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法(人参、白术、山药、莲子肉、茯苓、薏苡仁、砂仁、甘草等加减)治疗小儿慢性腹泻65例,总有效率100%。提示对小儿慢性腹泻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的方法治疗,功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古今医案云台(V2.2.3)”探讨中医药治疗化疗相关性呕吐(chemotherapy 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的用药规律。方法 通过搜索建库至2020年9月1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以及Pubmed外文数据库收录的中医药治疗CINV的相关文献,通过Excel建立数据库,利用古今医案云台软件进行频次分析、中药属性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探讨中医药治疗CINV的用药规律。结果 根据纳排标准,共纳入文献89篇,录入中药处方89首。使用频次前10位的处方为:旋覆代赭汤、半夏泻心汤、香砂六君子汤、小半夏加茯苓汤、温胆汤、参苓白术散、小半夏汤、橘皮竹茹汤、补脾益肾汤及附子理中汤。使用频次前10位的中药为茯苓、生姜、大枣、炙甘草、党参、半夏、陈皮、白术、甘草及赭石。药物四气多以温、平、微温,五味多以甘、辛、苦,归经多归属脾、胃、肺三经,功效多以功效为补中益气、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为主。演化得出“陈皮-茯苓”、“白术-茯苓”、“旋覆花-赭石”、“砂仁-茯苓”、“白术-党参”等核心组合6个。结论 中药治疗CINV多从脾胃肺论治,药物多味甘性温,多以健脾益气、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为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组方的用药规律,为中医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所有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处方录入Microsoft Excel 2019,并进行中药频数、功效、性味归经统计,采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以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以SPSS Statistics 22.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结果] 研究处方1 245首,涉及460味中药,其中以甘草、白术、茯苓使用频数最高,高频中药类别以补虚药、温里药使用频数最高,药性多偏于温、平,药味以辛、甘类为主,关联规则以人参-茯苓→白术的关联度最高,聚类分析发现15组中药组合,因子分析提取出16个公因子。数据分析所得方剂多重在疏肝理气、益气健脾、温补脾肾等。[结论] 肝郁脾虚、肝郁气滞、寒湿泄泻是肠易激综合征的重要病机,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以疏肝解郁、调畅气机、补脾胃之气为主要治则,最常用的中药类别为补虚药。本研究结果为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用药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医生在处方用药时,大多以生用木香行气止痛,而忘却煨木香的另一功效,实肠止泻。然中药炮制室为适应医生处方需求,亦少见煨木香。为此,笔者从其功效,谈谈煨木香的具体制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吐酸病的中医用药特点及规律。方法检索《中华医典》中关于吐酸病的证治文献,经过数据标准化处理并建立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挖掘其用药规律。结果文中纳入292首处方,涉及中药146味,用药频数最高的前10味药依次是为陈皮、甘草、茯苓、半夏、干姜、白术、人参、吴茱萸、厚朴、木香,得到了治疗吐酸病的核心药物为茯苓、甘草、人参、白术、陈皮、半夏、干姜、厚朴,核心组合12个,并推演出新处方6个。结论理气降逆、健脾益气、平调寒热是治疗吐酸病的重要治法;文章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吐酸病用药规律进行探讨,对吐酸病的临床治疗能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刘红旭教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并整理刘红旭教授2009年—2019年门诊医案,筛选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病案,应用Excel 2016、IBM SPSS statistics 15.0、IBM SPSS Modeler 18.0等软件进行筛选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对处方所涉及药物的用药频次、药味、药性、归经、功效及组方规律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刘红旭教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处方713个,中药184味,经分析刘红旭教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用药以平抑息风药(19.40%)、补益药(16.36%)和清热药(12.74%)为主。药性以寒性药物(39.84%)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主要归肝、肺、脾经,常用的药物有天麻、菊花、怀牛膝、钩藤、石决明、赭石、白术、鸡血藤、甘草、炒酸枣仁等;常用药对组合有"生龙骨-生牡蛎""菊花-枸杞子""当归-柴胡""陈皮-姜半夏"等;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和刘红旭教授临床经验归纳出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滋生青阳汤、半夏白术天麻汤4首核心处方及9类加减用药。结论刘红旭教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以"三平一化"为主要治则,以平肝清热、平肝潜阳、平肝滋阴、化痰降浊为主要治法,根据寒热虚实不同处方不同。同时结合患者合并症状、证型施以益气生津、滋补肝肾、泄热通便、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利水渗湿、开窍醒神、宁心安神、行气解郁之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数据挖掘的王勋治疗痢疾用药规律。方法:统计王勋《慈航集三元普济方》中治疗痢疾的处方中所使用的中药,将药物名称进行标准化处理,分别查处其药性、药味、功效及归经,借助Microsoft Excel 2016、SPSS Statistic 24.0、SPSS Modeler 18.0计算机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用药频数分析、高频用药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结果:整理王勋治痢处方44首,使用中药64味,其中高频药物(使用频率≥5%的药物)22味,排名前十的药物为车前子、当归、甘草、木香、白芍、枳壳、槟榔、茯苓、莱菔子、大黄;关联分析共产生"莱菔子→车前子、枳实→甘草、陈皮→枳壳、枳壳→车前子、槟榔→车前子、枳实→木香"等15条2味药物关联,聚类分析得出当归、车前子、莱菔子、枳壳、白芍、甘草、槟榔、赤芍、陈皮;大黄、枳实、厚朴、黄连等4个聚类方。结论:数据挖掘的手段研究王氏治疗痢疾处方用药的规律,以此总结王氏治疗痢疾的用药特点,对临床治疗痢疾用药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总结中医药治疗儿童抽动障碍(脾虚肝旺型)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中医药治疗儿童抽动障碍(脾虚肝旺型)的文献,建立数据库,通过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对数据进行研究。结果:共纳入中药148味,累计使用频次977次,其中频次在15次以上的药物共19味,累计使用频率达54.2%,将其视为高频药物,位于前10味的分别为甘草、钩藤、茯苓、白芍、白术、天麻、僵蚕、陈皮、党参、石菖蒲。药物多为甘平、苦温之品,多入脾经、肝经。聚类分析包括6类,涉及方剂芍药甘草汤,四君子汤及天麻钩藤饮等。复杂网络分析中药排名前7的节点为钩藤,甘草,白术,白芍,天麻,石菖蒲,茯苓,药物联系强链接为钩藤-茯苓,白芍-甘草,钩藤-甘草。结论:中医药治疗抽动障碍(脾虚肝旺型)多用甘平苦温归肝脾经之药,治以健脾平肝,息风止动,涉及处方有芍药甘草汤、四君子汤及天麻钩藤饮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田德禄教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predominant diarrhea,IBS-D)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2016年8月—2022年5月田德禄教授治疗的IBS-D患者104例,提取患者病案中的有效方药120首,运用Microsoft Excel2020、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3.0)软件进行用药频次及分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结果 数据挖掘发现,田德禄教授在104例IBS-D患者的治疗中共使用了109味中药。药物频次分析显示,应用频次在30次以上的中药共22种,其中应用频次最高的中药包括白芍、防风、黄连、陈皮、焦神曲、焦麦芽、焦山楂、干姜、白术、木香等。关联规则分析显示,“白芍、防风”“焦神曲、焦山楂、焦麦芽”“干姜、黄连”药对出现频次较高。聚类分析得到4个核心聚类方药组合,第1组为防风、白芍、黄连、炒白术、陈皮、干姜,第2组为赤芍、白芍、太子参、黄连、防风、炒白术,第3组为白芍、陈皮、半夏、焦麦芽、焦神曲、焦山楂,第4组为干姜、乌梅、黄连、防风、炒白术、肉桂。结论 田德禄教授治疗IBS-D 患者以清降为原则,立足于肝脾,养肝柔肝以疏肝,补气温中以健脾,用药配伍以辛开苦降为主,调畅气机,邪祛正安,燥湿相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挖掘分析《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中治疗噎膈方剂的组方规律和用药特点。方法筛选、整理《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中主治噎膈的方剂,应用甲骨文Oracle Data Base 11数据库软件,录入方剂用药,使用频数分析、关联分析、排列组合等数据挖掘方法,对噎膈方剂的组方规律和用药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对纳入的131首方剂的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噎膈方剂中涉及236味中药;其中高频出现核心药物是陈皮、甘草、木香、丁香、人参等;统计药物功效归类,理气药居首;总结常用药对人参-木香等28个,核心组合白术-人参-陈皮等25个。结论噎膈方剂的用药规律以理气化痰、活血化瘀、补虚为主,兼以燥湿化痰、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相似文献   

11.
胃癌是我国发病率极高的一类恶性肿瘤,本文对84例钱伯文教授治疗胃癌验案运用SPSS软件对各证型药物进行频数分析和关联规则挖掘。结论提示钱老治胃癌以扶正,行气为治疗大法。扶正药物以党参、黄芪、白术等益气健脾类药物为主,行气药物以枳壳、八月札、陈皮、枸橘李等行气导滞类药物为主。  相似文献   

12.
晚期肝癌案一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求晚期肝癌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以中医中药辩证治疗1例晚期肝癌患者。脾弱肝郁血虚,以健脾利湿,疏肝养血为法,方用逍遥散加减;脾虚湿盛,气滞毒留,以健脾利湿,行气解毒为法;脾虚湿热,络脉失和,以健脾祛湿,和络解毒为法;脾虚湿盛,以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为法,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结果]该患者服药后提高了生存质量,带瘤生存,存活3年余。[结论]以逍遥散、参苓白术散等中药随症施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酌情配伍使用,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分析方法探讨庞龙教授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22年6月庞龙教授于广东省中医院眼科门诊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有效病例的医案处方,采用Microsoft Excel、GraphPad Prism 9.0和SPSS软件分别进行数据库构建、中药用药频次及性味归经分析、关联规则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118首处方,涉及126味中药;频次≥30次的高频中药共25味,频次居前的药物有茯苓、三七、炙甘草、山药、白术、丹参、薏苡仁、泽泻等;高频中药的功效分类以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为主,药性以甘、辛、苦为主,药味以平、温为主,归经以归脾经、肺经为主;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关联度较高的药物组合为山药-茯苓、白术-茯苓、丹参-三七、丹参-茯苓-三七、山药-三七-茯苓等,核心药物组合多为健脾益气、淡渗利水药物与活血化瘀药物的配伍使用;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高频中药可聚为5类。【结论】庞龙教授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用药立足病因病机,坚持辨病系统治疗与局部治疗相结合,临床用药以益气健脾、活血利水为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冯玲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冯玲教授门诊有效的慢性心力衰竭病案,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对处方进行药物频次、四气、五味、归经、功效、关联规则分析,挖掘用药规律。使用“处方聚类分析”模块,运用复杂系统熵层次聚类的方法挖掘核心处方。结果 共收集有效处方1 151首,涉及中药225味。用药频次≥467的中药有10味,其中黄芪、檀香、桑白皮的频次最高。四气中以寒、温为主,平次之;五味以甘、辛居多,苦次之。归经以入脾、肺、心经为主。药物功效分为理气、补虚、利水渗湿、活血化瘀、化痰止咳平喘等17类。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8个关联药对,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得到8个核心类方,核心方剂组成为黄芪、桑白皮、大腹皮、茯苓、猪苓、丹参、檀香、木香。结论 冯玲教授辨治慢性心衰以气虚血瘀水停为核心病机,治以健脾益气、活血祛瘀、利水消肿为法,“脾肺心”同治,甘辛苦合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沈敏鹤主任中医师治疗胃癌的节气用药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沈敏鹤主任中医师治疗的635例胃癌病案,记录就诊的节气和用药,并进行药性药味、频数、关联和聚类分析。[结果]性味频数最多为"温""甘",用药频数最多为茯苓。5个节气中共同关联药物是茯苓,其余皆是四君子汤的处方。共形成8类聚类,主要治法是益气健脾法和消食解郁法,其中益气健脾法、渗湿止泻法、平肝补肾法和疏肝和胃法在各个节气间有差异。[结论]沈师治疗胃癌主方为六君子汤,善用甘温药物益气健脾,并重视节气间,尤其是春分、清明和夏至的治法差异。  相似文献   

16.
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对黄衍寿教授在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治疗胸痹心痛有效病例的处方进行数据整理与挖掘,以探讨黄衍寿教授治疗胸痹心痛的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病例212例,处方212首,药物共计130味。212例患者的高频证型为气虚血瘀、痰瘀内阻;130味中药中用药频次居前4位药物为川芎(186)、丹参(166)、茯苓(151)、陈皮(145)。经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后得到8个核心药物组合,前2个组合为"降香,红花,酸枣仁,赤芍"及"法半夏,党参,瓜蒌",并且挖掘了"降香,红花,酸枣仁,赤芍,延胡索"等新处方4首。研究结果提示黄衍寿教授治疗胸痹心痛多用活血化瘀中药,随症加减益气、化痰、清热之品,体现其临证治疗胸痹心痛之"活血化瘀为要,佐以健脾益气、清热化痰之法"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挖掘归纳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组方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近10年内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文献,采集方剂中方药及其用量、疗程等信息,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构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方剂组方数据库,基于软件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得出药物使用频次、药物相互关联统计、潜在新处方等。结果:通过分析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233首处方、166味中药,得出中药使用频次前3位为白术、半夏、茯苓,常用药对前3位为"白术,茯苓""党参,白术""半夏,白术",潜在新处方组合12个。结论:从益气健脾燥湿论治糖尿病胃轻瘫探讨组方用药规律方法得当,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为指南的制定提供参考,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中药复方及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2000年—2019年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关于中医药治疗肺癌的临床研究型文献,对结果进行描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纳入381篇文献,共402首方剂,总计322味中药,药物总频次5 241次;使用频次≥50次的中药有25味,其中黄芪使用频次最多,达241次。药物归类以补气药为首,其次为补阴药。药物关联规则分析结果:从支持度看,茯苓、陈皮、白术关联度最高;从置信度来看,黄芪、沙参、白术关联度最高;从提升度来看,白术、党参、茯苓相关性最高。聚类分析结果:有沙参、麦冬,生地黄、百合、鱼腥草、莪术、半枝莲、桃仁、桔梗、五味子、仙鹤草、太子参、当归,杏仁、瓜蒌、薏苡仁、白花蛇舌草、贝母,陈皮、半夏、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5个有效聚类群。结论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找出肺癌治疗用药规律,其治法主要为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化痰散结、健脾化湿、清热解毒等,符合肺癌以正虚为主,痰、瘀、毒夹杂为病的发病基础,其用药规律与治法可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x reticulata Blanco成熟果实的干燥外层果皮,药源广泛,价格便宜,临床应用较多的一种中药。陈皮主治范围不外脾、肺病症,主要取它理气燥湿的功效,如配参术能健脾益气,配半夏能燥湿化痰,配苍术、厚朴则燥湿除胀,配防风、白芍、白术则止痛止泻,配生姜、竹茹、葱则和胃降逆。《本草纲目》说它“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  相似文献   

20.
参苓白术散是中医传统古方,由人参、白术、茯苓、灸甘草、山药、扁豆、莲子、薏苡仁、砂仁、陈皮、桔梗组成,有健脾益气、和胃除满、渗湿止泻之功能,主治脾胃虚弱、纳呆腹胀、便溏脉虚等症.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和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上广泛采用传统中医药治疗或辅助治疗各类病证.根据文献报道,应用参苓白术散进行的临床疗效观察屡见不鲜,也获得满意的疗效,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