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终末期肾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行MHD治疗的10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与入院后24h内血清RBP水平,根据治疗期间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将患者分为事件组(n=41)和非事件组(n=59)。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相关指标与MHD终末期肾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关系,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RBP对MHD终末期肾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评估价值。结果:与非事件组相比,事件组年龄明显更大,透析时间更长,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肌钙蛋白(Troponin,cTn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免疫反应性甲状旁腺素(immunoreactive parathyroid hormone,iPTH)及RBP水平均明显更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369)、透析时间(OR=1.595)、cTnT(OR=1.082)、CRP(OR=1.059)及RBP(OR=2.793)均是MHD终末期肾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RBP水平预测MHD终末期肾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曲线下面积为0.769(95%CI:0.662~0.855),敏感度为75.61%,特异度为70.73%,最佳截断值为178.08mg/L。结论:高水平RBP是MHD终末期肾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对MHD终末期肾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具有重要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并发不安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7月于石河子市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的MHD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并发RLS组(A组)与未并发RLS组(B组)患者的一般状况及各项临床参数指标的差异。通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因素与RLS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MHD患者169例,未合并RLS组患者103例,合并RLS组患者66例,患病率为39.05%。2组间年龄(t=-2.297,P=0.022)、透析龄(t=-2.938,P=0.003)、血红蛋白(t=-2.205,P=0.027)、血肌酐(t=3.309,P=0.001)、血磷(t=5.732,P=0.002)、血镁(t=-4.070,P<0.001)、血清铁(t=-3.545,P<0.001)、甲状旁腺激素(PTH;t=-4.038,P<0.001)、β2微球蛋白(β2-MG;t=-3.655,P<0.001)、铁蛋白(t=-2.291,P=0.0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0.976,95%CI:0.952~1.000,P=0.046)、透析龄(OR=1.019,95%CI:1.009~1.029,P<0.001)、血红蛋白(OR=0.976,95%CI:0.957~0.995,P=0.012)、血镁(OR=13.134,95%CI:2.561~67.366,P=0.002)、PTH(OR=1.002,95%CI:1.001~1.003,P=0.001)、β2-MG(OR=1.008,95%CI:1.002~1.013,P=0.010)、铁蛋白(OR=0.998,95%CI:0.996~1.000,P=0.015)与RLS发生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长透析龄(β=1.414,P=0.048)、高PTH(β=0.012,P=0.035)、高β2-MG(β=0.013,P=0.014)、低铁蛋白(β=-0.091,P=0.004)是MHD患者发生RL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LS是MHD患者的常见并发症,透析龄长、PTH及β2-MG增高、铁缺乏可能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RLS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抑郁患者血清部分细胞因子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在南通大学附属吴江第一人民医院行MHD患者79例,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本评分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2组患者血清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本评分,MHD患者抑郁发生率57%;抑郁组与非抑郁组年龄、性别、透析时程、原发病构成、血红蛋白、血白蛋白、血肌酐水平等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抑郁组血清IL-1β、IL-6水平增高,与非抑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抑郁程度MHD患者血IL-6水平随着抑郁程度加重而增高,血IL-6与HAMD评分值正相关(r=0.380,P=0.01),血IL-1β、TNF-α水平与HAMD抑郁评分值无相关性(P>0.05)。结论 MHD抑郁患者血IL-1β、IL-6表达水平增高,且IL-6与抑郁的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有可能作为判断MHD患者抑郁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活性炭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HD)对维持性透析(MHD)患者血钙、磷、脂代谢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PTH)的影响.[方法] 本院接受MHD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单纯予HD治疗,观察组采用活性炭血液灌流联合HD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钙(Ca2+)、血磷(P5+)、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PTH水平的变化及皮肤瘙痒情况.[结果] ①治疗12周,观察组Ca2+上升,两组P5+、PTH均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Ca2+高于对照组,P5+及PTH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两组TG、TC均上升(P<0.05),但组间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治疗后,两组hs-CRP、IL-6、TNF-α子水平均降低(P<0.05),观察组上述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④观察组皮肤正常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活性炭血液灌流联合HD治疗MHD患者,可提升患者血钙水平,降低血磷、PTH及炎症因子水平,稳定脂质代谢,减轻患者皮肤瘙痒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患者行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治疗后抑郁症发病情况,为临床早期采取干预措施提供指导。方法 7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均于行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治疗3个月后进行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和简明国际神经精神障碍调查表评分,并依据评分结果分为抑郁组32例和非抑郁组38例,门诊或电话随访,比较2组进入研究1a内死亡、脑血管意外、心血管意外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抑郁组1a累计病死率和心、脑血管意外发生率均高于非抑郁组(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症、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是发生各种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抑郁症是终末期肾病患者常见合并症,且是其死亡及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贫血(MD)发生率,并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MD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中医医院开展MHD治疗的80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集录入人口学特征与疾病相关数据,检测血清学相关实验室指标。按MHD治疗期间MD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n=60)、未发生组(n=20),对比两组人口学资料、MHD治疗数据以及实验室指标,将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单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并分析影响老年MHD患者MD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结果 老年MHD患者MD发生率为75.00%(60/80);发生组血清钙、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未发生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Kendall’s的tau-b检验发现,患者血清钙、磷、前白蛋白(pre-ALB)与老年MHD患者MD发生呈负相关(r<0,P均<0.05),患者血清i PTH、CRP与老年MHD患者MD发生呈正相关(r>0,P均<0.05);经Logist...  相似文献   

7.
氟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因糖尿病肾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4例,随机分为氟伐他汀治疗组及非氟伐他汀治疗组各22例,2组患者治疗前后3个月分别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甘油三酯(TG)及总胆固醇(TC),并与非糖尿病肾病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痛肾病透析患者hs-CRP、IL-6、TNF-α、TG、TC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治疗三月后,治疗组hs-CRP、IL-6、TNF-α、TG、TC水平下降,且与治疗前及非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氟伐他汀能改善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透患者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 )患者低血糖发生情况,并采用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其发生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选取 2020 年 5 月至 2022 年 4 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 168 例糖尿病肾病 MHD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低血糖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 比较分析两组相关临床资料, 采用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糖尿病肾病MHD 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影响因素。结果: 168 例糖尿病肾病 MHD 患者共 80 例发生低血糖,发生率高达 47.62%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年龄、体质量指数( BMI )、糖尿病病程、文化程度、用药依从性、照顾能力等资料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经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60 岁、 BMI≤21%kg/m 2 、糖尿病病程 >5 年、小学及中学文化、用药依从性差、照顾能力差可能是糖尿病肾病 MHD 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 OR 值 >1 )。 结论:糖尿病肾病 MHD患者发生低血糖情况较为常见,其危险因素较多,主要包括年龄 >60 岁、 BMI≤21%kg/m 2 、糖尿病病程 >5 年、文化程度低、用药依从性差、照顾能力差等,临床应针对高危人群根据上述危险因素制定相关防治措施,以减少低血糖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血清Th细胞因子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海南省安宁医院收治的100例在脑卒中发病后24 h内入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抑郁患者(脑卒中后抑郁组,n=37)、脑卒中后非抑郁患者(脑卒中后非抑郁组n=63))和同期体检健康的受试者(正常对照组,n=50)。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三组入院后第1、7天的血清Th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8(IL-18)的表达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结果 100例脑卒中患者中有37例(37. 0%)在入院2周时被诊断为重度抑郁症。入院后第1天,脑卒中患者血清IL-6、TNF-α和IL-18表达水平(7. 99±3. 36 pg/ml; 12. 97±5. 30 pg/ml; 370. 38±127. 09 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5. 02±2. 06 pg/ml; 9. 69±3. 99 pg/ml; 168. 96±75. 26 pg/ml)(P 0. 05)。入院后第7天,脑卒中患者血清IL-6、TNF-α和IL-18水平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0. 05),脑卒中后抑郁组患者血清IL-18表达水平(463. 47±134. 83 pg/ml)明显高于脑卒中后非抑郁组患者(343. 62±119. 14 pg/ml,P 0. 05),而脑卒中后抑郁组与脑卒中后非抑郁组患者血清IL-6(7. 03±3. 10pg/ml vs. 8. 16±3. 80 pg/ml)、TNF-α(11. 74±4. 36 pg/ml vs. 10. 67±4. 27 pg/ml)水平无显著差异(P 0. 05)。脑卒中后第7天血清IL-1是脑卒中急性期并发抑郁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1. 008,95%CI:1. 004~1. 011,P 0. 01),而血清IL-6、TNF-α水平与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无相关性,分别为OR=1. 069,95%CI:0. 417~2. 471,P 0. 05和OR=1. 081,95%CI:0. 562~2. 011,P 0. 00。结论脑卒中后第7天血清Th细胞因子IL-18表达显著增高,且与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症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与急性呼吸衰竭(ARF)病情的关系。方法:以2015-08-2018-12期间本院收治的247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合并ARF组(86例)和非合并ARF组(161例),统计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检测患者血清TNF-α、IL-1β、IL-18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心肌梗死发生ARF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血清TNF-α、IL-1β、IL-18对心肌梗死患者发生ARF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饮酒、高血压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ARF组患者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pO_2)、pH值显著低于非合并组,PaCO_2、实际碳酸氢根、心率(HR)、呼吸频率(RR)显著高于非合并ARF组(P0.05);合并ARF患者血清中TNF-α、IL-1β、IL-18水平显著高于非合并ARF组(P0.05);合并Ⅰ型ARF患者TNF-α、IL-1β、IL-18水平显著低于合并Ⅱ型ARF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NF-α、IL-1β、IL-18水平是心肌梗死患者发生ARF的影响因素(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NF-α、IL-1β、IL-18预测心肌梗死患者发生ARF的AUC为0.863、0.829、0.838,三者联合检测对心肌梗死ARF预测的AUC为0.949。结论:心肌梗死合并ARF患者血清TNF-α、IL-1β、IL-18水平升高,与心肌梗死合并ARF有密切关系,联合检测心肌梗死患者血清TNF-α、IL-1β、IL-18水平对发生ARF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常规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高通量血液透析(high-flux hemodialysiS,HFD)、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对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广两百色市人民医院透析龄超过6个月的稳定MHD患者48例,随机分为HD组16例、HFD组16例和HD+HP组16例.3组患者分别在首次治疗前后,以及治疗3个月后透析前,通过免疫比浊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t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血清含量,同时测定20例健康志愿者CRP、IL-6、TNF-α血清含量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3组MHD患者共48例治疗前的CRP、IL-6、TNF-α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组首次治疗后及治疗3个月后CRP、IL-6、TNF-α均升高,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FD组首次治疗后CRP、IL-6、TNF-α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CRP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TNF-α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HP组首次治疗后CRP、IL-6、TNF-α均下降,其中CR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TNF-α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CRP、IL-6、TNF-α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HD+HP组的CRP、IL-6、TNF-α值低于HF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HP组下降百分比高于HF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HD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HFD和HP可以降低CRP、IL-6、TNF-α水平,改善患者的微炎症状态,HP可能优于HFD.3个月治疗并不能完全纠正微炎症状态,需进一步观察更长时间或联合其他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度脑外伤患者血清微小RNA-146a(miR-146a)水平与继发性癫痫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该院重度脑外伤住院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继发癫痫分为重度脑外伤继发性癫痫组61例,单一重度脑外伤组43例,同期选择该院体检健康者7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测定miR-146a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miR-146a与TNF-α、IL-6、IL-1β相关性,对影响继发性癫痫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重度脑外伤继发性癫痫组、单一重度脑外伤组患者血清miR-146a、TNF-α、IL-6、IL-1β水平较高(P<0.05),与单一重度脑外伤组相比,重度脑外伤继发性癫痫组患者血清miR-146a、TNF-α、IL-6、IL-1β水平较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重度脑外伤继发性癫痫患者血清miR-146a与TNF-α、IL-6、IL-1β水平呈正相关(r=0.580、0.505、0.474,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iR-146a、TNF-α、IL-6、IL-1β水平升高是重度脑外伤继发性癫痫的危险因素。结论重度脑外伤继发性癫痫患者血清miR-146a水平上调,检测血清miR-146a水平有助于诊断重度脑外伤继发性癫痫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发生贫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68例MHD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血红蛋白(Hb)水平差异分为达标组(Hb≥110 g/L,n=76)与未达标组(Hb110 g/L,n=92),分析患者贫血发生与其基本资料、实验室指标、治疗情况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贫血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168例MHD患者中,Hb控制达标率为45. 24%;达标组透析龄、EPO剂量、hs-CRP水平、血总钙水平、透析前钙磷乘积、i PTH水平、i PTH≥300 ng/L占比低于未达标组,而SF达标率、TSAT达标率、血清白蛋白水平高于未达标组(P0. 05);透析龄 5年、i PTH≥300ng/L、血钙低水平是影响MHD患者Hb达标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白蛋白≥35 g/L则为保护因素(P0. 05)。结论 MHD患者多存在贫血问题,长透析龄、高水平i PTH、血钙低水平是影响MHD患者发生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白蛋白≥35 g/L则为保护因素,可由此采取相应措施防治MHD贫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32γ、IL-6水平与骨密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MHD治疗的168例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作为MHD组(n=168)。另选取45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45)。根据右跟骨骨密度T值将MHD组患者分为正常骨密度组(n=33),骨密度降低组(n=90)和骨质疏松组(n=45)。比较MHD组与对照组血清IL-32γ、IL-6水平及T值,不同骨密度组一般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影响骨密度降低的因素,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研究血清IL-32γ、IL-6水平与T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MHD组血清IL-32γ水平、T值低于对照组,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骨密度组年龄、MHD治疗时间、甲状旁腺激素、血清IL-32γ、血清IL-6水平、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T值降低年龄、MHD治疗时间、甲状旁腺激素、血清IL-6水平升高,血清IL-32γ水平降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MHD治疗时间、血清IL-32γ水平、血清IL-6水平是影响MHD患者骨密度降低的相关因素(OR=1.781,6.514,2.440,P0.05);血清IL-32γ水平与T值正相关(r=0.653,P0.05);血清IL-6水平与T值负相关(r=-0.379,P0.05)。结论 MHD患者骨密度降低,血清IL-32γ、IL-6水平是MHD患者骨密度降低的相关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和单胺类神经递质在乳腺癌伴发抑郁患者体内的水平及其对该病临床防治的重要意义。方法对124例乳腺癌住院患者进行抑郁评估,并根据评分结果,将其分为乳腺癌伴抑郁症组71例,乳腺癌不伴抑郁症组53例;同时选取身心健康的女性4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多巴胺(DA)、五羟色胺(5-HT)水平,并分析其与乳腺癌伴发抑郁症的相关性。结果组间比较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乳腺癌伴发或不伴发抑郁症组患者血清IL-6、TNF-α均显著升高(P0.01),但仅乳腺癌伴发抑郁症患者血清DA、5-HT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乳腺癌不伴发抑郁症组比较,伴发抑郁症的乳腺癌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显著升高而DA、5-HT水平显著降低(P0.01)。Pearson分析显示,IL-6、TNF-α与乳腺癌伴发抑郁症呈正相关,而DA、5-HT与乳腺癌伴发抑郁症则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NF-α是乳腺癌伴发抑郁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细胞因子水平增加和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降低与乳腺癌伴发抑郁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监测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脑出血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患者的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 检测110例24 h内发生基底节出血患者人院时血糖、IL-6、vWF、TNF-α的血浆浓度,结合临床资料,对24 h死亡概率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男性、出血量大、高血压史和入院时高IL-6、TNF-α、收缩压、血糖是基底节出血24 h死亡的危险因素(P<0.1),高vWF是保护因素(P<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史、入院时高IL-6、血糖是基底节出血24 h死亡的危险因素(P<0.1),高vWF是保护因素(P<0.1).结论 检测大脑基底节出血患者人院时血糖、IL-6、vWF的血浆浓度,结合高血压病史的有无,可能对早期死亡的预测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急救,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01-2014-12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2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根据其是否发生END,分为END组(n=60)和非END组(n=62),对比分析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以及影像学资料,并进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判定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将END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在内科保守方式基础上行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组术急救,对照组行内科保守方式,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END组患者的NIHSS评分、白细胞计数(WBC)、血清汇总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白介素-6(IL-6)浓度、颅内血肿体积、出血是否破入脑室比例均显著高于非END组(P0.05),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出血破入脑室和WBC;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0%vs.83.33%,P0.05)。结论: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WBC越高、出血破入脑室概率越大,END的发生率就越高,患者预后便越差;当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发生END时应立即采取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进行临床急救,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MHD)抑郁状况与血白蛋白及血肌酐等指标的关系。[方法]应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将73例MHD病人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比较两组病人血白蛋白(Alb)、血肌酐(Scr)等生化指标的差异,并分析其与抑郁评分的相关关系,应用二项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抑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抑郁41例,非抑郁32例,抑郁发生率为56.2%;抑郁组和非抑郁组之间的Alb、S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评分与Alb、Scr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显示Alb和Scr为抑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HD病人抑郁发生率高且与Alb、Scr密切相关,Alb和Scr为抑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比率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远期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126例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痛患者血浆IL-10、TNF-α和TNF-α/IL-10水平,按TNF-αIL-10水平将患者分为,高TNF-α/IL-10组(TNF-α/IL-10≥4.1)和低TNF-α/IL-10组(TNF-α/IL-10<4.1),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在心血管事件(猝死、心肌梗死、再狭窄、再次血管重建)的差别.结果:在12个月的随访中,发生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21例和心血管原因导致的死亡6例.高TNF-α/IL-10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低TNF-α/IL-10组(P<0.05);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PCI后TNF-α/IL-10比值(RR=3.872,95%CI=2.765~8.314,P=0.033)和糖尿病(RR-1.556,95%CI=1.332~2.217,P=0.043)对晚期心血管事件具有独立预测价值.结论:冠心病患者体内存在的促炎和抗炎机制的平衡失调,加速冠心病的进展,TNF-α/IL-10可作为冠心病介入治疗后远期心血管事件发生较强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并发不安腿综合征( restless legs syndrome ,RLS)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收集无锡市人民医院2014年154例MHD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失眠、高血压、残余尿、糖尿病、血红蛋白、血钙、血磷、白蛋白、甲状旁腺素、铁蛋白及肝炎病毒携带情况,其中有RLS46例,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MHD并发RLS的主要相关因素。结果154例MHD患者中,共有RLS46例,占29.9%,MHD并发RLS与失眠、高血压、残余尿、糖尿病、血磷、铁蛋白及肝炎病毒携带情况具有显著相关性(P均小于0.05),而与性别、年龄、血红蛋白、血钙、白蛋白、甲状旁腺素无统计学相关性,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MHD并发RLS有显著性影响的因素是失眠,其优势比是4.012。结论失眠、高血压、残余尿、糖尿病、高血磷、低铁蛋白及肝炎病毒携带可能是导致MHD并发RLS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的病情及预后,需及早综合性治疗,避免单纯地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