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2.
采用免疫组化法对20例卵巢癌进行了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研究,结果显示:卵巢癌ER的阳性率为60%,PR的阳性率为75%;ER、PR阳性反应产物在癌细胞内的分布有2种方式:腔缘型和弥散型;并且随着癌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其ER、PR的表达也明显减少,提示根据卵巢癌组织受体含量和分布方式可指导临床进行内分泌治疗;ER、PR可作为预测疾病发展和估计预后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3.
采用免疫组化法对20例卵巢癌进行了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研究,结果显示:卵巢癌ER的阳性率为670%,PR的阳性率为75%;ER、PR阳性反应产物在癌细胞内的分布有2种方式:腔缘型和弥散型;并且随着癌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其ER、PR的表达也明显减少,提示根据卵巢癌组织受体含量和分布方式可指导临床进行内分泌治疗;ER、PR可作为预测疾病发展和估计预后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4.
鲍圣德  王燕复 《中国肿瘤临床》1994,21(3):216-218,T222
本文对33例脑膜瘤的ER,PR作了分析。脑膜瘤性激素受体的阳性率:ERc为0,ERn为6.1%,PRc为12.1%,PRn为63.3%。多数肿瘤中测不到ER,且测到者含量变极低。PR含量明显高于ER,认为脑膜瘤以PR占优势。PR与ER间无相关关系,ERn(g ),PRn(+)者明显多于ERn(+),PRn(+)者,提示脑瘤的PR可能是一个不依赖于ER调节的独立系统。本资料为脑膜瘤的激素治疗可能性提  相似文献   

5.
雌、孕激素受体与子宫内膜癌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对雌、孕激素受体表达水平的检测分析 ,探讨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科经手术治疗的新鲜活体组织标本 ,并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子宫内膜癌 30例。采用较新的LSAB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雌激素受体 (ER)和孕激素受体 (PR)的表达水平。结果 ER和PR的阳性率一致 ,均为 6 6 6 7% :组织学分级高分化腺癌 (Ⅰ级 )的阳性率为 4 0 % ,明显高于中、低分化者 (Ⅱ、Ⅲ级 ) ;临床分期早期 (Ⅰ期 )的阳性率为 4 3 33% ,明显高于中、晚期 (Ⅱ、Ⅲ期 )患者 (P <0 0 1)。在同一标本不同部位的癌灶、癌旁和正常组织中ER和PR的阳性率显示癌灶组织明显低于癌旁和正常组织(P <0 0 5 )。结论 ER和PR的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有一定的关系 ,高分化癌的ER和PR表达水平高 ,低分化癌的ER和PR含量低 ;临床分期早期患者的ER和PR含量高 ,中、晚期患者的ER和PR含量低。笔者认为 :ER和PR的检测对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分化趋势、分级及临床分期和内分泌治疗与对预后的监测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用DCC方法检测了55例卵巢恶性肿瘤及12例良性肿瘤胞浆雌激素受体(ER),其中34例还同时测定了孕激素受体(PgR)。结果表明,卵巢恶性肿瘤中41.8%ER阳性,41.2%PgR阳性,明显高于良性肿瘤,后者ER为8.3%,PgR为20.0%。卵巢恶性肿瘤中的ER、PgR与某些临床、病理因素有一定关系。性索间质肿瘤的ER含量最高(126.6fmole/mg),生殖细胞瘤最低(5.3fmole/mg)。PgR则在性索间质肿瘤及上皮性病中较高(分别为49.8fmole/mg及48.6fmole/mg)。ER有随肿瘤组织学分级增高而下降的趋势,PgR则无明显规律。两种受体在临床早期组均高于晚期组。经过长期随访发现,ER、PgR阳性患者的5年存活率及平均生存时间均比阴性患者高。本研究初步表明,卵巢恶性肿瘤中亦有部分为性激素依赖性肿瘤,且受体的状态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及患者的预后有一定关系,这就为卵巢癌的内分泌治疗及对预后的估价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子宫颈癌的雌,孕激素受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采用酶联亲和组织化学方法对135例子宫颈癌中 ER(雌激素受体)、PR(孕激素受体)进行了检测,并结合临床期别、病理组织学、发病年龄、月经等状况  相似文献   

8.
史锦兰  陈萍倩 《中国肿瘤临床》1994,21(5):352-354,363
应用酶联雌二醇(E2-HRP)和酶联孕酮(Pg-HRP)亲和组化法检测卵巢恶性肿瘤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45例,结果ER阳性35例,PgR阳性33例,其阳性检出率依次为77%和73%,不同类型肿瘤的受体水平有差异,上皮性癌肿的阳性检出率较转移癌高。检测结果显示:肿瘤分化越好,受体水平也越高,早期癌比晚期癌的ER,PgR受体水平高,受体阳性者术后加用他莫西芬联合化疗治疗,其生存时间较阴性者长,复发亦  相似文献   

9.
90例大肠癌雌,孕激素受体免疫组化检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彭文明  郑秀玲 《癌症》1996,15(5):335-337
应用ABC免疫组化法对90例大肠癌石蜡切片进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检测。结果发现ER、PR阳性率分别为65.6%和57.8%。高分化癌阳性率最高,高、中和低分化癌三者比较P〈0.001,说明大肠癌分化程度越高,ER、PR阳性率也高,反之则低,呈正相关系。在大肠癌Dukes分期中,以C期最低,A、B、C三期比较,其P〈0.02和〈0.01,提示ER、PR阳性低的癌,其侵袭性强,生长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雌、孕激素受体与腋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肿瘤医学》2001,9(4):238-240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卵巢癌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及其与超微结构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20例卵巢癌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并对其中2例ER、PR阳性和4例ER、PR阴性的病例进行了透射电镜(TEM)观察。结果 卵巢癌ER阳性率为60%、PR阳性率为75%,ER、PR阳性反应产物在细胞内的分布有2种方式:腔缘型和弥散型;随着组织学分级的增高,ER、PR表达明显减少。透射电镜观察显示;ER、PR阴性的癌细胞较阳性的癌细胞超微结构分化更差、线粒体、内质网更趋减少,且线粒体大小不一,有些肿胀增大,内质网囊性扩张,桥粒连接减少,分泌颗粒减少,微绒毛短而少。结论 根据卵巢癌组织受体含量和分布方式可指导临床进行内分泌治疗,ER、PR状态可作为判断卵巢癌恶性程度、预测疾病发展和估计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乳腺肿瘤雌、孕激素受体表达与细胞增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乳腺肿瘤雌、孕激素受体表达与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ABC法)对经病理确诊255例恶性和660例良性乳腺肿瘤进行了ER、PR、c-erbB-2、p53基因蛋白表达和Ki-67抗原检测。结果:良、恶性乳腺肿瘤间,ER、PR阳性率均有极显著差异。良性肿瘤组中,ER+PR+组和ER-PR-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53表达率在ER、PR阴、阳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c-erbB-2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ER、PR、P—gP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ER、PR与P—gP之间的关系,为肺癌的优化化疗、预测预后提供有价值的指标。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石蜡包埋的肺癌标本中ER、PR、P—gP的表达。结果:P—gP阳性表达率36.05%(31/86),ER、P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9.53%、41.86%,其中腺癌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它组织类型。ER、PR的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水平呈正相关,而与患的性别、年龄、临床分期无关。31例P—gP阳性病例中,EP、PR阳性表达率为51.61%和64.52%,肺癌组织中P—gP与ER、PR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P—gP与ER、PR之间可能存在某种相关性,提示肺癌的化疗若辅以性激素受体拮抗剂效果可能更好。  相似文献   

14.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手术治疗的垂体腺瘤标本雌服孕激素受体,结合内分泌功能分类和临床影像学检查研究ER、PR检测的临床意义。结果表明:垂体腺瘤ER阳性率为77%,PR阳性率为67%。  相似文献   

15.
内源性雌孕激素及其受体与宫颈癌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源性雌、孕激素水平及其受体与宫颈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141例宫颈癌患者、137例子宫肌瘤患者和129名健康妇女,用酶链免疫吸咐试验(ELISA)测定血清中雌二醇(E2)与孕酮(P)的含量,按照sABC免疫组化操作步骤进行宫颈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检测。结果宫颈癌组E2和P含量中位数分别为41.90ng/ml和0.80ng/ml,均明显高于两对照组,无论绝经与否,E2与宫颈癌的关联性均有统计学意义,并呈剂量反应关系,其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P)达89%以上。而以卵泡期正常参考值的下限浓度(2pg/ml)为界进行定性分析,P与宫颈癌之间在绝经前后均无相关关系。宫颈癌组ER和PR的阳性率均低于子宫肌瘤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内源性雌、孕激素的升高与宫颈癌的发生均有明显相关关系,特别是E2升高宫颈癌患病的风险更大,且不受绝经因素的影响,ER、PR对宫颈癌的发生可能具有一定的保护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84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ER、PR的表达。结果 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ER、P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3%、65.5%。ER、PR阳性表达率与手术病理分期无关(P〉0.05),而与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G1级者ER、PR阳性表达率(74.4%、83.7%)显著高于G2级(55.6%、59.3%)(P〈0.01)和G3级(14.3%、21.4%)者(P〈0.05)。子宫肌层浸润深度≤1/2者中ER、P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8%、77.4%,〉1/2者阳性表达率为38.7%、45.2%,两者中ER、PR阳性表达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淋巴结转移的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ER、PR阳性表达率(59.4%、71.6%)分别与有淋巴结转移组织中ER、PR阳性表达率(50.0%、20.0%)进行比较,2者比较PR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ER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ER、PR的异常表达可能在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分析子宫内膜腺癌的预后和指导临床内分泌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雌,孕激素受体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抵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蕾  巩平 《中国肿瘤临床》1998,25(2):151-153
雌、孕激素受体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抵抗张蕾巩平综述孙素莲审校北京医科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北京市100034)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receptor,PR)在乳腺癌的...  相似文献   

18.
1393例乳腺癌雌孕激素受体状况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雌孕激素受体状态分布及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SP二步法对1393例乳腺癌患者的术后肿瘤石蜡标本进行雌、孕激素受体检测,并与患者的年龄、月经情况、原发肿瘤病理类型和腋淋巴结转移状况相结合进行分析。结果:1)ER和PR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001);2)ER(+)、PR(+)及PR(-)表达率和年龄分布无关(P>0.05),≤39岁年龄组ER(-)表达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P<0.001);3)绝经后ER(+)率高于绝经前患者(P<0.0001),PR(+)率低于绝经前患者(P<0.0001);4)组织病理学类型和ER、PR之间关系无显著差异(P>0.05);5)无腋淋巴结转移患者的ER(+)、PR(+)表达率显著高于有转移者(P<0.0001),ER(-)、PR(-)表达率低于有腋淋巴结转移者(P<0.0001)。结论:乳腺癌患者ER、PR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可作为制定综合治疗方案的依据,同时对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子宫颈癌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的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素暇  吴秋良 《癌症》1998,17(5):389-390
近年来,对宫颈癌组织中ER和PR的研究仍很局限,其临床价值也有争议[1]。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子宫颈癌组织进行ER、PR单克隆抗体检测,以探讨宫颈癌组织中ER、PR的水平及其与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诸因素的关系。1材料与方法1.1材料...  相似文献   

20.
乳腺癌雌、孕激素受体与cerbB—2基因表达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乳腺癌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ER、PR)与cerbB-2基因表达及相互关系,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病理组织分型,临床分期与癌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210例原发性乳腺癌进行了ER、PR与cerbB-2检测。结果:ER的阳性表达率59.05%,PR的阳性表达率47.62%,cerbB-2的阳性表达率33.81%,cerbB-2的阳性表达与ER、PR的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组织分型有显相关性(P<0.01),与腋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结论:ER、PR与cerbB-2在乳腺癌组织中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其检测结果对于临床治疗,辅助判断患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