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摘要】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的方法分析影响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cage后移(cage retropulsion,CR)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收集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4月有关影响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CR危险因素的文献,研究类型为队列研究及病例对照研究,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质量评估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提取纳入研究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及性别等以及CR发生相关研究因素,如骨质疏松、终板损伤、螺钉松动、梨形椎间隙、cage形状、cage置入深度及手术时长、出血量等。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使用Stata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相关文献,其中15篇文献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1篇为前瞻性队列研究,均为中等及以上质量研究,NOS评分均≥7分。总样本量12667例,其中发生CR者(CR组)326例,未发生CR者(nCR组)12341例,CR发生率为2.83%。Meta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男性)[比值比(odds ratio,OR)=1.264,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03~1.593),P=0.047]、年龄[效应量标准化平均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SMD)=0.237,95%CI(0.054~0.419),P=0.011]、骨质疏松[OR=3.126,95%CI(1.040~9.401),P=0.042]、骨终板损伤[OR=8.161,95%CI(3.711~17.945),P=0.000]、螺钉松动[OR=7.978,95%CI(3.487~18.255),P=0.000]、梨形椎间隙[OR=6.037,95%CI(2.381~15.305),P=0.000]、cage置入深度不足[OR=5.157,95%CI(1.760~15.111),P=0.003]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发生CR的危险因素。结论:性别(男性)、高龄、骨质疏松、骨终板损伤、螺钉松动、梨形椎间隙、cage置入深度不足与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发生CR密切相关,随访期间应对此类患者密切观察,预防发生严重cage移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开放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cage移位的发生率、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骨科腰椎专业组行开放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手术的970例患者,男423例,女547例;年龄14~87岁(56.8±12.5岁).随访时腰椎侧位X线片上cage后缘标记线位置较术后首次测量...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腰椎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后融合器脱出(cage retropulsion,CR)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21年9月在我院因腰椎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后CR行翻修手术的17例患者,其中男13例,女4例,年龄63.7±9.9岁,纳入CR组。根据相同的融合及固定节段、初次手术时间(±1年)、性别、年龄(±2岁)在无融合器脱出及移位的患者中按照2∶1的比例进行配对共匹配34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6例,女8例,年龄65.2±10.2岁。CR组初次手术平均固定节段数为1.8±0.8个,融合节段数为1.5±0.6个;发现CR距离初次手术时间为7个月(0.75~132个月);17例患者中单个节段CR 15例,两个节段CR 2例。在两组患者术前全脊柱X线片上测量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腰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病变节段椎间高度(disc height,DH)、屈伸位X线片上测量椎间隙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通过术前腰椎CT检查测量腰椎椎体CT值;通过腰椎MRI检查定义椎间盘形态;在术后即刻腰椎X线片上测量融合器位置(融合器后缘标记线到下位椎体后上缘的距离与下位椎体上终板前后径的比值)。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两组间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C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CR组椎体CT值小于对照组(124.8±39.7 vs 147.7±38.2, P=0.011),术后即刻X线片上融合器位置较对照组更靠后(0.15±0.09 vs 0.31±0.07, P<0.001);两组间术前LL(40.8°±12.9° vs 42.4°±7.5°,P=0.717)、PT(19.6°±7.1° vs 17.1°±6.7°,P=0.356)、SS(27.7°±6.5° vs 31.0°±4.3°,P=0.144)、PI(44.3°±13.8° vs 44.7°±13.9°,P=0.926)、DH(10.1±2.4mm vs 8.8±1.4mm,P=0.066)、ROM(4.3°±2.8° vs 4.4°±2.2°,P=0.950)、梨形椎间盘比例(33.3% vs 21.4%,P=0.40)均无统计学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椎体CT值低(骨质疏松)(OR=0.975,P=0.043)和融合器位置靠后(OR=28.393,P=0.003)是C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骨质疏松与融合器放置靠后是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CR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腰椎退行性病变腰椎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后融合器后移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01—2018-12采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且术后出现融合器后移的23例腰椎退行性病变。无明显症状以及出现轻微腰痛或伴有轻微下肢症状者采用非手术治疗,明显下肢刺激症状或伴有小便功能障碍采用早期手术治疗。结果23例均完成治疗且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3个月~3年,平均1.9年。末次随访时17例非手术治疗者经融合器未再移位,椎间融合良好。7例手术治疗者中2例术后仍存在腿部疼痛,早期服用止痛药物控制,1例小便功能障碍,术后逐渐能自控,末次随访时植骨均获得良好融合,神经症状基本消失。结论腰椎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后融合器后移,应尽早发现,及时治疗。对于术后融合器后移,应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术中操作应严谨、细致,并借助影像系统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融合器(cage)后移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再手术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7-01—2021-12行腰椎后路减压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的1 214例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术后第1次侧位X线片和术后随访比较时cage后缘金属标记物向后移位≥2 mm的患者标记为cage移位组,再根据随机原则抽取100例无cage后移的患者标记为非移位组,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手术前后平均椎间隙高度及腰椎前凸角、融合前后椎间盘高度差、螺钉松动情况、cage置入深度、融合节段数量。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1.3个月。21例出现术后cage后移,其中4例需行再手术,再手术节段分别为:L3、41例,L4、52例,L5S11例,其中1例是第1次翻修术后再次cage后移,被迫行二次翻修手术。cage后移组(n=21)手术前后平均椎间隙高度均较非移位组(n=1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选择相对较小的cage是后移的影响因素。此外,骨质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腰椎椎间融合术后笼架后移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692例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将患者性别、年龄、合并症、住院天数、支具佩戴时间、椎间隙高度恢复情况、笼架置入深度、椎弓根钉棒稳定情况、椎间隙前凸角恢复情况纳入分析,采用单项因素与二元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笼架后移的相关因素.[结果]629例患者中,发...  相似文献   

7.
后路腰椎椎间融合器融合术的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统计分析采用椎间融合器(cage)行后路腰椎间融合术(PLIF)的并发症,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1996年10月.2004年10月145例置入cage的PLIF病例进行随访,统计各种术中、术后并发症,分析其发生的原因。结果:145例患者中16例(11.0%)发生术中并发症,其中手术操作导致硬脊膜撕裂11例(7.6%),神经根损伤5例(3.4%)。在平均20.3个月随访期内,32例(22.1%)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椎间不愈合5例(3.5%),粘连性蛛网膜炎5例(3.5%),cage沉陷4例(2.8%),术后切口感染2例(1.4%),其中1例为浅表感染,另1例由浅表感染发展为椎间隙感染;cage后移位16例(11.0%),其中13例(8.9%)接受再手术治疗。结论:采用cage行PLIF的并发症并不少见.其发生与适应证选择、手术操作、固定方式以及cage的型号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骨质疏松症患者后路腰椎融合术后融合器(cage)下沉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前瞻性纳入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因腰椎退行性疾病接受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的骨质疏松症患者59例,随访至少6个月。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最低T值、L1椎体CT值、椎间融合节段、cage高度、术后6个月cage下沉率和植骨融合率。本研究骨质疏松诊断标准为T值≤-2.5或L1椎体CT值≤110 HU,L1椎体CT值≤80 HU记为重度骨质疏松。术后即刻X线中cage下沉>2 mm定义为终板损伤。术后6个月下沉>2 mm记为下沉,下沉>4 mm记为重度下沉。腰椎X线检查提示无椎间不稳且腰椎CT提示融合节段终板间连续植骨块形成记为融合。结果:术后6个月,以患者统计,cage下沉率71.2%(42/59),重度下沉率37.3%(22/59)。重度下沉组与非重度下沉组相比,L1椎体CT值更低[(80.6±23.3)HU vs.(94.0±24.8)HU,P=0.044],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共90个椎间融合节段,以融合节段统计,重度下沉节段的cage高度更大[(12.2±2.0)mm v...  相似文献   

9.
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单节段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术后融合器沉降程度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不同程度沉降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行单节段后路腰椎融合手术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体重、病程)及手术相关资料[手术时间、出血量、单侧/双侧减压、传统/皮质骨螺钉(CBT)置钉、手术节段等],收集术前、术后各随访时间点的影像学资料,评估腰椎骨密度(BMD)、融合器沉降度、腰椎退变等级、终板改变Modic分型,测量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节段性前凸角、腰椎前凸角和骶骨倾斜角等,并依据融合器沉降度分为轻度沉降组(沉降≤1mm)、中度沉降组(1mm<沉降<3mm)和重度沉降组(沉降≥3mm),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改善率评价临床疗效。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法统计分析融合器沉降度相关的影响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融合器沉降程度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共纳入186例行单节段后路腰椎融合手术的腰椎退变性疾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统评价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对比后外侧融合术(posterolateral fusion)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术后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NKI、CBM等数据库、学术会议资料和学位论文等.全面收集有关两种方法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文献.制定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由2名研究者分别独立筛选文献,按照Cochrane Handbook 5.1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估,并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过筛选,共有6篇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包括487例患者被纳入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PLIF组的融合率> PLF组[OR=3.90,95% CI (2.05,7.40),P<0.001],但PLIF组术后1年ODI评分<PLF组[WMD=-3.86,95% CI(-7.59,-0.t3),P=0.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手术时间[WMD=15.85,95%CI(-16.25,47.96),P=0.33]、术中失血量[WMD=-90.57,95% CI(-292.50,111.36),P=0.38]术后并发症[OR =0.99,95%CI (0.22,4.47),P=0.99]、二次手术率[OR =0.87,95% CI (0.52,1.45),P=0.25]无统计学差异(P>0.5).[结论] PLIF手术方式的骨融合率较高,但术后1年ODI评分低于PLF组,且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二次手术率方面结果相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回顾分析腰椎后路手术深部切口感染与同期手术无感染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深部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脊柱外科接受腰椎后路固定融合术且随访1年以上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切口深部感染诊断标准确定术后深部切口感染病例,将患者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吸烟、饮酒、糖尿病、高血压、痛风、尿路感染、肺部疾病,术前血液学指标,手术相关因素,输血量、术后白蛋白、术后留置尿管时间进行分析,确定深部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有907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符合切口深部感染诊断标准的患者共20例,男女各10例,平均年龄58.9±7.8岁。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BMI、饮酒、糖尿病、尿路感染、输血与感染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ackward LR法)显示BMI>25kg/m2(P=0.031),既往饮酒(P=0.049),糖尿病(P=0.006),尿路感染(P<0.001),...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系统评价腰椎后路融合术后早期使用支具治疗对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疼痛、功能障碍、融合率、并发症发生率等临床结局的改善是否有优势。方法在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检索发表时间为1990年1月至2022年5月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行腰椎后路融合术后使用支具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获取文献的作者、发表时间、国籍、受试者特征、样本量、手术方式、支具类型及配戴时间、随访时间、术前及术后随访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术后融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估偏倚风险。根据异质性大小决定使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数据分析应用Stata 17.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5篇随机对照研究, 均为英文文献, 共362例患者, 男144例、女21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配戴支具组和不配戴支具组在术后ODI改善情况[MD=1.25, 95%CI(-2.39, 4.88), P=0.501]和...  相似文献   

14.
椎间融合器( Cage )在腰椎稳定性重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被广泛应用于脊柱退行性变、脊柱不稳症等疾病的治疗。随着 Cage 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Cage移位和沉陷等相关并发症也越来越受到临床关注,其中术后Cage移位是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能导致融合失败、神经根损伤等严重后果,其相关临床报道也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单纯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stand-alone-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SA-OLIF)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术后融合器下沉的危险因素及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0月在我院行SA-OLIF手术治疗的89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吸烟状况、激素使用情况、疾病类型以及是否合并骨质疏松]和手术相关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节段、融合节段数、融合器高度],在腰椎正侧位及脊柱全长X线片上测量患者术前、术后1周手术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disc height,DH)、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计算矫正值。术前和术后3个月、6个月、1年时进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定及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根据患者术后1年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丢失值将患者分为两组:DH丢失值≥2mm为下沉组(17例);DH丢失值<2mm为未下沉组(72例)。对可能影响融合器下沉的因素进行单因素统计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SA-OLIF术后患者融合器下沉的危险因素及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合并骨质疏松、融合器高度、术后1周DH、矫正DH等资料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2.889,95%CI:1.807,4.979)、合并骨质疏松(OR=3.753,95%CI:1.926,15.210)、术后1周DH(OR=2.777,95%CI:1.155,3.903)、矫正DH(OR=1.965,95%CI:1.523,4.334)为腰椎退行性变行SA-OLIF手术后融合器下沉的独立危险因素。两组间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时VAS评分及ODI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大、骨质疏松严重、术中矫正DH大会增加融合器下沉风险;融合器下沉对SA-OLIF术后1年内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双枚融合器行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根据PLIF术中置入融合器数量的不同分为双枚组(30例)和单枚组(30例)。比较两组疼痛VAS评分、ODI评分、椎间隙高度、腰椎局部前凸角、椎间融合及融合器沉降情况。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3年。末次随访时,两组腰痛及下肢痛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隙高度及腰椎局部前凸角:两组术后7 d、末次随访时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单枚组较术后7 d均有明显丢失(P<0.05),双枚组较术后7 d均无明显丢失(P>0.05),双枚组均显著优于单枚组(P<0.05)。末次随访时,椎间融合率单枚组低于双枚组(P<0.05),融合器沉降率单枚组高于双枚组(P<0.05)。结论 双枚融合器行P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可降低术后融合器的沉降发生率,提高椎间融合率,良好维持术后椎间隙高度及腰椎局部前凸角。  相似文献   

17.
我院1999年4月至2001年3月应用椎间融合器(Cage,美国Sofmor Danek公司生产)治疗下腰椎疾患39例,效果满意.护理如下.  相似文献   

18.
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伤口深部感染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估手术清创或保守治疗方法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伤口深部感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从2001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的213例因腰椎退行性疾病而接受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7例确诊为伤口深部感染,占3.3%.采用手术清创或者延长抗生素使用时间等保守治疗,所有7例患者均得到有效治疗,康复出院.术后对其随访,时间2.5~6.4年,平均3.6年.结果 6例患者行手术清创,1例使用针对性较强的敏感抗生素治疗.手术清创者在术中分别使用体积分数为2%的过氧化氢、生理盐水反复浸泡、冲洗伤口,质量浓度为0.1%的苯扎溴铵和生理盐水冲洗后明胶海绵填塞消灭死腔,严密缝合伤口.无一例患者取出内固定,有2例患者椎间融合器位置重置.术后延长抗生素静滴和口服时间,直至红细胞沉降率和血常规白细胞计数达正常后3~4d,随访期内无再次感染的病例.Oswestry残障评分显示3例患者下肢功能轻度残碍,3例中度残障,1例患者重度残障.结论 腰椎椎间融合术后深部椎间隙感染没有必要取出椎间融合器,可以采用手术清创或保守治疗等方法处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PLIF)术后残留下肢神经根症状的原因与特点。[方法]纳入22例PLIF术后引流管拔除后出现下肢神经根症状的患者,根据切口超声和CT影像,8例列入有血肿组, 14例列入无血肿组。分析导致残留根性症状的原因,比较两组早期VAS评分和JOA评分。[结果]有血肿组残留根性症状的原因主要是血肿压迫,而无血肿组主要是术中神经根损伤。拔管当日两组患者均为轻度疼痛,VAS、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拔管后第1 d,有血肿组表现为疼痛显著加重、功能减退,而无血肿组无明显变化,两组间VAS和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后,两组患者疼痛均渐缓解、功能改善,但有血肿组疼痛缓解和功能改善迅速,而无血肿组改善缓慢。拔管后16 d,有血肿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无血肿组,而JOA评分高于无血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口内的血肿形成是导致下肢神经根症状的因素之一,但血肿压迫性神经根损伤比其他因素所致的神经根损伤恢复更快,腰椎功能改善也更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腰椎后路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疾病(ASD)再次手术的危险因素。方法对自2002-01—2008-05行腰椎后路手术的492例腰椎退行性疾病进行中远期随访,分析性别、年龄、融合术式、融合节段、椎板切除、悬浮固定对ASD再手术的影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SD再手术的危险因素。结果492例均获得随访48~136个月,平均84.2个月。24例出现ASD,需再次手术,ASD发生率为4.8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融合术式对ASD再手术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0.032)、融合术式(P=0.021)是ASD再手术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60岁及PLIF术后患者更易发生ASD,临床医师在选择首次融合术式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