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急诊患者深静脉置管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提出针对性措施。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行深静脉置管的6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寻找导致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640例深静脉置管患者中有62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9.69%;与深静脉置管感染有关的因素较多,其中年龄方面:观察组的平均年龄为(63.20±10.52)岁,高于对照组的(52.11±9.41)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置时间:观察组为(26.40±5.48)d,高于对照组的(17.30±5.19)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次数:观察组(2.20±0.79)次,高于对照组的(1.30±0.48)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换药频次:观察组(2.40±0.52)次/d,高于对照组的(1.40±0.52)次/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部位:股静脉插管感染28例,高于颈内静脉及锁骨下静脉插管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刺激性药物、激素及伴随糖尿病等疾病者感染率高于未使用者及无伴随疾病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深静脉置管相关感染与患者的年龄、导管留置时间、置管次数及插管部位有关。结论患者的年龄、导管留置时间、置管次数及插管部位是深静脉置管感染的相关因素。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尽量避免或减少这些因素,可以有效降低深静脉置管的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ICU留置导管患者医院感染现状,为制定护理策略提供依据,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查阅和分析2002-2006年本院ICU所有进行过气管插管、留置尿管、动静脉置管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留置导管患者例次医院感染率为19.45%,单项插管者中医院感染率为15.78%,显著低于2项插管同时存在者感染率22.41%和3项插管同时存在者感染率45.07%(x^2别为5.801,65.780,P分别〈0.05,〈0.001)。气管插管患者在各类单项插管者中医院感染率最高为25.22%。检出病原菌167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0.66%(118株),其次为革兰阳性菌(32株)及真菌(17株),分别占19.16%和10.18%。结论留置导管患者医院感染较高,且留置导管种类越多,医院感染率越高,必须加强对其的医疗护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头孢唑林封管对尿毒症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作用,分析感染危险因素,探讨控制措施。方法入选113例临时中心静脉置管行血透治疗患者,排除床旁治疗以及置管超过0.5h者,随机分成干预组(60例,使用肝素+头孢唑林联合封管,浓度分别为45rag/mL和10mg/mL)与对照组(53例,使用肝素封管,浓度为50mg/mL)。随访导管相关感染事件,比较两组发病率,进行多种感染相关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平均导管留置时间为(40.0±51.5)d,干预组(39.0±46.0)d,对照组(41.1±57.5)d,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总体感染7例,其中6例为血行感染,1例为导管定植;总体感染率为6.19%(感染次数/总导管数)或1.55‰(感染次数/1000导管日),其中干预组为6.67%或1.7‰,对照组为5.66%或1.4‰,两组感染率无显著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总体感染率与留置时间显著相关,留置越久感染危险越大(P〈0.05)。结论加用头孢唑林封管未降低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病率,对革兰阳性球菌可能有预防作用;规范操作、缩短留置时间有利于减少感染;局部应用抗生素可能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4.
李丽华  杨筱敏 《西部医学》2011,23(1):164-165
目的探讨不同留置途径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方法对重症监护病房采用不同途径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经不同途径留置中心静脉置管而发生感染的差异。结果股静脉发生感染率最高(31.2%),锁骨下和颈内静脉置管发生感染率次之(13.7%、15.4%),经外周静脉置管发生感染率最低(3.8%),三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并且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结论中心静脉置管的感染与留置途径有明显的相关性,采用外周静脉置管途径可以明显降低中心静脉置管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静脉导管留置针临床感染致病菌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冰  邹自英  龚扬彬  陈芳 《四川医学》2009,30(3):402-403
目的了解我院静脉导管留置针相关感染(CRI)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指导临床合理使用留置针。方法对我院部分科室送检的138倒导管培养标本的病原菌进行分析。结果在138例标本中,共分离出13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86株、阴性菌12株及真菌1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肠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在导管留置针培养阳性样本中占15.9%、9.1%、6.82%、3.03%。CRI与导管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插管部位及细菌定植部位有相关性(P〈0.05)。结论CRI的主要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长时间放置导管、反复插管及插管的不同部位是导致CRI的潜在危险因素,预防重点是避免导管腔内外的污染。  相似文献   

6.
对本院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1997年1月至2008年8月人住48h以上的4060例患者分别进行医院感染的回顾性调查及目标性监测。结果目标性监测得到医院感染率为30.77%(489/1589),与回顾性调查的医院感染率35.25%(871/247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930,P〈0.01),两种监测方法获得的感染例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7.67%比45.25%,χ2=2.2836,P〉0.05)。目标性监测后泛耐药不动杆菌的发生率较前增加。ICU实行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使医院感染率明显下降,降低患者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7.
33例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建华  万勇 《四川医学》2005,26(8):845-846
目的观察经皮中心静脉插管术后感染发生率及病原学。方法对860例手术病人按导管留置时间分为A、B、C3组,对疑为中心静脉相关感染的患者进行诊断,同时进行病原学检查。结果A组感染率0.45%,B组感染率3.9%,C组感染率67%。各组之间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感染细菌主要是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沟杆菌及不动杆菌。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的感染与导管留置时间密切相关,应尽量缩短留置时间,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表皮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ICU患者采用集束化干预策略预防由中心静脉导管所致的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CRB—SI)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本院ICU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78例采用集束化干预策略,包括严格手卫生,置管时提供最大的无菌屏障,洗必泰消毒皮肤,选择最佳置管位置及每日评估是否需要保留导管。观察CRBSI发生率及菌株分布情况和住ICU时间。取本科2009年1月至2008年10月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70例作为对照。采用t检验和)c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集束化干预组CRBSI发生5例,发生率为5.2例/1000导管留置日。对照组CRBSI发生13例,发生率为14.2例/1000导管留置日,两组CRBSI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7,P〈0.05)。集束化干预组住ICU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9.0±4.5)dVS(14.8±6.6)d,t=2.15,P〈0.051.结论集柬化干预策略能有效降低中心静脉导管所致的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军校学员面部蠕形螨感染情况。方法透明胶纸粘贴法。结果总感染率为41.24%(2030/4923),男学员感染率39.08%(728/1863),女学员感染率为42.55%(1302/3060)(P〈0.05)。单纯毛囊蠕形螨感染率32.58%(202/620),单纯皮脂蠕形螨感染率32.58%(202/620)(P=1.000)。轻度感染占88.48%(1591/1805)、中度感染占8.03%(145/1805)、重度感染占3.82%(69/1805)(P〈0.01)。使用化妆品的学员蠕形螨感染率为33.77%(51/151);不使用化妆品的学员蠕形螨感染率为22.06%(62/281)(P〈0.01)。春季感染率为35.25%(441/1251);夏季感染率为38.60%(1184/3067);冬季感染率为66.94%(405/605)(P〈0.01)。一级感染的宿舍占56.50%(87/154);二级感染的宿舍占39.00%(60/154);三级感染的宿舍占4.50%(7/154)(P〈0.01)。结论军校学员蠕形螨感染与多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
宋逸萍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4):3169-3171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CVC)相关性感染在ICU的发生率、致病菌的分布特点和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ICU所有送检的中心静脉导管的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9例样本中培养阳性50例,总体相关性感染率为22.8%,且不同穿刺部位的感染率有所不同,但颈内静脉置管与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而股静脉置管的感染发生率较颈内静脉置管与锁骨下静脉置管有显著性差异。中心静脉导管培养阳性的病原菌中阳性球菌占40%,阴性杆菌占42%,真菌占16%,阳性杆菌占2%。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病原体主要为皮肤表面的正常菌群,导管留置时间、留置位置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葡萄糖酸氯己定(chlorhexidinegluconate,CHG)-乙醇皮肤消毒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价值。方法将中心静脉置管和维护患者皮肤消毒时,采用浓度为0.5%、1.0%及2.0%CHG-乙醇分别为150、160和160例作为不同浓度组,采用10%的聚维酮碘2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不同浓度组间以及与对照组导管尖端细菌定植率及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bloodstreaminfection,CRBSI)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细菌导管定植率及CRBSI率不同浓度组分别为16.8%、1.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5)。其中,0.5%CHG-乙醇组无明显差异(P〉0.05),1.O%CHG-乙醇组仅细菌导管定植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2.O%CHG-乙醇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P〈0.05)。不同浓度组间导管尖端细菌定植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CRBSI率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HG-乙醇皮肤消毒在中心静脉置管和维护中,随着CHG浓度的增加,预防导管相关感染效果越好,以浓度为2.0%最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抗菌材料洁悠神对留置尿管病人降低尿路感染的作用。方法:100例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后留置保留尿管的男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按常规用生理盐水清洁尿道口,2次/天;洁悠神组(实验组)50例按常规用生理盐水清洁尿道口后,加用洁悠神喷洒于尿管表面与尿道口,2次/天。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置保留尿管后第3、5、7天膀胱内尿液标本的细菌培养结果。结果:洁悠神组第3天感染为0例(0%),第5天感染1例(2%),第7天感染2例(4%);对照组第3天感染2例(4%),第5天感染15例(30%),第7天感染24例(48%)。第3天时两组感染率比较P〉0.05;第5天时两组感染率比较P〈0.005;第7天时两组感染率比较P〈0.01:结论:对留置保留尿管的患者使用长效抗菌材料“洁悠神”进行尿管表面和尿道口喷洒,能有效降低保留导尿后伴随性尿路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病率、病原学及其耐药性,探讨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防治策略。方法对本院ICU2008年1月至2013年7月所有留置的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92例中细菌培养阳性37例,分离出革兰阳性球菌2l株占56.76%,革兰阴性细菌13株占35.14%,真菌3株占8.12%。颈内静脉导管培养阳性率高于锁骨下静脉及股静脉。结论ICU中早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较高,革兰阳性细菌为主要病原菌。病原菌耐药严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s,CVC)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其病原菌耐药性,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本院ICU 2010年9月~2012年8月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261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发生导管相关感染(CRBSI)的患者一般情况、危险因素、细菌培养结果及病原菌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CU共留置中心静脉导管261例次,发生CRBSI 34例次,阳性率13.03%.其中颈内静脉导管179例,阳性25例,阳性率13.97%;锁骨下静脉导管82例,阳性9例,阳性率10.98%.共培养出细菌34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1株(61.77%),革兰阴性菌11株(32.35%),真菌2株(5.88%).性别、导管留置部位与感染无关(P 〉 0.05).年龄〉75岁、留置导管时间〉10 d、行有创监测及机械通气患者感染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锁骨下静脉导管感染率低于颈内静脉导管,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年龄、留置导管时间、是否有创监测、是否机械通气与感染有关,有统计学意义(P〈 0.05).应对相关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注意局部清洁及无菌操作,以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我院糖尿病足部感染常见致病菌与耐药性。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39例糖尿病足部感染患者进行细菌学鉴定与药敏分析。结果:革兰阴性菌(G^-)的构成比显著低于革兰阳性菌(G^+)(P〈0.05),G^-杆菌与G^+球菌的主要病原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38.6%)与肠球菌属(19.2%);主要革兰阴性杆菌中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0.00%),主要革兰阳性球菌中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最低(0.00%)。结论:糖尿病足部感染病原菌分布以G^+菌为主,不同病原菌具有不同的药敏性;临床上应根据具体病原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6.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7月在本院116例经长期深静脉置管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其中感染组18例,非感染组98例,对置管留置时间、原发病、血常规、生化等指标比较,相关危险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导管感染总体发生率在0.314次/1000个导管日。糖尿病(OR=4.011,P=0.0213)、血红蛋白〈80g/L(OR=7.181,P=0.0020)是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及纠正贫血可降低导管相关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中心静脉导管(CVC)相关感染(CRU阳性结果进行细菌耐药性及菌群分布分析,探讨防治CRI的措施。方法:对300例患者的中心静脉导管尖端进行细菌培养。结果:CR135例(16.1%);病原菌分布: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真菌。结论:CVC是重要的感染途径,留置〉6d感染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8.
ICU气管切开患者医院感染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①目的 了解引起ICU气管切开患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种类及药敏性。②方法 无菌条件下取1998年1月-2000年12月ICU气管切开患的深部痰做培养及药敏试验,进行细菌学分析。③结果 143例气管切开患中,133例诊断为下呼吸道医院感染(93.0%)。送痰培养767次,培养出1153株病原菌,G^-杆菌821株(72.2%),其中绿脓杆菌196株(17%),G^ 球菌167株(14.5%),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03株(8.9%),真菌165株(14.3%);混合感染340次,气管切开保留时间越长,混合感染率越高(P<0.01)。氟康唑是首选的抗真菌药物,G^-杆菌对头孢类及青霉素类抗生素普遍产生耐药,G^ 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目前尚未发现耐药菌株),各类细菌对喹诺酮类及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亦有一定程度的耐药性。④结论 气管切开后呼吸道防御病原菌免疫力下降,反复医源性交叉感染,大量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不合理应用是引起气管切开患易发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颈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CVC)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制订预防对策。方法选择该院肝胆外科颈内静脉留置CVC患者564例,采用杏林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提取患者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15.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颈内静脉留置CVC患者感染率为4.07%。革兰阴性菌感染占43.5%,革兰阳性菌感染占34.8%,真菌占21.7%,感染患者中多重耐药菌感染占52.1%。导管留置14d以上感染率为8.5%,14d以下感染率为2.1%,感染患者多为晚期肿瘤和重症胰腺炎患者。不同导管接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内静脉留置CVC感染不容忽视,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病情、置管时间、接头装置等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20.
王朝辉  张洁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8):839-840,850
目的:了解新生儿院内细菌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查找原因以减少院内细菌感染的发生。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病房近期收治的39例新生儿明确院内感染的病例,对其感染部位、细菌耐药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发生院内细菌感染39例,占同期住院新生儿的11.7%,同期医院内细菌感染发生率为4.1%,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早产儿医院细菌感染为24.1%,明显高于同期新生儿院内细菌感染率,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共找到病原菌28株,阳性率为71.8%。本组全部16例革兰阴性杆菌及绝大部分革兰阳性球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结论:早产儿具有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加强医护人员的卫生意识,尤其注意手部消毒,可有效预防院内感染发生。如发生院内感染,考虑首选头孢哌酮/舒巴坦作为本地区医院内感染的经验性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