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在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中,使用硼替佐米和地塞米松进行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单县正大医院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20例根据患者及家属的意愿分为治疗组和对比组,治疗组实施硼替佐米与地塞米松的合用治疗,对比组实施常规治疗方式,观察两组的实际疗效及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比对比组高,临床受益率优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严重的不良反应出现率低,具有有可控制性。结论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对多发性骨髓瘤进行治疗效果明显,不良反应较少、较轻,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药物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治疗的合计7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参考目标,利用奇偶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采取硼替佐米+地塞米松药物、长春新碱+地塞米松+盐酸表柔比星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数据.结果: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血清Ca、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8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纳入本研究,数字法进行分组,两组各40例.两组患者都接受了常规化疗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硼替佐米治疗.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4.
硼替佐米、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09年12月在我科经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VD)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16例作为VD组,并选取同期在我科经VAD(长春瑞宾+阿霉素+地塞米松)治疗的25例MM患者作为VAD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并对VD治疗方案在初治和复发患者中疗效、轻链型和非轻链型患者中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VD组总有效率为87.50%,明显高于VAD组的48.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D组在初治和复发MM患者中疗效相当,在轻链型患者中CR率高于非轻链型患者;VD组不良反应轻微,均为可逆性。[结论]VD化疗方案治疗MM,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等优点,是目前治疗MM的一种较佳化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和分析硼替佐米+地塞米松(BD方案)治疗2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析本院2008年4月至2011年10月采用BD方案化疗的初治及难治复发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案为硼替佐米1.0-1.3mg/m2d1、d4、d8、d11,静脉注射;地塞米松20mgdl-4,口服或静脉给药。根据欧洲血液及骨髓移植组标准判定疗效,按照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常规毒性标准评价不良反应。结果26例患者5例获得完全缓解(19.2%),接近完全缓解3例(11.5%),部分缓解8例(30.8%),轻微反应3例(11.5%),无变化2例(7.7%),疾病进展5例(19.2%),总反应率为73.1%。总反应率在初治病例与复发难治性病例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3.3%VB72.7%,P〉0.05)。最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症状(包括不同程度恶心、呕吐、腹泻、便秘),其次为血液系统毒性(包括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其他不良反应为疲乏、周围神经病变、感染、血糖升高、血压升高、带状疱疹、浮肿。1例4级感染者治疗无效死亡,其余经减少硼替佐米剂量及对症治疗后均缓解。结论BD方案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沙利度胺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例初治MM患者采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沙利度胺方案化疗,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12例初治MM患者总有效率为83.3%,其中非常好的部分缓解4例(33.3%),部分缓解6例(50%)。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症状、乏力、感染、血小板减少、周围神经病变等,通过对症治疗或停药后均可恢复。结论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沙利度胺对初治MM患者是一种疗效确切、可以耐受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硼替佐米与雷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对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为MM的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190例MM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A、B两组,各95例,分别实施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方案与雷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方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血清肌酐、血清M蛋白及骨髓浆细胞等指标,分析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血红蛋白显著上升,血清肌酐、血清M蛋白及骨髓浆细胞均显著下降,且B组改变程度较A组更为显著;A组完全缓解10例,非常好的部分缓解24例,部分缓解25例,总有效率61.1%,B组分别为16、31、28例,总有效率78.9%,B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A组;A组及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3.2%及7.4%,A组患者出现4例肺部感染,B组出现2例医院感染。结论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方案与雷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方案均可有效改善MM患者临床症状,使其预后和生活质量得到提高,而雷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方案具有更好的疗效及减少肺部感染机会,是治疗以中老年患者为主的MM的黄金方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用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沙利度安联合治疗伴肾功能不全的初治多发性骨髓瘤,以探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并肾功能不全患者有效安全的方法;方法硼替佐米1.0-1.3mg/m2,静脉注射,d1、d4、d8、d11;地塞米松20-40mg/d,静脉注射,d1-4.沙利度安100mg/d,晚服.28天一疗程.结果 12例患者中获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4例,总有效率85%,患者肾功能得到逆转,不良反应可耐受;结论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沙利度安联合治疗伴肾功能不全的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国产硼替佐米药物应用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接收的7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参考对象,参照电脑随机方法分为观察和对比两组,其中观察组使用国产硼替佐米药物治疗,对比组使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数据.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比组,有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 相似文献
10.
应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VD方案)治疗Ⅲ期多发性骨髓瘤21例,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21例患者中10例达CR(47.6%),5例PR(23.8%),4例MR(19.0%),2例NC(9.5%),总有效率为90.5%。不良反应发生频率与国外报道相似。但以躁狂为主要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和疱疹病毒感染为国内首次报道。这些不良反应多是可逆的,通过暂时停药或减量并给予相应正确处理都可以得到缓解。本观察表明尽早发现药物副作用并正确处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皮下注射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皮下注射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改良版Jadad量表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提取数据后,使用StataSE12.0进行Meta分析,依据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优先报告条目(PRISMA声明)进行结果报告。结果 共纳入4篇文献,包括1 088例患者,皮下注射组与静脉注射组总反应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周围神经症[RR=0.70,95%CI(0.58,0.85)]和腹泻[RR=0.68,95%CI(0.52,0.89)]的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静脉注射用药方式相比,皮下注射用药方式不影响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但可以降低周围神经症与腹泻的发生率,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病患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以我院2009年下半年~2011年下半年住院部收治的20例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病患为研究资料,全部病患均采用硼替佐米进行治疗.在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给药护理以及药物副反应护理.结果 通过配合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多发性骨髓瘤病患经过硼替佐米治疗之后,有15例病患得以完全缓解,有3例病患得以部分缓解,有2例病患有轻微反应.结论 临床上,采用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时,应严密观察病患的不良反应,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这样才可确保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硼替佐米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联合化疗安全性及预后的影响,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宿州市立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6例MM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接受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VAD±T)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联合或不联合沙利度胺;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硼替佐米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3年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分析硼替佐米在MM联合化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3.48%,高于对照组的3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随访期间失访2例,对照组失访3例,其余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随访时间均≥3年。观察组中位PFS、OS分别为17个月、26个月,高于对照组的12个月、19个月。结论在常规联合化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硼替佐米,能够在保证治疗安全性的前提下改善患者预后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15.
通过对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在接受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的观察,研究B族维生素的镇痛作用,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提高生活质量,积极地影响硼替佐米对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吕福刚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4):105-107
目的 研究国产硼替佐米为主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分析153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其中可追溯病例71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32例接受传统治疗化疗方案(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沙利度胺),作为对照组;39例接受国产硼替佐米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的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使用地塞米松、长春新碱、马法兰及吡柔比星治疗,研究组50例使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6.00%(P 0.05)。结论: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使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减低剂量及标准剂量硼替佐米联合阿霉素、地塞米松治疗不同类型多发性骨髓瘤(MM)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52例初诊、复发及难治MM患者给予硼替佐米1.3 mg/m2(标准剂量组,26例)或1.0~1.1 mg/m2(减低剂量组,26例),第1,4,8,11天快速静脉注射,阿霉素10 mg/m2,第1~4天静脉注射,地塞米松40mg/d,第1~4天静脉滴注,治疗1~6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标准剂量组治疗总反应率为80.8%(21/26),与减低剂量组的88.5%(23/2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9);两组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3.1%(6/26)比15.4%(4/26),P=0.281;11.5%(3/26)比7.7%(2/26),P=0.620];标准剂量组与减低剂量组比较,由硼替佐米诱导的Ⅲ~Ⅳ级周围神经病[15.4%(4/26)比3.8%(1/26),P=0.038)]、带状疱疹[26.9%(7/26)比7.7%(2/26),P=0.029]、乏力[38.5%(10/26)比15.4%(4/26),P=0.045]及腹胀发生率[19.2%(5/26)比3.8%(1/26),P=0.028]前者均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减低剂量联合疗法治疗初诊和复发、难治MM患者的疗效反应与标准剂量类似,但患者对减低剂量联合方案具有更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进行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时,将硼替佐米联合化疗方案用于其中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将实验时段设置为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录入该时段我院数据资料登记有效的40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进行两组均分,单组样本量设置为20,分别对患者记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在进行治疗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将微信公众号应用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使用硼替佐米皮下注射引起不良反应的医护工作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血液病科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8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治疗组采用微信公众号对血液病科医护人员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使用硼替佐米皮下注射后,局部红肿、硬结、疼痛、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局部红肿、硬结发生率低于观察组,治疗组的疼痛缓解率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神经毒性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1203)。结论将微信公众号应用到血液病科医护人员针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使用硼替佐米皮下注射的医护工作中,可降低局部红肿、硬结、疼痛、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得到更好治疗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