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半定量风险评估法在印刷岗位有机溶剂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中的适用性。方法采用GBZ/T 298-2017中半定量风险评估法对肇庆市4家典型生产企业的印刷岗位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结果印刷岗位有机溶剂风险等级评估结果接触比值法为1~4级,接触指数法为2~3级,综合指数法为2~3级,接触指数法和综合指数法一致性较理想(Kappa=0.713,P=0.000)。结论在对印刷岗位有机溶剂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时,可根据调查结果的详尽程度选用不同的风险评估方法:接触比值法较简单,接触指数法较保守,综合指数法较全面。  相似文献   

2.
目的 运用四种风险评估模型对砖瓦制造业粉尘职业健康风险进行评估,为砖瓦制造业重点职业病危害建立风险评估提供方法依据。方法 以四川省18家典型砖瓦制造企业71个接尘岗位为对象,通过职业卫生调查、粉尘检测与接触评估,运用改良后定量分级法、综合指数法、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ICMM)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定量法、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四种风险评估方法,评估接尘岗位的健康风险。结果 砖瓦制造接尘岗位职业健康风险结果分别为:改良后定量分级法风险等级范围为0~Ⅲ级,以Ⅰ级为主(接尘岗位数64个,占90.1%);综合指数法主要为中等风险(接尘岗位数55个,占77.5%)和高风险(接尘岗位数16个,占22.5%);ICMM定量法:主要为高风险(接尘岗位数46个,占64.8%)、非常高风险(接尘岗位数18,占比25.4%)和不可容忍风险(接尘岗位数7个,占9.9%);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以无危害(接尘岗位数33个,占46.5%)和轻度危害(接尘岗位数30个,占比42.3%)为主。综合指数法和ICMM定量法的风险结果一致性较好,方法间相互验证了风险结果的可信度与稳定性,其他方法评估结果间存在不稳定性。结论 四种风险评...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深圳市某电子企业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健康危害进行风险评估,为电子企业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的风险管控提供依据。方法调查某电子企业职业卫生现状和主要化学有害因素,采用半定量综合指数评估法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该公司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苯、甲苯、正己烷、甲醇、丙酮、二氯甲烷,SMT车间封胶岗位的苯,装配车间清洗擦拭岗位、点胶岗位(703胶)的二氯甲烷风险指数R值为4,属于高风险水平;SMT车间封胶岗位甲苯,装配车间清洗擦拭岗位正己烷、甲醇,装配车间点胶岗位(黄胶)甲苯、正己烷、丙酮,装配车间加工擦拭岗位甲醇R值为2,属于低风险等级。结论半定量综合指数法适用于电子企业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该电子企业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公司的职业卫生管理,并根据各岗位的风险水平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三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在小型家具制造企业的适用性。方法选择浙江省某市一家小型家具制造企业,应用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吸入风险评估法、新加坡化学物质职业暴露半定量风险评估法和澳大利亚职业健康与安全风险评估法开展风险评估,比较评估结果。结果美国EPA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备料、拼接、组装、喷漆和打磨等岗位苯和甲醛的致癌风险均为低风险,各岗位苯、二甲苯的非致癌风险均为极高风险;新加坡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备料和打磨岗位的木粉尘所致健康风险为高风险,各岗位甲苯和二甲苯的健康风险均为低到中等风险;澳大利亚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各岗位甲苯和二甲苯的健康风险为中等风险,苯、木粉尘、噪声均为重大健康风险。三种方法的风险比值均高于有毒作业分级比值(P0.01),美国EPA风险评估的风险比值高于新加坡和澳大利亚风险评估的风险比值(P0.05)。结论美国EPA、新加坡和澳大利亚风险评估方法均能评估小型家具制造企业的关键风险控制点,多种风险评估方法联合应用可作为风险评估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宁德市合成革制造企业的重点岗位开展二甲基甲酰胺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开展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对结果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结果 调查合成革制造企业24家,上一年度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防毒设施设置、防毒面罩发放、防毒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设置合格率最高,均为100.0%,劳动者职业卫生培训合格率最低(20.8%)。检测结果显示重点岗位总体不合格率为59.4%,其中湿法涂布重点岗位不合格率最高(84.2%)。风险评估结果显示二甲基甲酰胺的总体职业健康风险等级为高风险,其中干法配料、干法涂布、湿法配料、湿法涂布重点岗位风险等级均为高风险。结论 宁德市合成革制造行业接触二甲基甲酰胺的职业健康风险大,卫生监管部门应将该行业纳入重点监管范围。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新加坡化学物质职业暴露半定量风险评估模型(新加坡模型)和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ICMM)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模型(ICMM模型)在转椅家具制造企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中的适用性。方法选择某市3家转椅家具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对现场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应用新加坡模型和ICMM模型两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开展风险评估,并比较评估结果。结果新加坡模型风险评估结果显示,C企业木工打样岗位的木粉尘为极高风险,B、C企业木工打样岗位所接触的木粉尘和喷胶岗位所接触的苯为高风险,其他均为中低风险。ICMM模型赋值定量法评估结果显示,A、B、C企业喷胶岗位所接触的二氯甲烷和木工打样岗位所接触的木粉尘,B、C企业喷胶岗位所接触的苯,C企业的甲苯,B企业的甲醛和B、C企业的乙酸乙酯均为不可容忍的风险,其他均为潜在的风险。ICMM模型风险评级表法评估结果显示,A、B、C企业木工打样岗位所接触的木粉尘,B、C企业喷胶岗位所接触的苯及B企业的二氯甲烷均为中等风险,其他均为低风险或没有风险/风险非常低。新加坡模型与ICMM模型风险评级表法所得评估结果一致率为58.33%,加权Kappa值为0.25;新加坡模型、ICMM模型风险评级表法与赋值定量表法所得评估结果的一致性均较弱,加权Kappa值均为0.00。结论新加坡模型和ICMM模型风险评估方法均适用于转椅家具制造企业职业危害因素风险评估,但两种方法的评估结果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半定量风险评估模型和评估技术的可行性与适用性。方法采用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的半定量风险评估模型方法,运用到宜昌市某己内酰胺生产企业工作场所的重点危害因素和关键岗位,将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结果与作业分级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该企业10个关键岗位职业健康风险指数最低为2.82,最高为3.91,除加氢反应器外操工接触苯和硫胺结晶巡检工接触氨评估结果均为高风险外,其它8个岗位接触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结果均为中等风险。萃取塔外操工和配制釜外操工作业危害分级指数分别为7.50和10.56,半定量风险评估法和作业危害分级方法的评估结果有较大差异。结论半定量风险评估模型可以用于己内酰胺生产企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应用该模型开展职业健康风险评价预测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石棉矿选矿企业石棉粉尘暴露状况,评估重点暴露岗位人群的职业健康风险水平,为职业健康风险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青海省某大型石棉矿选矿企业为研究现场,开展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和重点岗位石棉浓度检测,依据半定量综合指数评估法和职业危害风险指数评估法分别对石棉粉尘暴露岗位职工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并对两种方法的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该企业选矿、精选和成品车间的重点暴露岗位空气样品检测结果均超过我国标准限值(0.8 mg/m3)水平,最高超过限值160余倍。两种评估法的评估结果分别是5级危害(高风险水平)和4级健康效应(极度危害水平)。结论半定量综合指数评估法和职业危害风险指数评估法对石棉粉尘重点暴露岗位的评估结果一致,该石棉矿选矿企业石棉粉尘重点暴露岗位的职业健康风险等级高,应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印刷企业化学毒物的风险评估, 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探讨适用于化学毒物职业危害评价的风险评估方法。
方法 借鉴新加坡有害化学品职业暴露半定量风险分析方法, 在危害级别(HR)、暴露级别(ER)的基础上增加防控级别(PR), 对2家印刷企业的化学毒物职业危害进行风险评估。
结果 2家企业印刷、调墨岗位存在的化学毒物主要有甲苯、二甲苯、乙苯、正己烷、环己烷、丙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异丙醇等, 经检测, 各岗位化学物检测浓度均符合我国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风险评估结果显示, 企业A印刷岗位接触甲苯、二甲苯、乙苯和异丙醇危害的风险等级为2级(低风险), 接触其他化学物危害的风险等级为1级(可忽略风险); 调墨岗位接触化学物危害的风险等级均为1级(可忽略风险)。企业B印刷岗位接触异丙醇危害的风险等级为3级(中等风险), 接触其他化学物危害的风险等级为2级(低风险); 调墨岗位接触化学物危害的风险等级均为2级(低风险)。
结论 改良后的半定量风险评估方法能较好地反映印刷企业的风险水平, 有利于提出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为实施职业病风险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接苯企业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探讨适用于工作场所苯暴露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模型。方法 2017年4—6月选择山东某家具厂和变压器厂为研究对象,以新加坡半定量风险评估模型和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对各岗位的职业健康风险进行评估并分级。结果新加坡半定量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家具厂底漆车间2个喷漆岗为高风险水平(risk值均为4.4),面漆车间各岗位均为中等风险;变压器厂大型制造车间夹件喷漆岗为极高风险水平(risk值为5.0),除油岗和金属结构车间喷漆岗均为高风险水平(risk值分别为3.9、4.4)。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评估结果显示,家具厂面漆和底漆车间各岗位均为高度危害;变压器厂大型制造车间除油岗和夹件喷漆岗均为极度危害(risk值均80),金属结构车间喷漆岗为高度危害。结论家具厂和变压器厂多个接苯岗位处于高风险水平,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能更客观的评估苯暴露引起的职业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使用1,3-丁二烯的橡胶生产企业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探讨两种风险评估模型的适用性。方法 2017年3—4月选择山东某橡胶生产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定点监测及现场调查获得各个岗位的1,3-丁二烯暴露水平和作业条件,采用新加坡半定量风险评估模型和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对各个岗位的职业健康风险进行评估分级。结果新加坡半定量风险评估模型评估结果显示,丁苯二车间前工序操作岗属于高风险水平,风险(Risk)值为3.8;丁二烯车间、顺丁车间、丁苯一车间的前工序操作岗、丁苯二车间的后工序凝聚岗风险等级为中等风险水平,Risk值均为3.2,其余岗位为低风险水平;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评估结果显示,工厂各车间内的岗位均为高风险,其中丁苯二车间前工序操作岗风险指数最高,为40.79。结论两种模型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结果不完全一致,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因考虑到工作场所作业条件故能更客观的评估1,3-丁二烯暴露引起的职业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某铅冶炼企业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方法采用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对某铅冶炼企业工人接触的主要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该企业底吹炉工段岗位工人接触的铅、镉职业健康损害风险指数R为4~5,为职业健康损害高风险到极高风险岗位,鼓风炉工段岗位工人接触铅、砷、镉、电解工段岗位工人接触铅、砷职业健康损害风险指数R为4,为职业健康损害高风险岗位;其他工段岗位工人接触的职业健康损害风险指数为2~3,为职业健康损害低风险到中等风险岗位。结论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能评估出该铅冶炼企业职业健康风险,为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风险管理提供技术依据;针对铅冶炼企业职业健康风险岗位应采取工艺改进、加强防护和职业卫生管理等措施降低职业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五金电镀企业三氯乙烯(TCE)职业健康风险等级,为TCE职业健康风险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8年9—11月采用综合指数法对深圳市宝安区10家五金电镀企业16个TCE作业岗位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职业卫生调查结果显示,10家企业16个TCE作业岗位中设置了局部通风的岗位有11个,占68.8%,配备了防毒口罩的岗位有15个,占93.8%,配备了胶手套的岗位有8个,占50.0%;短时间接触浓度(C-STEL)超标的有12个,占75.0%,8h时间加权浓度(C-TWA)超标的有5个,占45.4%;综合指数法结果显示,16个TCE作业岗位中风险指数为3级和4级的各8个,分别占50%。结论深圳市宝安区五金电镀企业TCE岗位职业健康风险等级为中等风险或高风险,应加强TCE高风险企业的健康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和验证《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GBZ/T 298—2017)半定量风险评估和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风险评估模型(ICMM风险评估模型)在石材加工企业粉尘危害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为我国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验证提供数据支持,也为石材加工行业危害控制提供职业卫生监管决策数据。
  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调查与检测、GBZ/T 298—2017半定量风险评估和ICMM风险评估模型分别对深圳市8家石材加工企业进行粉尘健康危害的风险评估。
  结果  天然大理石和人造大理石粉尘的游离二氧化硅质量分数小于10%;花岗岩和人造石英石游离二氧化硅质量分数较高,超过10%(即为矽尘)。GBZ/T 298—2017接触比值法确定的岗位风险等级结果为:大理石粉尘作业,其切割、湿磨、干磨和异形加工各岗位的风险等级均为低风险(2级);矽尘作业,其切割、湿磨和异形加工岗位的风险等级均为高风险(4级),干磨岗位的风险等级为极高风险(5级)。综合指数法确定的岗位风险等级结果为:大理石粉尘作业,其切割、湿磨、干磨和异形加工各岗位的风险等级均为中等风险(3级);矽尘作业,其切割、湿磨和干磨岗位的风险等级为高风险(4级),异形加工岗位的风险等级为中等风险(3级)。ICMM风险评估模型评估结果为:矽尘作业和大理石作业,其切割、湿磨、干磨和异形加工各岗位的风险等级均为最高等级(不可容忍风险,5级)。
  结论  矽尘作业风险高于大理石作业风险。GBZ/T 298—2017半定量风险评估适用于石材加工行业,ICMM风险评估模型使用时需考虑其风险高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新加坡化学毒物职业暴露半定量风险(MOM)模型和MES模型在制鞋企业化学毒物的职业健康危害风险评估中的适用性。方法 以广州市某中型制鞋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检测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危害因素水平,采用MOM模型和MES模型对其工作场所化学毒物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并对2种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该制鞋企业工作场所主要存在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正己烷、1,2-二氯乙烷的危害,其中针车粘内里岗位1,2-二氯乙烷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超标,刷胶岗位甲苯CTWA超标,鞋面清洁岗位乙酸乙酯CTWA超标。MOM模型评估结果显示,刷胶岗位甲苯风险等级为高风险、1,2-二氯乙烷风险等级为中等风险,针车粘内里岗位正己烷、1,2-二氯乙烷及清洁岗位乙酸乙酯、1,2-二氯乙烷风险等级为中等风险。MES模型评估结果显示,针车粘内里、刷胶、清洁岗位的正己烷、1,2-二氯乙烷危险程度均为极其危险,其余化学物为高度危险。结论 MOM模型和MES模型均可简便地在一定程度上评估和预测制鞋企业各岗位的职业健康风险,MES模型的评估结果较MOM模型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某家具制造企业关键岗位化学毒物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为企业风险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法,识别关键岗位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应用《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GBZ/T 298-2017中推荐的定量和半定量风险评估法对企业关键岗位化学毒物进行风险评估。结果定量评估结果显示,各岗位甲醛和苯的致癌风险均为低风险,喷漆和包装岗位苯和二甲苯的非致癌风险为极高风险,甲苯的非致癌风险为低风险;半定量评估结果显示,拼接组装岗位的甲醛的健康风险为高风险,喷漆岗位二甲苯和包装岗位甲醛的健康风险为中等风险,喷漆岗位苯、甲苯和包装岗位苯、甲苯、二甲苯的健康风险为低风险。结论两种风险评估法均能评估出家具制造企业的关键控制点,可以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深圳市某印刷厂的职业病危害风险,探讨新加坡有害化学品职业暴露半定量风险评估方法的适用情况。方法应用新加坡有害化学品职业暴露半定量风险评估方法对深圳市某印刷厂商标印刷、平张印刷、光油岗位接触的化学性职业病危害进行风险评估。结果平张印刷岗位甲苯浓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风险等级为中等风险,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未超过职业接触限值,风险等级为低风险或可以忽略的风险;商标印刷和光油岗位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均未超过职业接触限值,风险等级均为低风险或可以忽略的风险。结论该风险评估方法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可以为企业的职业病危害风险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对深圳市165个存在二氯甲烷(DCM)的作业岗位进行工作场所空气浓度检测,采用《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GBZ/T 298—2017)中的半定量评估接触比值法对DCM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显示,DCM主要应用于清洁、粘合、丝印、印刷、稀释等岗位;评估结果低风险构成比88.48%、中风险6.06%、高风险4.24%、极高风险1.21%;高风险及极高风险等级主要分布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印刷业。  相似文献   

19.
目的将定性、半定量和定量风险评估法应用于家具生产企业中有机溶剂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为改进该行业有机溶剂健康风险控制和风险评估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广东省佛山市某家具生产企业为现场调查点,对该企业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和现场浓度检测,应用并比较定性法、半定量法和定量法评估职工接触有机溶剂的职业健康风险。结果该企业职工接触到的有害因素有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正己烷、环己烷、二氯甲烷和苯乙烯。定性法评估各岗位中苯和甲苯的风险等级均为4级,二甲苯和乙酸乙酯的风险等级为2级,正己烷、环己烷、二氯甲烷和苯乙烯为1级或2级;半定量综合指数法评估各岗位中苯的风险等级均为4级,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正己烷、环己烷、苯乙烯的风险等级均为2级,二氯甲烷的风险等级为1级;定量法各岗位中苯、二甲苯、正己烷、环己烷和苯乙烯的风险均为不可接受风险,甲苯和二氯甲烷为可接受风险。该企业职业健康体检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下降至4×109/L以下4人。结论半定量法较定性法和定量法更适用于家具生产企业中有害因素的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估某油墨制造企业的职业病危害风险。 方法 应用新加坡有害化学品职业暴露半定量风险评估方法对某油墨制造企业各岗位接触的职业病危害进行风险评估。 结果 混料岗位矽尘和丙烯酸甲酯浓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风险等级分别为高风险(4级)和中等风险(3级),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未超过职业接触限值,风险等级为低风险;研磨和产品检验岗位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均未超过职业接触限值,风险等级均为低风险或可以忽略的风险。 结论 该油墨制造企业混料岗位风险较高,需要采取控制措施降低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