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并分析不同病变程度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差异。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惠东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30例新生儿HIE患儿作为HIE组,另选取周期在医院分娩的30例正常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比对照组、HIE组及HIE不同病情程度亚组血清IL-6水平差异;对比急性期HIE、恢复期HIE患儿血清IL-6水平、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分析血清IL-6水平与NBNA评分相关性,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L-6水平预测新生儿HIE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结果:轻度组与对照组出生后1 d、3 d、10 d IL-6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与重度组出生后1 d、3 d、10 d IL-6水平均高于轻度组、对照组(P<0.05);重度组出生后1 d、3d、10 d IL-6水平高于中度组(P<0.05);急性期HIE患儿IL-6水平高于恢复期HIE患儿,NBNA评分低于恢复期患儿(P<0.05);绘制RO...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25-羟维生素D[25-(OH)D]、乳酸脱氢酶(LDH)在新生儿B族溶血性链球菌(GBS)感染败血症患儿血清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4例GBS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败血症分为GBS感染组103例和败血症组101例,另选取同期健康新生儿10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25-(OH)D、LDH水平并分析二者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25-(OH)D、LDH对新生儿GBS感染败血症的预测价值;分析新生儿GBS感染败血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GBS感染组患儿血清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LDH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败血症组患儿血清25-(OH)D水平低于GBS感染组,LDH水平高于GBS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GBS感染败血症患儿血清25-(OH)D、LDH水平呈负相关(P<0.05); 25-(OH)D、LDH联合预估新生儿GBS感染败血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大于25-(OH)D、LDH单独预估(P<0.05)。血清25-(OH)D、LDH是影响新生儿GB...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itizing enterocolitis,NEC)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 -12(IL-12)及白细胞介素 -17(IL-17)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 80 例新生儿 NEC 作为病例组和 65 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80例 NEC 新生儿根据修正 Bell 分期分为Ⅰ期组(31 例),Ⅱ期组(37 例)和Ⅲ期组(12 例)。对照组于出生 3 天后,病例组于治疗前检测血清 IL-12 及 IL-17 水平变化。应用 ROC 曲线分析血清 IL-12 及 IL-17 水平对新生儿 NEC 的诊断价值。结果 病例组血清 IL-12(63.80±10.27ng/L vs 20.62±5.83 ng/L)及 IL-17(22.73±6.50 ng/L vs 6.35±2.28 ng/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40,9.572,均 P<0.05)。Ⅲ期血清 IL-12(79.30±14.80 ng/L vs 62.40±9.52 ng/L,51.72±7.40 ng/L)及 IL-17(34.60±9.72 ng/L vs 20.85±6.17 ng/L, 14.20±4.38 ng/L)水平均明显高于Ⅰ期和Ⅱ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205,7.228,均 P<0.05);且Ⅱ期血清 IL-12 及 IL-17 均明显高于Ⅰ期(P<0.05)。ROC 曲线分析显示,血清 IL-12 及 IL-17 水平诊断新生儿 NEC 的最佳截值分别为 48.75ng/L 和 15.60 ng/L,两项联合诊断新生儿 NEC 的曲线下面积(0.902,95%CI:0.845 ~ 0.963)最大,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90.3% 和 83.5%。结论 血清 IL-12 与 IL-17 水平在新生儿 NEC 中明显升高,且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相关,两项联合检测对新生儿 NEC 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新生儿败血症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降钙素原(PCT)、血小板计数(PLT)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指导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宣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新生儿败血症患儿42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生产且身体健康无感染的新生儿53名为对照组。对比两组NEU%、PCT、PLT水平,对比观察组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前后NEU%、PCT、PLT水平;分析NEU%、PCT、PLT单一检测及三者联合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价值。结果 NEU%、PCT水平:观察组治疗前>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水平:观察组治疗前<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结果显示,NEU%+PCT+PLT检测曲线下面积(AUC)为0.893,敏感度为0.934,特异度为0.904。结论 新生儿败血症中NEU%、PCT水平升高,PLT水平下降,三指标均可作为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指标,且可提示新生儿败血症病情发展及治疗疗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和NADPH氧化酶亚基4(NOX4)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至2020年我院收治的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者92例作为PH组,分为PH轻度组(30例)、PH中度组(40例)及PH重度组(22例);同时选择稳定期COPD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ADMA、NOX4水平。应用ROC曲线分析血清ADMA、NOX4水平对COPD患者并发PH的预测价值,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COPD并发PH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轻度、中度和重度PH组ADMA、NOX4、IL-12、TNF-α、IL-6水平升高,IFN-γ、FEV1%、FEV1/FVC、DLCO%水平降低(P<0.05)。随着COPD并发PH病情逐渐严重,ADMA、NOX4、IL-12、TNF-α、IL-6水平逐渐升高,IFN-γ、FEV1%、FEV1/FVC、DLCO%水平逐渐降低(P<0.05)。ADMA、NOX4与FEV、FEV1/FVC、IFN-γ呈负相关,与IL-12、TNF-α...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2(IL-12)、淀粉酶样蛋白A(SAA)、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确诊感染性疾病的新生儿67例为观察组,其中细菌感染39例,病毒感染28例;另选取同期在我院出生的健康新生儿6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上述各项血清标志物水平。结果 观察组各项血清标志物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细菌感染新生儿PCT、CRP、IL-12、CD64高于病毒感染患儿,SAA低于病毒感染患儿(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血清标志物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PCT、CRP、IL-12、SAA、CD64单独及联合诊断新生儿感染的AUC分别为0.813、0.765、0.828、0.784、0.730、0.869(均P<0.001),鉴别细菌与病毒感染的AUC为0.826、0.771、0.768、0.743、0.732、0.832(均P<0.001)。结论 PCT、CRP、IL-12、SAA、CD64对于新生儿感染的诊断以及细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感染性喉炎和痉挛性喉炎患儿血清中IL-4、IFN-γ和IgE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26例感染性喉炎、31例痉挛性喉炎患儿入院时(急性期)、出院前(恢复期)及正常对照组儿童(25名)血清IL-4、IFN-γ水平;采用荧光酶联免疫法检测IgE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急性期感染性喉炎和痉挛性喉炎患儿血清IL-4、Ig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急性期感染性喉炎患儿血清IgE水平明显低于痉挛性喉炎患儿(P<0.05);恢复期感染性喉炎和痉挛性喉炎患儿血清IL-4、IgE水平较急性期明显降低(P均<0.05),恢复期感染性喉炎患儿血清IgE水平明显低于痉挛性喉炎患儿(P<0.05)。急性期感染性喉炎和痉挛性喉炎患儿血清IFN-γ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恢复期感染性喉炎和痉挛性喉炎患儿血清IFN-γ水平较急性期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感染性喉炎和痉挛性喉炎患儿存在免疫功能紊乱,IL-4、IFN-γ和IgE在患儿免疫病理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检测IgE水平有助于两种喉炎的鉴别。  相似文献   

8.
王品  张靖 《临床荟萃》2021,36(6):545
目的 探讨新生儿感染性休克患儿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淀粉酶样蛋白A(SAA)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 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于我院出生并诊治的新生儿感染性休克患儿87例以及于我院出生并诊治的普通感染组新生儿50例进行对照研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两组新生儿血清HMGB和SAA水平。结果 新生儿感染性休克组患儿血清HMGB1和SAA水平均要显著高于普通感染组患儿(P<0.05);新生儿感染性休克患儿中,生存组患儿血清HMGB1和SAA水平均要明显低于死亡组患儿(P<0.05),血清HMGB1水平与血清SA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08,P<0.05)。结论 新生儿感染性休克患儿血清HMGB1和SAA水平越高,患儿预后越差,可作为新生儿感染性休克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及血红蛋白联合预测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反应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2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78例KD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患儿对IVIG治疗是否敏感分为反应组(48例)和无反应组(30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血清IL-6、ESR、血红蛋白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KD患儿IVIG无反应性的影响因素,借助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IL-6、ESR、血红蛋白单项及三者联合检测对KD患儿IVIG反应性的预测效能。结果 反应组血清IL-6、ESR低于无反应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无反应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IL-6、ESR、血红蛋白是KD患儿IVIG无反应性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6、ESR、血红蛋白预测KD患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多巴胺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以单双号编号法随机分为试验组(25例,常规治疗+多巴胺)和对照组(25例,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WBC、APACHEⅡ评分、RR、HR、动脉血乳酸、PCT、TNF-α、CRP、IL-8、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SBP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巴胺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效果显著,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血压、RR、HR、动脉血乳酸等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新生儿败血症并发心肌损害患儿血清微小RNA-16(miR-16)、线粒体偶联因子-6(CF-6)、和肽素(Copeptin)水平变化意义。方法 将该院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105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根据是否并发心肌损害分为心肌损害组(43例)与无心肌损害组(62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心肌损害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I(cTnI)、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以及血清miR-16、CF-6、Copeptin水平,分析各血清指标与心肌损害标志物相关性及对新生儿败血症并发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对比心肌损害组不同病情患儿血清miR-16、CF-6、Copeptin水平,分析各血清指标与新生儿败血症并发心肌损害患儿病情的关系。结果 心肌损害组败血症严重程度,以及血清cTnI、H-FABP、miR-16、CF-6、Copeptin水平均高于无心肌损害组(P<0.05),心肌损害组血清miR-16、CF-6、Copeptin与cTnI、H-FABP均呈正相关(P<0.05),血清miR-16、CF-6、Copeptin联合诊断新生儿败血症并发心肌损害的曲线下面积...  相似文献   

12.
刘启星  王斌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15):2272-2274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在诊断新生儿败血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清远市清新区人民医院治疗的60例新生儿败血症病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住院治疗的60例非感染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儿血清IL-6、TNF-α和CRP的水平,以及败血症患儿急性期与缓解期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并分析3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效能.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血清IL-6、TNF-α和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IL-6、TNF-α和CRP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71 pg/mL、7.69 pg/mL、11.58 ng/L,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及约登指数分别为93.33%、83.33%、88.33%及76.66%,均明显高于3项指标单独检测.结论 IL-6、TNF-α和CRP均是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敏感指标,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最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血清CD64、降钙素原(PCT)和胆碱酯酶(SChE)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重症医学二科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28 d预后分为生存组(n=98)与死亡组(n=20)。收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PCT、SChE,流式细胞检测仪检测血清CD64水平,比较两组患者血清CD64、PCT、SChE水平,并绘制ROC曲线评估上述指标单一及联合检测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死亡组CD64、PCT水平、APACHEⅡ评分、血清乳酸、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生存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942、7.723、5.246、11.530、6.533、4.426,P<0.05)。生存组血清SChE水平高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88,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D64(β=1.251,OR=3.494)、PCT(β=0.562,OR=1.754)、SChE(β=0.961,OR=2.614)是感染性休克患者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癫痫患儿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白细胞介素-2(IL-2)、IL-6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于我院确诊的癫痫患儿120例(癫痫组)、同期健康儿童60例(对照组),检测对比两组儿童及癫痫多个亚组间的血清HMGB1、IL-2、IL-6及NSE水平,并分析癫痫患儿HMGB1、IL-2、IL-6及NSE水平与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智力发育指数(MDI)的相关性。结果癫痫组患儿的血清HMGB1、IL-2、IL-6及NSE水平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组患儿的MDI评分、PDI评分显著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1、2、3组患儿的血清HMGB1、IL-2、IL-6及NSE水平显著的高于癫痫4组,癫痫3组患儿各指标均显著高于癫痫1组和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1组和2组患儿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组患儿的血清HMGB1、IL-2、IL-6及NSE水平与MDI评分、PDI评分均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结论癫痫患儿血清HMGB1、IL-2、IL-6及NSE水平高表达,并且与患儿智力、运动发育及癫痫发作情况有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联合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8(IL-8)、IL-10水平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中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31例败血症新生儿为观察组,另取同期收治的30例非败血症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及3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健康对照组,均行中性粒细胞CD64及血清MCP-1、IL-8、IL-10水平检测。统计分析各组中性粒细胞CD64及血清MCP-1、IL-8、IL-10水平,并统计各指标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中性粒细胞CD64及血清MCP-1、IL-8、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对照组血清MCP-1、IL-8、IL-10水平及中性粒细胞CD64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中性粒细胞CD64联合血清MCP-1、IL-8、IL-10水平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诊断敏感度为96.77%(30/31),高于各指标单一诊断,漏诊率为3.23%(1/31),低于各指标单一诊断(P0.05)。结论败血症新生儿血清IL-10、IL-8、MCP-1水平及中性粒细胞CD64较健康者及非败血症感染者高,各指标联合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灵敏度高、漏诊率低,可作为临床诊治疾病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检测微小RNA 126(miR-126)、微小RNA 381(miR-381)在脓毒症患者血清中的表达,评估二者对脓毒症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189例德阳市人民医院已确诊收治的脓毒症患者,按照严重程度分为79例脓毒症组、65例严重脓毒症组和45例脓毒性休克组,并选取18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中TNF-α、IL-6、miR-126、miR-381表达水平对脓毒症的预测价值;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脓毒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脓毒性休克组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乳酸(Lac)、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依次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3.191,655.528,565.808,468.356,497.532,97.385,62.398,P<0.05);miR-126、miR-381表达水平在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脓毒性休克组中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随着病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微弱诱导剂(tumor necrosis factor-like weak inducer of apoptosis,TWEAK)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患者112例,其中脓毒症患者75例为感染性SIRS组,非感染性SIRS患者37例为非感染性SIRS组。感染性SIRS组又分为脓毒症组22例、严重脓毒症组32例和脓毒性休克组21例,检测各组血清TWEAK、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结果感染性SIRS组血清TWEAK与TNF-α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性SIRS组(P〈0.05),IL-6、CRP水平与非感染性SIR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血清TWEAK、TNF-α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脓毒症程度加重,血清TWEAK、TNF-α水平逐渐升高;4组血清CRP、IL-6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WEAK水平在细菌、真菌及混合细菌真菌感染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WEAK水平与感染病原菌无关,脓毒症患者TWEAK含量明显升高,可作为脓毒症患者的重要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血乳酸在早产儿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新生儿科确诊的感染早产儿60例(感染组)、同期未发生感染的早产儿60例(对照组),收集时间2015年1月-2017年1月,检测两组血清IL-8、PCT、CRP及血乳酸水平,并对比感染组患儿在治疗前、治疗1周后的结果,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血清IL-8、PCT、CRP及血乳酸早期诊断早产儿感染的价值。结果感染组的血清IL-8、PCT、CRP及血乳酸水平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周治疗,有2例患儿因败血症死亡,感染组患儿治疗1周后的血清IL-8、PCT、CRP及血乳酸水平较治疗前显著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8诊断早产儿感染的灵敏度为63.39%、特异度为72.38%、AUC值为0.675;PCT诊断早产儿感染的灵敏度为88.31%、特异度为82.64%、AUC值为0.864;CRP诊断早产儿感染的灵敏度为78.59%、特异度为84.17%、AUC值为0.808;血乳酸诊断早产儿感染的灵敏度为36.94%、特异度为67.49%、AUC值为0.576。结论对于早产儿感染的临床诊断,PCT诊断价值较高、其次为CRP、IL-8及血乳酸。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新生儿B族链球菌(GBS)败血症临床特征,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作为诊断参考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产科经阴道分娩且患有败血症的新生儿共167例,根据血培养结果,将GBS阳性的患儿纳入GBS组(n=48),而GBS阴性的患儿纳入非GBS组(n=119)。收集新生儿的临床特征资料,包括性别、胎龄、出生体重、产妇分娩前情况、临床表现等,进行两组间比较。同时,检测新生儿的血清IL-6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评估IL-6对GBS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GBS组新生儿惊厥、神经系统并发症、喂养不耐受及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GBS组(P0.05)。回顾产妇分娩情况,GBS组胎膜早破18 h和前一胎感染GBS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GBS组(P0.05)。GBS组新生儿的血清IL-6水平显著高于非GBS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当血清IL-6的表达阈值设定为64.599ng/L,其对GBS诊断的特异度为0.639,灵敏度为0.667,曲线下面积为0.691。结论新生儿GBS败血症对患儿的神经系统损害较多,IL-6对鉴别新生儿败血症患儿是否GBS感染具有中等的特异度和灵敏度,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WBC、N%、CRP、PCT、IL-6、IL-27、IL-10、TNF-α指标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WBC、N%;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全血中CRP,免疫色谱分析法检测血浆中PCT;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患儿血浆中IL-27、IL-6、IL-10、TNF-α水平。结果新生儿败血症组第一天和第三天WBC、N%、CRP及PCT水平明显高于第七天及对照组(P 0.05),第三天CRP浓度最高;联合检测炎症指标有利于提高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败血症患儿第一天和第三天体内IL-6、IL-10、TNF-α水平明显高于第七天及健康对照组,败血症患儿体内IL-6、IL-27浓度第三天达到最高水平(P 0.05)。结论败血症患儿体内细胞因子IL-6、IL-27、IL-10、TNF-α水平在病情处于不同时间段的浓度不同;不同观察指标及不同指标联合检测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性不同,联合及连续检测WBC、N%、PCT水平有利于提高对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