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病例报告患者男 ,2 5岁 ,于 2 0 0 0年 2月 2 3日收住院。入院诊断 :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ⅢB期弥漫型 ,中心母细胞性B系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研究所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入院前曾接受联合化疗 4周期 (所用药物有异环磷酰胺、吡喃阿霉素、阿霉素、长春酰胺、阿糖胞苷、足叶乙苷胶囊、泼尼松 ) ,未能达部分缓解。入院时体温 38.7℃ ,双侧颈部、锁骨上区、腋窝、腹股沟区、咽淋巴环、纵隔、腹膜后、盆腔广泛淋巴结肿大 ,直径 3~ 5cm不等 ,质韧、动度可 ,右侧颈部融合成团 ,10cm× 15cm ,固定。给予联合化疗 4周期 (足叶… 相似文献
2.
3.
正常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效果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正常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效果、毒副作用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59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正常供者采用G-CSF 皮下注射3 ~ 5 d,使用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干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采集物中CD+34细胞数。结果 所有供者第一次采集的单个核细胞(MNC)及CD+34细胞量平均值分别为4.4(1.12~13.06)×108/kg供者体重及3.78(1.14~12.92)×106/kg供者体重。患者不良反应轻微。男性供者、年龄小于45岁者及采集前白细胞计数高者采集所得CD+34细胞数较高。结论 G-CSF作为正常供者动员剂安全有效。患者性别、年龄及采集前白细胞计数可作为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rHuG-CSF)动员健康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将本研究中心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健康供者163例,分别采用3种不同厂家生产的rHuG-CSF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对其动员效果、受者移植后造血重建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不同种rHuG-CSF动员后采集的单个核细胞(MNC)及CD34 细胞均能满足临床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需要,130例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s,HLA)配型相合的同胞受者移植后均获得顺利植入。动员的单个核细胞数及CD34 细胞数与性别无关,而CD34 细胞数在41~60岁年龄组中明显减少(P<0.05);对采集时机的分析显示:第5天采集的单个核细胞数及CD34 细胞数最高(P<0.05),此后逐渐下降。结论:糖基化的及两个非糖基化的rHuG-CSF制剂均能有效地在异基因移植中作为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环磷酰胺(Cy)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动员、采集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的CML患者7例,无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损害。动员方案为Cy+人基因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于化疗后WBC降至1.0×109/L时开始用rhG-CSF,用CS3000 pl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干细胞,-80 ℃低温冰箱冻存,并作单个核细胞(MNC)计数及CD+34细胞测定。结果 Cy平均剂量为4.0(3.0 ~ 5.0)g,rhG-CSF的剂量均为300 μg/d,平均5.8(3 ~ 9)d;其中仅1例患者动员2次,余6例均动员1次;共采集2次,每次循环血量为10 ~ 13 L;采集的MNC达(2.94 ~ 5.45)×108/kg,CD+34细胞数达(2.15 ~ 6.59)×106/kg ;患者能耐受整个动员和采集过程,无一例因化疗的不良反应而中止动员;移植后全部患者均迅速恢复了造血功能。结论 Cy联合G-CSF的动员方案对CML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足叶乙甙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足叶乙甙 (Vp 16 )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 CSF)对恶性实体瘤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APBSC)的动员效果 ,并寻找Vp 16合适的给药剂量。方法 按照入组的先后顺序 ,将 30例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 ,每组 15例。A组Vp 16的给药剂量为 10 0 0mg/m2 ,B组为15 0 0mg/m2 。白细胞 (WBC)降至最低点时开始皮下注射rhG CSF 30 0 μg/d ,直至采集结束前一天。WBC恢复到 5 .0× 10 9/L以上时开始连日采集APBSC ,当累计采集的单个核细胞 (MNC)≥ 5× 10 8/kg或CD34 细胞≥ 2× 10 6/kg时停止采集。结果 Vp 16给药后 ,A、B两组患者外周血中WBC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ANC)的最低值及最低值出现的时间 ,差异均无显著性。两组rhG CSF给药的开始时间和给药次数、APBSC采集的开始时间和采集次数差异均无显著性 ;在APBSC采集时的循环血量、血流速度和采集时间相同的情况下 ,每次APBSC采集的细胞数量和总量差异亦无显著性 ,B组Vp 16引起的某些毒副反应略重于A组 ,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Vp 16联合rhG CSF是一种安全、高效的APBSC动员方法 ,15 0 0mg/m2 与 10 0 0g/m2 的Vp 16均可获得满意的APBSC动员采集效果。 相似文献
7.
环磷酰胺联合G-CSF动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实验和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环磷酰胺(CTX)联合G-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的动员效果和毒性反应.方法CTX
3.5~4g/m2第1、2天静滴,WBC降至最低点时开始注射G-CSF 4.5(3.5~5)μg/kg@天,至PBSC采集结束.当WBC恢复至(1.9~3.0)×109/L以上,以及MNC(单个核细胞)≥20%~30%和外周血CD34+≥1%时采集APBSC,当累计采集MNC≥2.0×108/kg和CD34+细胞≥2.0×106/kg时停止采集.结果23例患者经CTX+G-CSF动员后第9(7~10)天WBC最低,为0.65(0.25~0.9)×109/L,G-CSF给药开始时间为动员后第10(8~11)天,持续6.5(5~11)天,第13(11~20)天开始采集PBSC,持续2天,采集得MNC
2.5(1.3~8.9)×108/kg,CFU-GM 6.8(2.8~11.6)×105/kg,CD34+细胞4.9(2.5~8.9)×106/kg,1例患者出现心包炎,无其他严重毒性反应;21例接受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支持下超大剂量化疗均获得满意造血重建.结论CTX联合G-CSF是高效和安全的PBSC动员方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中剂量依托泊苷(VP16)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恶性淋巴瘤患者动员采集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31例恶性淋巴瘤患者(非霍奇金淋巴瘤30例,霍奇金淋巴瘤1例),VP16 1.2 g/m2分3 d静脉滴注,外周血白细胞降至最低点时给予G-CSF每天5 μg/kg,分2次,皮下注射,直至采集结束。结果 VP16应用后12 d(10~15 d)开始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获得单个核细胞(MNC)7.8×108/kg[(5.2~11.3)×108/kg],CD+34细胞7.2×106/kg [(5.3~13.1)×106/kg]。18例患者采集1次,13例采集2次。所有患者移植后均恢复造血,外周血粒细胞>0.5×109/L的中位时间为12 d(9~18 d),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为14 d(10~21 d)。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中剂量VP16和G-CSF 动员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干/祖细胞有效、安全,可获得满意的动员采集效果。 相似文献
9.
10.
大剂量化疗联合应用G-CSF治疗难治或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大剂量化疗联合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没有干细胞支持情况下,治疗难治或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大剂量化疗。MIE方案:异环磷酰胺1500mg/m2,iv,d1~6;美斯纳800mg/次,于异环磷酰胺后0、4、8小时,iv,并同时水化;足叶乙甙250mg/m2,iv,d1~6;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5~10μg·kg-1·d-1,于末次化疗结束后24小时开始应用,至白细胞达2.0×109/L持续3天停用,4周重复下1个疗程。17例患者共接受化疗24个疗程。结果:大剂量化疗总有效率76.5%(13/17),其中6例(35.3%)获完全缓解,7例(41.2%)获部分缓解,稳定1例(5.9%),无效和恶化2例(11.8%),1例(5.9%)于大剂量化疗后第7天死于颅内出血。大剂量化疗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白细胞和血小板降到最低的中位时间分别为6天和5天,其恢复时间分别为10天和12天;13例(76.5%)为发热性粒细胞减少,中位时间为6天,应用抗生素的中位时间为7天,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中位时间为7天。结论:在无干细胞支持的情况下,采用大剂量化疗辅以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支持是治疗难治或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有效措施,具有疗效高,早期死亡率低,不良反应能够耐受,无需全环境保护,费用较低的特点,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供者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后单采外周血干细胞(PBSC)移植物中的不成熟粒细胞与CD+34 细胞及单个核细胞(MNC)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122例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供者用rhG-CSF 7.25~10 μg·kg-1·d-1进行动员,于动员前及动员后对外周血及PBSC收集物中的MNC和不成熟粒细胞及CD+34 细胞进行检测,并计算出输给患者的MNC、不成熟粒细胞及CD+34 细胞数。结果 动员后白细胞计数及不成熟粒细胞比值逐渐升高,至第5天达高峰;外周血MNC中不成熟粒细胞与CD+34 细胞同步增加有较好的相关性;采集后的PBSC移植物输给患者后,均全部植活并恢复造血功能,为染色体核型或血型及HLA转为供者型所证实,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Ph1染色体转阴。结论 rhG-CSF 7.25~10 μg·kg-1·d-1分两次皮下注射能有效动员PBSC;allo-PBSCT供者经rhG-CSF动员后,外周血MNC中不成熟粒细胞与CD+34细胞数同步增加有较好的相关性,不成熟粒细胞的数量可间接反映干/祖细胞的数量,故MNC与不成熟粒细胞数结合可作为allo-PBSCT的剂量阈标准。 相似文献
12.
我科于1997年行2例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其中1例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另1例为同种异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o-PBSCT),现将2例情况分述如下。1病例介绍1.1例1,女,34岁,于1995年11月诊为非霍奇金作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环磷酰胺 ( CTX)、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 G- CSF)动员癌症患者造血干细胞过程中 NK细胞数量和活性的变化。方法 2 1例诊断明确的癌症患者 ,经 CTX4.0 g/m2和 G- CSF(惠尔血 ) 1 5 0 μg/d动员。动员前 (前期 )、WBC降至最低点时 (极期 )、WBC开始恢复后 3天 (恢复早期 )、WBC开始恢复后 6天 (恢复期 )用流式细胞仪计数 CD34 +细胞和 NK细胞 ,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测量 NK细胞活性。结果 动员过程中 ,NK细胞极期显著低于前期 ,恢复期则显著高于前期 ,P<0 .0 1 ;其变化与 WBC、MNC、血小板 ( BPC)、CD34 + 细胞呈显著正相关 ,P<0 .0 5。 NK细胞活性无显著差别 ,P>0 .0 5。结论 动员过程中 NK细胞数量增加 ,活性无改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长春瑞滨(Vinorelbine,NVB)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对化疗敏感性实体瘤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autologous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s,APBSC)的动员效果并对其毒性反应进行评估。方法:选取对NVB敏感性实体瘤病例,按75mg/m2的总剂量静脉注射,按不同时间间隔分次给予,待白细胞降至最低点时开始给予rhG-CSF5μg/(kg.d)皮下注射,白细胞倍增当日及次日采集APBSC。检测分离CD34 细胞数量,观察动员期间不良反应。用采集的APBSC回输预处理后实体瘤患者,评估骨髓造血恢复情况。结果:入选的3例患者均进行2次APBSC采集,采集液中单个核细胞(MNC)和CD34 细胞数均达到造血重建阈值,可以支持2~3个周期的大剂量化疗。整个动员过程中未出现严重毒副反应。3例患者在接受APBSC支持下的大剂量化疗后,造血功能在短期内均获得满意重建。结论:NVB联合G-CSF可作为化疗敏感性实体瘤患者APBSC动员的一种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 探讨自体和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自体干细胞移植者,采用化疗加G-CSF方案动员,WBC降至最低点又回升至2×109/L以上时,开始皮下注射G-CSF 5 μg·kg-1·d-1到采集结束前1天,采集日予地塞米松(DEX)10 mg/d。当WBC上升到>10×109/L时,用CS 3000 plus或MCS +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干细胞,连续采集2 d。6名供者予G-CSF 10 μg·kg-1·d-1皮下注射共6 d,动员第5,6天采集外周血干细胞,采集当天清晨给予DEX 10 mg静脉滴注。结果 自体和供者均连续采集2次,采集单个核细胞(MNC)数分别为(3.72±2.17)×108/kg 和(6.07±1.64)×108/kg ,CD+34细胞总数分别为(6.22±2.38)×106/kg和(13.33±1.72)×106/kg。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化疗联合G-CSF方案动员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和单用G-CSF进行供者干细胞动员是一种简便、经济、高效、低毒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健康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最佳时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身对照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动员和采集的最佳采集时间。方法10例健康供者应用自身对照设计方法,分别在用rhG-CSF第4天或第5天后2h及4h分2组采集,比较2次采集的细胞浓度(MNC及CD3+4)。结果用rhG-CSF后4h组采集的细胞浓度比2h组的高。结论5~10μg·kg-·1d-1rhG-CSF动员外周血干细胞时,第4天或第5天采集以用药后4h采集干细胞有较好的动员效率和较合理的采集时间-价值-效益关系。 相似文献
19.
我们采用含能通过脑血屏障药物的CAVP方案加外周干细胞移植治疗2例脑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获得完全缓解,现报告如下。 例1,男性,24岁。因间歇性癫痫发作1周于1994年5月在北京天坛医院经CT检查发现头颅右额顶叶5cm×5cm×4cm占位病变,术后病理:右额顶叶脑非霍奇金淋巴瘤。给予全颅60Co放疗,剂量42Gy,以后接受全身化疗共7个疗程病情稳定。1999年8月语言障碍、偏瘫、大小便失禁入我院,头部CT:右额顶叶结节状高密度灶影,大小约1.5cm×2.0cm,周围有低密度水肿区,右额叶大片软化灶,诊断脑非霍奇金淋巴瘤复发。给予CAVP方案化…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