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抗肿瘤药物西美替尼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吸收转运。方法建立Caco-2细胞转运模型,采用HPLC法测定药物浓度,计算表观渗透系数(Papp),研究西美替尼的Caco-2细胞跨膜转运情况。结果西美替尼在转运过程中没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在低浓度范围内,药物的转运速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较高浓度时达到饱和。西美替尼不同浓度的Papp值(3.91×10-5、3.29×10-5、1.90×10-5和0.95×10-5cm·s-1)基本都大于难吸收药物的临界值(1×10-5cm·s-1)。西美替尼在Caco-2细胞中的转运呈现较强的方向性,从肠腔面到基底面的Papp值显著大于从基底面到肠腔面的Papp值(2.36~7.58倍)。ATP抑制剂叠氮化钠能显著降低西美替尼的正向转运程度,并升高其反向转运程度。当加入葡萄糖后,从肠腔面到基底面的跨膜转运程度显著降低。结论西美替尼主要是以转运载体介导的主动转运方式被吸收,其小肠吸收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2.
构建血脑屏障微流控芯片模型,应用于中药活性成分跨血脑屏障渗透性研究。该芯片模型由垂直交叉的两层通道及单层聚碳酸酯膜组成,采用原代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并能模拟血管剪切应力。通过活/死细胞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芯片上细胞生长状态,细胞生长状态良好,且在动态培养下细胞间黏附连接蛋白结构完整;考察该芯片模型对荧光示踪剂和3种模型药物的渗透性和P-糖蛋白(P-gp)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荧光示踪剂和模型药物的渗透性与文献报道一致,芯片上P-gp表达和功能正常,表明该血脑屏障芯片模型具有完整的结构和功能。将构建成功的芯片模型应用于6种中药活性成分跨血脑屏障渗透性评价,采用HPLC-MS/MS法测定跨膜转运液中的药物浓度,获得各成分的Papp结果。延胡索甲素Papp为(4.51±1.90)×10-7cm·s-1、延胡索乙素Papp为(9.10±6.59)×10-7cm·s-1、欧前胡素Papp为(9.38±2.53)×10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金丝桃苷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吸收机制。方法用Caco-2细胞单层模型研究金丝桃苷的双向转运,考察pn、药物质量浓度、方向、温度、抑制剂对金丝桃苷细胞转运的影响。采用HPLC法检测金丝桃苷的含量,计算其表观渗透系数(Papp)。结果金丝桃苷的细胞转运Papp。具有pH依赖性。金丝桃苷肠腔(A)侧→基底(B)侧Papp>B→A,并且随着金丝桃苷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具有浓度依赖性。P-gp抑制剂维拉帕米增加金丝桃苷的细胞正向转运Papp,降低了其逆向转运Papp。金丝桃苷较高浓度时,MRPl抑制剂吲哚美辛和ATP抑制剂叠氮化钠显著降低了金丝桃苷的转运量。结论金丝桃苷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中的转运具有pH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是以主动转运为主,被动扩散为辅,同时涉及外排蛋白作用的转运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去氢骆驼蓬碱衍生物DH-004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特征,探讨其可能的吸收机制。方法建立UPLC法测定灌流液中DH-004浓度,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考察不同质量浓度的DH-004在不同肠段的吸收特征。结果 DH-004在全肠段均有吸收。20.0μg·mL-1 DH-004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的吸收速率常数(K_a)分别为(11.66±3.84)×10-2,(10.85±2.65)×10-2,(7.48±1.70)×10-2和(4.75±1.14)×10-2 min,药物表观渗透系数(Papp)分别为(1.47±0.33)×10-2,(1.55±0.20)×10-2,(1.25±0.10)×10-2和(0.98±0.22)×10-2 cm·min-1。DH-004在十二指肠段与空肠段的K_a均明显大于其在回肠和结肠的K_a(均P<0.05)。结论 DH-004在大鼠小肠全段有不同程度地吸收,十二指肠和空肠可能为其主要吸收部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芙朴感冒颗粒中的橙皮苷跨膜吸收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Caco-2细胞模型考察橙皮苷的小肠吸收,研究不同药物浓度、pH值、温度和抑制剂对橙皮苷在transwell细胞培养板中从顶膜(AP)到基底(BL)的双向渗透吸收的影响。采用药动学实验研究芙朴感冒颗粒在体内对橙皮苷吸收的影响。结果橙皮苷以3种测试浓度给药时(1、10、100μmol/L),从AP到BL方向的表观渗透系数(Papp)值范围为:1.20×10-6~1.30×10-6 cm/s。相反,从BL到AP,Papp值范围为:2.23×10-6~2.81×10-6 cm/s,表明橙皮苷转运具有pH和温度依赖性。橙皮苷的细胞通透性受多种抑制剂影响,包含P-糖蛋白(P-gp)抑制剂维拉帕米及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抑制剂芹菜素。当芙朴感冒颗粒溶液加入后,橙皮苷的吸收显著增加。在药动学实验中,芙朴感冒颗粒组的橙皮苷相对于单体组有更大的吸收入血暴露量。结论橙皮苷属于中等吸收化合物,其小肠吸收特征包含...  相似文献   

6.
郭洁  徐嵬  杨秀伟 《中国药学》2011,20(5):505-509
采用人源Caco-2细胞单层模型,研究了倍半萜内酯类的白术内酯Ⅰ、Ⅱ和Ⅲ的肠渗透性。研究了它们从顶端到基底侧以及从基底侧到顶端的双向渗透性。HPLC法测定其浓度。白术内酯Ⅰ、Ⅱ、Ⅲ的Papp值皆在10-5cm/s水平,表明其具有高肠渗透率和良好吸收的特性。它们的双向转运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提示其吸收转运的主要机制为被动扩散。此外,白术内酯Ⅰ的吸收转运可能部分存在主动转运机制。  相似文献   

7.
绿原酸跨细胞转运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利用Caco-2和MDCK细胞单层模型研究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CGA)的跨细胞转运过程及其机制。方法①Caco-2和MDCK细胞单层模型建立:Caco-2、MDCK细胞分别按密度1×105、5×104个细胞/cm2接种到Milli-cell-CM culture plate inserts上培养,待细胞单层达到一定致密程度后进行透过实验。②透过实验:用M2e酶标仪测定CGA在不同方向、不同浓度下的跨细胞转运情况并计算累积透过量。结果在两种细胞模型上CGA均有不同程度的双向跨细胞转运(吸收和分泌),P-gp抑制剂维拉帕米能明显减少CGA的分泌。结论CGA跨细胞转运同时存在吸收和分泌的动力学过程。P-gp部分参与CGA的分泌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考察二阿魏酰基甲烷(CM)水包油纳米乳(CCON)在大鼠的在体肠吸收特性和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 建立单向肠灌流模型,各胃肠段灌入CM和CCON混悬液,计算吸收速率常数(Ka),研究其在大鼠胃肠道内的吸收特性。SD大鼠口服给药CM和CCON,于预先设定的时间点取血,测量血浆中CM的浓度,绘制浓度时间曲线,用DAS软件计算CCON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CCON在大鼠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的Ka分别为(0.22±0.06)×10-7,(30.60±0.36)×10-7,(17.33±0.42)×10-7,(28.45±0.35)×10-7和(14.97±0.29)×10-7·h-1,游离CM在大鼠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的Ka分别为(0.05±0.03)×10-7,(17.40±0.42)×10-7,(12.97±0.23)×1...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栀子苷与栀子柏皮汤中栀子苷在MDCK细胞跨膜转运模型上的转运特性。方法利用MTT实验筛选出栀子苷和栀子柏皮汤在MDCK细胞上的安全浓度,以MDCK细胞跨膜转运模型研究药物的双向转运,考察时间、药物浓度、P-糖蛋白(P-gp)抑制剂及EDTA对栀子苷转运的影响,然后比较相同浓度的栀子苷和栀子柏皮汤中栀子苷吸收转运的差异,采用HPLC法检测栀子苷的浓度,计算其表观渗透系数(Papp)。结果栀子苷在MDCK细胞模型上的转运量具有一定的时间和浓度依赖性,P-gp抑制剂对其转运没有明显影响,EDTA能够增加其跨膜转运量,各浓度栀子柏皮汤中栀子苷的吸收Papp分别为(8.96±0.35)×10-7cm·s-1,(8.95±0.38)×10-7cm·s-1和(9.16±0.30)×10-7cm·s-1、明显高于栀子苷单体的吸收Papp(5.85±0.44)×10-7cm·s-1、(6.88±0.38)×10-7cm·s-1和(6.31±0.19)×10-7cm·s-1(P<0.05)。结论栀子苷在MDCK细胞模型上表现为被动扩散,且不受P-gp的影响,可能有细胞旁路转运,栀子柏皮汤能促进栀子苷的吸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HPLC建立大鼠血样中去氢骆驼蓬碱(HM)及衍生物9-丁基-1-甲基-N-(2-羟基)乙基-β-咔啉-3-甲酰胺(编号:H-2-104)的检测方法,考察重复给药的毒代动力学特征。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HM低、中、高剂量组和H-2-104低、中、高剂量组(35,70,140 mg·kg-1),每组8只。开展重复给药毒性实验,对首次给药至给药结束28 d后大鼠体内HM,H-2-104的毒代动力学特征进行研究,计算动力学参数。结果:HM及衍生物H-2-104均能检出,其线性范围均为66.67~500 ng·mL-1,出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的专属性、准确度、精密度、提取回收率及稳定性均符合生物样本测定要求。研究发现给予HM后,大鼠体内Cmax与AUC0-t分别为(301.78±67.24) ng·mL-1和(234.18±98.35) ng·mL-1·h (低浓度),(478.65±99.74) ng·mL-1和(71...  相似文献   

11.
肠道转运Caco-2细胞单层模型的建立及验证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Caco-2细胞单层模型用于药物转运研究。方法按照常规的细胞培养方法,将Caco-2细胞接种到Millicell小室内(接种密度1×106个·mL-1),培养21 d。定期用细胞电位仪监测跨上皮细胞电阻(TEER),评价细胞单层的紧密性与完整性;通过荧光黄转运实验检查Caco-2细胞单层模型细胞旁路转运通透性;通过普萘洛尔转运实验验证Caco-2细胞单层模型跨细胞被动转运通透性。结果培养21 d后,TEER值达到(981±123)Ω·cm2,荧光黄和普萘洛尔的表观通透系数分别为0.33×10及16.7×10-6cm·s-1。结论本研究建立的Caco-2细胞单层模型紧密、完整,具有良好通透性,可用于药物转运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增溶物质和高分子物质对呋喃西林溶解行为及溶液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择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吐温80、泊洛沙姆407,及高分子物质如聚维酮K30(PVPK30)、系列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 K100、HPMC50、HPMC 30),配制成系列浓度的溶液,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呋喃西林在其中的最大溶解度。同时,考察高温灭菌和低温冷藏后各溶液的稳定性。结果:在考察的表面活性剂或高分子物质浓度0.1~10.0 mg·ml-1范围内,呋喃西林被增溶的最大饱和溶解度分别为0.245 ng·ml-1(C吐温80=5 mg·ml-1),0.256 mg·ml-1(C泊洛沙坶407=5 mg·ml-1),0.385 mg·ml-1(CSDS=10 mg·ml-1),0.309 mg·ml-1(CPVPK30=10 mg·ml-1),0.340 mg·ml-1(CHPMC K100=5 mg·ml-1),0.401 mg·ml-1(CHPMC50=5 mg·ml-1),0.426 mg·ml-1(CHPMC K30=10 mg·ml-1)。在高温灭菌和低温冷藏后稳定性考察中,含有增溶剂的呋喃西林溶液的稳定性显著好于不含增溶剂的呋喃西林溶液。结论:在呋喃西林溶液中加入0.1%~0.5%的HPMC K100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考察维生素K3对人肝来源的黄嘌呤氧化酶(XO)的激活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人肝S9(0.1 g·L-1)作为XO来源,分别与底物黄嘌呤(0,2,4,8和16μmol·L-1)在37℃孵育90 min,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法测定反应的米氏常数(Km)。黄嘌呤在Km浓度下,三点法(维生素K31,10和100μmol·L-1)检测维生素K3激活剂的活性,多点法(维生素K31,2,5,10,20,50,100,200和400μmol·L-1)测定其激活XO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使用1/2EC50,EC50和2EC50维生素K3进行动力学参数(Km和Vmax)的测定和双倒数曲线的拟合,考察不同浓度维生素K...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抗血管生成药物阿帕替尼与常用化疗药物阿霉素联合应用对外周T细胞淋巴瘤Hut78细胞株的抑制作用以及相关分子作用机制,为开发外周T细胞淋巴瘤治疗新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Hut78细胞分为不同浓度药物处理组:阿帕替尼单药(10、20、40、60μmol·L-1)、阿霉素单药(1、2、4μmol·L-1)、阿帕替尼+阿霉素[(40+1)μmol·L-1、(40+2)μmol·L-1、(60+1)μmol·L-1、(60+2)μmol·L-1],分别作用72 h,采用CCK-8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药物处理组{阿帕替尼单药(40μmol·L-1)、阿霉素单药(1、2μmol·L-1)、阿帕替尼+阿霉素[(40+1)μmol·L-1、(40+2)μmol·L-1]}作用24 h后对Hut78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阿帕替尼(10、20、40μmol·L-1)作用24 h后对Hut78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不同浓度药物处理组{阿帕替尼单药(40μmol·L-1)、阿霉素单药(1、2μmol·L-1)、阿帕替尼+阿霉素[(40+1)μmol·L-1、(40+2)μmol·L-1]}作用24 h后,Hut78细胞中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PI3K、p-PI3K、Akt、p-Akt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Casepase-3、Bax的表达变化。结果不同浓度(10、20、40、60μmol·L-1)的阿帕替尼作用72 h后,细胞抑制率分别为(13.42±2.19)%、(19.52±4.16)%、(31.49±3.16)%、(52.88±3.37)%,72 h的IC50值为(59.34±0.31)μmol·L-1,各药物处理组与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116,P=0.018);不同浓度(1、2、4μmol·L-1)的阿霉素分别作用72 h后,细胞抑制率分别为(15.82±3.23)%、(31.70±4.79)%、(42.34±5.23)%,72 h的IC50值为(5.52±0.18)μmol·L-1,各药物处理组与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532,P=0.015);阿帕替尼+阿霉素[(40+1)μmol·L-1、(40+2)μmol·L-1、(60+1)μmol·L-1、(60+2)μmol·L-1]作用72 h的细胞抑制率分别为(51.70±2.09)%、(56.62±4.83)%、(61.35±1.79)%、(65.13±3.88)%。两药的联合指数(CI)<1,说明二者具有药物协同作用。阿帕替尼单药(40μmol·L-1)、阿霉素单药(1、2μmol·L-1)作用24 h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5.65±0.75)%、(13.85±2.15)%、(23.60±1.30)%,阿帕替尼+阿霉素[(40+1)μmol·L-1、(40+2)μmol·L-1]作用24h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7.00±1.90)%、(33.20±2.30)%,各药物处理组与对照组[(6.10±0.9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251,P=0.006)。不同浓度(10、20、40μmol·L-1)的阿帕替尼作用24 h后,G0/G1期细胞比例随浓度升高而升高[(49.27±0.45)%、(50.34±1.24)%、(59.16±1.23)%],S期细胞比例随浓度升高而降低[(42.81±2.22)%、(39.19±2.71)%、(34.08±1.01)%],各药物处理组与空白对照组[G0/G1期(39.26±0.65)%,S期(49.40±2.5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帕替尼单药(40μmol·L-1)、阿霉素单药(1、2μmol·L-1)以及阿帕替尼+阿霉素[(40+1)μmol·L-1、(40+2)μmol·L-1]作用24 h后,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I3K、p-PI3K、p-Akt和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促凋亡蛋白Casepase-3和Bax的表达水平呈上升趋势,Akt蛋白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各药物处理组p-PI3K/PI3K、p-Akt/Akt、Bcl-2、Casepase-3及Bax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帕替尼可抑制外周T细胞淋巴瘤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同时具有细胞周期阻滞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实现的。阿帕替尼联合阿霉素对外周T细胞淋巴瘤细胞具有协同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鼠尾草酸(carnosic acid, CA)是迷迭香与鼠尾草等植物中主要的酚二萜类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等作用,但目前未见CA抗流感病毒的相关报道。本研究通过病毒滴度测定方法评价了迷迭香中主要活性成分迷迭香酸、CA和熊果酸的抗流感病毒活性,发现CA在A549细胞中显著抑制流感病毒H5N1增殖,进一步通过间接免疫荧光、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方法对CA的体外抗流感病毒作用进行了系统评价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 CA在A549和MDCK细胞中可显著抑制流感病毒H5N1复制,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4.30和3.64μmol·L-1。同时, CA也抑制流感病毒2009panH1N1(EC50:10.1μmol·L-1)和H3N2(EC50:12.8μmol·L-1)在A549细胞中的复制。机制研究发现, CA对H5N1复制的抑制作用与其诱导A549细胞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表达并减少H5N1感染细胞中活性氧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防己诺林碱在细胞水平抗H1N1病毒的作用,阐明防己诺林碱调控细胞自噬抑制H1N1病毒复制的分子机制。方法 CCK-8法检测0.312 5、0.625 0、1.250 0、2.500 0、5.000 0、10.000 0、20.000 0、40.000 0、60.000 0μmol·L-1的防己诺林碱对MDCK细胞活力的影响;MDCK细胞设置对照组、模型组和防己诺林碱(2.5、5.0、10.0μmol·L-1)组,除对照组外,以感染复数(MOI)为0.1的H1N1病毒感染MDCK细胞,加入防己诺林碱共同孵育12 h,同时设置防己诺林碱(10.0μmol·L-1)与病毒共同孵育4、8 h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HIN1 mRNA表达)和Western blotting[H1N1病毒核蛋白(NP)]检测防己诺林碱对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PI/Hoechst 33342染色检测防己诺林碱(10.0μmol·L-1)对MDCK细胞死亡的影响;qRT-PCR法检测防己诺林碱检测防...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考察人混合肝微粒体中吉非替尼的酶促反应动力学,探究水飞蓟素对吉非替尼代谢的影响。方法 建立吉非替尼人肝微粒体体外孵育体系,用LC-MS/MS法测定体系中吉非替尼的剩余浓度,计算酶促反应动力学参数,如米氏常数(Km)、最大反应速率(Vmax)以及固有清除率(CLint)。将系列浓度的水飞蓟素与吉非替尼共同孵育,测定水飞蓟素对吉非替尼代谢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 在体外人肝微粒体中,测得吉非替尼的Km为57.12μmol·L-1,Vmax为21.09 nmol·min-1·mg protein-1,CLint为0.37 mL·min-1·mg-1。水飞蓟素在0.5~50.0μg·mL-1内对吉非替尼的代谢具有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作用,其IC50值为20.74μg·mL...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测定SD大鼠血浆中L-5-甲基四氢叶酸钙(5-MTHF)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法),初步考察5-MTHF在SD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PK)参数。方法给予6只雄性SD大鼠口服1.5×10-2mmol·L-1·kg-15-MTHF,采集血样用于HPLC-MS/MS分析。用蛋白沉淀法处理血浆样本,色谱柱:Grace Altima HP C18,流动相A:甲醇-乙腈-异丙醇-乙醇-水-甲酸-二甲基亚砜(25∶25∶25∶25∶0.1∶1);流动相B:甲醇-水-甲酸(10∶90∶0.1);梯度洗脱:0.40 mL·min-1。考察该方法的线性范围、准确度和精密度、回收率、基质效应及稳定性。用WinNonlin软件计算5-MTHF在SD大鼠体内的PK参数。结果 5-MTHF在10.00~1.00×10~4n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1.01×10-3x+1.82×10-3(r=0.998 3),日内和日间的准确性和精密度、回收率、基质效应及稳定性符合要求。5-MTHF在SD大鼠体内的PK参数:不扣除本底5-MTHF浓度值的t1/2为(15.23±5.76)h,AUC0~t为(2788.52±348.86)ng·mL-1·h,扣除本底5-MTHF浓度值的t1/2为(1.57±0.34)h,AUC0~t平均值为(971.80±237.58)ng·mL-1·h。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灵敏的、准确的用于SD大鼠血浆中5-MTHF浓度测定的HPLC-MS/MS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抗柯胶囊总皂苷抑制柯萨奇病毒B型(CVB)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通过接种病毒液的方式建立体外细胞感染模型,采用细胞病变效应法(CPE)测定抗柯胶囊总皂苷对CVB3、CVB4、CVB5株50%抑制浓度(IC50)及治疗指数(TI);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存活情况;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法)测定心肌细胞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大鼠原代心肌细胞中Bcl-2、Bax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抗柯胶囊总皂苷可明显抑制CVB3、CVB4、CVB5致细胞病变,对CVB3、CVB4、CVB5的IC50分别为223.34、315.48、306.53μg·mL-1,治疗指数分别为4.68、3.24、3.24;390.63、195.32、97.66μg·mL-1剂量组可明显提高3种病毒感染后心肌细胞的存活率,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抗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灵芝乙醇提取物(GLEE)抗肺癌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测定GLEE对肺癌A549细胞生长的抑制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GLEE对细胞形态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观察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用AnnexinV-FITC/PI双染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当GLEE浓度为5~320μg·mL-1时,A549细胞生长的抑制率逐步上升,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0.8μg·mL-1。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不同浓度GLEE作用后的A549细胞出现了细胞皱缩,染色质边缘凝集等凋亡细胞特有的形态学特征。当GLEE的浓度为80、100、200μg·mL-1时,主要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当GLEE浓度为300、350μg·mL-1时,主要将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当GLEE浓度为200、300、350μg·mL-1时,早期凋亡率分别为21.66%±5.19%、27.34%±2.89%、28.28%±7.25%,凋亡率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