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双相CT定量参数特点以及CT定量参数对COPD的早期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3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COPD患者112例,对其进行呼吸双相CT扫描和肺功能检查,分别记录患者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肺活量比值(FEV1/FVC),采用FACT-Digital lungTM数据分析软件获取患者CT定量参数呼吸气相肺容积(LV)、平均肺密度(MLD)和肺气肿指数(EI),并检验CT定量参数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  COPD患者的FVC为2.95±0.86 L,FEV1%为2.06±0.78 L,FEV1/FVC为(61.76± 11.93)%。COPD患者呼气相的LV小于吸气相,MLD和EI大于吸气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呼气相LV与FVC无相关性(P > 0.05),LV与FEV1%和FEV1/FVC呈负相关关系(P < 0.05),MLD与FVC、FEV1%和FEV1/FVC均呈正相关关系(P < 0.05),EI与FVC、FEV1%和FEV1/FVC均呈负相关关系(P < 0.05)。吸气相LV与FVC呈正相关关系,与FEV1%和FEV1/FVC呈负相关关系(P < 0.05),MLD与FVC呈负相关关系,与FEV1%和FEV1/FVC呈正相关关系(P < 0.05),EI与FVC、FEV1%和FEV1/FVC均呈负相关关系(P < 0.05)。  结论  呼吸双相CT定向参数指标与肺功能指标有较好的相关性,对于COPD早期诊断有较好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和趋化因子配体12(CXCL12)检测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该院诊治的11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根据病情轻重分为AECOPD组(68例)和COPD稳定期组(51例),选取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GDF-15、CXCL12和降钙素原(PCT)水平,收集3组肺功能结果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量表(CAT)评分。结果AECOPD组和COPD稳定期组血清GDF-15、CXCL12、PCT水平和CAT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AECOPD组血清GDF-15、CXCL12、PCT水平和CAT评分高于COPD稳定期组(P<0.05)。AECOPD组和COPD稳定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水平低于对照组,AECOPD组FEV1%pred和FEV1/FVC水平低于COPD稳定期组(P<0.05)。血清GDF-15、CXCL12、PCT水平与FEV1%pred和FEV1/FVC呈负相关(P<0.05),与CAT评分呈正相关(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GDF-15、CXCL12对AECOPD的诊断价值优于PCT。结论老年AECOPD患者血清GDF-15、CXCL12水平上升,与肺功能和CAT评分密切相关,GDF-15和CXCL12可作为老年AECOPD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3.
彭理明  周蓉 《临床荟萃》2020,35(9):833-836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远期病死率的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COPD患者82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BMI水平高低将患者分为营养正常组(49例)和营养不良组(33例)。对两组患者的营养状态、肺功能、住院时间以及远期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 营养不良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album, ALB)、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 PAB)以及血淋巴细胞计数(lymphocyte count, TLC)水平明显低于营养正常组患者(P<0.05)。营养不良组患者的肺功能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 PEF)、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st second,FEV1)、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水平均显著低于营养正常组患者(P<0.05)。营养不良组住院时间以及远期病死率均显著大于营养正常组(P<0.05)。患者BMI与肺功能的PEF、FEV1、FEV1/FVC呈正相关(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BMI水平与远期病死率有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 COPD患者的营养状况与肺功能的改善及预后的良好恢复密切相关,营养不良者远期病死率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在肺小结节病灶中的治疗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98例某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肺小结节病灶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图表法对入组者进行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对比两组治疗情况、治疗前后肺功能.结果两组手术时长、出血量、引流量和住院时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小结节病灶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99m锝-二乙三胺五乙酸(Tc-DTPA)气溶胶肺通气显像的通气指数(ventilation index,VI)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42例COPD患者均行气溶胶肺通气显像和COPD肺功能分级。肺通气显像结束后,利用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技术分析左右肺中央带、周围带的放射性分布情况,并计算得到VI。分析肺功能分级和VI之间的关系。结果 VI≥50%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FEV1/用力肺活量(FVC)分别为:(51.8±18.2)%和(60.0±11.9)%,VI<50%组FEV1%和FEV1/FVC分别为(40.5±13.0)%和(51.7±9.3)%,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FEV1%和VI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r=0.391,P<0.05),FEV1/FVC与VI之间也有很好的相关性(r=0.517,P<0.01)。但FVC与VI之间无相关性(r=0.123,P>0.05)。结论 VI和COPD肺功能分级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VI可直接和准确的预测和显示肺内的气体分布。联合应用VI和COPD分级能更准确的评估肺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期间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及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率(FEV1/FVC)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老年COPD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护理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全身性呼吸操对老年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全身性呼吸操对老年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全身性呼吸操进行锻炼,对照组采用常规锻炼.在入院时及出院前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肺功能,对两组肺功能指标值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随意通气量(MVV)及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之比值(FEV1/FVC)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出院时观察组肺功能指标FEV1、MVV和FEV1/FV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性呼吸操对急性发作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稳定期COPD患者(稳定期组,n=90)临床资料,同时选取同期门诊正常体检者(对照组,n=100)和急性发作期(急性发作期,n=80) COPD患者为对照。检测患者FeNO、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及肺功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稳定期组和急性发作期组患者FeNO、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及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1秒呼出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C反应蛋白(CRP)、及D-二聚体和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显著升高(P0.05);稳定期组和急性发作期组FeNO、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FEV1%、FEV1/FVC无显著差异(P0.05),而CRP、D-二聚体、IL-2、IL-6有显著差异(P0.05);稳定期COPD患者FeNO与血嗜酸性粒细胞呈正相关(r=0.432,P0.05),与FEV1/FVC呈负相关(r=-0.289,P0.05)。结论稳定期COPD患者FeNO与血嗜酸性粒细胞呈正相关,而与FEV1/FVC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观察总结肺康复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COPD常规治疗,如祛痰、平喘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肺康复治疗。主要包括有氧运动、胸部物理治疗、氧气治疗等。规律治疗6个月,进行相关指标检测。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肺功能检测第1秒用力呼气率(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动脉血气分析、6 min步行实验进行对比,统计资料显示治疗组、对照组指标均有改善,且治疗组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肺康复治疗在COPD治疗中起到了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及运动耐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片对老年间质性肺疾病患者临床体征、气道重塑及纤维化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98例老年间质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予以抗感染、抗纤维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甲泼尼龙片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 1/FVC)]、气道重塑和纤维化相关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6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VC、FEV 1、FEV 1/FVC均上升,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MMP-3、b-FG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龙片应用于老年间质性肺疾病患者,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及体征、肺功能,减轻气道重塑、肺纤维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16层螺旋CT(MSCT)肺容积和肺密度指标与肺通气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探讨MSCT与肺功能试验(PFT)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64例受试者行胸部MSCT及PFT检查。MSCT观察不同呼吸时相下肺密度指标:深吸气末平均肺密度(MLDin)、深呼气末平均肺密度(MLDex)和肺密度差(MLDex-MLDin),PFT观察肺功能指标包括肺总量(TLC)、残气量(RV)、残气量与肺总量比(RV/TLC)、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FEV1/FVC)。结果 64名受试者依据CT肺气肿诊断标准,可分为MSCT肺气肿组40例和MSCT正常组24例,依据PFT肺气肿诊断标准,可分为PFT肺气肿组38例和PFT正常组26例。MSCT肺容积指标与肺功能指标均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P〈0.05),绝对指标Vin、Vex与PFT静态肺容积指标TLC、RV的相关性高于肺通气功能指标FVC、FEV1。MSCT肺密度指标与PFT静态肺容积指标呈负相关(P〈0.05),与肺通气功能指标呈正相关(P〈0.05)。结论 MSCT肺容积和肺密度指标与PFT肺通气功能指标有较好的相关性。MSCT检测能较好地判断患者肺功能状况,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肺康复训练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呼吸内科收治的8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肺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最大呼气峰流速值(PEF)]、动脉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观察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PEF、FEV1、FEV1/FVC优于对照组(P<0.05),PaO2、S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肺康复训练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肺部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动脉血气指标水平,临床价值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肺功能主要指标的变化。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茶碱缓释片合并金水宝胶囊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对患者进行临床症状观察和肺功能检测。15d为1个疗程,6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肺功能均有改善,2组间比较肺功能相关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FEV1与FVC的比值(FEV1/FVC)]的变化情况,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联合西药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改善了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分析16层螺旋CT (MSCT)肺容积和肺密度指标与肺功能试验 (PFT)肺通气功能指标的相关性,观察MSCT检查评价肺功能的可行性.方法 对60例受检者行胸部MSCT及PFT检查.MSCT观察不同呼吸时相下肺容积和肺密度指标:深吸气末全肺容积(Vin)、深呼气末全肺容积(Vex)、肺容积差(Vin-Vex)、肺容积比(Vex/Vin)、深吸气末平均肺密度(MLDin)、深呼气末平均肺密度(MLDex)和肺密度差(MLDex-MLDin).PFT观察肺功能指标包括肺总量(TLC)、残气量(RV)、残气量与肺总量比(RV/TLC)、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FEV1/FVC).结果 60例中,MSCT诊断正常肺部34例,肺气肿26例;PFT诊断正常肺部37例,肺气肿23例.MSCT肺容积指标与肺功能指标均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绝对指标Vin、Vex与PFT静态肺容积指标TLC、RV的相关性高于肺通气功能指标FVC、FEV1.MSCT肺密度指标与PFT静态肺容积指标呈负相关,与肺通气功能指标呈正相关.结论 MSCT肺容积和肺密度检测均能较好地判断患者肺功能状况,深呼气末CT扫描图像对肺气肿的诊断价值优于深吸气末.  相似文献   

15.
运动心肺功能试验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评价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运动心肺功能试验(CPE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临床评价中的作用及与静态肺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26例稳定期COPD患者、30例正常对照进行踏车下的负荷递增的运动心肺功能和静态肺功能检查.结果 COPD组最大耗氧量(VO2max)、无氧阈(AT)、最大通气量(Vemax)、通气储备(BR)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最大做功(Wmax)、氧脉搏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COPD组VO2max、AT、Vemax、BR与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及呼气峰值流量(PEF)呈正相关(P<0.05),与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无相关(P0.05).结论 运动心肺功能参数与静态肺功能参数呈相关关系,运动心肺功能测定可用于COPD患者早期的临床评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高分辨CT肺定量指标与肺功能检查各项指标的相关性及呼吸双相肺CT扫描对肺气肿的诊断价值。方法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轻度组8例,中度组28例,重度组26例与极重度组16例,4组均行呼吸双相全肺高分辨率CT检查,检测深吸气末、深呼气末肺密度、呼吸双相肺密度差及肺容积,分析肺密度与肺容积和肺功能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4组深吸气末与深呼气末肺密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 )、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及FEV1/FVC比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疾病严重程度增加,深吸气末与深呼气末肺容积均相应增加,但4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胸部重建后深吸气末及深呼气末肺容积与FVC、FEV2、FEV1/FVC有明显相关性(P〈0.01);深呼气末肺容积与残气量占最大肺总量百分比预计值间有明显相关性(P〈0.05);深吸气相肺密度与FEV。/FVC、残气量值有明显相关性(P〈O.05)。结论64排螺旋CT呼吸双相高分辨率肺定量指标与肺功能测定具有良好相关性,可用于评价肺气肿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胸部多层螺旋CT定量参数及肺功能检测结果。   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112例COPD患者,根据临床表型将支气管炎型COPD患者纳入支气管组(n=73),将肺气肿型COPD患者纳入肺气肿组(n=39),两组均行两次多层螺旋CT和肺功能检查,间隔4月,比较两组的肺容积指标[深吸气末肺容积(Vin)、深呼气末肺容积(Vex)、Vex/Vin],肺密度指标[深吸气末平均肺密度(MLDin)、深呼气末平均肺密度(MLDex)、MLDex-MLDin],肺功能指标[1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采用Spearman法分析肺容积、肺密度指标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结果   两组患者末次的FEV1、FEV1/FVC低于首次,FVC高于首次,其中支气管炎组的变化幅度更明显(P < 0.05);两组患者末次的Vin、Vex、Vex/Vin和MLDin、MLDex、MLDex-MLDin均低于首次,其中肺气肿组的下降幅度更明显(P < 0.05);支气管炎型患者的两次肺功能测量差值FEV1/FVC (%)与肺密度指标MLDex-MLDin呈正相关关系,肺气肿型患者的两次肺功能测量差值FEV1和FEV1/FVC与Vex/Vin、MLDex-MLDin均呈正相关关系(P < 0.05)。   结论   多层螺旋CT联合肺功能检测能显示不同表型COPD患者肺气肿以及支气管的变化,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血清中脂联素水平的变化,探讨脂联素在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1月住院的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男性患者30例,其中AECOPDⅡ级12例,Ⅲ级13例,Ⅳ级5例;COPD稳定期男性患者30例,其中COPDⅡ级13例,Ⅲ级13例,Ⅳ级4例;男性体检者健康对照30例.收集所有入选者的年龄、身高、体重及病程等资料,测定其肺功能,并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ABC-ELISA)法检测入选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结果 AECOPD组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较COPD稳定期组及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1),残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RV% pred)较COPD稳定期组及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均<0.01);COPD稳定期组的FEV1%pred、FEV1/FVC%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1),RV% pred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AECOPD组的血清脂联素较COPD稳定期组及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均<0.01);COPD稳定期组的血清脂联素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AECOPD组和COPD稳定期组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FEV1%pred(r=-0.826,r=-0.729,P均<0.01)和FEV1/FVC%(r=-0.624,r=-0.661,P均<0.01)均呈负相关,与RV%pred呈正相关(r=0.715,r=0.902,P均<0.01).结论 脂联素参与了COPD慢性气道炎症的发生发展,可作为COPD一种新的炎症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闵燕萍  金勇凤 《全科护理》2011,9(13):1159-1160
[目的]观察康复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52例COPD稳定期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78例采取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74例在一般的护理措施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病人干预前和干预后6个月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价病人的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病人FEV1、WHOQOL-BREF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治疗可提高COPD稳定期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吸烟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肺功能受损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COPD患者131例分为吸烟组86例和不吸烟组45例,比较2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与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比值,并观察吸烟组吸烟指数与COPD临床严重程度肺功能分级的关系.结果:吸烟组FEV1%为(55.09±11.30)%、FEV1/FVC为(57.80±7.31)%;不吸烟组FEV1%为(59.58±13.92)%,FEV1/FVC为(61.28±6.78)%,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临床严重程度肺功能分级Ⅰ级者吸烟指数低于Ⅱ,Ⅲ级者(P<0.05);COPD临床严重程度肺功能分级Ⅲ级者吸烟指数高于Ⅱ级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是COPD的主要危险因素,应加强对COPD患者的戒烟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