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学人文建设需要贯穿医学生的教育始终,医学生的助盲志愿服务项目可以成为一个重要载体。以某附属医院助盲志愿服务为例,医学人文精神是以患者为本的精神,再反向从医学生的内心向外萌发对患者的宽容与共情,助盲志愿服务过程契合这一人文内涵。它可以塑造医学生职业人格,促使医学生投身社会服务,实践医患沟通技巧;同时可以唤醒医学生的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党员助盲岗可以发挥关键少数的先锋模范作用。另外,建议形成厚植“志愿精神”,引导人文精神内化;依托医院,构建助盲服务体系化;创立品牌,加强助盲服务专业化的传承路径。 相似文献
2.
3.
志愿服务是改善医疗服务,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途径。医学生是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的主力军,在提升医院服务水平、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和谐医患关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医院也为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科研、早期接触社会",实现个人的价值与梦想搭建了平台。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的指导下,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和医学人才成长规律,根据临床工作特点及学生学习发展需要,以学科专业为基础、以学生年级和专业为依据设计志愿服务项目,避免单一导医导诊服务内容,将更多的志愿服务向临床倾斜。在项目开展中,将医学知识、临床思维、医学人文等内容充分整合,助力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促进医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医学报道是一种重要的传播医学知识的方式,也是提高公众健康素养、推动医疗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医学报道不仅仅是传递科学知识,它还具有人文价值,能为医疗行业和公众健康提供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和支持。本文旨在探讨医学报道的人文力量,并分析它对医学实践和社会的影响,最后对医学报道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并对医学报道的人文力量进行哲学化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最早接触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在解剖学教学中切实有效地开展医学人文教育,对塑造医学生的职业精神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我校解剖学教学紧跟时代要求,秉承将人文素质培养有机融入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理念,结合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线上线下,讲好中华民族文明发展与传承的7类故事,围绕实践教学、主题活动、人文平台做好实... 相似文献
6.
随着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尤其是医学人文课程思政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一线的医学教师需要适应新的发展形势进行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基于此,本文以《医学人文与实践》课程为例,以综合线上线下教学优势,整体设计《医学人文与实践》课程;以“两个五”融合工程为基石,探索课程思政实现的有效途径;以临床人文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构建“五爱”医生-“十大思政要素”-“二十个思政元素”课程思政体系;以学生为中心,构建能力与知识考核并重的“四化”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实际案例的教学探索与实践,为医学人文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医学史是从历史语境下考察医学问题的研究领域,是医学与人文学科互动形成的交叉学科。随着医学人文价值的凸显和社会各界对公共卫生安全的关注,医学史学科呈现出勃勃发展生机,对探索医学人文本质、突破当前医疗困境、开展医学人文教育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价值。以问题意识为导向,以学术研究为基础,借鉴跨学科方法,重视中国医学传统是完善医学史学科发展的必要路径。 相似文献
8.
9.
医学人文是20世纪兴起的以反思医学目的、维护医学尊严、坚守医学良知等为内容的学术思潮、教育改革实践和文化运动。思维是人类所具有的高级认识活动,医学人文研究要遵循思维规律,医学人文实践离不开思维方法的指引。本文结合电影《医痴叶天士》中的情景,对医学人文思维具体方法——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进行了例证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讨论国内医学人文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性、现状及学时限制说明医学院无法增加更多医学人文显性课程、医学生自学医学人文书籍可行性不足,因此学院可以通过辅助设置医学人文讲座、专项项目、增加隐性课程来完成医学人文的培养目标。本文以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为例,阐述了如何通过设立若干显性课程,同时开展有特色的隐性课程建设,完成医学人文课程培养的目标和内涵,即培养从医有温度,思想有深度,做事有风度的医生。 相似文献
11.
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主要侧重于患者的功能。目前,在康复医生的培养过程中,普遍忽视职业精神、医患沟通、团队合作等人文素质的培养,而这些素质恰恰是一名优秀康复医生所必须具备的。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探索我国康复医学人文教育新路径,有助于提升康复医生的综合素质,推动康复医学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医学人文教育融入“卓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医学教育管理》2020,6(4):410-414
医学人文教育是医学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基石,将医学人文教育融入“卓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中,以培养“白求恩式卓越医学人才”,探讨医学人文教育融入“卓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途径,即完善课程培养体系、加强教师队伍素质建设、搭建多种人文素质践行平台以及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构建“职业精神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三位一体协同创新教育体系,育人机制坚持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入白求恩精神教育,凸显了基础医学教育体系与白求恩精神教育体系的有机结合。通过借鉴成功经验并结合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特点,探索适合于基础医学教育的人文教育体系和教育方法,以培养医疗技能和人文素质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卓越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医科大学以“政治坚定、技术优良”为办学方针,以“培养更多情系人民、服务人民、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仁心医者”为人才培养总目标,形成了“认知—认同—践行”三位一体的医学人文教育模式。即构建人文知识体系、增强医学人文认知;丰富医学人文体验、提升医学人文认同;加强医学人文关怀、落地医学人文践行。 相似文献
14.
15.
16.
我国广大基层地区的居民健康观念较为落后,对健康的认识仍存在不准确、不深入的问题。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志愿服务团队以四川省岳池县红朝门村、简阳市新乐村为基点,常年致力于基层医学科普实践,在对两村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构建了新型志愿服务团队管理模式,创新性地提出了“讲干结合”式基层医学科普实践的理论及方法。以分级管理模式构筑基层医学科普实践团队,由团队核心成员组成一级结构,负责志愿服务组织的总体运行,再选拔志愿者小组组长,组建团队的二级结构,最后由志愿者小组组长招募志愿者,组建志愿服务团队三级结构。以二维分布模式协调基层医学科普实践团队分工,并在两村进行了积极地实践,开展“义工式”志愿服务,例如为村民量血压、打扫家庭卫生,使基层医学科普深入人心。另一方面,通过“讲干”结合的方式提高医药学生的劳动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进一步加深医药学生对基层健康现状的认识。志愿团队取得了良好基层科普成效,形成了可复刻的医药大学生基层科普模式。文章针对该志愿服务模式的要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动新医科建设的时代背景和国际、国内医学教育标准的要求下,结合医学学科特点和卫生系统的现实需求,医学人文教育已成为新时代医学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多年来持续开展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胜任力为导向推进医学人文的课程建设,同时建设物质空间、组织制度、文化心理三大类医学人文隐蔽课程,以学为中心改革医学人文课程的教学方法,以形成性评价为基础改革医学人文课程的考核方式,以此提升新时代医学人文教育的品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作家魏思孝“乡村三部曲”为范本,探讨文学作品中渗透着的对疾病与生死的冷静描摹和深刻反思。通过解读文本与结构,阐释文学与医学两者的交融共生和相互促进,分析文学作品中对人性的洞察与思考,以及闪耀着的医学人文之光。最后从医学生、医学教育工作者、医院管理者和文学创作者四个角度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对当前网络教学下医学人文教育中临床实践形式的应用进行分析及探讨,旨在为今后的人文教育改革提供经验参考.越来越多医学院校采用网络教学的方式以适应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发展,笔者针对医学人文课程,设置了PBL、TBL云教学、志愿者服务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程群,灵活运动多种教学方式,使医学生的人文教育紧扣时代需求.整合优质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