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伴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急性胰腺炎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将近5 a收集完整资料的9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伴甘油三酯血症50例,非高甘油三酯血症45例,对其血清淀粉酶、钙离子浓度、假性囊肿发生率、重症胰腺炎发生率比较。结果:伴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急性胰腺炎病例Ca2+浓度下降,血清淀粉酶常不升高,假性囊肿发生率、重症胰腺炎发生率较高。结论:伴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急性胰腺炎病例血清淀粉酶常不升高;高甘油三酯血症是导致急性胰腺炎重症化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2.
血清α-淀粉酶活力是临床上诊断急性胰腺炎等疾病的重要指标。50年代起,陆续有高淀粉酶血症的肺癌病例报道。我国肺癌患者血清α-淀粉酶活力水平及高淀粉酶血症肺癌患者未见报道。本研究在这方面做了些工作,现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血清来源血清取自没有胰腺和唾液腺疾病的对  相似文献   

3.
黄东瑾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4):2254-2255
目的:探讨诊断糖尿病高血糖危象并发急性胰腺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1例糖尿病高血糖危象并发急性胰腺炎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64%的病例在初诊时血清淀粉酶并不升高,但动态观察均进行性升高;所有病例均有一过性高甘油三酯血症;45%的病例存在胆道疾病。结论:对高血糖危象患者,尤其是存在高甘油三酯血症、胆道疾病时,应密切注意合并急性胰腺炎的可能,需动态监测各项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胆管引流用于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高淀粉酶血症和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拟行ERCP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在ERCP后,未给予鼻胆管引流;试验组患者在ERCP后,给予鼻胆管引流。分别在术后3、12、24 h测定2组患者血清淀粉酶水平,比较2组患者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为10%,显著低于对照组(26.7%),P0.01;试验组胰腺炎发生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11.67%),P0.05。试验组术后3、12、24 h血清淀粉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RCP术后行鼻胆管引流可有效预防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胰蛋白酶原-2、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在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本院消化内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术后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急性胰腺炎分为胰腺炎组,高淀粉酶血症组以及对照组.分别在行ERCP前、术后6 h以及24 h检测患者淀粉酶、CRP、胰蛋白酶原-2以及PAF.[结果] 术后6 h,胰腺炎组及高淀粉酶组血清淀粉酶、CRP水平显著升高;胰腺炎组术后24 h淀粉酶、CRP水平持续升高,而高淀粉酶组有所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及24 h,胰腺炎组血清淀粉酶、CRP水平最高,其次为高淀粉酶组,对照组最低,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胰腺炎组及高淀粉酶组血清胰蛋白酶原-2、PAF显著升高,术后24 h两组血清胰蛋白酶原-2、PAF有所下降,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及24 h,胰腺炎组血清胰蛋白酶原-2、PAF最高,其次为高淀粉酶组,对照组最低,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患者在早期就出现CRP、胰蛋白酶原-2、PAF水平升高,临床上可通多检测CRP、胰蛋白酶原-2、PAF,及时判断患者是否出现急性胰腺炎情况,及时给予预防和处理.  相似文献   

6.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是一件困难的事。多年来,血清淀粉酶测定是诊断急性胰腺炎最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法。可是血清淀粉酶升高对于急性胰腺炎并不具特异性,临床上严重的急性胰腺炎也可以出现正常的淀粉酶值。有些作者认为,与急性上腹痛有关的轻度血清淀粉酶升高,倾向于排除急性胰腺炎;中度升高提示急性胰腺炎的可能性小于穿孔性溃疡;而很明显的升高则认为是急性胰腺炎特有的指征。但新近的资料未能证明血清淀粉酶升高的诊断意义。 Gambill等认为,尿淀粉酶值比血清淀粉酶值敏感。在他们报导的96例急性胰腺炎病人中,血清淀粉酶超过正常上限的只有36%,而74%的病人尿淀粉酶升高。在淀粉酶升高的病例中,血清淀粉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帕瑞昔布钠对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280名拟行ERCP且术前血清淀粉酶正常的患者,随机分为预防组(140例)及对照组(140例).预防组在ERCP术前30 min肌肉注射地西泮及山莨菪碱各10 mg,同时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对照组在ERCP术前30 min肌肉注射地西泮及山莨菪碱各10 mg.分别于ERCP术后6及24 h检测血清淀粉酶水平并观察有无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结果 ERCP术后预防组6和24 h血清淀粉酶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急性胰腺炎的总发生率为7.1%,其中预防组和对照组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3.6%、10.6%,术后6及24h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6.4%、29.3%和11.4%、20.7%,预防组高淀粉酶血症和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帕瑞昔布钠可以有效地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奥曲肽在预防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急性胰腺炎发生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台州医院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3 350例次ERCP的临床资料,根据ERCP术后是否应用奥曲肽预防高淀粉酶血症和急性胰腺炎的发生,设立治疗1组和治疗2组,比较两组间高淀粉酶血症和急性胰腺炎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间高淀粉酶血症和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并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本组资料提示奥曲肽并不能有效预防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急性胰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65例拟行CRCP诊断和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85)术后仅采用抗炎、补液、支持等常规治疗;西咪替丁组(n=90)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术前1 d和当日静脉滴注5%GS 500 mL+西咪替丁1.0 g,1次.d-1;泮托拉唑组(n=90)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术前1 d和当日静脉滴注NS 100 mL+泮托拉唑60 mg,1次.d-1。术前、术后第3、6、12、24小时分别测定血清淀粉酶并观察有无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结果24 h内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对照组、西咪替丁组、泮托拉唑组分别为9.4%、7.8%、2.2%;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对照组、西咪替丁组、泮托拉唑组分别为24.7%、22.2%、12.2%。对照组和西咪替丁组的高淀粉酶血症、急性胰腺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泮托拉唑组与对照组和西咪替丁组的高淀粉酶血症、急性胰腺炎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对术后高淀粉酶血症、胰腺炎均有预防作用,而西咪替丁对术后高淀粉酶血症、胰腺炎预防作用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鼻胆管引流预防治疗性ERCP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讨内镜鼻胆管引流术预防治疗性ERCP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效果。方法  14 0例治疗性ERCP术后有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可能的病人。 5 4例高危病人术后置鼻胆管引流 ,与 86例非引流病人对照 ,观察术后 2h \2 4h血清淀粉酶值、高淀粉酶血症和急性胰腺炎发生率。结果 两组病人术后 2h血清淀粉酶值分别为 (170 .6 8± 116 .4 5 )和 (2 75 .84± 333.11) (P <0 .0 5 ) ,高淀粉酶血症分别为 9.2 6 %和2 6 .74 % (P <0 .0 5 ) ,急性胰腺炎发生率分别为 0与 6 .98% (P <0 .0 5 ) ,均具有显著差异 ;术后 2 4h血清淀粉酶值分别为 (2 34.4 7± 4 37.0 8)和 (349.4 9± 5 0 4 .5 2 ) (P >0 .0 5 ) ,胰管显影率分别为 39%和 34% (P >0 .0 5 ) ,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内镜鼻胆管引流能有效预防治疗性ERCP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直肠应用消炎痛栓预防胆总管结石病人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的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胆总管结石病人113例随机分为2组,预防组60例,对照组53例。预防组术前1h给予消炎痛栓100mg塞肛,对照组不给予消炎痛栓。测定两组病人术前及术后6、24h血清淀粉酶水平,观察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结果预防组ERCP术后6、24h血清淀粉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2.31、-2.20,P%0.05)。预防组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3.902、5.316,P〈0.05)。结论直肠应用消炎痛栓可以预防胆总管结石病人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何明海  袁宁  杨文翔 《华西医学》2009,(6):1535-1536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及急性胰腺炎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及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除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特征外,11例有腹痛,所有病例甘油三酯、血尿淀粉酶、脂肪酶均明显升高,CT检查胰腺均有改变,而超声检查仅有6例有改变;12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对于有腹痛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甘油三酯明显升高者应及时查淀粉酶及脂肪酶,必要时作腹部CT检查,以便能及时发现急性胰腺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奥曲肽对胰头癌胆道支架置入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的预防作用。【方法】收集2011年8月至2014年7月行胆道支架置入术的胰头癌患者82例,术前30 min只常规给药者为对照组( n=42),加用奥曲肽者为观察组( n=40)。记录受试者术前1 d、术后3 h、24 h血清淀粉酶水平,淀粉酶恢复正常所需时间,统计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后3 h、24 h血清淀粉酶水平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23.5±67.6vs.235.2±128.6;166.2±130.6vs.345.1±209.8),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观察组均较对照组低,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所需天数观察组(2.75±0.71)低于对照组(4.83±1.27),所有数据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奥曲肽能预防胰头癌胆道支架置入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发生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的危险因素,为其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并以ERCP治疗的2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7例发生高淀粉酶血症和胰腺炎,以Execl表格详细统计患者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确立高淀粉酶血症和胰腺炎的危险因素,并建立数学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该模型对高淀粉酶血症和胰腺炎的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体质指数(BMI)、糖尿病、白细胞数量、血小板计数、白蛋白、谷氨酰转肽酶水平、凝血酶原时间、乳头开口类型、胆总管狭窄、酗酒、乳头插管时间、ERCP操作时间、进胰管次数及乳头旁憩室均能够影响ERCP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胆总管狭窄、凝血酶原时间≥12 s、非绒毛型乳头开口类型、谷氨酰转肽酶≥50 u/L、乳头插管时间≥5 min、进胰管次数≥3次是导致ERCP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Logistic回归结果建立数学预测模型Logit=0.964X_3+0.772X_7+1.021X_(10)+1.004X_9+0.912X_(11)+1.534X_(13)-1.306,ROC显示该模型对ERCP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的预测价值较高[曲线下面积(AUC)=0.790,P0.05]。结论针对各项危险因素建立数学预测模型能对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风险做出较准确的预测,便于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内镜下胰管支架置入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效果.方法 入选90例ERcP或ERCP+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患者.其中50例术后置入胰管支架引流(支架组),与40例非引流患者(对照组)观察比较,观察术后3 h及24 h血清淀粉酶值、高淀粉酶血症和术后急性胰腺炎发生率.结果 支架组患者术后3 h及24 h血清淀粉酶值分别为(198.33±70.15)U/L、(267.54±76.34)U/L,低于对照组的(357.28±101.37)U/L、(439.72±97.13)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分别为8.00%和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胰腺炎发生率分别为0与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下胰管支架置入能有效预防ERCP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鼻胆管引流预防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的疗效.方法对泰州市人民医院行治疗性ERCP患者110例随机分成引流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术后2h和术后24 h血淀粉酶值,比较高淀粉酶血症和术后急性胰腺炎发生率.结果引流组术后2h、术后24 h血淀粉酶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引流组术后高淀粉酶血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引流组无急性胰腺炎,常规治疗组有6例胰腺炎.结论鼻胆管引流能有效预防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128例成功应用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治疗效果及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情况,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13项潜在危险因素,得出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的高危因素。结果胰腺炎发生率为10.2%(13/128),2例表现为中度型,无重度型,高淀粉酶血症为17.2%(22/128),胆管炎为10.2%(13/128),穿孔1.6%(2/128),无出血等其他并发症。胰腺炎病史(P=0.016)、机械碎石(P=0.007)、40~60岁女性(P=0.010)患者有较高的胰腺炎发生率,困难插管(P=0.000)患者有较高的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结论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偏高,40~60岁女性、胰腺炎病史、需机械碎石及困难插管为术后并发胰腺损伤的高危因素,此类患者行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需慎重,如需要保护乳头肌功能的患者可术后留置胰管引流。  相似文献   

18.
血清中脂肪酸和α-淀粉酶活性测定常被用于急性或复发性胰腺炎患者的诊断和随访,而由于有19%的胰腺炎患者血清淀粉酶活性可以正常,所以血清脂肪酸对于大多数胰腺炎患者就成为一种重要的血液化学标记物。除胰腺炎外,患一些非恶性疾病如肝胆或胃肠疾病、脓毒血症、肾衰、肺衰和硬膜下出血等也会引起血清中脂肪酸和淀粉酶升高。1987年,Stein等报告一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细胞瘤病人血清脂肪酶活性呈显著性升高(高达正常参考值上限的7倍),而血清淀粉酶活性则未见升高,该文作者证实可能是由于一种特异的与脂肪酶有高亲和力的免疫球蛋白G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和宁)对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急性胰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行治疗性ERCP患者共164例分为两组,生长抑素组76例,术前30min开始静滴生长抑素(生理盐水1000mL加生长抑素6mg维持24h静滴)。对照组88例,同样在同一时间内静滴不加生长抑素的相同量的液体。分别于术前、术后6h、术后24h测定血清淀粉酶,同时观察胰腺炎的临床表现。结果:生长抑素组术后6h血清淀粉酶水平明显较对照组低,分别为(175.13±140.48)IU/L、(304.81±232.94)IU/L(P<0.01),生长抑素组24h血清淀粉酶水平也明显较对照组低,分别为(113.34±100.12)IU/L、(201.09±180.50)IU/L(P<0.01)。术后6h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两组分别为32.9%、48.9%(P<0.05),术后24h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两组分别为13.2%、27.3%(P<0.01)。生长抑素组及对照组治疗性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率分别为1.3%、8.0%(P<0.05)。结论:生长抑素对治疗性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0.
护理干预减少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的发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减少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发生的作用。方法通过对1998年10月至2002年8月1200例ERCP进行回顾性分析,确定122例高淀粉酶血症与13例急性胰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制定手术配合的护理对策,在2002年9月至2005年8月1221例ERCP患者中实施护理干预,观察比较实施护理干预前(对照组)与实施护理干预后(预防组)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发生情况,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评价与讨论。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前1200例ERCP发生高淀粉酶血症122例与胰腺炎13例,实施护理干预后1221例ERCP发生高淀粉酶血症22例与胰腺炎2例,通过护理干预,高淀粉酶血症从10.16%下降至1.80%(P<0.01),急性胰腺炎从1.08%下降至0.16%(P<0.01)。结论引起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与急性胰腺炎的大部分因素是可以避免的,除了手术医生的操作技巧外,与护理配合密切相关,在术前与术中采取护理干预是积极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