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毛母质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毛母质瘤(研究组)的超声图像资料,并将超声特征与40例其他皮肤及皮下来源的肿块(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研究组的平均发病年龄、发病部位、病灶最大径线、病灶生长方式(病灶长轴与身体长轴的一致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灶内部回声(是否均质及钙化情况)、周边低回声晕及后方声影与对照组逐一比较,两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病灶形态及边界是否清晰两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病灶内部或周缘血流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布于头面部或颈部的皮下低回声病灶,其长轴与身体长轴一致,且内部伴有钙化、周边低回声晕及后方声影时,应首先考虑为毛母质瘤。  相似文献   

2.
小儿毛母质瘤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小儿毛母质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术前行超声检查、术后病理诊断为毛母质瘤患儿的超声和临床资料。结果:肿块均位于皮下,平均直径14±6mm。均有内部强回声。20例肿块边界清楚呈椭圆形,4例为类圆形,3例为不规则形。19例可见低回声边缘。17例可探及血流信号。结论:毛母质瘤的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肾脏嗜酸细胞腺瘤的超声表现与病理对照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肾脏嗜酸细胞腺瘤声像图特征,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21例均为单发病灶,边界清晰,右肾12例,左肾9例。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15例,边缘浅分叶6例。呈中等略强回声9例,等回声5例,低或略低回声7例。内回声均匀者11例,中央区可见放射状瘢痕6例,瘤体内散在小囊样回声4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肿块周边多可见环形血流信号,肿瘤内部可见点条状血流信号。结论肾嗜酸细胞腺瘤特征性表现为形态规则略强回声包块,中央可见放射状低回声区,超声检查对其诊断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TL)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临床及超声特征,以提高超声医师对两者的早期诊断率。方法 选取经病理确诊的50例PTL患者及141例结节>2cm的PTC患者,定量数据采用t检验比较;二分类数据采用χ2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结节大小、伴甲状腺非对称性肿大、合并桥本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TL在内部回声极低、内部条索样回声、后方回声增强、富血供、缺乏钙化方面比例高于PT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后方回声增强、缺乏钙化、内部条索样回声为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 内部回声极低、内部条索样回声、后方回声增强、缺乏钙化等超声特征有助于PTL与PTC的鉴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鉴别诊断腮腺多形性腺瘤和沃辛瘤(Warthin tumor,WT)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经超声检查并经手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的45例腮腺多形性腺瘤和71例腮腺WT患者资料,选择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是否多发、病灶长径、短径、长短径之比、形态、边界、内部回声高低、内部回声均匀性、囊病变、网状条索、钙化、后方回声和血流分级等指标,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超声指标对腮腺WT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是否多发、病灶长径、长短径之比、形态、内部回声高低、内部回声均匀性、囊性变、网状条索、后方回声和血流分级指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筛选出鉴别诊断价值最高的3项超声特征分别为网状条索、血流分级和长短径之比。网状条索诊断WT的灵敏度68.49%,特异度95.56%,AUC为0.820;血流分级诊断WT的灵敏度76.56%,特异度71.43%,AUC为0.740;长短径之比以1.51为截断值,诊断WT的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超声特征。方法分析经术前超声诊断或术后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12例患者临床资料,观察病灶的回声特点及彩色血流信号。结果 12例病灶均为单发,右侧肾上腺9例,左侧肾上腺3例,大小于2.1~12.3cm。3例呈类圆形或椭圆形,4例呈不规则分叶状,5例呈"嵌入形"生长,3例向下生长包绕下腔静脉。12例病灶均为低回声,6例内见强回声,手术后证实为钙化灶,4例内见少量点片状彩色血流信号。12例中8例术前超声诊断为节细胞神经瘤与病理相符,2例误诊为肾上腺囊肿,1例误诊为腺瘤,1误诊为嗜铬细胞瘤。结论超声对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但少部分节细胞神经瘤缺乏特征表现或与其它病变超声表现近似,容易误诊,需要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颅彩色超声参数在帕金森病(P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宝山分院治疗的78例PD患者纳入B组,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A组.两组均接受经颅彩色超声检查.分析两组黑质回声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黑质强回声面积、黑质强回声面积/中脑...  相似文献   

8.
_目的:对比分析毛母质瘤的病理、超声表现及 MRI表现,总结 MRI误诊毛母质瘤的原因,提高 MRI对毛母质瘤的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病理证实的毛母质瘤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理、超声与 MRI 表现对应关系。结果:MRI术前误诊的13例中,病灶均与皮肤关系密切,伴有钙化9例,不伴钙化4例,1例误诊为表皮样囊肿,3例误诊为皮脂腺囊肿,3例误诊为纤维腺瘤,6例考虑良性占位性病变。结论:MRI可清楚显示毛母质瘤生长部位及与皮肤关系,病灶与皮肤的关系及病灶内异常低信号灶对该病的诊断具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1病历介绍患者,女,45岁。B型超声体检时发现膀胱后壁一约1.8cm×1.9cm×1.0cm的低至无回声结节(图1),并凸向膀胱腔内,内部回声均匀,其表面膀胱粘膜回声连续光滑,后方紧邻子宫前壁。超声提示:膀胱内占位病变(首先考虑良性肿瘤,膀胱平滑肌瘤可能,膀胱囊肿待排除),建议进一步检查。CT检查:于膀胱后壁见突起小结节影,增强扫描后小结节均匀增强,形成充盈缺损。CT提示:膀胱内占位,建议行膀胱镜等相关检查,以除外膀胱癌。2006年2月8日患者入院治疗。泌尿外科医生认为,膀胱肿物表面光滑,内部回声均匀,良性肿瘤可能性大。征得患者同意后,行膀胱肿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血管球瘤的临床症状及声像图表现,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对血管球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超声检查并经病理证实为血管球瘤患者42例,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瘤体的大小、回声、边界、形态、钙化、甲下骨侵蚀、后方回声增强或衰减、血流信号及“血管柄征”等声像图表现。结果 二维超声检查显示42例瘤体中低回声95.2%(40/42),边界清95.2%(40/42),圆形38.1%(16/42),椭圆形52.4%(22/42),无钙化100%(42/42),后方回声增强57.1%(24/42),指(趾)下血管球瘤26例,指(趾)甲下骨侵蚀46.2%(12/26),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瘤体内血流信号丰富71.4%(30/42),40个有血流的瘤体中,血流混合型75.0%(30/40),血管柄征55.0%(22/40)。42例患者中术前超声检查显示血管球瘤者38例,准确率90.5%。结论 典型血管球瘤超声声像图表现为孤立的低回声瘤体,边界清,形态规则,内见丰富血流信号,后方回声增强,无钙化,部分可见“血管柄征”及骨侵蚀。高频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高,可作为血管球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结节性筋膜炎(nodular fasciitis,NF)的影像学特征,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并分析经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的10例乳腺NF患者术前影像学资料,10例行超声检查,5例行乳腺X线摄影检查,3例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结果:(1)超声:均为单发结节,最大径0.5~4.8 cm,平均(1.7±1.3)cm。6例位于皮下浅筋膜层,3例位于乳腺腺体,1例位于胸大肌肌层,均呈水平位生长。8例内部为均匀低回声,2例为不均匀回声;8例边界模糊不清,2例边界清晰;10例后方均无声影,1例后方回声增强,3例可见高回声晕。8例Adler血流为0级,2例为1级。(2)乳腺X线摄影:4例表现局部腺体结构扭曲,呈不规则斑片状致密影,其中1例局部皮肤增厚、凹陷;1例表现为浅筋膜层的类圆形结节影。(3)MRI:2例位于浅筋膜,1例位于腺体内。3例均表现为结节影,2例边缘毛糙伴毛刺,1例边缘清楚,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呈不均匀高信号,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  相似文献   

12.
病例资料 患者,男,29岁,体检时B超发现右肝内一约3.5 cm×4.0 cm大小的类圆形强回声结节,后方伴声影,边界清晰,无声晕,其内回声均匀,CDFI未见血流信号,超声提示肝内实性占位.患者无任何不适,肝功能未见异常.CT扫描如图1、2.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乳腺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术前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8例乳腺叶状肿瘤和128例纤维腺瘤的超声声像图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高频超声声像图显示2组在肿瘤形状、内部回声、有无钙化及无回声区、后方回声、血流信号分级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频超声声像图示肿块呈欠规则或不规则形,内部回声不均匀,见钙化及无回声区,后方回声增强,彩色血流分级呈Ⅱ或Ⅲ级,均视为乳腺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的鉴别要点。  相似文献   

14.
手术所见 肿块包膜较完整,质地中等,内呈鱼肉样,可见出血坏死,行钝性分离后将肿块切除,并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转肿瘤科进一步治疗.病理所见:瘤细胞呈多边形,胞浆丰富,嗜酸性,核大,空泡状,核仁大,部分细胞核偏位,可见胞浆内包涵体,细胞弥漫排列(图5).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影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的特征影像表现,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的影像表现。结果:所有肿块均边界清楚,其中3例呈铸型或嵌入生长,1例侵犯椎间孔;2例可见小斑点钙化;超声显示3例呈轻度不均匀性低回声,内可见条索状间隔回声;1例不均匀低回声内见血流信号。CT平扫呈均匀性低密度,CT增强扫描1例无明显强化;2例动脉期包膜轻度强化,其中1例无延迟强化,1例呈进行性延迟强化;2例动脉期包膜及间隔轻度强化,并见包膜及间隔轻度延迟强化。MRI T1WI呈均匀性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性高信号,增强扫描后呈轻度强化。结论:CT、MRI诊断节细胞神经瘤优于超声;当其出现特征影像表现时,需要考虑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肾嗜酸细胞腺瘤的CT表现及病理基础,提高肾嗜酸细胞腺瘤的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肾嗜酸细胞腺瘤患者的临床、影像和病理学资料.结果 男7例,女5例,年龄40~65岁.均单侧单发,边界清晰.9例位于右肾.5例呈均匀等或略低密度,明显强化,7例中央可见瘢痕区.术前均诊断为肾癌,行肾切除术.肉眼观察肿瘤边界清楚,质地均匀.光镜下瘤细胞排列成腺泡管状或实性片状,无明显异型性和核分裂相.电镜下胞浆内见大量线粒体.结论 肾嗜酸细胞腺瘤作为一种少见的肾脏良件腺瘤,其影像特征有助于术前诊断及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瘤样钙盐沉着症的临床及超声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2年5月四川省人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4例瘤样钙盐沉着症患者的临床及超声资料,总结临床表现(年龄、性别、压痛、质地、皮肤改变、血磷、碱性磷酸酶、血钙)及超声表现(病变部位、大小、内部回声、边界、后方声影、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血流信号)。结果 44例瘤样钙盐沉着症患者共47个病灶,17个病灶位于臀部,9个病灶位于肢体,33个病灶呈无痛性包块。44例患者血钙及碱性磷酸酶均正常,5例血磷升高。瘤样钙盐沉着症主要位于皮肤层、脂肪层或肌层内,不累及骨质。瘤样钙盐沉着症的超声表现分为3型,(1)结节状钙化灶堆积型:41个(87.23%)病灶表现为沙粒样或颗粒状钙化灶堆积呈结节状,所有结节后方均伴有声影,其中8个病灶边界较清楚,周边可见细窄的低回声带,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10个病灶周边见较宽的低回声带,边界可辨,血流信号较丰富;(2)囊性团块伴钙化灶沉积型:4个(8.51%)病灶表现为囊性团块,内可见分隔,囊壁及分隔多发细沙样或颗粒样钙化灶沉积伴声影,囊性团块边界不清晰,囊壁可见稀疏血流信号;(3)孤立粗大钙化灶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retroperitoneal ganglioneuroma,RGN)的二维超声及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表现特征,以期提高其术前诊断准确度。方法:收集并分析2012年1月—2022年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RGN的12例患者的超声图像,其中8例患者行CEUS检查,观察病灶的增强方式、增强强度,以及不同增强时相的表现特点。结果:12例患者病灶均为单发,12个病灶均呈低回声,周边均见高回声包膜,8个病灶内部回声欠均匀,4个病灶内部回声尚均匀,其中7个病灶内部伴有点状钙化。8个病灶形态不规则,4个病灶形态规则呈椭圆形。4个病灶边界尚清,8个病灶边界欠清。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测及7个病灶内部少量点状彩色血流。超声造影显示5个病灶动脉期呈轻度整体均匀增强,1个轻度整体不均匀增强,2个病灶呈周边为主不均匀轻度增强,8个病灶静脉期及延迟期缓慢减退呈低回声。结论:RGN二维超声多表现为不均匀低回声团块,伴高回声包膜,点状钙化具有一定特征,形态不规则,呈“泪滴状”时较具提示作用,病灶虽大但是彩色多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亚型乳腺粘液癌(MBC)的超声表现特征。方法选取39个MBC病灶,比较传统单纯性乳腺粘液癌(cPMBC)、乳腺粘液微乳头状癌(MUMPC)及混合型乳腺粘液癌(MMBC)的临床及超声表现特点,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分析。结果MBC多表现为平行方位的低回声团块,少见液化及微钙化;cPMBC、MUMPC多呈椭圆形或分叶状,后方回声增强及伴侧方声影,前者多富血供,后者多乏血供;MMBC边缘多呈角状或蟹足状且乏血供,后方回声多无改变,少见侧方声影。三组癌的年龄、最大径、位置、纵横比、内部回声、微钙化、导管变化、血流Adler分级及阻力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cPMBC与MMBC的边缘、后方回声模式、侧方声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7),MMBC较cPMBC与MUMPC更易出现淋巴结转移(P<0.0167)。结论MBC的超声表现与其组织病理学特点相关,cPMBC、MUMPC与MMBC的声像特征各具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神经鞘瘤与神经纤维瘤的声像图特征及两者间的鉴别要点,以及恶性神经鞘瘤与良性神经鞘瘤的鉴别方法.方法 高频超声检查27例经病理证实的外周神经鞘瘤患者,观察其病变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并注意观察病变与周围组织关系,观察病变内彩色多普勒血流情况.结果 ①21例神经鞘瘤均边界清晰,7例圆形,14例椭圆性;15例有包膜,6例无包膜;所有肿瘤均为低回声,后方回声均增强;肿瘤内均有血流信号,1例为血流信号丰富;有6例可见瘤体与神经相连,具体表现为神经干在接近瘤体时内部结构紊乱或消失、回声减低并逐渐增粗连于肿瘤的两端.②5例孤立性神经纤维瘤均是单发结节,边界清晰,4例椭圆形,1例圆形,肿瘤均为低回声;3例有包膜,2例无包膜,后方回声增强,肿瘤内均有血流信号;2例与神经相连.③恶性神经鞘瘤仅发现1例,肿瘤较大,约7.0 cm,位于颈部,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未见明显包膜,未见与神经相连,其内可见丰富血流信号.结论 ①高频超声可发现肿瘤与神经相连,可作出病变为神经鞘瘤的正确诊断.②高频超声可明确病变范围与周围组织的关系.③部分肿瘤可根据声像图表现明确诊断;部分肿瘤缺乏特征性声像图表现,须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以便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