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从超声、生化、临床方面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FrEF)患者心功能改善的短期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9月在我院首诊为HFrEF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20例,年龄51.4±9.923岁,规律服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依那普利3月后换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继续治疗3月。自身前后对比,分别比较患者确诊时、依那普利治疗3月时和换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3月后N末端脑钠肽前体、经胸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实验和纽约心功能分级。结果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3月后患者左室射血分数的增幅大于依那普利治疗3月后对比于确诊时的增幅(P < 0.05),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3月后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的降幅大于依那普利治疗3月后对比于确诊时的降幅(P < 0.05);同时患者使用2类药物后6 min步行实验、纽约心功能分级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沙库巴曲缬沙坦改善程度大于依那普利。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改善方面的短期疗效(3月)优于依那普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左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88例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老年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缬沙坦治疗,观察组予以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左室重构、心功能、炎症因子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舒张早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 使用超声心动图评估沙库巴曲缬沙坦钠(angiotensin receptor-neprilysin inhibitor,ARNI)对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逆重构和舒张功能逆转的影响,并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对舒张功能不全分级及早期心功能逆转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1—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就诊的心力衰竭患者176例,服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者归为ARNI治疗组79例、服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的归为对照组97例。ARNI治疗组与对照组均采用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超声心动图和用药后3个月超声心动图的各种参数和纽约心脏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力衰竭分级,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对舒张功能不全分级的影响在心力衰竭患者早期心功能逆转中的作用。结果 两组入组前的临床基本情况和基线超声心动图结果均衡可比(P>0.05)。心脏超声左心室重构指标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改善:用药后3个月,治疗组LVEF较对照组有所升高,但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心功能及血清学指标变化分析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的效果。方法 2020年4月至2022年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老年CHF患者13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纳入对照组、试验组,各66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化治疗方案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疗效,治疗前、3个月后心功能、血清学指标、临床症状及生命质量,治疗期间安全性。结果 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总有效率组间比较更高(87.88%比71.21%,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后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提高,且试验组更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后两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N末端B型利钠肽原、血清可溶性细胞黏附因子-1、生长分化因子-15水平降低,试验组更低(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15.15%比10.61%,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老年CHF,可改善患者心功能,调节血清学指标,最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伴左室射血分数减低患者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的效果及对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按掷币法将2019年7月~2021年1月收治的97例左室射血分数减低的慢性心衰患者分为标准组48例和研究组49例。标准组行标准化心衰治疗,研究组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均治疗12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清和超声心动图相关指标变化和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4%(45/49),高于标准组的72.92%(35/48),研究组治疗12周后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及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血管紧张素Ⅱ、肾素水平低于标准组,左心室质量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标准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有效改善慢性心衰伴左室射血分数减低患者血清相关指标,逆转心室重构,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临床疗效及右心结构功能影响,并比较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后两组患者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3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成HFrEF组(n=60)和HFpEF组(n=60)。两组均接受常规的抗心力衰竭治疗,在此基础上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6 min步行试验距离(6MWD)、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MLHFQ)评分及右心结构功能指标[三尖瓣环平面收缩期位移(TAPSE)、三尖瓣环侧壁收缩期速度峰值(s’)、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右心房内径(RAD)、右室基底部横径(RVD)],并比较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后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6MWD、MLHFQ评分、RA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FrEF组TAPSE、S’、RVFAC均低于HFpEF组,RVD高于HFpE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FrEF)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00例HFrE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予以标准抗心力衰竭方案+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NT-proBNP、cTnI、...  相似文献   

8.
郝珍  李巍  于洪伟  江珊 《临床荟萃》2020,35(6):503-507
目的 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对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辽宁省锦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就诊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抗心力衰竭治疗,包括休息、低盐低脂饮食及应用利尿剂、扩张血管药物、β受体阻滞剂、螺内酯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观察组将基础抗心力衰竭治疗中使用的ACEI/ARB类药物替换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33% (42/45) vs 76.08% (35/46)(P<0.05);两组治疗后NT proBNP水平、6MWT距离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可以明显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活动耐力、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提高临床疗效,且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射血分数降低心功能不全(HFrEF)患者金属基质蛋白酶(MMP)水平及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66例HFrEF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缬沙坦组(n=31)与沙库巴曲缬沙坦组(n=35)。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随访6个月后采血检测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MMP-1、MMP-2和MMP-9水平,同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和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结果 两组患者在随访初始、随访6个月时,缬沙坦用药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缬沙坦组的MMP-9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沙库巴曲缬沙坦组NT-proBNP、MMP-1、MMP-2、MMP-9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低于缬沙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时,缬沙坦组患者LVEF、LVEDD、LVEDV和LVESV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ARNI)在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 EF)患者中的真实世界实际使用情况。方法对254例使用ARNI的HFr EF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根据随访时ARNI用量情况分为维持剂量组(n=148)、剂量增加组(n=37)、剂量减少或撤药组(n=69)。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用药剂量情况、超声心动图参数、收缩压、实验室检查水平,分析影响ARNI滴定的相关因素。结果 5. 1%的患者滴定至靶剂量。治疗6个月后,维持剂量组、剂量增加组的左室射血分数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x珋=7. 6%、12. 1%,P 0. 01),收缩压显著降低(△x珋=-16. 4 mm Hg、-7. 6 mm Hg,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再住院(OR=3. 89,95%CI为1. 66~9. 13,P 0. 01)是ARNI剂量滴定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大部分使用ARNI患者维持在低于靶剂量水平,心功能虽然得到明显改善,但仍错失可增加药物滴定的机会,并未最佳获益。目前ARNI滴定往往通过再住院实现,因此需加强心衰患者的教育和随访管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不伴糖尿病(diabetic mellitus, DM)射血分数减低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 HFrEF)患者治疗中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达格列净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于新沂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75例HFrEF不伴DM患者资料,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观察组38例,分别予以沙库巴曲缬沙坦、沙库巴曲缬沙坦+达格列净治疗。比较两组心功能、不良结局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the ratio of early diastolic transmitral inflow velocity to late diastolic transmitral inflow velocity, E/A)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为(1 159.35±204.61)pg/mL、(39.12±2.64)mm、(58.52±2.34)mm,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疗效,及对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40例ADH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予以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均持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生活质量、住院周期、再住院率、死亡率、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65.00%,住院周期较对照组短,再住院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较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心功能、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对照组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较对照组低,六分钟步行距离(6MWD)较对照组长,美国堪萨斯城心肌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KCCQ)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在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且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2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12周。比较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生化指标、心功能指标、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Ⅲ级占比、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低于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治疗前,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小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躯体健康、精神健康评分高于治疗前(P<0.001)。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有利于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心肌梗死后射血分数下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心肌梗死后射血分数下降患者96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常规给予抗血小板药物、调脂药、β受体阻滞剂降压等对症处理,对照组加用卡托普利治疗,观察组则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血浆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比两组生存质量(MLHFQ)评分和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LVEF、LVESD及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F均高于治疗前,LVESD及LVEDD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LVEF均高于对照组,LVESD及LVED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T-proBNP、h...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心脏运动康复治疗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120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予常规干预,对照组采用心脏运动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心脏运动康复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心脏超声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调查表(MLHFQ)评分,并观察预后[90 d内再住院率、随访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s)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SV、LVEDd、LVEDV、LVESd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NT-proBNP水平、MLHFQ评分、90 d内再住院率、MACEs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心脏运动康复治疗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心脏射血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高龄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高龄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分为标准抗心衰治疗基础上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组(沙库巴曲缬沙坦组)与标准抗心衰治疗组两组,每组30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沙库巴曲缬沙坦钠与缬沙坦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PH)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2019年11月收治的71例慢性心力衰竭PH患者临床资料,将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辅助治疗的37例患者作为A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接受缬沙坦辅助治疗的34例患者作为B组。比较两组疗效、心功能指标、肺动脉收缩压(PASP)水平。结果:A组总有效率94.59%高于B组76.47%(P<0.05);治疗后A组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PASP均低于B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B组(P<0.05)。结论:与缬沙坦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PH患者,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PASP。  相似文献   

18.
王亮 《大医生》2023,(8):16-18
目的 观察托伐普坦片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心力衰竭伴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10月烟台市北海医院收治的心力衰竭伴低钠血症患者86例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托伐普坦片治疗。观察组间心功能指标、神经内分泌因子、血清钠、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血管紧张素Ⅱ、N末端脑钠肽前体、抗利尿激素均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试验、血清钠均升高,且观察组患者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血管紧张素Ⅱ、N末端脑钠肽前体、抗利尿激素均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试验、血清钠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心力衰竭伴低钠血症患者托伐普坦片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能促进心功能改善,降低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在慢性心衰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86例慢性心衰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连续用药3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心功能指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心肌肌钙蛋白T、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能够降低慢性心衰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促进心功能恢复,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168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按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77例和观察组9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C反应蛋白(CRP)、血清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以及心率变化,观察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T-proBNP、CRP、LVEDD和心率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血清钠和LVEF水平较治疗前上升;且观察组各指标变化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联合阿托伐他汀能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