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直肠息肉摘除对直肠癌预防的前瞻性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评估直肠镜在人群中筛检效果,验证直肠息肉摘除能否阻断直肠癌的自然史,降低直肠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方法 1977 ̄1980年间在海宁次对30岁以上23余万人群进行15cm肠镜筛检,对检出的4076例肠息肉进行镜下摘除后定期肠镜随访。结果 肠息肉患者经20年定期肠镜随访,共计肠镜随访到并摘除肠腺瘤952例次,非腺瘤性息肉417例次,另外还随检出肠癌27例。直肠镜筛检验出的直肠癌的生存率显著高于非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结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与冷活检钳息肉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岜山万杰医院收治的180例结直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行冷活检钳息肉切除术治疗,试验组行结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术后均随访2个月...  相似文献   

3.
结、直肠黑变病(Melanosis coli and rectum)是指结、直肠粘膜呈不同的色素沉着,病理检查可见肠粘膜固有层内有大量密集或散在分布的胞浆内色素样颗粒的巨噬细胞。国内文献报道较少,我院自1980年开展纤维结肠镜检查以来,在1270例接受肠镜检查患者中发现5例,现就其临床及肠镜特点作一分析。 临床资料 1.病例资料: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61岁-81岁,平均年龄71.2岁,其中4例有明显的便秘及服用泻药史2年~15年,1例为结肠癌术后6年,全结肠及直肠粘膜均有色素沉着者2例,降结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肠镜结合靛胭脂黏膜染色在凉山州彝族聚集区大肠早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19年1月四川省布拖县人民医院1 327例行电子肠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肠镜下白光观察和靛胭脂黏膜染色对结直肠黏膜病变的诊断效果。结果 1 327例患者中结直肠黏膜总体病变的有420例(31.6%);结直肠息肉156例(15.6%),其中腺瘤性息肉44例(3.3%);结肠黑变病21例(1.6%);溃疡性结肠炎伴异常增生3例(0.2%);结直肠癌5例(0.4%)。高风险人群白光组和靛胭脂染色组息肉检出率均高于一般风险人群(均P0.05)。高风险人群和一般风险人群靛胭脂染色组息肉检出率均高于白光组(均P0.05)。汉族人群息肉检出率(27.9%)高于彝族人群(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靛胭脂染色组的结直肠黏膜病变诊断准确率(93.24%)高于白光组(73.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肠镜结合靛胭脂黏膜染色可提高大肠病变性质的准确率,有助于发现常规肠镜难以发现的扁平及微小病变,尤其针对高风险人群的大肠早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具有一定的优势,提高了大肠早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小儿结肠息肉内镜下电切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岳 《工企医刊》2007,20(6):33-34
目的:探讨内镜下利用高频电流治疗小儿肠息肉。方法:应用回顾性方法分析对184例结肠息肉患儿应用电子结肠镜行高频电凝电切灼除息肉的临床资料。结果:184例患儿结肠息肉183例经电子结肠镜行高频电凝电切,全部病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肠镜下高频电灼除术是治疗儿童结、直肠息肉有效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广东省深圳市城市结直肠癌高危人群2017—2019年的结直肠病变情况,为优化结直肠癌筛查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深圳市城市重点癌症早诊早治项目2017年5月—2019年8月通过结直肠癌危险因素调查和风险评估系统评估出的40~74岁城市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对进行问卷调查和肠镜筛查结果分析。结果 深圳市2017—2019年共评估出城市结直肠癌高危人群6 260人,其中完成肠镜检查者2 622人,肠镜检查依从率为41.88%;参与肠镜检查且问卷信息填写完整者1 371人,检出结直肠癌3例、癌前病变152例、良性息肉473例、炎性肠病86例、良性息肉合并炎性病变38例、其他大肠疾病148例,检出率分别为0.22%、11.09%、34.50%、6.27%、2.77%、10.80%;深圳市不同特征高危人群比较,不同性别高危人群癌前病变、良性息肉和其他大肠疾病检出率不同,不同年龄、体质指数高危人群癌前病变和良性息肉检出率不同,不同新鲜水果、畜肉食用频率高危人群良性息肉合并炎性病变检出率不同,不同口味高危人群癌前病变、良性息肉和其他大肠疾病检出率不同,不同饮茶频率高危人群炎性肠病检出率不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成人结肠镜在小儿出血性结直肠息肉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便血患儿进行成人肠镜检查并电切除治疗息肉,分析息肉的临床表现、镜下形态、病理特点,评估其安全性。结果:85%便血患儿发现结直肠息肉,临床症状主要为便血(35/35),腹痛(5/35),肛门有肿物脱出(9/35),粪便表面可见沟槽(6/35),直肠指检可触及肿块(8/35)。35例患儿发现息肉共38颗,单发占91.4%(32/35),多发3例,大小多数在2cm左右。息肉主要在直肠占73.7%(28/38),在直肠和乙状结肠共占92.1%(35/38)。息肉均在肠镜下成功微创电切治疗,术中、术后无肠出血、肠穿孔并发症,电切成功率为100%。息肉病理检查,多数为幼年性息肉占73.7%(28/38),少数为增生性息肉占15.8%(6/38)和炎性息肉占10.5%(4/38)。术后未再便血。结论:结直肠息肉是小儿便血的最常见原因,息肉主要在直肠和乙状结肠,多为单发,病理以幼年性息肉为主,电切息肉后未再便血。成人结肠镜对小儿出血性结直肠息肉的检查和微创电切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及内镜诊治指南(2014年,北京)》、《中国结直肠癌预防共识意见(2016年,上海)》指出:大肠癌的主要癌前病变为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占全部大肠癌癌前病变的85%~90%,甚至更高。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不过,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恶变极其缓慢,发展到早期大肠癌常常需要5~10年。这就给我们阻断大肠癌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越早发现并切除腺瘤性息肉等癌前病变,就能越有效阻断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目前建议从50岁开始,无论有无症状,做一次肠镜,如果没问题,可以3~5年复查;如果发现息肉等癌前病变,就及时干掉它,并定期复查,让它根本没机会变坏!为普及相关预防知识,本期编辑部走访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主任医师王翔,请王主任给大家科普一下肠镜筛查和治疗肠息肉阻断大肠癌的知识。  相似文献   

9.
目的报告电视监视纤维喉镜下进行声带息肉,声带小结切除的疗效。方法在电视监视下应用光导纤维喉镜,以活检钳取声带息肉和声带小结。结果全部病例,痊愈328例(96%),好转14 例(5%),术后2周声音恢复正常,随访2-8个月,无一复发。结论电视监视纤维喉镜下行声带息肉,声带小结摘除术,疗效确切。安全经济,适应症广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生长激素受体(GHR)在结直肠正常黏膜-非肿瘤性息肉-腺瘤-结直肠癌序列中的表达,以探讨其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IHC)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正常结直肠黏膜、非肿瘤性息肉、结直肠腺瘤、结直肠癌共124例病人的标本中GHR表达. 结果:免疫组化结果表明,与正常结直肠黏膜相比,结直肠腺瘤和结直肠癌的GHR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01);半定量RT-PCR结果同样表明,与正常结直肠黏膜相比,结直肠腺瘤和结直肠癌的GHR mRNA表达也显著上调(P<0.001). 结论:GH/GHR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对结直肠癌病人应谨慎使用重组人生长激素.  相似文献   

11.
我院于1994年11月至1996年11月应用国产微波仪经纤维结肠镇治疗大肠息肉63例,摘除息肉79枚,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男性48例,女性15例;年龄6-67岁,平均43岁;病程2个月至10年;临床表现腹泻、腹胀与血便;63例均系本院经纤维结肠镜检发现的病例。直肠用枚,乙状结肠25枚,降结肠18枚,根结肠5枚,升结肠3枚;其中单发50例,多发13例(10例2枚、3例3枚);息肉直径小于0.scm27枚,0.5-1cm30枚,1.1-2cm15枚。大于2cm7枚;广基54枚,亚蒂10枚,带蒂15枚。病理检出炎性息肉35例,腺癌性28例。1.2仪器纤维结肠镜(肠镜)…  相似文献   

12.
电子结肠镜检查是结直肠疾病诊治不可替代的一种检查方法,也成为结直肠疾病诊断的金标准,随着内镜学的飞速发展,内镜下肠道息肉摘除术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但作为一种侵入性操作,潜在的危险依然存在,为了避免术后的并发症,手术前后的观察和护理必不可少,我科2007年起进行肠镜下息肉摘除术428例,术后出现出血28例,其中迟发性出血8例,现将妒墨传令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结直肠癌肠镜与临床病理的若干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在西方国家占全部癌症死亡原因中的第二位.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也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我们对1976~2003年17171例在本院接受结肠镜检查的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结直肠癌的发病及肠镜特点.  相似文献   

14.
陈晓莉  李俊  王淑珍  李微 《华南预防医学》2022,48(12):1514-1517
目的了解海口市龙华区常住居民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结果情况,并提出指导与建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于2016年6月至2022年3月对海口市龙华区常住居民进行经粪便隐血试验初筛,初筛阳性的人群于3个月内携带社区提供的初筛阳性通知书进行大肠癌肠镜筛查门诊预约全结肠镜检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对25662名海口市龙华区常住居民进行肠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结肠镜筛查正常者为11805人,共检出异常病变者13857例,病变检出率为54.00%。其中检出结直肠癌850例,占2.26%(850/25665),结直肠腺瘤1616例,占6.30%(1616/25662),结直肠息肉9137例,占35.61%(9137/25662),炎症性肠病1151例,占4.49%(1151/25662),其他病变1103例,占4.30%(1103/25662)。男性结直肠病变检出率高于女性,且51~60岁人群检出率最高,不同年龄及性别人群筛查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男性筛查人群结直肠癌和结直肠息肉病变检出率高于女性,结直肠腺瘤病变检出率则低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同性别人群炎症性肠病、其他病变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居民的结直肠腺瘤、结直肠息肉、其他病变的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直肠癌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51~60岁年龄层人群的直肠癌检出率最高,而后逐渐降低。51~60岁年龄层人群中男性结直肠癌人数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海口市龙华区肠癌筛查结果中结直肠息肉占比最大,需警惕及预防癌前病变,结直肠癌的检出以≥50岁的男性人群为主。应重点针对此类高危因素患者进行科学、合理、可行、有效的健康筛查方案,有利于结直肠肿瘤及癌前病变的早期识别及干预。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69岁。因“反复便血伴消瘦1月余”拟“便血待查”于2010年3月4日入院。查体: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腹部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患者入院后进一步检查,电子肠镜检查:升结肠癌、直肠癌、结肠多发性息肉。病理报告:(结肠脾曲、降结肠上段、降结肠下段)增生性息肉,部分为管状绒毛状腺瘤;(升结肠)腺癌;(直肠)腺癌。患者积极术前准备,2010年3月15日在肠镜下行多发性息肉切除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电子直乙肠镜在健康体检中的经验与体会;方法:将264名健康体检人员采用电子直乙肠镜检查,对痔病、肛乳头肥大、直肠息肉、慢性直肠炎等常见疾病的栓出率进行比较;结果:电子直乙肠镜检出肛门直肠疾病率优于普通肛门镜;结论:电子直乙肠镜检查可在健康体检人员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大肠息肉是消化系统常见病,约占肠道息肉的80%,因其容易发生癌变,故临床一经发现就应切除已达成共识。近年来内镜下息肉治疗术,使大肠息肉的治疗取得飞速的进展。现将我科室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45例对我科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5例患者中,男29例,女16例,年龄42—84岁。其中有蒂息肉6例,亚蒂息肉15例,广基息肉21例,息肉直径0.3—1.5cm。升结肠息肉7例,横结肠息肉10例,降结肠息肉10例,乙状结肠直肠息肉18例。上述病例经电子肠镜检查,组织活检病理学证实。  相似文献   

18.
正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房静远团队在线发表于《柳叶刀·胃肠病和肝病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报告,证实了中药黄连的提取物小檗碱(黄连素)具有一定预防结直肠腺瘤切除后复发的作用。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约90%以上的结直肠癌来源于结直肠腺瘤。肠镜下切除结直肠腺瘤可预防结直肠癌,但切除后1年复发率达30%以上,3年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肠镜联合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资料,从中选取单纯腹腔镜下手术的32例患者纳入腹腔镜组,选取肠镜联合腹腔镜下手术的32例患者纳入联合组。对比两组临床指标及术后应激反应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组各项临床指标时间均短于腹腔镜组(P<0.05);术后3d,联合组血清炎性应激反应指标、肠神经反应指标均低于腹腔镜组(P<0.05),免疫反应指标水平均高于腹腔镜组(P<0.05)。结论:肠镜联合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影响更轻,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直肠指检在直肠癌诊断上的重要性北京医院(100730)黄美雄,王在同大肠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中直肠癌占大肠癌的60%左右。本院250例直肠癌中有217例(86.6%)通过直肠指检提示诊断。但是,237例(94.8%)症状出现2个月以上才确诊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