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了解对于氯氮平疗效不佳的精神分裂症惠者合并利培酮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5例符合CCMD-2-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已服用氯氮平时间超过3个月,阴性症状与阳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大于60分的患者加服利培酮,疗程12周,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PANSS和TESS评定.结果合并治疗12周后总有效率为64%.PANSS总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一般精神病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TESS总分在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氯氮平疗效不佳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合并利培酮治疗仍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徐铃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6):206-208
目的 探讨利培酮合并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研究.方法 72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比组,每组36例.参比组患者单独使用氯氮平治疗,研究组则采用利培酮合并氯氮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评分、生活质... 相似文献
3.
4.
5.
利培酮联合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利培酮与氯氮平合并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37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单一用药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8、12周末分别进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结果联合用药组疗效明显高于单一用药组,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利培酮联合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TRS)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62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氯氮平治疗组32例和利培酮治疗组30例.观察治疗1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4、8、12周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和副反应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2组基线时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第8周末PANSS总分、治疗第12周末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氮平组治疗第8、12周末PANSS评定总分均显著高于利培酮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TRS均有良好的疗效,且利培酮的不良反应更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利培酮联合小剂量氧氮平治疗男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比,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40例男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用利培酮联合小剂量氟氮平(21例)、氯氮平(19例)治疗。分别运用BPRS及TESS来观察疗效及副作用。结果研究组治疗八周末BPRS总分明显低干对照组(P〈0.05),两组TESS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os)。结论利培酮联合小剂量氯氮治疗男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缩短治疗反应期且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8.
陈国强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4):94-95
目的分析精神疾病应用利培酮合并小剂量氯氮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150例,将行利培酮单药治疗的73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行利培酮联合氯氮平治疗的77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近期疗效与代谢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各项评分均有下降,研究组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与总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甘油三脂与总胆固醇指标比较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疾病应用利培酮合并小剂量氯氮平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二联用药对代谢功能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国产利培酮片(单克)对氯氮平治疗效果不佳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目前正在服用氯氮平(300~100mg/d)超过6个月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1个月内全部撤换为单克片剂口服,持续治疗6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分评价疗效;采用药物不良反应量表(TESS)、锥体外系不良反应量表(SAS)及描述性记录评价不良反应。结果服用氯氮平治疗效果不佳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换服单克治疗6周后,基本痊愈28例(23.33%)、显著进步33例(27.50%)、好转24例(20.00%)、无效26例(21.66%)、恶化9例(7.50%),临床总有效率为70.83%。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66%,多较轻微,患者耐受性良好。结论服用氯氮平疗效不佳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换服单克后,精神症状缓解明显,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氯氮平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符合CCMD 3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氯氮平,初始量25 mg8226;d 1,po,2周内递增至治疗量200~500 mg8226;d 1;对照组给予利培酮,初始量1 mg8226;d 1,po,2周内递增至治疗量2~8 mg8226;d 1.疗程均为8周.用BPRS评定疗效,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65.0%,42.5%(P<0.05).治疗组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过度镇静、流涎、心动过速及白细胞异常等;对照组的主要不良反应为EPS、失眠、激越及泌乳等.结论: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起效快且疗效优于利培酮. 相似文献
11.
利培酮和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氯氮平和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共入组60例符合Kane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定义的患者,随机服用氯氮平200~400mg·d-1和利培酮4~8mg·d-1治疗,每组各30例,观察16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4,8,12,16周末评定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治疗中不良反应评定量表(TESS)、功能总体评定量表(GAF)指标各1次.治疗前后还需评定韦氏记忆量表(WMS)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各1次.结果:两组基线时各项指标包括用药剂量(折合成氯丙嗪)无差异(P均>0.05).两组治疗第4周末GAF量表评分明显增加,治疗第8周末PANSS总分、阴性症状因子分明显降低,治疗第12周末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两组比较治疗第16周末利培酮组TESS量表评分明显低于氯氮平组(P=0.000),而GAF量表得分明显高于氯氮平组(P=0.000),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结论:氯氮平和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均有效,且利培酮的不良反应更轻,更利于患者社会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13.
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比较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 7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 分别服用利培酮和氯氮平治疗12周, 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 利培酮组总有效率62.9%, 氯氮平组60.0%,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利培酮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氯氮平相当, 不良反应轻, 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讨论分析利培酮与氯氮平联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利培酮与氯氮平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氯氮平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精神分裂症给予利培酮联合氯氮平治疗能够收到显著的效果,在治疗的过程中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比较氯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分为利培酮组40例。年龄(28±6)岁.疗程(5.7±1.6)年,氯氮平组40例,年龄(28±7)岁,疗程(5.1±1.6)年,利培酮组服利培酮剂量,初始1-2mg/d,2周内加至6~8mg/d,氯氮平组服氯氮平剂量.初始50~100mg/d,2周内加至300~400mg/d。8周为1个治疗疗程。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利培酮组与氯氮平组治疗精神分裂症有效率均为90%(P〉0.05)。2组治疗前、后BPRS评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2组治疗后TESS评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组与氯氮平组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但利培酮组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医药指南》2020,(3)
目的分析利培酮联合小剂量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42例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随机且平均的将这142例病患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1例。观察组的患者采取利培酮与氯氮平联合治疗,对照组则采取单纯氯氮平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5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24%。经卡方检验,χ~2=8.204,P=0.007<0.05,说明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07;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90%。经卡方检验,χ~2=12.042,P=0.001<0.05,说明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培酮联合小剂量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不但治疗效果优良,而且可以显著地改善机体的功能,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