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科临床路径的实施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影响,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卫生部制定的骨科手术临床路径为基础,结合医院自身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应临床路径,调查分析临床路径和非临床路径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进入临床路径患者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和抗菌药物的费用降低(P<0.05),术后感染发生率没有变化。临床路径组抗菌药物使用主要以第1,2,3代头孢为主,而在3代头孢和氨基糖苷类临床路径组比非临床路径组使用比例更低(P<0.05)。临床路径组术前术后平均用药时间明显减少(P<0.05),尤其是术前预防用药大于2 h和术后预防大于7 d用药下降幅度比较大。结论:临床路径能够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对促进安全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抗感染药学》2018,(1):34-36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术后感染致病菌的分布及其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相关因素,为胃癌患者术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胃癌手术患者60例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患者术后感染致病菌的分布及其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相关因素。结果:60例患者术后发生感染9例,其发生率为15.00%;感染部位主要为肺部、腹腔和手术切口感染;术后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屎肠球菌)、革兰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真菌(白色假丝酵母菌);使用前3类的抗菌药物分别为头孢菌素类、硝基咪唑类和氟喹诺酮类。结论:应加强对胃癌患者术后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以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司继刚  赵群 《抗感染药学》2010,7(4):277-279
目的:分析2008年度120例住院患者与400张处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围手术期病人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标准》,采用Excel电子表格对门诊和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尤其围手术期患者使用率达100.00%,其中预防性用药为90.00%,术前2h用药35.00%,术后用药63.33%,用药时间超过10d的43.33%。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以喹诺酮类最高,头孢菌素类次之;门诊患者以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最高,头孢菌素类次之。结论: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应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必要时采取干预措施与药敏试验,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4.
《中国药房》2015,(14):1977-1979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在胸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全程持续干预的效果。方法: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2年1-12月(干预前)、2013年7月-2014年6月(干预后)胸外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病历,各300例。对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种类以及使用频率、联合用药情况、人均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以及种类、人均抗菌药物费用占住院费用比例,以及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种类较干预前少,且第一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比例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单用比例为74.00%、联用比例为26.00%,干预后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单用比例为97.37%、联用比例为2.63%,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人均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人均抗菌药物使用种类以及人均抗菌药物费用占住院费用比例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在胸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中全程持续干预可明显提高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合理性,减少抗菌药物临床使用量,降低患者医疗费用,提升临床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干预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影响。方法:将某院收治的1024例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Ⅰ、Ⅱ类切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8例和治疗组516例。对照组为临床药师干预前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Ⅰ、Ⅱ类切口患者,治疗组为临床药师干预后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Ⅰ、Ⅱ类切口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联合用药合理和给药时机合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干预可有效提高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研究抗菌药物在普外科围术期中的临床使用效果,并对抗菌药物的规范性使用进行总结.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2例普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间为术后24h,观察组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间为麻醉诱导期,使用量根据患者手术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两组所用抗菌药物一致.对比两组感染发生率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显著缩短,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普外科围术期科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感染发生率,同时也能有效缩短患者术后的恢复时间,有助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刘华珍  郑黎明 《抗感染药学》2019,16(7):1155-1158
目的:分析医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6年4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184例临床资料,统计和分析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临床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及其与术后感染发生的关系。结果:184例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中,预防使用抗菌药物179例占97.28%,其中68例患者(37.99%)使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59例患者(32.96%)使用喹诺酮类药物,30例患者(16.76%)使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抗菌药物,22例患者(12.29%)使用青霉素类抗菌药;179例患者中合理使用抗菌药物78例为合理用药组,101例不合理用药为不合理用药组,合理用药术后6例患者(7.69%)发生切口感染,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患者术后共有19例(18.81%)发生感染,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患者,其住院时间及术后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不合理用药组患者(P<0.05)。结论:医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普遍存在不合理现象,需强化对医护人员使用抗菌药物的培训教育及监督管理,促进了抗菌药物规范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配合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了解我院抗菌药物应用现状及合理性,进一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2011年1—6月术前无合并感染的各类妇产科手术的出院病历100份,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编制调查表,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妇产科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我院选用品种多数合理,分线使用以我院制定的一线、二线为主,也较为合理;抗菌药物的使用时机不合理占比较大,术后使用时间存在过长现象。结论:我院妇产科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有待进一步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对3种Ⅰ类切口手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乳腺包块切除术、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效果。方法:抽取该院2010年9—10月、2013年9—10月全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乳腺包块切除术、腹股沟疝修补术出院患者病历共410份,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和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年9—10月200例患者中,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者占96.50%;术前0.5~2 h使用抗菌药物者占3.63%;术后≤24 h使用抗菌药物者占1.55%,术后>24 h使用抗菌药物者占98.45%;单一用药者占83.94%,联合用药者占16.06%。2013年9—10月210例患者中,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者占17.10%;术前0.5~2 h使用抗菌药物者占91.67%;术后≤24 h使用抗菌药物者占80.56%,术后>24 h使用抗菌药物者占19.44%;单一用药者占100.00%,无联合用药情况。结论:通过3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该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对I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干预效果,探讨I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对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之间的关系,为规范I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分别抽取医院2011年1—12月间(非干预组)和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干预组)的I类切口手术出院患者病历共771份,分析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茵药物的合理性及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结果:I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茵药物预防使用率经干预后,干预组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37.22%明显低于非干预组为95.42%(P<0.05);干预组围术期用药指征、抗菌药物选择、用法用量、术前用药时机、用药疗程和联合用药等指标的合理性均显著高于非干预组(P<0.05)。结论:临床药师干预I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茵药物的使用对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PCI术后患者联合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对氯吡格雷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栩  毕绮丽  范柳媚 《中国药房》2010,(32):3029-3031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患者术后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s)对氯吡格雷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08年6月我院接受PCI术并术后6~12个月内持续服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的106名患者,根据患者在使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的同时有无联合使用PPIs的情况分成2组,比较2组的死亡率和再入院率。结果:联合使用PPIs组的患者,因不良心血管事件再入院的有18例,比例达到34%,较没有联合使用PPIs组的11例(20%)要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使用PPIs组的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再次入院的危险性是不联合组的2倍(OR为2.07,95%置信区间为1.87~2.20)。结论:本研究结果与国外研究相似,PPIs会影响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使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而再次入院的危险性增加。提示临床医师在应用时应谨慎。  相似文献   

13.
质子泵抑制剂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质子泵抑制剂(PPI)的临床应用现状及药物研究进展。方法:复习相关文献,总结PPI的药物特点及临床应用的适应证、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与结论:PPI广泛应用于酸相关疾病的治疗,对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及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方面有非常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但长期应用PPI可能影响酸相关物质如维生素C和钙离子的吸收,增加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对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可能影响氯吡格雷的代谢,导致药物效能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临床应用PPI应注意适应证及不同PPI的特点,关注合并用药的相互作用及长期用药的不良反应,加强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分析3例手术患者使用PPI预防应激性溃疡(SU)所存在的典型问题,分别为非复杂手术预防用药,疗程过长及以预防SU失败的处理。提示普通病房患者预防使用PPI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和停药指征,对拟重大手术患者,应在术前一周服用PPI抑酸。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某综合性三甲医院门急诊质子泵抑制剂(PPI)的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09年含PPI的门急诊处方,全面记录处方相关信息,按新的《处方管理办法》"四查十对"之规定,逐项进行分析讨论,合理性标准参照《新编药物学》、药品说明书及国内外循证医学研究结果等。结果:该院门急诊PPI应用总体较为合理,与酸相关性消化系统疾病诊治最新进展保持同步。但部分处方PPI用法用量和合并用药方面的合理性值得商榷;临床诊断与就诊科室的专科特点不一致;处方书写欠规范等。结论:建议临床医师遵从药品说明书处方,超常规用药宜仔细向患者交待清楚,增加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同时维护自身的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联合急诊PCI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从2009年1月至2012年9月AMI合并心源性休克在IABP支持下行急诊PCI手术病例19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情况,观察使用IABP前后患者心率血压变化,IABP相关并发症,住院期间死亡率。结果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入院后及时在IABP支持下,成功完成急诊PCI手术,患者应用IABP治疗后心率血压均得到明显改善。IABP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仅4例,严重并发症0例,无术中死亡,住院期问死亡3例,结论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尽早进行IABP支持,结合急诊PCI治疗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随着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等抗酸药在预防应激性溃疡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正逐年降低。但随着注射用质子泵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不合理使用问题和潜在风险日益突出。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预防应激性溃疡的指南和PPI预防应用现状进行调研,总结注射用质子泵抑制剂预防应激性溃疡存在的不合理问题及潜在风险,阐述尚存的争议和面临的挑战,包括确立统一的预防指征等问题,以期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蒋蔚茹  钟良 《上海医药》2013,(21):16-19
氯吡格雷能够降低冠心病患者再次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故广泛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和经皮冠脉介入术后的患者。临床相关指南建议,氯吡格雷应与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合用以减少氯吡格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但是,氯吡格雷需经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的同功酶CYP2C19代谢才能转化为活性产物发挥作用,而PPI同样主要由CYP2C19代谢。药代动力学研究显示,氯吡格雷与奥美拉唑合用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由此降低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作用,而泮托拉唑与氯吡格雷的相互作用不明显。发表于2009年的系列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表明,氯吡格雷与PPI合用会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但这一研究结果并未得到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和荟萃分析的证实。因此,目前仍需进行大规模的前瞻性的随机、对照试验来分析氯吡格雷和PPI合用与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间的相关性。鉴于临床上有大量服用氯吡格雷的患者需合用PPI来降低胃肠道出血风险,建议现最好选用与氯吡格雷相互作用较小的泮托拉唑。  相似文献   

19.
Importance of the field: Clopidogrel is indicated as part of a 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 (DAT) with aspirin for the prevention of cardiac related events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particularly in patients undergo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Recently, there have been reports of a clinically significant drug interaction between clopidogrel and proton pump inhibitors (PPI), which are frequently co-prescribed to prevent DAT associated gastrointestinal (GI) bleeding.

Areas covered in this review: This review evaluates the risk of GI bleeding associated with DAT and the rationale for the use of PPI. This review also describes the pharmacokinetic and pharmacodynamic basis for the interaction and evaluates its significance on clinical outcomes. An extensive literature search on PubMed from January 1980 to August 2009 was performed. Additionally, abstracts and presentations from key cardiology meetings and press releases were reviewed for relevant studies related to the interaction.

What the reader will gain: At the end of the review, readers should have a 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action and steps that can be taken to limit the interaction.

Take home message: There is a mechanistic basis and pharmacodynamic data supporting an interaction between PPIs, particularly omeprazole and clopidogrel.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is interaction is, however, still a subject of intense debate and ongoing research.  相似文献   

20.
围手术期质子泵抑制剂预防使用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对铜陵市第四人民医院围手术期质子泵抑制剂(PPI)预防使用情况的分析,为临床PPI的使用提供合理化建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15年7月所有围手术期的出院病例190份进行PPI预防使用合理性评价,评价标准为药品说明书以及国内外PPI使用的循证医学研究结果。结果:我院围手术期PPI预防使用率为41.58%。不合理原因主要表现在用药指征不明显,具有使用指征的病例仅占11.39%,其余88.61%的病例无使用指征;PPI预防使用剂量过大;给药途径、时机和疗程不当。结论:我院围手术期PPI的使用合理性偏低,甚至存在滥用的情况。医院应该加强相应的干预措施,同时临床药师也应积极参与其中,为我院药物的合理使用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