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了解ICU医护人员临终关怀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促进ICU临终关怀服务质量.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贵州省3家三级综合医院ICU医护人员288名,对其进行临终关怀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ICU医护人员临终关怀知识的掌握与其最终学历、年龄和职称呈正相关(P<0.05),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发现ICU医护人员临终关怀知识受学历影响(P<0.01);ICU医护人员对待个人和患者死亡及濒死的态度较消极,平均分均低于10;ICU医护人员临终关怀行为得分排名后3位的分别是丧葬服务(6.53±2.20)、沟通交流(7.80±1.70)、精神关怀(8.06±1.40).结论 ICU医护人员临终关怀基本知识掌握情况有待加强,其对待个人和患者死亡的态度受传统死亡观念影响较深;ICU临终关怀服务范畴有待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对加速康复外科(FTS)的认知现状,分析FTS实践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徐州市3所综合性医院胃肠外科的89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医生、护士对FTS的知晓率分别为70.7%和35.4%;医护人员FTS知识、态度、行为的平均分为(22.17±5.27)分、(68.02±10.78)分和(68.15±10.35)分,不同岗位、年龄、文化程度、职称以及是否参加过FTS学习班的医护人员其FTS知识水平有差异,不同岗位以及是否参加过FTS学习班的医护人员对FTS的态度有差异。影响医护人员FTS实践行为的主要因素为:FTS知识掌握不够、未对FTS进行关注及担心FTS的应用有潜在不安全性。结论医护人员对FTS的认知度尚可,但缺乏FTS理论的创新知识,知识缺乏是影响FTS临床实践的关键所在,应加强FTS理念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3.
加速康复外科的应用流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减轻围手术期应激反应、术后镇痛等一些新理念的涌现,传统的外科治疗模式正在受到冲击。一种新的理念正在悄然兴起并越来越被重视,那就是加速康复外科(Fast-TrackSurgery,FTS),也有称之为术后促进康复的程序(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program,ERAS pro-gram)。1加速康复外科的产生、概念FTS较早的倡导者及实践者是丹麦外科医生Kehlet,在2001年他就率先提出了此概念,随后积极探索其临床可行性及优越性,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近些年来,欧美国家尤其是欧洲的一些国家非常推崇FTS[1-2],通过运用发现可以明显缩短病人住院时间,加快病人术后康复,使许多疾病的临床治疗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速康复外科是指对于一些择期手术的患者,采用一系列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可行有效的围手术期处理的优化措施,减少手术应激及并发症,加速患者术后的康复。其核心是减少病人的创伤和应激损害,它是在多学科协助治疗下产生的最佳结果,许多措施已在临床应用。FTS特别强调组成包括医师、麻醉师、护士、理疗师和社会工作者等。2 FTS的具体内容2.1术前措施2.1.1...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长沙市天心区居民结核病防治的知识、信念和行为现状,重点探讨知信行相互关系,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方法 采用多级系统抽样方法,对长沙市天心区12~65岁的常住居民进行结核病防治知信行问卷调查;应用X2检验和四象限分析法分析知信行的现状及相互关系.结果 调查问卷合格率为99.4%,共调查居民1 073名,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60.6%,正确态度持有率为29.1%,正确行为持有率为75.9%,不同特征人群知晓率存在显著差异,农村居民,低年龄、低文化、商业/工人、学生及无业偏低.四象限分析结果显示知识、态度和行为存在交叉重叠的关系,落在第Ⅰ、Ⅱ、Ⅲ和Ⅳ象限的人群比例分别为43.0%(明星类产品)、32.9%、13.4%(瘦狗类产品)和10.7%.结论 天心区居民的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水平偏低,明星类产品比例不高,应有针对性地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重点对象是农村居民,低年龄、低文化、商业/工人、学生及无业,促进人们的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在异体乳房重建术后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安徽省太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接受异体乳房重建术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ERAS组和术后传统恢复途径(TRAS组),均为40例,分别采用ERAS和TRAS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主观舒适度评分、手术情况、术后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ERAS组术前30分钟饥饿感、恶心感、口渴感、焦虑感评分低于TRA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ERAS组患者术前30分钟饥饿感、恶心感、口渴感、焦虑感评分低于术前3小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TRAS组患者术前30分钟恶心感、口渴感、焦虑感评分高于术前3小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ERAS患者双侧手术率和即刻重建率均高于TRA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相近(P> 0. 05),但ERAS组患者术中失血量少于TRA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ERAS组患者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引流液体总量、术后引流管保留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TRA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急诊科就诊率与再住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ERAS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2. 5%)低于TRAS组(35.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ERAS运用于异体乳房重建术患者,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前舒适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加速康复外科技术与围手术期中医药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加速康复外科(fast-track surgery,FTS)这一理念的发展与该技术所包含具体措施,并尝试将该理念运用于围手术期的中医药干预.认为在加速康复外科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针对围手术期处理中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关键问题,进一步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对围手术期术前、术中、术后患者采取一系列综合有效的措施,可以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加速康复外科的理念有望逐步被整合到各类手术中,为手术患者提供最佳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进而全面促进手术患者预后的快速、良性转归. 相似文献
7.
车国卫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60(11):17-22
微创外科技术和设备的发展不断推动加速康复外科(ERAS)的进步,不但持续更新我们对加速康复外科的再认识,反过来加速康复外科的理念和实现也需要与时俱进,共同发展。本文结合肺外科加速康复外科的临床实践,阐述加速康复外科需要更新和发展的几个方面:一是加速康复外科的目标或目的需要适应技术和时代的进步;二是加速康复外科团队建设与思考;三是加速康复外科管理与流程优化;四是加速康复外科在推动分级诊疗或全程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全球每年大约开展3.13亿次外科手术,至少有4200万人于术后30 d内死亡,术后并发症已然成为第三大死亡原因.研究表明,围手术期保护迷走神经(VN)功能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VN广泛地散布于各组织器官中,构成一个庞大复杂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在调整呼吸节律、保护心血管、参与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某三级甲等医院外科护士对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采用便利抽样,使用自行设计的加速康复外科知识问卷,对271名外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加速康复外科知识问卷得分20~95(45.50±13.66)分,答对率最高的5个条目为:术后床上活动和床边活动开始时间、弹力袜的使用、术前戒烟时间、术后导管拔除时间、术后尿管拔除时间,答对率分别为93.7%、90.0%、89.3%、86.0%、56.8%;答对率最低的5个条目为:术中直至术后患者体温管理目标值、术前戒酒时间、术前皮肤准备时间、术前禁食液体食物时间、术前禁食固体食物时间,答对率分别为9.2%、13.3%、18.5%、20.3%、24.4%。结论:外科护士对ERAS知识掌握不足,尤其在体温管理、术前戒酒和禁饮禁食时间、皮肤准备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应联合多学科进行外科护士的系统培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治疗方案和传统大手背深度烧伤处理的效果。方法:对比研究2014年2月-2015年7月40例手背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加速康复外科治疗组26例和传统方案治疗14例,比较两组病人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下床活动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等对两组进行相应比较。结果:两组病人均痊愈出院。加速康复组病人与对照组病人相比,创面愈合及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提前。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分析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150例宫颈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焦虑及抑郁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3.
加速康复外科(ERAS)具有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缩短口服喂养的时间、缩短住院时间、提升临床医疗质量等优点,日益受到临床关注。儿童由于器官结构和功能尚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ERAS麻醉管理面临着与成人ERAS麻醉策略完全不同的挑战。因此,规范儿童ERAS麻醉管理对儿童外科手术来说是重要而紧迫的。本共识参考国内外最新文献,根... 相似文献
14.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一项围手术期患者管理的多模式策略,可降低人们对手术的应激,保持体内平衡,降低并发症风险,缩短住院时间,加快功能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及减少治疗费用.在心脏外科手术中使用ERAS可能会带来有益的改善,但是目前心脏外科手术的使用尚不完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护理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铜陵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的40例拟行腹腔镜胃癌手术患者为观察组,围手术期给予ERAS护理,以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本科收治的40例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补液总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恢复情况(术后通气和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距手术结束时间、首次经口饮食时间、术后开始肠内营养时间、术后肠外营养使用时间、鼻肠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补液总量、术后通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距手术结束的时间、术后开始肠内营养时间、首次经口流质饮食时间、术后开始肠内时间、术后肠外营养使用时间、鼻肠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Ⅱ级以上切口疼痛、咽喉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ERAS护理应用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了解东莞市外来流动人口对血吸虫病的认知情况、态度、信念及相关行为。为制定东莞市血吸虫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来自血吸虫病疫区的外来流动人口526人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现场填写并收回,计算各条目的答对率,用卡方检验比较血吸虫病抗体阳性者与抗体阴性者的KABP。结果血吸虫病抗体阳性者对血吸虫病知识知晓率与阴性者的知晓率比较有差蹦;但对血吸虫病的态度、信念、行为两组人群无差别。姑论流动人口对血吸虫病相关知识的掌握较少,对预防血吸虫病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表明政府以及卫生等部门应加强关于血吸虫病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我国三级综合医院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开展现状及其障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三级医院加速康复外科开展现状及障碍因素调查表”,于2022年5–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全国21个省份的77所三级综合医院进行问卷调查。ERAS开展现状调查表主要包括开展科室、开展的项目等,术前、术中、术后三个维度共25条目,各答案均由“从不”到“总是”5个选项构成、分别计1~5分,得分越高说明该项目开展情况越好;ERAS开展的障碍因素及相关建议调查表中,障碍因素主要包括医院层面、患者及照护者层面两个维度共10项条目,各答案由“不同意”到“非常同意”5个选项构成、分别计1~5分,得分越高说明该障碍因素越重要。结果 77所三级医院中73所(94.8%)开展了ERAS项目,开展最佳的条目为术前宣教(4.73±0.51)、深静脉血栓的防治(4.55±0.71)及术后随访(4.40±0.81);开展较差的条目为术前预康复(2.71±1.40)、术前口服含碳水化合物的饮品(3.03±1.49)及术后早期活动(3.04±1.22)。ERAS开... 相似文献
18.
《河南医学研究》2020,(14)
目的探究在胸外科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中应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与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实行ERAS理念前后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患者共计134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3 d胸腔引流情况、术后带胸管时间、总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各项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基础疾病、手术时间以及术后3 d胸腔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总住院时间、带管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胸外科肺叶切除术患者中应用ERAS理念可达到促进患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在肝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1月接受肝叶切除术的患者81例,随机分成加速康复外科(FTS)组41例和普通治疗组40例,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普通组和FTS组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n23,n97)。FIS组在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方面与普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肝叶切除中应用FTS理论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不增加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可以达到加速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周芸;杨丽;凌静;韦小明;周贞伶;覃彭静 《广西医学》2024,(5):761-767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广西)剖宫产术后快速康复(ERAC)的应用现状、未开展的原因及产科护理人员对ERAC的知信行情况。方法 选取广西71家医院的168名产科护理人员,采用自行设计的ERAC开展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比较不同级别医院、不同类型医院开展ERAC的情况;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护理人员对ERAC的知信行情况。结果 在广西71家医院中,有25家医院(占35.2%)开展ERAC,三级医院ERAC开展率高于二级医院(P<0.05);在开展ERAC的医院中,妇幼保健院术后留置尿管时间短于综合医院(P<0.05),而有9家(36.0%)医院仅将ERAC应用于择期剖宫产术后;未开展ERAC的主要原因是未培训(占78.3%)、人员不够(占45.7%)、相关科室人员不配合(占32.6%)。产科护理人员对ERAC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维度得分率分别为79.2%、88.4%、89.6%,知信行总得分率为85.1%。工龄6~10年、11~20年、20年以上的产科护理人员态度维度得分高于工龄1~5年的产科护理人员,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产科护理人员的行为维度得分高于大专及以下学历的产科护理人员(P<0.05)。结论 广西ERAC的开展情况总体较差,产科护理人员对ERAC认知水平中等,但其学习态度及行为水平较高,应加强医院相关部门的培训,提高各部门的配合程度,同时增加产科人员数量,促进ERAC在各级医院的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