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7 毫秒
1.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方氏头针治疗气虚血瘀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60例气虚血瘀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补阳还五汤,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方氏头针。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血小板聚集率、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脑血管储备(CVR)及Fugl-Meyer上肢和下肢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方氏头针治疗气虚血瘀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巫洁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3,(20):3014-3016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性眩晕患者6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氟桂利嗪+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脂水平、眩晕严重程度、生活质量、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甘油三酯(TG)水平、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眩晕障碍调查表(DHI)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健康调查见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眩晕,效果较佳,可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减轻眩晕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凝血-纤溶功能和miR-151a-3p、miR-210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86例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采用抽签法以单双号形式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常规西药治疗)和观察组(43例,常规西药+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0%(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T、APTT长于对照组,t-PA水平高于对照组,PAI-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miR-151a-3p水平低于对照组,miR-2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凝血-纤溶功能,并有效改善miR-151a-3p、miR-210表达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伴脑微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66例ACI伴脑微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接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观察组接受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平均血流量、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特性阻抗、外周阻力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改良Rankin量表(mR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蛋白β(S100β)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出血性转化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溶栓治疗ACI伴脑微出血的效果显著,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炙甘草汤联合美托洛尔、胺碘酮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86例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炙甘草汤。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一氧化氮(NO)水平高于对照组,内皮素-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QT离散度(QTd)、校正QT离散度(QTcd)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炙甘草汤联合美托洛尔、胺碘酮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满意,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QT间期离散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分析西医常规治疗辅以益气祛瘀汤加减在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92例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入组时间为2019年6月-2021年10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46例,予以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于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气祛瘀汤加减。详细统计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血液流变学等项目。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80.43%,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ESR、Fib、PV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IHSS、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予以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西医常规治疗辅以益气祛瘀汤加减疗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气虚血瘀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应用复元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92例缺血性脑卒中(CIS)恢复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给予以常规西药+复元通络方治疗,均连续治疗4周。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积分、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较对照组低,观察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Barthel指数(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在西药基础上,联合复元通络方治疗气虚血瘀型CIS恢复期患者可增强疗效,促进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恢复及血液循环,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探讨气虚血瘀型脑梗死(CI)恢复期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对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及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光泽县医院收治的共计82例气虚血瘀型CI恢复期患者,以随机摸球表法作为分组方法分成研究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97.56%)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80.49%)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半身不遂、舌歪语蹇、气短乏力)降低(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降低(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血浆粘度(PV)、全血高切粘度(HBV)、全血低切粘度(LBV)、纤维蛋白原(FIB)]降低(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CRP、PCT水平降低(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应用于气虚血瘀型CI恢复期患者治疗中,可提高临床疗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神经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CRP、PCT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后肢体运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6年2月~2018年8月收治的70例气虚血瘀型脑梗死后肢体运动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试验组行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补阳还五汤配合治疗,对照组行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及中医临床证候积分差异。结果试验组治疗3个月后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3个月后中医临床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气虚血瘀型脑梗死后肢体运动障碍患者给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临床效果相对较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气虚血瘀证的治疗作用。方法:2组慢性肾小球肾炎属气虚血瘀证者均采用常规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疾病疗效、中医证候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变化等情况。结果:治疗组疾病疗效及证候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证候积分值下降幅度显著(P<0.01),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尿蛋白定量,2组治疗后改善均显著(P<0.05、0.01),而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浆白蛋白含量及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气虚血瘀证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早期预警评分干预在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按照组间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预警评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患者情绪状况、神经功能与日常活动能力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入院至股动脉穿刺时间、入院至血管再通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预后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活动能力(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预警评分应用于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急性脑梗死危重患者护理中可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头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气虚血瘀性头痛患者78例,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比较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水平和临床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对症治疗气虚血瘀型头痛患者,能明显缓解症状,提升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具有积极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崔阳阳 《大医生》2023,(9):81-84
目的 研究基于通调三焦法运用三仁汤加减治疗湿热蕴脾型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张店区中医院收治的82例湿热蕴脾型功能性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Ⅳ)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三仁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胃动素(MTL)水平和胃排空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粪便性状与排便难易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通调三焦法对湿热蕴脾型功能性便秘患者实施三仁汤加减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培土生金方治疗气虚证兼血瘀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诊冶的120例气虚证兼血瘀证COPD稳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治疗)和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培土生金方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疗程结束时,观察组的中医证候各项积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疗程结束时,观察组的肺功能各项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疗程结束时,观察组的血清各项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培土生金方治疗气虚证兼血瘀证COPD稳定期患者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指标及气道重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应用耳针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12月医院收治的148例IS患者分为两组,每组74例。对照组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耳针治疗,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大脑后动脉、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前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气虚血瘀型IS患者应用耳针联合补阳还五汤可获得良好的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状态,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安全性好,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化瘀通络法联合西医治疗气虚血瘀型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陕西省乾县中医医院收治的气虚血瘀型脑卒中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化瘀通络汤治疗。采集两组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症候得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I)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BDNF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MCP-1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血清BDN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MCP-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I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中医症候得分、NIH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中医症候得分、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急诊绿色通道模式下一站式护理服务在静脉溶栓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选取94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急诊绿色通道模式指导下的一站式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就诊效率[从入院至接受溶栓治疗时间(DNT)、分诊时间、转诊时间、CT检查时间、标本检测时间]、住院时间、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Barthel指数(BI)评分、不良事件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DNT、分诊时间、CT检查时间、标本检测时间、转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观察组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观察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绿色通道模式下一站式护理服务可提高ACI患者急救效率,降低不良事件风险,有助于病情稳定,进而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对气虚血瘀型缺血性卒中患者血脂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脂及炎性因子水平、症状积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hs-CRP、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症状积分为(6.22±1.54)分低于对照组(7.49±1.83)分,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可有效降低气虚血瘀型缺血性卒中患者血脂及炎性因子水平,恢复动脉血管弹性,减少动脉粥样斑块发生,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气虚血瘀证的效果。方法:以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治疗的92例脑梗死气虚血瘀证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参照组46例与研究组46例。参照组应用西药治疗,研究组添加中药补阳还五汤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梗死气虚血瘀证患者应用中药补阳还五汤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可促使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改善,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后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rt-PA静脉溶栓气虚血瘀型急性缺血性中凤患者9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9例)。两组患者均予以缺血性中风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溶栓后30 min内口服或鼻饲补阳还五汤,1剂/d,分早晚服用,连续4周,随访3个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thel指数(BI)评定量表、改良Rankin量表(mRS)和洼田饮水试验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记录脑出血、脑梗死再发、肺部感染、肝功能异常和肾功能异常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4周NIHSS评分下降(P<005);3个月NIHSS评分、mRS评分和洼田饮水评分均下降(P<0.05),BI评分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4周和3个月脑出血、脑梗死再发、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肝功能异常和肾功能异常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rt-PA静脉溶栓后立即使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急性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明显,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