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2.
近年来 ,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6 0例 ,通过对症状、体征、血清胆红素的变化进行临床观察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2 2例住院患儿中 ,男 70例 ,女 5 2例 ;年龄15~ 5 0d ,平均 2 6d。全部符合《实用儿科学》[1] 所制定的诊断条件 ,全部患儿有面部、巩膜及皮肤黄染 ,其中恶心、呕吐99例 ,低热、腹胀 12例 ,大便发白 9例 ,呛咳、口吐泡沫 2 1例 ,肝脏肿大 92例 ,尿色深黄 4 3例。血清总胆红素均高于2 5 6 5 μmol/L(15mg/L) ,血清结合胆红素高于 34.2 μmol/L(2 0mg/L) ,发病时间多为 … 相似文献
3.
1992年2月~1998年2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infancyhepatitissyn-drome,IHS)28例,并与单纯中药治疗的19例、单纯西药治疗的20例对照,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中西医结合组28例,男18例,女10例;发病年龄≤1个月11例,2~3个月10例,>3个月7例。中药组19例,男11例,女8例;发病年龄≤1个月7例,2~3个月5例,>3个月7例。西药组20例,男11例,女9例;发病年龄≤1个月9例,2~3个月7例,>3个月4例。全部患儿均为住院病例,根据就诊住院时间随机分组,三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生活环境、家庭经济状况、精神状态、疾病诱发等因素差… 相似文献
4.
婴儿 (包括新生儿 )肝炎综合征是儿科临床比较常见的疾病 ,其临床特点是因各种病因所引起的以黄疸、肝功能损害和肝脾肿大为主要表现的临床证候群 ,其病因较为复杂 ,往往起病急 ,黄疸前期短 ,病情变化急剧 ,多在发病 3周内发生肝功能衰竭 ,病死率较高 ,且病程较长。近年来 ,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该病 1 2 6例 ,疗效显著 ,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 68例进行对比观察分析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住院患儿。治疗组1 2 6例中 ,男 78例 ,女 48例 ;年龄 2天~ 1 4天者 38例 ,1 5天~ 2 7天者 5 6例 ,2 8天~ 3个月…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婴儿肝炎综合征属中医胎黄范畴。胎黄湿热阻遏肝胆,致肝失疏泄是本病主要因素。文中将88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分为两组,其中48例为治疗组,另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以静滴泰特或百能注射液,口服联苯双酯滴丸为常规治疗。治疗组另加用自拟中药方剂虎蛇茵陈蒿汤治疗。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优于对照组13个百分点。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确诊为巨细胞病毒感染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50例为治疗组,5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抗感染(更昔洛韦)及护肝(阿拓莫兰、肌苷)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另加用中药口服.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能促进巨细胞病毒转阴,并能显著降低患儿的TBIL、DBIL、ALT、TBA、ALP、GGT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婴儿肝炎综合征,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疗法. 相似文献
7.
婴儿肝炎综合征是指1岁以内婴儿(包括新生儿)因各种原因引起的黄疸、肝功能损害和肝脾肿大等临床症候群。我们自2000年1月~2004年12月期间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30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42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疗效及机理。方法:42例婴儿肝炎综合征为本院治疗的患儿中随机抽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临床治愈18例,显效16例,有效5例,无效3例。结论:茵陈蒿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病因、临床特征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对符合婴儿肝炎综合征诊断的88例进行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应用中药茵陈蒿汤加味治疗并对其中34例巨细胞病毒性肝炎,应用更昔洛韦治疗。结果88例婴儿肝炎综合征,病因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CMV感染多,其次是乙型肝炎病毒,要早期诊治,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愈后较好,及时应用特异性抗病毒药物能改善预后。结论:CMV感染是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主要病因,更昔洛韦是比较安全有效的抗DNA病毒药物,诊断明确后应及早应用,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愈后较好。 相似文献
11.
何云长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6,(5):277-278
发热是儿科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祖国医学在小儿发热的治疗上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较理想的疗效,现将祖国医学治疗小儿发热的一些体会介绍如下。发热乃邪正相争的征象,多由邪气实所致,属于外感病范畴。另外体内内在因素也是很重要的,在外感邪气方面,应分析发病季节、病邪性质、盛衰和病位;在内因方面,首先应考虑“小儿为纯阳之体”的生理特点。其次是其平素的体质状况及有无宿食,3岁以下之幼儿尤其如此。第三,有无痰湿停留,正气是否耗伤,尤其是阴液的耗伤,气的耗损;第四,有无误治情况等,归纳起来,小儿发热在病因病理上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邪盛一般外邪亢盛可以引起高热,外邪衰弱多引起低热,热势的高低主要是感邪的轻重而定,亦要看小儿的体质情况,小儿为阳体,诸邪易化热化火,寒邪可以从热化,热邪可以化火,发热乃邪正交争的反映,若患儿平素阳气旺盛则病来迅速,病势重,反之阳气衰弱微者则病势轻,速度亦慢,若正气弱无力与邪相争,则发热不高,甚至低于正常,反而说明病情危急。2.热入阳明:病邪在表未愈,传入阴明,阳明乃多气多血之经,内传入里化热,病变部位有在经、在腑之分,表现为明显的热象:身大热,不恶寒反恶热,大渴引饮,便干,小便短少等。3.邪传入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中医证候学特点.方法 将161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按中医辨证分为湿热内蕴、脾虚湿困、气血瘀滞3种证型,进行证候学资料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 三证之间身黄程度差异显著(P<0.05),从重到轻为:气血瘀滞证>脾虚湿困证>湿热内蕴证;湿热内蕴证目黄程度轻于其余两证(P<0.05);脾虚湿困证出现食欲不振症状例数多于其余2证(P<0.05);脾虚湿困证、湿热内蕴证间出现便溏症状例数无显著差异,但均明显多于气血瘀滞证(P<0.001);在腹膨隆、腹壁青筋暴露、肝脏质地、舌质及大便颜色的比较上,气血瘀滞证均与其余两证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身黄、目黄、食欲不振、腹膨隆、腹壁青筋暴露、肝脏质地、舌质、大便颜色等可作为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中医辨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近年来我国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治疗研究方面文献资料的回顾性总结,加以综述、分析,系统阐述了口服中药治疗逆转PCOS患者生殖内分泌的临床研究进展,并提出存在问题及思考,以进一步将该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4.
宋艳红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6,(6):338-339
美尼尔综合征是以反复发作眩晕,伴耳鸣、耳闷者及波动性听力下降为主诉,以膜迷路积水为病理特征的一种内耳病。其临床表现为:突觉天旋地转,自身要跌倒,周围景物翻滚、摇摆等,常伴有自发眼震及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出汗等自主神经症状,部分病人有耳重压感、耳周发热等前趋症状,有些病人发作时无任何先兆和诱因,说犯就犯。〔1〕美尼尔病属中医“眩晕”的范畴,《素问·至真要大论》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等病因论述。《丹溪心法·头眩》则有“无痰不作眩”的主张,提出“治痰为先”的方法。该病患者由于劳倦伤脾,健运失司,以致水谷不能化精微,… 相似文献
15.
韦俊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12(8):465-468,452
采用中医辨证,并联合西药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100例与西医组50例对比治疗,结果中西组总有效率达100%,完全缓解率86%,明显高于西医组(P<0.005和0.01)。中西组对肾炎性肾病疗效优于西医组(P<0.05)。从提高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和降低胆固醇来看,中西组明显好于西医组(P<0.001)。在提高淋转率、E花环方面,中西组优于西医组(P<0.01)。温补脾肾中药在提高血浆皮质醇含量方面明显优于西医组(P<0.001)。 相似文献
16.
婴儿肝炎综合征病因探讨与中西医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婴儿肝炎综合征是婴儿时期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以黄疸、肝脏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特点。本病由多种原因引起 ,病毒或细菌感染、遗传代谢性疾病和胆汁淤积 ,都可以成为发病诱因。在未明确病因前 ,统称为婴儿肝炎综合征 ,一旦明确病因 ,即不属于本病范畴。1 病因本病多见于 1岁以内的婴儿 ,以 6个月以内发病更为多见 ,病毒感染是本病最常见的致病因素。巨细胞病毒 (CMV )感染是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主要病因之一[1] ,也是导致婴儿多发畸形、智能发育迟缓的重要原因。正常人群CMV感染可达 90 %以上 ,表明人群普遍受到CMV的感染。婴儿时期CMV… 相似文献
17.
婴儿肝炎综合征是婴儿时期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以黄疸、肝脏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特点.本病由多种原因引起,病毒或细菌感染、遗传代谢性疾病和胆汁淤积,都可以成为发病诱因.在未明确病因前,统称为婴儿肝炎综合征,一旦明确病因,即不属于本病范畴. 相似文献
18.
收治住院肾病综合征患儿124例,分组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氮芥、环磷酰胺、中药联合治疗。激素、中药组80例,治愈44例,占55%;氮芥、激素、中药组22例,治愈20例,占90.91%;环磷酰胺、激素、中药组22例,治愈14例,占63.64%。对比结果以氮芥、激素、中药联合治疗组疗效最好。对联合治疗的方法,中西药物应用的有关问题,结合临床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型分类方法。方法 制定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表格,现场采集87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相关信息,进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对应分析等多元统计。通过因子分析与变量聚类这一新的组合方式,得出患者群体的基础证型分类及患者个体的证型判定,并分析证型与舌脉象的对应关系。结果 证型分布:无证型190例(21.8%);单纯证型380例(43.6%),其中肝肾阴虚型126例(14.5%),肝胆湿热型126例(14.5%),肝郁脾虚型128例(14.7%);复合证型301例(34.6%)。多重对应分析显示肝肾阴虚型与舌红、苔薄黄、脉弦有关;肝胆湿热型与苔黄腻、脉滑有关;肝郁脾虚型与苔薄白、脉弦细有关。结论 利用上述方法进行证型分类与临床诊疗实际比较符合;单纯证型与舌脉象的对应关系较好。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方法及效果,西医治疗组66例,主要用激素治疗;中西医结合组68例,用中药配合激素治疗。结果表明:用中药配合激素治疗,无论在增加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上,均有相得益彰之效。中西组的有效率达85.3%,而西医组仅56.1%。中西组用激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8%,而西医组为48.4%。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