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恒  李源  齐鹏  毛克亚  王征  郑国权  赵永飞  王岩  崔赓 《海南医学》2016,(11):1798-1801
目的:比较微创通道下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MIS-TLIF)与传统的腰椎后路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脊柱外科行L5~S1单节段手术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84例,其中MIS-TLIF组38例,PLIF组46例,术后随访12~20个月,平均15.8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射线照射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腰椎功能评分(JOA)等。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诊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IS-TLIF组与PLIF组相比,手术时间(122 h vs 136 h)、术中出血(115 mL vs 151 mL)、术后引流(0 mL vs 140 mL)、术后下地时间(25 h vs 42 h)、住院时间(3.6 d vs 5.2 d)明显减少,术中射线照射时间(15 s vs 11.6 s)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S-TLIF组患者术后出院时VAS腰痛评分为(3.8±2.3)分,明显优于PLIF组的(4.9±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MIS-TLIF组与PLIF组相比,VAS评分(术后3个月:2.1分vs 2.5分;末次随访:1.3分vs 1.5分)及JOA评分(术后3个月:19.2分vs 18.9分;末次随访:24.6分vs 25.1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IS-TLIF组与PLIF组末次随访的临床疗效的优良率分别为92.1%和91.3%,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IS-TLIF术式对L5~S1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有确切的手术优势,临床医生可根据个人技术水平及器械配备合理选择该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和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单节段Ⅰ~Ⅱ度退变性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56例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其中经MIS-TLIF治疗28例(MIS-TLIF组),PLIF治疗28例(PLIF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术后住院时间、椎体融合率和滑脱回复率。结果MIS-TLIF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1、6个月VAS、ODI优于PLIF组(P<0.05),PLIF组手术时间较短,术后滑脱回复率优于MIS-TLIF组(P<0.05)。两组术后1年VAS、ODI、椎间融合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S-TLIF组发生2例置钉位置不佳,PLIF组1例硬膜囊破裂、1例术后短期感觉障碍,两组均未发生节段错误、手术部位感染、内固定松脱等并发症。结论MIS-TLIF组较对照组围手术期疗效更佳,术后短期疗效优于对照组,中期疗效相仿,对术后患者快速康复有明显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11月于灵宝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PLIF组[39例,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MIS-TLIF组(39例,MIS-TLIF)。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疼痛程度、腰椎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周、术后3个月、术后1 a,MIS-TLIF组VAS、ODI评分低于PLIF组(P<0.05)。PLIF组和MIS-TLIF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51%(8/39)、5.13%(2/39),MIS-TLIF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LIF组(P<0.05)。结论采用MIS-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腰椎功能改善,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与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滑脱症术后初期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6月于我科治疗的腰椎滑脱症患者共48例.其中应用MIS-TLIF技术治疗患者23例,应用PLIF技术治疗25例.记录并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前1d及术后1d血清肌酸激酶(CK)含量,并且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术后及随访时进行腰背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scores,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影像学检查.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变节段等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CK水平、VAS评分和ODI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MIS-TLIF组手术时间少于PLIF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S-TLIF组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1d血清CK水平均低于PLIF组(P<0.05);两组VAS及ODI评分术后各时间段与术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MIS-TLIF组术后3d、1个月及3个月时VAS评分低于PLIF组(P<0.05),但6及12个月随访时VAS评分与PLI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间(3、6、12个月)O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影像学随访均显示手术效果满意,在随访期内均获得较好的融合.结论 与传统开放PLIF术式相比,MIS-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具有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一个切口单侧减压加对侧肌间隙入路的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inter bodyfusion,MIS-TLIF)治疗下腰椎疾患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84例下腰椎退变疾病患者资料,其中53例采用MIS-TILF,31例采用传统后路经腰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前和术后1 d肌酸激酶值、术前和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及ODI评分。结果:MIS-TLIF组平均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31.5±21.0)min、(330.6±57.6)m L;PLIF组为(148.3±27.3)min、(460.1±96.4)m 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S-TLIF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感染率显著低于PLIF组(P<0.05)。两组在术前和术后1 d CPK值、术前VAS、ODI评分及末次随访ODI评分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末次随访VAS评分MisTLIF组显著优于PLIF组(P<0.05)。结论:应用单侧减压加对侧肌间隙入路的改良TLIF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具有微创、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低、医患辐射少、无需特殊器械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术式。  相似文献   

6.
MIS-TLIF内固定治疗在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腾辉  杨欣建  顾洪生  陈扬  余铮 《医学综述》2014,(14):2642-2644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内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56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28例,A组患者进行传统开放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B组采用MIS-TLIF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部位切口长度以及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椎间隙高度、椎间融合率、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日本骨科学会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等临床指标。结果 B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A组,手术部位切口长度显著小于B组(P<0.05);B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引流量显著显著少于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椎间隙高度、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日本骨科学会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S-TLIF内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临床疗效肯定,优于传统开放TLIF手术治疗,有明显的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下腰椎融合术(ULIF)与传统开放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TLIF)治疗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效果。方法 收集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8例双节段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ULIF组和TLIF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腰部和下肢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使用Bridwell椎间融合标准评估末次随访时患者腰椎椎间融合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ULIF组患者术中未接受输血,TLIF组5例患者接受输血。ULIF组较TLIF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住院时间短(P<0.05)。ULIF组出现3例术后并发症,TLIF组出现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腰部VAS评分、腿部VAS评分、ODI、JOA评分时间、组间、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腰、腿部VAS评分及ODI低于术前,JOA评分高于术前(P<...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传统开放性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与微创通道(LUXOR)辅助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疾病的疗效。方法选择采用LUXOR通道辅助MIS-TLIF手术治疗的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病变患者34例,回顾性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和术前及随访时的腰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ODI)和影像学检查资料,并与同期行传统开放PLIF手术的30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诊断、病变节段、术前腰背痛VAS评分和ODI评分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IS-TLIF组手术时间长于PLIF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及术后3,6月时的VAS评分及ODI评分均明显低于PLIF组(P<0.01)。术后随访影像学显示,所有患者手术节段均在术后半年内获得良好的节段融合。结论与传统PLIF手术比较,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具有出血少、术后恢复快、腰背疼痛轻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陕西医学杂志》2017,(11):1561-1563
目的:探讨脊柱内镜系统辅助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内镜组患者行脊柱内镜联合PLIF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患者术后及随访期间的疼痛缓解及骨融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内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内镜组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内镜组患者术后1周的腰背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内镜组患者术后1周的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内镜组的骨融合率较对照组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脊柱内镜系统辅助行TLIF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可显著提高术后临床疗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0.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8,(3):212-215
目的比较Quadrant通道下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MIS-TLIF)与开放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46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患者采用MIS-TLIF术式(MIS-TLIF组),26例患者采用开放TLIF术式(开放TLIF组),比较2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及术后1、3、6、12个月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 MISTLIF组患者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住院费用均少于开放TLIF组(P<0.05),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开放TLIF组(P<0.05);2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MIS-TLIF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和ODI均低于开放TLIF组(P<0.05);术后6、12个月,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和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无硬脊膜及神经损伤、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发生;开放TLIF组患者术后发生伤口愈合延迟2例,切口感染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5%(3/26);MIS-TLIF组患者无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0%(0/20);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71,P>0.05)。结论 Quadrant通道下MIS-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具有术中失血少、切口小、术后引流量少等优势,可作为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首选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1):43-45
目的比较微创经椎间孔腰椎融合内固定术(MIS-TLIF)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6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8例。其中微创组采取MIS-TLIF术,对照组采取TLIF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观察指标以及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ODI、VAS评分、融合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微创组患者的手术用时少、切口小、术中出血少,且患者可以早期下床活动,缩短住院时间(P0.05)。且微创组患者的ODI、VAS评分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微创组术后12个月的融合率为92.1%(35/38),对照组为81.6%(31/38),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于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治疗,微创经椎间孔腰椎融合内固定术较传统后路开放手术具有出血少、疼痛轻、术后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许多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同体位下斜外侧腰椎间融合结合机器人引导经皮后路内固定技术(改良OLIF)与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1期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40例单节段Ⅰ、Ⅱ度腰椎滑脱症患者。随机分为改良OLIF组和MIS-TLIF组,每组20例。改良OLIF组采用斜外侧腰椎间融合结合机器人引导经皮内固定术,MIS-TLIF组采用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随访6~23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VAS评分、JOA评分、螺钉位置评估、临床疗效并回顾经典病例。结果 与MIS-TLIF组比较,改良OLIF组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住院时间更短、术后7天腰背部疼痛VAS评分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手术时间、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腰部及下肢疼痛VAS评分、JOA评分、置钉准确率及临床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OLIF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早期症状改善明显等优点,机器人引导下使同体位下OLIF后路置钉更安全、便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术单侧或双侧椎间融合器在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1月9月在我院就诊的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86例。根据椎间融合器数目进行分组,即单侧椎间融合器植入患者纳入至单侧组(n=46),将双侧椎间融合器植入患者纳入至双侧组(n=40)。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术后3月、6月VAS评分、ODI评分及SF-36评分均较术前比较,P<0.05,两组术前、术后3月及术后6月VAS评分、ODI评分及SF-36评分比较,P>0.05。两组术后3月、6月滑脱率、椎间隙高度及腰椎前凸角均较术前比较,P<0.05,两组术前、术后3月及术后6月滑脱率、椎间隙高度及腰椎前凸角比较,P>0.05。单侧组手术时间(187.35±11.23)min、住院时间(14.06±1.56)d均短于双侧组,单侧组手术出血量(306.31±114.95)mL均少于双侧组,P<0.05。单侧组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双侧组仅发生1例脑脊液漏。结论PLIF术单侧或双侧椎间融合器在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均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单侧椎间融合器应用后可显著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4):89-93
目的研究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MIS-TLIF)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SF)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退行性腰椎侧弯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MIS-TLIF联合PSF治疗,比较患者手术前、手术后1周、手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SF-36评分、ODI评分、腰椎前凸角、Cobb角、冠状位躯干偏移、矢状位躯干偏移,评价患者椎体融合率和术后的减压程度。结果平均手术时间(208.54±24.5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327.85±42.08)mL,平均住院时间(8.54±1.04)d。术后患者的VAS评分和ODI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患者的SF-36评分明显升高(P0.05)。手术后患者的腰椎前凸角、Cobb角、冠状位躯干偏移、矢状位躯干偏移均明显降低,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的平均ODI改善率为(87.04±5.43)%,椎体的融合率90.04%,减压程度(94.05±3.87)%。结论MIS-TLIF联合PSF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弯患者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等特点,矫形效果佳,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弯患者的不错选择。  相似文献   

15.
李伟三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9):3505-3506
目的比较不同入路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2月沈丘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按照手术入路分为后正中组和Wiltse组,每组41例。后正中组接受后正中入路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Wiltse组接受经Wiltse入路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量、下地活动时间)以及术前和术后6、12个月疼痛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腰椎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 Wiltse组手术出血量、引流量均较后正中组少,下地活动时间较后正中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术后6、12个月,两组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Wiltse组VAS评分、ODI评分均较后正中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后正中入路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相比,Wiltse入路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手术创伤小,患者功能恢复快,术后疼痛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显微镜辅助通道下微创与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手术方式分组:41例行显微镜辅助通道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MIS-TLIF组),39例行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Open-TLIF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采用ODI评分和VAS评分评价两组患者手术后的临床效果。采用Suk标准评价椎间融合情况。 结果 MIS-TLIF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Open-TLIF组(P<0.05); 两组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的ODI评分和VAS评分均优于术前(P<0.05),术后6周及术后3月MIS-TLIF组的ODI评分及VAS评分均优于Open-TLIF组(P<0.05)。Open-TLIF组1例出现切口浅表感染,MIS-TLIF组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所有患者手术节段均完全融合。 结论 显微镜辅助通道下MIS-TLIF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早期康复佳、临床疗效良好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显微镜辅助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S-TLIF)联合围手术期中医康复治疗高龄腰椎滑脱症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脊柱外科行显微镜辅助下MIS-TLIF的高龄(70岁以上)单节段腰椎滑脱症患者15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与对照组(77例)。观察组MIS-TLIF术后联合围手术期中医康复治疗,对照组仅行MIS-TLIF术。术后根据改良Macnab法进行疗效评定;于术前、术后3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分法(JOA)评分、椎间隙高度、矢状面Cobb角,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及预后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根据改良Macnab疗效评定,观察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d、3个月、6个月随访时的VAS、ODI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两组VAS、ODI、JO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在滑脱节段椎间隙高度、滑脱节段Cobb角较术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间在各时间点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出院时间、死亡率和手术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联合中医康复治疗高龄腰椎滑脱症患者疗效较好,能在短期缓解疼痛,快速康复,但两组远期疗效比较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并探讨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对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将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在茂名市电白区人民医院进行OLIF的6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作为回顾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比较分析术前术后椎间孔高度、椎间孔面积、椎间高度、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的变化。结果置入融合器的高度为10~14 mm,平均(12.4±1.13)mm,手术时间为60~135 min,平均(95.26±9.62)min;术中出血量为25~190 mL,平均(76.38±6.25)mL;住院时间为5~13 d,平均(7.97±1.52)d;术后影像学参数(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面积)、VAS评分、ODI评分及JOA评分等指标较手术前均得到缓解;术后不良反应率为5%(1例对侧神经根疼痛、1例术侧腰大肌无力、1例对侧屈髋疼痛);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为96.67%。结论OLIF对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可取得理想的早期临床治疗效果,且手术安全有效,不良反应低,但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深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疾病临床效果。方法给予研究组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给予对照组传统开放经椎间孔椎体融合术。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访情况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显著多于对照组,但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20.00%,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5.00%;随访6个月两组视觉模拟评分( VAS)较治疗前显著减少,而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 JOA)则较治疗前显著增加,与治疗前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两组对比P>0.05,提示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腰椎疾病患者给予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后可获得满意疗效及预后,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与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DLS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65例DLS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与研究组33例,对照组采用MIS-TLIF治疗,研究组采用OLIF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下床行走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失血量和白蛋白丢失量,手术前后腰椎功能障碍情况[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优良率为90.91%(30/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88%(23/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下床行走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白蛋白丢失量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研究组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MIS-TLIF比较,OLIF治疗DLS患者的优良率更高,且能缩短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