酸-希夫氏碱(PAS)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与DNA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Bax、Bcl-2的表达。结果:顺铂组大鼠血中BUN、SCr明显高于其它各组,肾脏病理改变明显加重。DNA电泳及TUNEL染色可见大量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 MDA含量增加,IHR降低;肾组织Bax表达增加,Bcl-2无明显变化。卡维地洛治疗组大鼠肾功能障碍、肾脏的病理变化减轻; MDA含量下降,IHR增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减少,Bax表达减少,Bcl-2表达增加。结论: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是顺铂肾毒性的重要原因。卡维地洛可通过减少活性氧族 (ROS),减少Bax、增加Bcl-2的表达,使Bcl-2/Bax上调,阻止线粒体膜孔(MPT)的开放,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减轻顺铂的肾损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实践评定取出鹿角形肾结石较好的切口.方法:采用不阻断肾蒂,肾窦内肾盂加肾后基段间区实质切开取出鹿角形肾结石30例.结果:本方法手术中出血少,术后无并发症,无死亡病例,术后摄片仅发现3例小结石残留.结论:认为肾窦内肾盂加肾后基段间区实质切开是取出鹿角形结石较好的切口.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复杂性肾结石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段肾实质联合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30例。结果:取出结石最大为4.0cm×3.5cm×1.4cm,最多的1例有结石38枚。术后复查B超或尿路平片(KUB),3例有肾内残余结石(10%),直径均小于0.8cm。结论:本术式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取石方便、出血少、结石一次性取净率高等优点,是处理复杂性肾结石的良好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复杂肾结石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40例复杂肾结石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经B超或腹平片检查,34例有残留结石,取尽结石率占89%。术中术后大出血8例,其中术中止血困难肾切除2例,术后7d大出血1例经处理无效行肾切除,术后12d大出血1例经再手术止血成功,余4例经处理出血停止。肾切除率8.8%(30/340)。结论肾窦内肾盂切开或联合肾后下部切开取石,出血少、易取尽结石、肾功能影响小,是治疗复杂肾结石的理想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内型。肾盂并发巨大鹿角型。肾结石的手术疗效。方法:采用。肾盂加。肾后唇实质段间线切开取石术治疗24例25侧巨大鹿角型。肾结石。结果:本组手术顺利取尽结石者22例23侧。肾,术后。肾内残留小结石(直径〈5mm)2例,经ESWL治愈。随访3个月,25侧术。肾功能良好。结论:该术式不阻断。肾蒂,操作简单,出血少,取石干净,对肾功能影响小,是治疗巨大鹿角型。肾结石较理想的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于我院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治疗的42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采用开放性手术治疗的42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复发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具有高效、安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Epstein-Barr病毒(EBV)BARF1基因单独或协同佛波醇乙酯(TPA)诱导猴肾上皮细胞恶性转化的作用。方法 用猴肾永生化上皮细胞PT1和PT7单独或进一步加促癌物TPA注射裸鼠或Scid小鼠背部皮下,观察成瘤情况。结果 EB病毒BARF1永生化细胞PT1客PT7在裸鼠不能形成肿瘤,但在免疫力严重缺陷的Scid小鼠能形成肿瘤,成瘤率为66.7%-100%,成瘤时间较长为45-60d。加TPA后裸鼠及Scid小鼠均能形成肿瘤,裸鼠的成瘤时间为20-22d,Scid小鼠的成瘤时间为5-7d。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可从肿瘤组织中扩增出BARF1基因。结论 EB病毒BARF1基因是致癌基因,甚至无需促癌物等辅助条件,也能诱发猴肾上皮细胞恶性转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肾下极肾盂肾盏联合切开术治疗复杂性鹿角形肾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肾下极肾盂肾盏联合切开术式治疗复杂性鹿角形肾结石34例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分离肾窦内肾盂后,用1-0肠线在肾后唇中下1/3连接处紧贴肾盂肾盏表面缝合肾实质2针,中间尖刀切开肾实质,然后弧形切开肾盂及肾下盏,用神经剥离子将结石与肾盂肾盏粘膜粘连分离后,取石钳夹住结石轻轻撬出。盏颈狭窄者必要时先用气压弹道碎石器将其在分支处击断。4-0肠线缝合肾盂及肾下盏,再用2-0肠线间断全层缝合肾实质切口数针,包膜层用4-0肠线缝合。结果34例均一次性取净结石。术中平均出血量约90ml。术后无大出血病例。结论肾下极背侧肾实质与肾盂联合切开取石术具有术中出血少,无须阻断肾蒂,肾功能受损轻,便于一次取尽结石等优点。适合于肾窦内肾盂特别是肾下盏盏颈相对狭窄的复杂性鹿角形肾结石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初步探究Klotho在草酸钙肾结石大鼠模型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将30只6~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结石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结石组采用乙二醇和氯化铵诱导法构建草酸钙肾结石模型.28 d造模完成后采集大鼠24 h尿液、血清标本,比较两组血肌酐(Cr)、尿素氮(BUN)、血Ca2+、24 h尿Ca2+及草酸(Ox)指标;采集肾组织标本,HE染色比较各组肾脏病理改变及草酸钙结晶的沉积情况,荧光定量PCR、Western印迹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两组肾组织中Klotho mRNA及蛋白表达,并对肾脏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进行测定.结果:结石组在光学显微镜观察下可见草酸钙结石晶体沉积并有伴肾小管病理性改变,血清Cr,BUN,24 h尿Ca2+及Ox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Ca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组Klotho mRNA及蛋白表达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脏氧化应激相关指标中,结石组T-AOC,CAT较对照组降低,MDA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草酸钙肾结石的形成与Klotho表达异常及氧化应激反应有关;Klotho可能通过调控Ca2+代谢和氧化应激反应参与草酸钙肾结石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5.
采用肾后基底段间线及肾窦内肾盂切开治疗复杂性肾结石6例,并在本术式的解剖学基础,手术方式改进,手术适应症及优点作了简要讨论,结果表明此方法能避免损伤肾动脉分支,容易取净结石,保护肾功能,是目前治疗复杂性肾结石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髓质海绵肾是一种肾脏发育异常的疾病,临床上较少见。其中肾脏结石是海绵肾重要的临床表现之一。我院2010年11月收治1例双侧髓质海绵肾结石患者,使用经皮肾镜配合输尿管镜治疗结石,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使用成骨诱导培养液或不同浓度钙离子诱导人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发生成骨分化的效果,初步探讨肾脏Randall斑形成可能的细胞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实验分为5组:成骨诱导组(加成骨诱导液)、CaⅠ组(加0.5 mmol/L Ca2+液)、CaⅡ组(加1.5 mmol/L Ca2+液)、Ca Ⅲ 组(加2.5 mmol/L Ca2+液)和对照组(加PBS)。各组细胞分别培养至第1、3、6、9天时,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诱导至第9天时,用细胞钙茜素红染色液和钙钴法磷酸酶染色液对各组细胞进行染色,观察钙结节形成和碱性磷酸酶的表达情况。另外,分别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不同时间点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的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在1.5 mmol/L 和2.5 mmol/L Ca2+浓度条件下细胞的活力明显受抑制。细胞染色结果证实成骨诱导液组和钙离子组均可以见到典型的红色钙结节和黑色块状的硫化钴沉淀物。成骨诱导组细胞Runx2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0~9 d)逐渐升高(P<0.05);诱导至第9天时,3个钙离子组细胞Runx2的mRNA和蛋白表达呈浓度依赖性升高(P<0.05)。结论: 在体外培养环境下,人肾成纤维细胞可以在成骨诱导培养液的刺激作用下发生成骨分化;另外,在高钙离子环境,人肾成纤维细胞也发生了类似的成骨分化。肾乳头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在高钙离子等因素的作用下发生成骨分化,这可能是肾脏Randall斑形成的细胞学基础。  相似文献   

18.
陈玉琴  俞诗源 《解剖学报》2008,39(3):406-412
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水通道蛋白-2(AQP-2)及Bax蛋白在鸡胚肾(小管)发生过程中的表达,探讨它们的生物活性作用及相互之间的调控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体视学半定量方法,检测EGFR、TGF-β(β1、β2、β3)、AQP-2及Bax蛋白在10~46期鸡胚共36例肾组织发生中的表达,用IPP专业图像分析软件对其表达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第26~46期鸡胚肾的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呈EGFR免疫反应阳性;第26~37期中肾的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和远端小管上皮细胞呈TGF-β免疫反应阳性,第33~40期后肾的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和远端小管上皮细胞呈TGF-β免疫反应阳性,第44~46期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呈TGF-β免疫反应阳性,远端小管上皮细胞呈TGF-β免疫反应阴性;第26~46期鸡胚肾的集合小管上皮细胞呈AQP-2免疫反应阳性;第26~37期中肾近端小管和远端小管上皮细胞呈Bax反应阳性,第33~46期后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呈Bax免疫反应阳性。图像分析显示,在鸡胚肾发生过程中,EGFR、TGF-β(β1、β2、β3)和Bax蛋白的阳性反应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变化,AQP-2阳性反应呈持续增强的趋势。结论鸡的中肾具有排泄功能,中肾肾小管的退化可能与TGF-β和Bax蛋白的大量表达有关。EGFR、TGF-β、AQP-2和Bax蛋白的协同表达调控着后肾肾小管和集合小管的发生及分化成熟。在肾脏发育过程中AQP-2可能介导胚胎发育过程中水平衡的稳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2年12月本院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的72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成功率为100豫;出现术后并发症18例(25.0豫),均经积极对症处理和精心护理后治愈。结论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具有诸多优点,及时发现各种并发症并及时处理和给予精心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复杂肾结石CT三维成像与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操作通道选择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1例复杂肾结石和29例单纯肾结石患者,PCNL术前行双肾CT扫描,采用多平面重建后处理方法。观察复杂结石的位置及其与肾脏周围结构的关系,规划PCNL最佳操作通道。三维成像复杂肾结石,观察结石的分布情况。术前、术后测量结石面积、残留碎石,计算肾结石清除率和残留碎石率,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肾结石在肾盂肾盏中的分布、经PCNL钬激光碎石效果均有统计学差异。(2)经第11肋间与第12肋下建立操作通道,PCNL钬激光碎石效果:单纯肾结石组两位置间无统计学差异;复杂肾结石组两位置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3)经上盏或中盏穿刺建立操作通道,PCNL钬激光碎石效果:单纯肾结石组两盏间无统计学差异;复杂肾结石组两盏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1)对于复杂肾结石,根据CT三维成像和体表标志选择在第11肋间或第12肋下,及影像学定位选择后组上盏或中盏穿刺,建立PCNL操作通道具有临床应用价值;(2)PCNL的结石清除率满意,残留碎石率明显减少,提高选择及建立PCNL操作通道的成功率,可明显降低PCNL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