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核输出蛋白1(exportin 1, XPO1)是细胞中最关键也是研究最广泛的核质转运蛋白, 既往研究证实XPO1在多种血液肿瘤和实体瘤中均有过表达, 并且与疾病进展、药物抵抗及预后相关[1], 提示它是一个潜在的肿瘤治疗靶点。XPO1抑制剂通过靶向抑制核输出, 发挥多途径的抗肿瘤作用, 且与多种药物发挥协同抗肿瘤作用, 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靶向治疗肿瘤中的探索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目前XPO1的选择性抑制剂塞利尼索已被批准用于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治疗。在AML领域也有多项基础及临床研究的数据显示, 塞利尼索单药或联合治疗均表现出良好的抗白血病效果, 或将成为AML治疗的新选择。本文就塞利尼索在AML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分析可进一步探索的潜在治疗组合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异质性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除疾病本身因素外, 年龄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1,2], 研究显示, 60岁以上AML患者4年总生存(OS)率显著低于60岁以下患者(16%对37%)[3]。本研究我们对本中心采用阿扎胞苷(AZA)+维奈克拉(VEN)方案与AZA+ HAG方案诱导治疗老年AML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及治疗费用进行比较, 从而为我国老年初诊AML患者诱导治疗的选择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3.
伴有t(8;21)染色体异常或RUNX1-RUNX1T1融合基因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预后相对较好,但老年或因严重合并症不适合强诱导缓解化疗的患者或患者出现难治/复发时如何选择诱导缓解治疗方案是临床的难题之一。维奈克拉(Ven)为一种口服的选择性小分子BCL-2抑制剂,其联合去甲基化药物(HMA)或低剂量阿糖胞苷(LD-Ara-C)成为75岁及以上、不适合强化疗的初治AML患者的治疗新选择^([1-3])。  相似文献   

4.
《中华血液学杂志》2022,(4):342-345
儿童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往往对一线治疗药物耐药, 最终预后极差。因此, 寻找更为有效安全的化疗方案再次获得缓解并桥接移植, 对于改善这部分儿童的预后至关重要。2002年, 波兰成人白血病协作组(PALG)首次使用CLAG-M(克拉屈滨、大剂量阿糖胞苷、米托蒽醌及G-CSF)方案治疗成人复发/难治AML患者, 取得了较高的缓解率[1]。我国复发/难治AML指南亦推荐对一般情况及耐受性好的患者采用包括CLAG±M/I(克拉屈滨、阿糖胞苷、G-CSF, 可加用米托蒽醌或去甲氧柔红霉素)方案在内的强烈化疗方案[2]。然而, 目前儿童复发/难治AML尚缺乏统一的化疗方案。因此我们基于以上的临床研究及指南, 采用CLAG-M/I方案治疗儿童复发/难治AML, 观察这部分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反应, 以评估该方案在儿童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异常克隆增殖的恶性肿瘤, 是目前血液系统的第二大肿瘤, 中国大陆地区发病率为1.15/10万[1]。近20年来, MM治疗领域不断进步, 但是MM仍不可治愈。对于难治复发患者仍需要新的药物治疗, 现有的蛋白酶体抑制剂及免疫调节剂均为泛靶向治疗药物, 而维奈克拉作为一种高选择性BCL-2抑制剂, 是首个依赖可靠生物学标志的分子靶向药物, 其出现标志着MM的治疗进入真正意义上的精准治疗。目前, 对于伴t(11;14)或BCL-2高表达的复发难治性MM(relapsed/refractory, RRMM)患者, 维奈克拉Ⅲ期临床试验显示其总体有效率(ORR)达90%[2], 但国内尚无关于BCL-2抑制剂治疗MM的相关研究报道。为了解该类药物在中国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本研究分析了本院收治的伴t(11;14)的以维奈克拉为主治疗方案的17例MM患者临床资料, 探讨该类药物治疗MM的疗效及安全性, 是国内首个BCL-2抑制剂用于治疗浆细胞疾病的报道。与国外研究不同的是, 我们使用维奈克拉的剂量远低于BELLINI研究[2], 且硼替佐米耐药的患者同样取得了较好的疗...  相似文献   

6.
维奈克拉(venetoclax)是一种新型口服选择性小分子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因子(BCL)-2抑制剂。癌基因 BCL-2具有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其广泛表达于包括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在内的多种血液系统肿瘤细胞,这为维奈克拉内源性诱导AML细胞凋亡提供理论基础。中国AML发病率较高,并且治愈率较低。年龄≤...  相似文献   

7.
维奈克拉联合去甲基化药物在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过程中, 可诱发以高钾、高磷、高尿酸、低钙、肾损害等为特征的肿瘤溶解综合征(TLS)。为探讨维奈克拉联合去甲基化药物用于急性白血病治疗的安全性, 我们回顾性分析了本中心7例使用维奈克拉联合去甲基化药物诱导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生TLS的诊疗过程、治疗前后相关实验室指标、干预措施等, 并复习相关文献, 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异柠檬酸脱氢酶(IDH1/2)突变是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常见的基因突变,IDH1及IDH2基因在成人AML中的突变率分别为5.5%~10.4%及8.6%~17.7%[1]。伴有IDH1和IDH2的患者常预后不良[2],在国内对特异的靶向药物IDH1抑制剂ivosidenib和IDH2抑制剂enasidenib可及性不高的情况下,我们采用Bcl-2抑制剂维奈克拉(VEN)治疗30例伴IDH1/2基因突变的AML患者,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在我国发病率逐年升高, 随着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BTKi)、抗凋亡蛋白Bcl-2抑制剂维奈克拉(Ven)等的临床应用, CLL治疗模式逐渐从以FCR(氟达拉滨+环磷酰胺+利妥昔单抗)、BR(苯达莫司汀+利妥昔单抗)、苯丁酸氮芥联合CD20单抗为主的化学免疫治疗(CIT)向小分子靶向药物的持续治疗模式转变。持续性单药治疗模式下有限的缓解深度(特别是BTKi单药)、经济负担、患者依从性及耐药相关靶点基因突变等因素促使新药治疗时代的有限疗程疗法成为未来治疗的探索方向[1]。本研究分析报道我中心8例满足治疗指征的CLL/SLL一线接受BTKi、Ven联合利妥昔单抗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郭军  危佩  童雅君  陈婷 《新医学》2022,53(12):940-944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起源于造血干/祖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化学治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若部分初治患者应用标准方案治疗2个疗程仍无效,即为难治性AML。该文报道1例经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治疗的伴播散性镰刀菌感染的难治性AML患者,其被诊断为AML(M5a),存在DNMT3A、IDH2、BCOR基因突变,中危组。经标准剂量IA方案(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治疗无效,追加高三尖杉酯碱再次诱导治疗仍无效。其后改用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方案治疗,患者疾病缓解,并再次用原方案巩固治疗3次,达完全缓解。患者第1次化学治疗后出现反复发热,四肢紫红色硬结伴中央坏死,皮下可见液性包块,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提示镰刀菌感染,针对镰刀菌感染采用两性霉素B联合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经治疗后患者播散性镰刀菌感染得到控制。该例提示,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方案治疗难治性AML缓解率高,播散性镰刀菌感染是AML化学治疗后少见的致死性并发症,早期明确诊断并给予有效的抗真菌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维奈克拉(Venetoclax, Ven)联合多药化疗治疗复发难治早期前体T淋巴细胞白血病(R/R ETP-ALL)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2年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15例R/R ETP-ALL患者的临床资料。再诱导治疗以Ven为基础联合多药化疗, 其中8例联合去甲基化药物, 4例同时联合去甲基化药物和HAAG方案, 2例同时联合去甲基化药物和CAG预激方案, 1例联合克拉屈滨。Ven用法为100 mg第1天, 200 mg第2天, 400 mg第3~28天, 口服;联合唑类抗真菌药物时减量至100 mg/d。结果 15例R/R ETP-ALL患者中, 男10例, 女5例, 中位年龄35(12~42)岁。难治4例, 复发11例。用药第21天疗效:完全缓解(CR)率为60.0%(9/15), CR伴血液学不完全恢复(CRi)率为6.7%(1/15), 总有效率(ORR)为66.7%。所有患者12个月总生存(OS)率为60.0%, 中位OS时间为17.7个月;全部CR患者12个月无病生存(DFS)率为60.0%, 中位DFS时间未达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与地西他滨(DAC)联合预激方案(DAG/IAG)治疗新诊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诊断的AML40例患者病历资料,其中21例采用DAC联合DAG/IAG方案治疗为A组,另19例采用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方案治疗为B组。所有病例经1个疗程化疗后评估疗效和安全性,获得完全缓解(CR)或部分缓解(PR)者均重复原方案化疗,无效者换其他方案。分析2组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2组患者在基线年龄、性别比例、危险度分层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诱导缓解治疗中,2组间反应比较,A组61.90%(13/21)患者达有效(OR,OR为CR+PR),38.09%(8/21)患者达未缓解(NR);B组89.47%(17/19)患者达OR,10.53%(2/19)患者达NR;B组缓解率优于A组,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B组,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期内,A组患者95.24%(20/21)疾病进展,中位无进展生存期5个月,1年无进展生存(PFS)率15....  相似文献   

13.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BPDCN)是一种罕见的具有高度侵袭性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目前无统一治疗方案, 预后极差。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报道1例85岁BPDCN男性患者应用DVT方案(地西他滨联合维奈克拉、沙利度胺)治疗获完全缓解的病例。患者皮肤结节起病, 病理提示BPDCN, 皮肤结节二代测序提示IDH2、ASXL1热点突变。地西他滨联合维奈克拉、沙利度胺的DVT非化疗治疗方案对于BPDCN疗效显著, 起效快, 缓解程度深, 安全性好, 尤其适用于无法耐受强化疗的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Ven+AZA)在初治不适合强化疗(unfit)及难治(≥1次强化诱导化疗未缓解)/复发(R/R)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2019年6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接受Ven+AZA治疗(Ven 100 mg第1天、200 mg第2天、...  相似文献   

15.
维奈克拉联合去甲基化药物在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可诱发以高钾、高磷、高尿酸、低钙、肾损害等为特征的肿瘤溶解综合征(TLS)。为探讨维奈克拉联合去甲基化药物用于急性白血病治疗的安全性,我们回顾性分析了本中心7例使用维奈克拉联合去甲基化药物诱导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生TLS的诊疗过程、治疗前后相关实验室指标、干预措施等,并复习相关文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维奈托克和CAG分别联合阿扎胞苷对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2020年12月我院65例复发难治性AML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维奈托克组(n=30,维奈托克+阿扎胞苷)、CAG组(n=35,CAG+阿扎胞苷).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疗效及治疗4、12...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维奈托克(venetoclax)联合低甲基化药物治疗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部院区血液科2020年1月—2021年8月收治的14例复发/难治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10例患者采用venetoclax联合阿扎胞苷治疗,另4例患者采用venetoclax联合地西他滨治疗。结果 疗效达完全缓解(CR)或形态学CR而血小板计数未完全恢复(CRi)共5例,部分缓解(PR) 3例,未缓解(NR) 6例。所有患者治疗后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发生肺部感染6例。结论 复发/难治AML患者预后差,venetoclax联合低甲基化药物治疗对部分患者效果显著,可达到CR,且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维奈克拉为基础(VEN-based)的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非M3型)的疗效及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VEN-based方案治疗且至少完成1个疗程疗效评估的AML患者,分析患者的完全缓解(CR)/完全缓解伴血细胞计数未完全恢复(CRi)率、客观缓解率(ORR)及生存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9例患者,包括43例初治不适合强化疗(unfit)AML患者,36例复发难治(R/R)AML患者,中位年龄62(14-83)岁。总队列获得CR/CRi患者36例,ORR为64.6%。Unfit AML患者CR/CRi率明显高于R/R AML患者(60.5%vs27.8%,P=0.004)。Unfit AML各基因亚型患者均可从中获益,其中NPM1及IDH1/2突变患者获益最大,均有8例患者获得CR/CRi(8/9),微小残留病(MRD)转阴患者分别为7例(7/8)和5例(5/8);其次为TET2突变患者,6例获得CR/CRi(6/9),MRD转阴率为50%。R/R AML队列中,3例伴RUNX1突变患者中2例获得CR/C...  相似文献   

19.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在我国发病率逐年升高,随着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BTKi)、抗凋亡蛋白Bcl-2抑制剂维奈克拉(Ven)等的临床应用,CLL治疗模式逐渐从以FCR(氟达拉滨+环磷酰胺+利妥昔单抗)、BR(苯达莫司汀+利妥昔单抗)、苯丁酸氮芥联合CD20单抗为主的化学免疫治疗(CIT)向小分子靶向药物的持续治疗模式转变。持续性单药治疗模式下有限的缓解深度(特别是BTKi单药)、经济负担、患者依从性及耐药相关靶点基因突变等因素促使新药治疗时代的有限疗程疗法成为未来治疗的探索方向[1]。本研究分析报道我中心8例满足治疗指征的CLL/SLL一线接受BTKi、Ven联合利妥昔单抗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NPM1基因突变主要见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但也存在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骨髓增殖性肿瘤(MPN)[1]。在MDS患者中, NPM1基因突变率约为4%[2-3]。NPM1基因突变阳性MDS患者往往具有原始细胞比例高、病程侵袭和易向AML转化的特点, 预后分层多隶属中/高危组, 具有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适应证[1,4-5]。NPM1基因突变AML患者具有独立的预后特征[6]。本研究对近年来在本中心接受allo-HSCT治疗的14例NPM1基因突变阳性MD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