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听觉统合训练联合游戏疗法对孤独症儿童行为心理的影响。方法 将孤独症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单纯的结构化教育治疗模式)、B组(结构化教育模式+游戏治疗)和C组(结构化教育治疗模式+游戏治疗+听觉统合治疗),每组各20例,治疗前后均采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ABC),Gesell发育诊断量表(社会适应性,个人社交,语言)进行评估。结果 三组患儿治疗6个月后的CARS、社会适应、语言、个人社交均有改善(P<0.05),其中在ABC及个人社交变化值方面,B组及C组较A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在语言变化值方面,C组变化值显著高于B组(P<0.05),同时B组变化值又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 听觉统合训练联合游戏疗法在自闭症儿童行为心理治疗中,效果优于单纯结构化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孤独症患儿接受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河北省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孤独症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单纯接受康复训练,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针刺治疗,对比两组不同干预手段的应用效果。结果以PEP3评分评价疗效,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语言理解、认知及语言表达方面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而两组大肌肉、小肌肉、模仿等方面的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以CARS总分评价疗效,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儿童孤独症患儿接受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效果较好,患儿语言表达能力、认知及语言理解能力均明显改善,各临床症状及体征得到显著提升和缓解。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家庭康复训练模式联合音乐疗法对孤独症患儿自我效能感及护理满意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孤独症患儿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音乐疗法干预,观察组采用家庭康复训练模式联合音乐疗法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孤独症治疗评定量表(ATEC)、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变化,并比较护理满意率。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干预后观察组ATEC各项目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5.45%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康复训练模式联合音乐疗法应用于孤独症患儿,干预效果显著,可提高患儿自我效能感及护理满意率。  相似文献   

4.
叶福玲 《智慧健康》2024,(3):127-130+135
目的 探讨针刺督脉穴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孤独症儿童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在本院就诊的88例孤独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儿治疗时应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案,研究组患儿在常规康复训练方案基础上实施针刺督脉穴治疗。对比两组之间有效率,并对两组治疗前后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分、孤独症行为量表(ABC)评分、社会生活能力评分、语言能力评分、脑电图等指标作比较。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在CARS、ABC方面测评的分数均比对照组低,关于社会生活能力和语言能力测评的分数均比对照组高,脑电图α波、β波、δ波、θ波的波幅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在孤独症患儿接受康复训练治疗时,对患儿开展针刺督脉穴治疗,可增强治疗效果,有效缓解患儿的孤独症症状,改善患儿的社会生活能力和语言能力,还可促使其脑电波信号传递。  相似文献   

5.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严重的身心广泛发育性障碍疾病,目前主要的矫治手段是特殊教育和心理行为干预方法,心理因素在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中起着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本文结合国内外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对孤独症儿童心理干预的概念进行界定,旨在建立孤独症心理干预的理论体系,探讨心理干预策略,促进孤独症儿童康复矫治工作的规范化、高效化和个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行为分析疗法(ABA)结合结构化教学(TEACCH)治疗儿童孤独症的疗效,为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45例孤独症患儿进行ABA结合TEACCH的康复教育训练。采用PEP-R评估量表比较训练前、后孤独症患儿的发展能力、异常行为、自理能力及社交表现得分。结果训练后,孤独症患儿在发展能力上总分进步,较训练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异常行为减少,适应性行为增多,自理能力增加及社交欲望提升。结论 ABA结合TEACCH的训练方式能有效改善孤独症儿童的症状,提升患儿的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2001年成立儿童学习能力研究中心以来,接诊20例孤独症儿童的训练,现选取具有代表性的2个案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及钙水平与孤独症的关系,为防治儿童孤独症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7岁孤独症儿童113例为病例组,2~7岁常规体检儿童113例为对照组,抽取两组儿童全血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铜、锌、钙、铁、镁的含量及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的含量。结果两组儿童照护人职业、家庭结构、月人均经济收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孤独症儿童血锌、血铁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儿童,血铜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儿童(P0. 05),血钙、血镁、血铅、锌/铜两组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孤独症儿童与正常儿童血锌、血钙、血铁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血铜、血镁达标率和血铅、血镉超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孤独症儿童血锌、血铜、血铁水平降低,提示体内必须微量元素缺乏可能与孤独症发病有关,或者孤独症饮食行为问题可能导致其微量元素缺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口肌训练对孤独症儿童设施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64例孤独症儿童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饮食干预方式,观察组常规饮食干预基础上采用口肌训练的方式,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饮食行文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饮食行为评分差异大致相同,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过不同的治疗后,观察组饮食评分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肌训练对改善孤独症儿童摄食行为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穆报春 《中国卫生产业》2014,(4):192-192,194
儿童的健康成长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家长们非常关注的问题,但是当前很多儿童都患有自闭症,这让很多家长都倍感无力.他们只能寻求相关专家的帮助。对自闭症儿童的研究向来也都是自闭症专家的重要任务,也是该领域的研究难题。本文将会对自闭症儿童的症状和五子棋游戏对治疗自闭症儿童的效能进行综合研究,以达到帮助自闭症儿童进行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1.
游戏是儿童的主导活动,也是儿童教育的重要手段,游戏疗法正是基于此产生的心理治疗方法。本文通过回顾儿童游戏疗法的历史,梳理儿童游戏疗法的研究现状,分析目前我国儿童游戏疗法研究的不足,由此探讨发展方向,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情绪行为问题与饮食行为问题,并对该群体中两者的关系进行初步探究。方法 2020年8月—2021年4月使用长处和困难问卷(SDQ,父母版)和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问卷(PEBQ)对150例学龄前ASD儿童情绪行为问题及饮食行为问题展开评估,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两者关系。结果 学龄前ASD儿童常见的情绪行为问题检出率分别为:同伴交往问题(86.0%)、社会行为问题(72.7%)、多动问题(51.3%)。常见的饮食行为问题检出率分别为:主动进食能力不足(83.3%)、挑食(57.3%)、情绪性进食(42.0%)。品行问题是学龄前ASD儿童食物响应问题(OR=3.48, 95%CI:1.04~11.63)和情绪性进食(OR=6.11, 95%CI:1.56~23.86)的危险因素。社会行为问题是学龄前ASD儿童挑食(OR=3.07,95%CI:1.40~6.74)和主动进食不足(OR=5.32,95%CI:1.25~22.70)的危险因素,多动问题是学龄前ASD儿童挑食(OR=3.40,95%CI:1.65~7.00)和不良饮食习惯(OR=4...  相似文献   

13.
1对孪生兄弟同患儿童孤独症的临床报道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孤独症是发生在儿童早期的具有特征性行为的一种广泛发育障碍。其患病率为总人口的 2~ 13 /10 4。主要临床表现有社会交往障碍 ,语言障碍、异常的行为。如不进行早期、科学的干预治疗 ,可能造成患儿终生残疾 ,需要终身照管[1,2 ] 。现对门诊就诊的 1对孪生兄弟同患儿童孤独症 ,应用行为分析法对其治疗 3个月的情况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孪生兄弟二人 ,男 ,4岁 2月 ,均以语言发育落后为主诉来院就诊。患儿从小不与其他儿童玩 ,不会与人交流 ,无主动语言 ,只能被动说几个字。对环境变化反应强烈。偏食 ,睡眠障碍。哥哥的认知语言略好于弟弟。…  相似文献   

14.
研究通过视频诱导的方式,诱导出孤独症儿童悲伤的情绪,探讨被诱导的情绪对孤独症儿童在最后通牒任务中决策行为的影响。被试为13名情绪诱导组孤独症儿童及13名情绪控制组孤独症儿童参与实验。结果发现,孤独症儿童作为接受者时,诱导出悲伤情绪的孤独症儿童比控制组的孤独症儿童在面对2:8、3:7、4:6的不公平分配比例时,表现出更多的负性情绪,并倾向于做出拒绝的决策。但是面对极端的0:10、1:9不公平分配时,视频诱导的情绪对决策是没有作用的,两组被试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呈现视频的方法诱导出与最后通牒任务无关的情绪也会影响孤独症儿童在最后通牒任务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孤独症是以社会性交往障碍、言语交流障碍以及兴趣范围狭窄与行为刻板重复为特征的广泛性发育障碍。文章以孤独症儿童的情绪能力为基点,从孤独症儿童的情绪知觉障碍、情绪理解障碍、情绪表达障碍及情绪调节障碍四个方面分析孤独症儿童情绪能力障碍的表现及原因,并且根据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饮食行为问题,探索通过家长教育、以家庭为主体的综合饮食干预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保科门诊就诊并确诊的18~72月龄ASD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饮食行为,对存在饮食行为问题的家庭给予饮食指导,为期1个月。同时对儿童进行体格测量,检测血清营养学指标。结果 研究最终调查310名儿童,其中51.0%的ASD儿童有挑食行为,其他高发的行为问题有进餐容易分心(35.3%)、进餐要看电视或玩玩具(25.5%)、不愿在餐桌进餐(19.0%)。ASD儿童体重过重(11.6%)及肥胖(11.2%)的比例较高,个别儿童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12、锌降低。本研究最终干预问题条目有7条,每个问题条目干预过程中都有不同比例的儿童得到改善。同时个别条目干预中发现主要照顾者为父母及主要照顾者文化程度高的干预改善率更高(OR>1,P<0.05)。结论 ASD儿童饮食行为问题发生率高,应推动以家庭为单位的ASD儿童饮食行为临床干预。  相似文献   

17.
沙盘游戏对7~14岁焦虑性情绪障碍儿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沙盘游戏疗法对7~14岁焦虑性情绪障碍儿童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 随机将20例7~14岁焦虑性情绪障碍儿童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8次沙盘游戏治疗,每周1次,每次50分钟;对照组不接受沙盘游戏治疗.采用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量表心理测验工具对两组儿童治疗前、后进行评估.结果 经沙盘游戏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或治疗组治疗前比较,除生活环境无明显变化外(t分别为-1.271和-2.012,均P>0.05),其余量表项目均有显著提高(均P<0.05),其中生活质量的总分均值、认知成份和情感成份的得分满意度均极显著提高(t分别为-7.961或-11.353、-5.041或-5.484、-7.049或-8.730,均P<0.01).结论 沙盘游戏疗法能够提高焦虑性情绪障碍儿童的生活质量,可作为治疗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的方法 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音乐对儿童孤独症康复治疗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8例孤独症患儿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并与108例患儿家长沟通自主参与本次临床研究,对这108例患儿进行随机、平均分组,共分为两组,每组为54例患儿,其中对照组54例孤独症患儿均采用常规治疗,对干预组54例孤独症患儿实施音乐治疗,比较两组孤独症患儿治疗后的语言理解、语言表达、沟通等指标,并对这些指标进行量化评定。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的干预组孤独症患儿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22.7±8.9)、(24.3±8.1)、(43.3±11.8)、(19.1±8.6)、(20.6±7.9)、(31.5±8.4)分],两组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音乐在儿童孤独症康复治疗中具有显著的成效,对促进患儿康复治疗有着重大意义,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视听统合训练对孤独症注意力与情绪的帮助。 【方法】 全部病例均为住院病人,均按ICD-10标准确诊为孤独症共62例,其中男童56例,女童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男28例,女3例);甲组年龄2.10~6.92岁,平均(4.49±1.12)岁,乙组年龄2.14~7.01岁,平均(4.38±1.92)岁,两组年龄、症状及孤独症行为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甲组进行常规培训,每天6 h。乙组同样进行常规培训但每天减少半小时大运动改为半小时视听统合训练。依据症状清单,记录训练前后主要症状的变化,同时,用ABC量表评估治疗前后孤独症行为。 【结果】 训练时期均为3~6个月,平均训练时间甲组为4.50个月,乙组为4.56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改善情绪和注意力方面,合并用视听统合组改善率高于单纯培训组(P<0.05)。 【结论】 视听统合训练方法对改善孤独症的注意力及情绪有一定帮助,且无任何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向琴 《职业与健康》2010,26(22):2715-2716
目的探讨儿童孤独症的临床特征及干预方法。方法采用Gesell发育量表评定、孤独症行为评定(ABC)和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对58例孤独症患儿的运动、语言、社交、生活等各方面的能力与56例精神发育迟滞儿童进行对比。结果儿童孤独症患儿各项发育指标明显落后,尤其是语言、精细动作和适应性。结论对儿童孤独症患儿早期发现、早期明确诊断,多种方法并用的治疗措施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