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甲状腺结节伴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inoma,PTC)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征象.方法 409例首次行甲状腺结节手术患者,经组织病理确诊PTC 175例(PTC组),甲状腺良性结节234例(良性组),回顾性分析2组临床资料,比较甲状腺超声及甲状腺血清学特点,logistic回归分析PTC的独立危险征象.结果 PTC组中位年龄(44岁)低于良性组(51岁)(P<0.01);甲状腺超声显示PTC组2个结节(17.7%)、实性结节(61.7%)、结节直径≤2 cm(72.6%)、低回声(61.7%)、边界不清(43.4%)、形态不规则(59.4%)及微小钙化率(62.8%)高于良性组(8.1%、50.4%、42.3%、41.5%、17.9%、18.8%、22.2%)(P<0.05);PTC组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3.6(0.0,596.0) u/mL)高于良性组(3.0(0.0,423.0) u/mL)(P<0.05);年龄≤40岁(OR=0.969,95%CI:0.951~0.987,P=0.001)、结节形态不规则(OR=4.176,95%CI:2.572~6.780,P=0.000)、微小钙化(OR=2.487,95%CI:1.528~4.049,P=0.000)、结节数目(OR=1.403,95%CI:1.035~1.90l,P=0.029)及结节直径(OR=0.702,95%CI:0.579~0.852,P=0.000)是PTC的独立危险征象.结论 PTC好发于40岁以下患者,超声声像中结节形态不规则、微小钙化、结节直径有助于术前判断PTC.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cN0单侧叶甲状腺乳头状癌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临床及超声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经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4265例,纳入双侧甲状腺叶切除+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临床颈部淋巴结阴性(cN0)的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265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常规超声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组与无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组相关临床资料及超声测量指标的差异。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Logistic多因素分析,得出cN0单侧叶甲状腺乳头状癌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265例cN0患者中28.3%(75/265)出现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ont-CLNs转移组较非转移组发生微钙化的比例更高(84.1% vs 53.2%),病灶更大(69.3% vs 51.6%),病理被膜受侵率更高(82.6% vs 61.5%),单发病灶比例更高(43.1% vs 25.9%),患者年龄更小(90.7% vs 78.9%),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0.306、6.901、6.775、7.197、5.062,P<0.001、-0.009、0.009、0.007、0.024)。然而性别、结节的囊实性、内部回声、血流以及是否伴有桥本甲状腺炎的差异与无Cont-CLNs转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进一步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微钙化(OR=3.768,P=0.003)及被膜受侵(OR=2.673,P=0.042)是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微钙化及病理被膜受侵是cN0单侧叶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发生Cont-CLNs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可为cN0患者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方案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以期减少肿瘤复发及远处转移,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甲状腺木乃伊结节和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超声表现,以期更准确地诊断甲状腺木乃伊结节,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甲状腺穿刺活检或外科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3年7月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具有可疑超声征象的甲状腺结节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甲状腺细针抽吸活检证实为甲状腺木乃伊结节40例,PTC 40例,分别作为木乃伊结节组、PTC组。对两组患者结节的二维超声特征(包括大小、回声、形态、边界、钙化、黑白双层晕环征、血流信号等)及其超声造影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木乃伊结节组结节的边界清晰、形态规则、无钙化、有黑白双层晕环征超声特征的患者比例分别为57.5%、60.0%、55.0%、37.5%,均高于PTC组(25.0%、22.5%、1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纵横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在结节回声构成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木乃伊结节和PTC均更容易表现为低回声。而在血流方面比较,木乃伊结节更多表现为周边和内部无血流信号,两组间在血流分布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结节多为良性病变,但临床上很难与甲状腺癌相鉴别.由于术中快速切片既费时且有一定误诊率;并且部分医院无快速切片的条件,以及有时临床诊断为单个腺瘤而手术中发现有多个结节而且可能有隐匿性癌存在[1].因此作者对此类病人采用甲状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1996-2000年作者对单侧甲状腺结节患者50例行患侧甲状腺腺叶全切除,并与甲状腺结节局部切除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峡部与侧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经病理证实的34例峡部PTC和53例侧叶PTC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超声特征差异。结果 峡部与侧叶PTC在年龄、性别、结节大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边缘、纵横比、微钙化、被膜的侵犯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峡部PTC比侧叶PTC更易发生甲状腺被膜侵犯及颈部淋巴结转移,出现微钙化的比例低,边缘光滑、纵横比<1的甲状腺峡部结节应仔细分辨,需排除恶性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发生中央区与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47例接受淋巴结根治术的PTC患者,按转移区域将患者分为未转移组(NLNM,n=152)、单纯中央区转移组(CLNM组,n=47)、侧颈区转移组(LLNM组,n=48),单因素分析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中央区和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病灶最大径、纵横比、包膜接触对预测颈部淋巴结转移有统计学意义(χ2=27.842、32.554、8.716、30.770,P <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和病灶最大径是预测CLNM及LLNM的独立预测因素(P < 0.05,OR=0.203、2.657);包膜接触范围仅是LLNM的独立预测因素(P < 0.001,OR=2.090)。年龄与CLNM和LLNM均呈负相关(β=-1.596、-1.285)。结论年龄 < 45岁、病灶最大径 > 10 mm、包膜接触对颈部淋巴结转移具有重要预测价值。病灶包膜接触范围对于LLNM有显著的预测价值,包膜接触范围越大,发生转移可能越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及微小乳头状癌的超声特征。方法乳头状癌组12例,共16个结节,微小乳头状癌组23例,共29个结节,分析结节内部低回声、微钙化、边缘不规则、Ⅲ型血流信号及甲状腺最大横径与纵径比值(A/T)≥1对甲状腺乳头状癌及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结果结节Ⅲ型血流信号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最高,A/T≥1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最高。结论 A/T≥1有助于预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结节内紊乱血流信号有助于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影响预后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3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一般情况及组织病理学特点。结果13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通过术前预测其危险因素,将32例归属于高危组,并行扩大根治术,其中7例肺转移术后行核素辅助治疗;另外102例属于低危组,行功能性根治术。术后均服用优甲乐50-150ug。术后随访134例患者,低危组出现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者11例,均无喉返神经麻痹和甲状旁腺功能低下;高危组无淋巴结转移,但出现包括单侧喉返神经麻痹11例,甲状旁腺功能低下3例。均无死亡及局部复发。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影响预后因素与性别、年龄、原发灶大小、转移灶情况、组织细胞学和病理学特点有关,还与肿瘤免疫组化染色相关。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大小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与灰阶超声测值差异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346例经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患者(414个甲状腺结节,最大径≤10 mm),其中PTMC 313个(PTMC组),良性病变101个(良性组),术前所有结节均行二维灰阶超声及CEUS检查,并分别测量结节的大小,统计分析PTMC组和良性组的灰阶超声与CEUS结节大小测值是否存在差异。结果:CEUS与灰阶超声结节大小测值比较,良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M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MC组结节大小的CEUS测值明显小于灰阶超声测值。结论:对于最大径≤10 mm甲状腺结节,结节大小的CEUS测值小于灰阶超声测值是PTMC的一项特征,利用结节大小的灰阶超声和CEUS测值差异可以进行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该项指标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方法。方法对12例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和病理材料予以分析。结果对12例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均行一期全甲状腺切除和双侧颈淋巴结清扫,预后良好。结论对双侧甲状腺结节术中应行病理检查,如确诊为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应采用适当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1病例报告 男,70岁.左颈部包块2 a,2个月前自觉包块逐渐增大,碰触后较明显,并有吞咽不适感,但无疼痛.颈部专科检查:颈软,气管居中,右甲状腺Ⅲ度肿大,触之约8.0 cm×6.0 cm大小,边界清楚,质地中等,表面光滑,无触痛,能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女性甲状腺乳头状癌单侧腺叶及峡部切除术围手术期嗓音声学参数的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女性患者37例作为试验组,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单侧腺叶及峡部切除术前及术后1周内进行电子喉镜检查和多维嗓音声学分析;另在该院门诊选取40例正常女性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手术前后相关声学参数,分析指标包括平均基频(F0)、最高基频(hi)、F0标准差(STD)、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噪/谐比(NHR)、嗓音扰动指数(VTI)、次谐波度(DSH)。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术前各声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说明术前患者嗓音质量与正常组无差异;试验组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F_0、F_(hi)、F_0标准差(STD)、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噪/谐比(NHR)、嗓音扰动指数(VTI)以及次谐波度(DSH)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上述声学参数也显著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女性患者在单侧腺叶及峡部切除术后,短期内(1周内)嗓音声学客观指标会出现异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误诊的原因和减少误诊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3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误诊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1例术前、术中误诊,仅按良性肿瘤进行手术,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结论:术中常规行冰冻切片检查,是减少误诊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20.
目的:探讨分析CT对乳头状甲状腺结节微小癌和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50例甲状腺微小结节患者,按照病理检查结果划分为乳头状甲状腺结节微小癌组(A组)和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组(B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CT检查结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CT常规征象进行比较,结果显示,A组患者在结节单发、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钙化等征象上均与B组患者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且A组患者在结节体积、峡部体积、右叶体积及左叶体积等指标上与B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鉴别诊断乳头状甲状腺结节微小癌和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时,应用CT诊断技术的效果比较显著,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