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术中肠窥镜检查确定胃肠隐匿性出血源的作用和效果尚未完全肯定。本文所研究的目的是要确定术中肠窥镜检查在确定出血源中是否有效,这对治疗和防止胃肠出血复发都很重要。44例患者(中位年龄64岁)进行了术中肠窥镜检查。术前输血次数、出血时限(月数)以及以前因胃肠出血住院次数的中位数分别为19次、15个月和2次。许多病人有出血相关的危险因素。所有病人都做过全面的术前检查。术中肠窥镜检查结果完全阴性者13例(3O%),31例患者(70%)见到了能定位的出血源;27例患者的病灶适于节段切除,而无  相似文献   

2.
随着内窥镜技术的发展 ,胃、十二指肠出血患者的病因诊断大大提高。但对于treitz韧带以下的小肠出血的诊断仍较困难。现将我院近 2 0年来经手术证实的 41例小肠出血患者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41例 ,男 2 4例 ,女 17例 ,年龄 2 1~ 71岁 ,平均 5 0 5岁 ;病程 5d~ 5年 ,平均 1 5年。1 2 临床表现 黑便 2 6例 ,慢性贫血2 8例 ,腹部包块 6例 ,腹痛 16例 ,便血15例 ,发烧 3例 ,血红蛋白 30~ 75g/L。所有患者均行电子胃镜、结肠镜检查以除外胃、十二指肠及结肠出血 ;然后选择性行小肠气钡造影、选择性肠系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张胃CT扫描在胃癌术前分期方面的价值。方法:经胃镜病理证实的30例胃癌患者行CT检查,观察其CT表现,并和手术、病理做对照分析。结果:CT显示进展期胃癌30例,T分期诊断正确率80.0%(24/30),N分期诊断正确率70.8%(17/24),M分期诊断正确率66.7%(6/9)。结论:低张胃CT扫描对中晚期胃癌诊断价值较大,可指导临床手术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4.
在考虑胃,十二指肠应激(GDS)出血预防性治疗时,应对这种并发症的危险性、发病率、病死率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早期研究发现经历过较大创伤病人胃十二指肠内窥镜检查证实超过75%病人在几天内出现胃,十二指肠腐蚀和溃疡,在50——75%收入ICU 病人中可看到这种改变。根据11项前瞻性的调查包括内科、外科、ICU 中671例没有接受预防性治疗的住院病人,出血的发病率是21%(7%~57%),这发病率随所采用的诊断标准不同而改变。在6项  相似文献   

5.
胃肠穿孔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总结了我科近 4年来经B超检查诊断并经手术证实的胃肠穿孔病人 2 0例 ,并对其声像图及X线透视做了分析 ,旨在探讨胃肠穿孔的超声表现及其诊断价值。1 资料与方法本组 2 0例 ,男 17例 ,女 3例 ,年龄 18~ 70岁 ,平均 40岁 ,既往有溃疡史 16例 ,子宫内操作史 1例 ,所有患者均有突发性疼痛 ,并很快波及全腹 ,就诊时间最长约 15天 ,平均约6h ,最短 2h。采用RT fino超声诊断仪及东芝 140A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患者取仰卧位 ,右前斜位 ,左前斜位 ,必要时取立位或坐位检查。所有病例均进行X线透视。2 结果2 0例中 ,可见到腹腔…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口服大剂量5%等渗甘露醇螺旋CT胃肠造影在胃肠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了4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胃肠道间质瘤的CT检查资料,检查方法:包括传统法口服阳性对比剂CT扫描(20例)及口服甘露醇胃肠造影后CT检查(26例).[结果]26例口服甘露醇组病人中有25例清晰显示病变,20例传统组仅13例显示病变.口服甘露醇组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为90%,传统口服阳性对比剂组为61.76%;GIST的CT特征:恶性胃肠间质瘤CT特征为:肿块相对较大,密度不均,肿瘤中央坏死及囊变多见;肿瘤边缘多不光整,可呈分叶状.增强扫描肿瘤呈不均匀强化;良性GIST体积较小,密度均匀,肿瘤坏死及囊变少见,病灶边缘光整,增强扫描多呈均匀强化.[结论]口服甘露醇螺旋CT胃肠造影是诊断胃肠间质瘤最有价值的影像检查手段,能明显提高肿瘤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消化道出血是X线诊断工作中常遇到的问题,如何正确运用目前的诊断方法如胃肠钡剂造影、内窥镜检查、核素扫描、血管造影等,寻找出血部位和原因。如何选择治疗方案包括内科保守治疗、手术放射学处理及外科手术治疗是十分重要的。关于胃肠钡剂造影,国内报道甚多,不加赘述,这里看重谈谈血管造影检查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胃底静脉曲张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胃底贲门静脉曲张的表现和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用二维灰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胃底贲门静脉曲张做观察分析。结果  113例肝硬化伴有门静脉高压患者接受了超声检查。超声显示胃底贲门静脉曲张 46例 ,超声假阴性病例 2 5例。超声诊断正确率 :77.9% (88/113 ) ;超声诊断敏感性 64 .8% (4 6/71) ;特异性 :10 0 %(4 2 /4 2 )。频谱多普勒测定的静脉血流为 (15 .95± 2 .78)cm/s。曲张的静脉直径 0 .8~ 1.4cm。结论 胃充盈下的超声检查能显示扩张的静脉的范围和程度 ;二维彩色多普勒和频谱多普勒能帮助了解病变血流的流速。肝脏左叶萎缩 ,胃底位置偏高、扩张的静脉轻微是假阴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贲门失弛缓症腔镜下食管肌层切开术手术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2009年行腔镜下Heller手术治疗的76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围术期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症状改善程度、是否需要术后干预等,多变量分析用于鉴定影响手术效果的临床因素。结果共有76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男39例,女37例)接受了腹腔镜(n=46)或胸腔镜(n=30)下Heller手术,大部分进行了胃底折叠术。平均随访时间是29.6月,平均住院时间是6天,无手术死亡。有43例(56.5%)患者术前曾接受了内窥镜治疗(内窥镜下球囊扩张术或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治疗)。研究表明术前曾接受过内窥镜治疗的患者手术失败率远大于未曾接受过内窥镜治疗的患者(11.6%vs 3.0%,P=0.002)。多变量分析还显示长病程、S型的食管改变、术前食管下段括约肌低压力与手术效果呈负相关。结论术前曾接受过内窥镜治疗的患者手术失败率明显增加,其他与手术失败相关的因素包括长病程,S型的食管改变,术前食管下段括约肌低压力等。尽管内窥镜治疗是治疗贲门失迟缓症的一个重要方法,但腔镜下Heller手术应成为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1991~2001年共收治上消化道出血117例。其中经手术治疗的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者73例 ,占(62.4 %)。现总结这类患者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选择的原则。1临床资料本组73例中男性62例 ,女性11例 ,年龄18~82岁 ,60岁以上21例(28.8%)。经手术和病理证实胃溃疡37例(50.7%) ,十二指肠溃疡26例(35.6 %) ,复合溃疡10例(13.7%)。本组病例既往经胃肠钡餐检查溃疡病32例(43.8%) ,胃镜检查提示溃疡病41例(56.2 %)。手术距出血时间<48h的27例 (37.0 %) ,3~5d内34例(46.6%)。5天以上12例(16.4 %)。术式为 :胃大部分切除术63例(86.3%) ,改良Nissen法6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有研究显示内窥镜超声和刺激性胆汁引流(EUS/SBD)的联合应用在早期胆囊疾病诊断的灵敏性上优于腹部超声波检查(TUS)。本研究的目标是获取用EUS/SBD诊断组患者的长期术后随访资料。病人和方法:81例TUS检查结果阴性的有胆囊疼痛的病人,接受了胆囊切除术(除外3例胆囊泥沙样结石病例),但EUS/SBD检查均阳性。EUS/SBD检查按以前介绍过的方法进行,EUS/SBD检查阳性的定义为EUS检查发现有泥沙样结石或小结石、或胆汁引流阳性。临床随访资料是在术后平均15.4个月通过电话获得的。结果:所有81个患者的EU…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分析在早期肺癌患者中应用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肺部孤立性结节患者7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CT动态增强扫描和病理检查,并且将病理检查诊断作为金标准,对比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有效性.结果: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早期肺癌(82.61%)、肺结核(10.14%)、肺...  相似文献   

13.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对强直性脊柱炎 (AS)患者骶髂关节CT扫描的选择和影像分析方法。方法 收集 980例疑诊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骶髂关节X线及CT资料为研究对象 ,对二者的诊断及征象显示情况进行了对比。结果 X线显示 5 0 2例异常 ,CT显示 5 79例异常。在X线诊断为 0~Ⅳ级骶髂关节病变的各组中 ,CT结果与之符合的比率分别为 43 %、3 5 %、48%、71%和 78%。根据CT所示可以分别将 5 7%、2 9%、3 3 %X线平片诊断正常及Ⅰ、Ⅱ级病变的病例提高 1~ 3个诊断级别。结论 CT扫描可以清晰显示骶髂关节病变的细节 ,因而有助于对较早期病变的及时和准确定级 ;而对于X线上病变表现明显的病例 ,如果单为诊断则无做CT检查的必要。  相似文献   

14.
非ERCP适应证的恶性胆管梗阻病人MRCP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非ERCP适应证的恶性胆管梗阻病人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不成功或不适宜而临床怀疑为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老年病人进行MRCP检查.结果 11例ERCP不成功和14例因病人一般状况不宜做ERCP的老年病人均获得了具有诊断价值的MRCP图像.MRCP准确地显示了手术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的25例病人的梗阻部位(25/25,100%). MRCP对梗阻性质诊断的准确率为96%(24/25).结论 MRCP能够清楚地显示肝内或肝外胆管的梗阻,并能对梗阻的性质和病变的范围作出理想的判断,是目前非ERCP适应证的恶性胆管梗阻病人最理想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能够有效地帮助临床做出合适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急性小肠出血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方法 :收集外科急诊手术的 2 7例急性小肠出血的病例进行分析 ,比较手术前各种检查对判断出血部位的优劣性。结果 :2 7例病人中手术前行核素扫描者 13例 ,其中 10例明确了出血部位 ,小肠气钡造影对小肠占位性病变的确诊率较高 ( 8/ 10 ) ,对于手术前不能通过辅助检查明确出血部位的病人 ,可依靠术中小肠镜的检查明确出血原因 ,有较高的检出率 ( 9/ 12 )。结论 :对于急性小肠出血的病人 ,手术前明确出血部位至关重要 ,术前核素扫描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特别适用于一般情况较差的病人 ;对于术前辅助检查不能明确出血部位的病人 ,可通过术中小肠镜检查明确出血原因 ,进行相应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谭跃  徐善璋 《临床荟萃》1991,6(8):366-367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通常认为主要来自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随着急诊内窥镜的广泛应用,发现急性胃粘膜出血的比例逐渐增加.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34例门脉高压性急性胃粘膜出血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34例中男性24例,女性10例,男女之比:2.4:1.年龄16~60岁,平均40.7岁.所有病人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B型超声波检查,均符合肝硬化门脉高压的诊断.全部病人均经胃镜或手术证实为急性胃粘膜出血.二、诱因 口服解热止痛剂11例,感染5例(肺部4例,急性肠炎1例),饮酒3例,肝昏迷2例,不明原因13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胃肠超声造影在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肝硬化患者143例(观察组)和同期住院非肝硬化患者109例(对照组),均行胃肠超声造影,测定2组胃底静脉最宽处内径和血流速度,以胃镜检查结果为标准,计算胃肠超声造影诊断胃底静脉曲张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胃肠超声造影示观察组胃底静脉最宽处内径为(4.3±1.7)mm,血流速度为(8.9±1.6)cm/s,对照组分别为(2.1±0.3)mm、(8.2±1.8)cm/s,2组胃底静脉最宽处内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超声诊断胃底静脉曲张轻度45例、中度59例、重度39例,胃镜显示胃底静脉正常17例,轻度静脉曲张25例、中度60例、重度41例;以胃镜检查结果为标准,胃肠超声诊断轻、中、重度胃底静脉曲张的敏感性分别为55.6%、86.7%、92.8%,特异性分别为78.1%、93.5%、97.2%。结论 胃肠超声造影可较好显示肝硬化患者曲张的胃底静脉并进行分度,在诊断中、重度静脉曲张上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肝硬化患者胃底静脉曲张的筛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胃癌术前CT扫描价值。方法 经胃镜病理证实的30例胃癌患者行CT检查,观察其CT表现,并和手术、病理做对照分析。结果 CT显示进展期胃癌30例,T分期诊断正确率80.0%(24/30),N分期诊断正确率70.8%(17/24),M分期诊断正确率66.7%(6/9).结论 低张胃CT扫描对中晚期胃癌诊断价值较大,可指导临床手术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19.
多层螺旋CT动态强化扫描诊断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动态强化扫描探讨其对原发性恶性胃淋巴瘤患者的价值.方法通过对12例胃淋巴瘤病人进行动态强化扫描,分别对各病例进行诊断.结果所有病人分为局限性肿块型、弥漫浸润型和溃疡型,其中局限性肿块型6例,弥漫性浸润型3例,溃疡型3例.本组诊断准确性为75%.结论多层螺旋CT动态强化扫描在原发性胃淋巴瘤的诊治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体外牙线牵引辅助在胃黏膜下肿瘤(SMT)内镜全层切除术(EFTR)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6年9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使用体外牙线牵引辅助装置并采用EFTR治疗胃SMT的96例患者,观察肿瘤切除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内镜随访,评价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结果 9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EFTR治疗,平均手术时间26.7 min(20~55 min),手术成功率100.0%,肿瘤完全切除率100.0%,肿瘤大小为1.2 cm(0.8~2.5 cm),肿瘤位置贲门下13例(13.5%),胃底46例(47.9%),胃体33例(34.3%),胃窦2例(2.1%),胃角2例(2.1%);术中1例患者出血(1.0%),内镜下止血成功。病理结果间质瘤62例(64.6%),平滑肌瘤31例(32.3%),钙化纤维瘤1例(1.0%),异位胰腺2例(2.1%)。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4 d(3~7 d),所有患者均无迟发性出血或穿孔。术后3~6个月随访期间所有病例创面愈合良好。结论 EFTR术中应用体外牙线牵引辅助能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的发生,体外牙线牵引辅助装置在EFTR治疗过程中是一个有效的装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