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有自杀意念的大学生应对方式在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以期能够促进心理韧性发挥积极效果,为预防有自杀意念的大学生实施自杀行为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抽取山东省1170名大学生,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RSCA)、一般健康问卷(CHQ-20)进行现场调查。结果:①有自杀意念的大学生检出率为12.70%(149名);②有自杀意念的大学生心理韧性、积极应对的分数均比无自杀意念的大学生低(P<0.05),消极应对与心理健康的分数均比无自杀意念的大学生高(P<0.01);③有自杀意念的大学生心理韧性、积极应对分数与心理健康分数均为负相关(P<0.01),消极应对与心理健康分数为正相关(P<0.01);④PC和NC在心理韧性对心理健康的作用中都发挥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占总效应值的62.15%。结论 有自杀意念的大学生应对方式在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间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江西省大学生自杀意念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进行危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发放问卷的方式用自编大学生自杀意念问卷对江西省101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为11.19%。不同性别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质学校、不同学历、不同专业大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Х^2=-24.24,P〈0.01;Х^2=-4.58,P〈0.05;Х^2=29.46,P〈0.01),积极应对、家庭和谐、性格外向是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儿童期被忽视、人际关系紧张、记忆中有深刻的自杀印象(媒体报道或亲眼目睹)、就业压力是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论江西省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值得关注,消除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提高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可以有效降低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广州市大学生自杀意念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广州市8所高校中抽取大学生2564名,用白编调查表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近1a自杀意念报告率为11.6%。不同性别、专业、生源的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校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11.208,P=0.004);对自杀行为的态度、消极应对、负性生活事件等是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社会支持是保护因素。结论从可改变的社会因素人手,消除危险因素,提高保护因素,可以最大限度预防大学生自杀。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我国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自杀意念的发生比例,探讨其自杀意念形成的心理易感因素。方法 对合肥市324例SLE住院患者采用一般资料与自杀意念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开展调查,采用t检验将患者的人格特征和应对方式与常模进行比较,调整社会人口学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计算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对SLE患者自杀意念影响的OR(95%CI)值。结果 108例(33.3%)患者在接受调查前1个月内产生过自杀意念;SLE患者神经质标准分(49.81±10.03)与精神质标准分(49.84±9.73)均高于全国心理常模(神经质:41.27±9.42;精神质:48.14±9.74)(t神经质=15.327,t精神质=3.142,P值均<0.01)。内外向标准分(50.43±9.90)低于常模(57.75±8.26)(t=-13.317,P<0.01);SLE患者的积极应对评分(34.36±7.86)和消极应对评分(28.87±7.79)均高于女性健康组常模(积极应对:29.32±8.96;消极应对:22.34±7.47)(t值分别为11.543、15.102,P值均<0.01)和患者组常模(积极应对:29.15±9.28;消极应对:25.36±8.42)(t值分别为11.932、8.122,P值均<0.01)。调整社会人口学变量后,神经质倾向人格(OR=1.110,95% CI:1.072~1.149)和消极应对方式(OR=1.069,95% CI:1.030~1.109)对SLE患者自杀意念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我国SLE患者自杀意念的发生比例较高。神经质倾向和消极应对方式是SLE患者形成自杀意念的心理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5.
广州市大学生尝试自杀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市大学生尝试自杀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用自编调查表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结合专题小组讨论的定性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大学生近1a内尝试自杀报告率为6.0%,不同性别、学校、专业的学生尝试自杀报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镇学生尝试自杀报告率为6.6%,高于农村学生的4.2%(x^2=4.71,P=0.032)。对自杀行为的态度、朋友和家人有过自杀行为、消极应对、负性生活事件等是尝试自杀的危险因素,获得社会支持是尝试自杀的保护因素。定性访谈发现,学校几乎没有开展过自杀行为的健康教育活动,绝大部分学生对自杀行为持中立态度。结论加强健康教育、消除危险因素、提高保护因素可以最大限度地预防自杀.  相似文献   

6.
杭州市初级保健人员自杀态度与自杀知识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初级保健人员自杀态度、自杀知识掌握情况,为自杀预防、干预及进一步的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肖水源自杀态度问卷(QsA)和自编自杀知识问卷,随机抽取杭州市2个主城区8个街道379名初级保健人员进行调查。结果:自杀态度问卷F1~F4均分在2.5~3.5之间,F1、F2、F4持中立态度明显多于持肯定或否定态度,分别为66.3%、59.6%、54.5%,而F3持肯定态度较多占63.6%,持否定态度不足1%。自杀知识知晓率普遍较低,平均得分为12.11±2.75分,及格率仅为19.9%。条目应答正确率最高87.3%,最低仅9.3%,半数条目应答正确率低于50%。经£检验、F检验,F3与性别、F4与工作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5,P〈0.01和t=3.4,P〈0.01),自杀知识与既往是否培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8,P〈0.01),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级保健人员对自杀态度总体上持中立、矛盾态度,自杀知识与干预技能普遍缺乏,对自杀存在很多误解,迫切需要加强相关知识培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与社会支持的联系。方法:资料随机抽取某市大学生265例,利用大学生心理求助情况调查表和社会支持评定表对选定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有、无求助经历者的求助态度,不同性别与年级大学生的求助态度,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结果:有心理求助经验者ATSPPH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无心理求助经验者(P〈0.05);女生心理求助态度比男生积极;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具有预测性(P〈0.001)。结论: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有积极影响,即社会支持程度越高,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越主动。  相似文献   

8.
生命价值观、应对方式与大学生自杀意念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应对方式与自杀意念的关系,为自杀预防与干预提供依据。方法运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大学生生命价值观量表、应对方式量表调查了768位大学生,根据症状自评量表第15题“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回答轻重程度筛选有无自杀意念。结果调查对象中,有自杀意念者93人,占13.2%,无自杀意念者611人,占86.8%。有无自杀意念组大学生在生命价值观和应对方式各因子上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性别、学习压力、珍爱生命、消极宿命、悲观困惑、消极应对比其他因子更能预测大学生自杀意念的产生。结论大学生自杀意念形成与生命价值观、应对方式有较为密切的关系。通过加强生命价值观教育和应对方式训练可以降低大学生自杀意念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煤矿工人的应对方式特点与身心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山西某地在一线作业的煤矿工人600名,进行基本情况调查、自测健康评定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调查,分别评定其应对方式、健康状况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大中型煤矿工人积极应对方式得分分别为(1.93±0.61)、(1.89±0.50)明显高于小型煤矿工人,大、中型煤矿工人消极应对方式得分分别为(1.22±0.53)、(1.24±0.52)明显低于小型煤矿工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不同工龄、不同文化程度的煤矿工人应对方式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积极应对方式得分与自测健康的生理、心理、社会子量表得分和总分呈正相关关系(P〈0.01),消极应对方式得分与自测健康的生理、心理、社会子量表得分和总分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不同年龄、工龄、文化程度及煤矿规模的矿工的应对方式存在差异,积极应对方式有助于煤矿工人的身心健康,消极应对方式对身心健康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影响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的社会心理因素。方法采用Beck抑郁问卷、主题统觉测验中国修订版(TAT-R,C)、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自杀态度问卷(QSA)、生活事件量表(LES)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197例抑郁症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果在197例患者中,1周内出现自杀意念的抑郁症人数为59例(29.95%)。主题统觉测验中的负性欲求(包括自我攻击、消极)、HAMD中认知障碍因子是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自杀态度的F1、F2、F4因子为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结论鼓励患者多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能有效地降低自杀意念的出现,预防自杀行为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杭州市大学生完美主义,羞怯、面子心理之间的相互关系,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完美主义量表、羞怯量表、丢面子量表对34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乡村大学生在羞怯量表上得分(2.71±0.49)高于城市大学生得分(2.55±0.58),非独生子女得分(2.71±0.50)高于独生子女羞怯量表得分(2.54±0.57)。羞怯与积极完美主义呈负相关关系(r=-0.27),与消极完美主义呈正相关关系(r=0.34),与丢面子心理呈正相关关系(r=0.22);丢面子与积极完美主义(r=0.11)和消极完美主义(r=0.17)都呈正相关关系。结论羞怯倾向于消极的心理方面,而面子心理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心理一致感、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 便利抽取安徽省2所三甲医院的280名住院食管癌患者,采用心理一致感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总体幸福感量表及一般资料调查表进行调查,运用Amos 17.0和SPSS 17.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食管癌患者主观幸福感与心理一致感、积极应对呈正相关(r = 0.486、0.406,P<0.01),与消极应对呈负相关(r = - 0.297,P<0.01)。线性回归和结构方程分析显示,心理一致感和积极应对均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β = 0.307,β = 0.248,P<0.05);消极应对负向预测主观幸福感(β = - 0.236,P<0.05),应对方式在心理一致感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5.00%。结论 心理一致感可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也可通过应对方式对其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3.
了解新疆师范类高校维吾尔族大学生对自杀态度的取向,为提高师范类维吾尔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杀态度问卷、自我接纳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新疆师范类高校的3 564名维吾尔族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新疆师范类高校维吾尔族大学生总自杀态度得分为(2.86±0.54)分.男生在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因子上得分低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4,P<0.01);女生比男生更否定对自杀的行为,男生更认可安乐死.文科学生对自杀态度各因子较理科生持更理解和认可的态度(P<0.01).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我评价因子、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因子是影响大学生自杀态度的因素(β值分别为0.018,-0.118,0.098,P值均<0.05).结论 新疆师范类高校维吾尔族大学生自杀态度为矛盾或中立态度.应采取综合性措施对新疆师范类高校维吾尔族大学生从个人、学校和家庭三方面共同努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留守中学生认知情绪调节心理韧性与自杀意念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认知情绪调节问卷、中学生心理韧性问卷与积极消极自杀意念问卷对454名留守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积极认知情绪调节与心理韧性呈显著正相关(r = 0.424,P<0.001),与自杀意念呈显著负相关(r = -0.219,P<0.001),心理韧性与自杀意念呈显著负相关(r = -0.551,P<0.001);结构方程模型发现,心理韧性在积极认知情绪调节与自杀意念间具有完全中介效应。结论 积极认知情绪调节通过心理韧性间接影响留守中学生的自杀意念。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江西省大学生自杀意念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进行危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于2007年4月,自编“大学生自杀意念问卷表”,采用随机发放问卷表的方式对江西省101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于调查前1年内的自杀意念发生率为11.19%。不同性别学生间自杀意念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质学校、不同学历、不同专业学生间自杀意念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c。:24.24,P〈0.01;:c。:4.58,P〈O.05;:c。:29.46,P〈O.01)。积极应对、家庭和谐、性格外向是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儿童期被忽视、人际关系紧张、记忆中有深刻的自杀印象(媒体报道或亲眼目睹)、就业压力是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论江西省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值得关注,消除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提高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可以有效降低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研究生的自杀态度及群体间的差异,为研究生自杀的研究、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322名硕士研究生,并运用自杀态度问卷(QSA)对其进行调查。结果研究生对自杀态度的总体得分为(2.74±0.34),对自杀持矛盾或中立的态度。不同性别的研究生在对自杀者的态度(F2)上存在差异(p〈0.05)。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在对自杀性质的认识(F1)、自杀者的态度(F2)和安乐死的态度(F4)上均存在差异(p〈0.05)。结论对研究生进行系统的自杀干预培训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自我和谐"为指标测查当前某农业高校大学生发展性心理危机的基本状况,为高校学生心理危机一级预防与干预系统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王登峰编制的自我和谐量表(SCCS),以横断面研究的方式在吉林省某一般本科农业高校随机抽取529名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自我和谐"量表各因子状况均差于王登峰1994年研究结果,对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4,-7.19,10.83,P〈0.01)。"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因子上专业类型(F=5.997,P〈0.05)与高低年级的主效应(F=8.288,P〈0.01)显著,"自我的灵活性"因子上专业类型与高低年级的交互作用显著(F=7.163,P〈0.01)。结论:当前大学生自我和谐程度偏低、普遍经历发展性心理危机,低年级大学生特别是低年级文科生的危机状况较为突出。应重视大学生心理危机初级预防和干预系统建设,对大学生发展性心理危机给予积极回应和应对。  相似文献   

18.
绍兴文理学院大学生心理防御机制与挫折应对方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黎 《中国学校卫生》2004,25(4):458-459
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防御机制和应对策略的特点,以及2者的相关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防御方式问卷和应对方式问卷对456名大学生进行评定.结果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和中间型的防御机制得分呈现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更倾向于运用投射、被动攻击、潜意显现和退缩等防御方式.应对方式也呈现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更倾向于消极应对.不成熟的防御机制与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成熟的防御机制与积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大学生心理辅导和教育中应加强大学生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和积极应对方式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婴幼儿气质对母亲反应方式的影响,使母亲在与婴幼儿的互动关系中变得更为积极、主动和理性。[方法]分别从活动性(ACT),适应性(ADA),趋向性(APP),反应阈限(THR),反应强度(INT),心境(MOOD),注意力分散度(DIST),注意持久性(PERS)6个方面探讨4个月至3岁婴幼儿气质对母亲敏感性的影响。[结果]婴幼儿活动性(ACT)与母亲应对方式中消极反应的F检验为38.982,婴幼儿适应性(ADA)中母亲的积极、消极反应的F检验分别为35.490和32.919,婴幼儿反应强度(INT)与母亲的过分、消极反应的F检验分别为10.89和15.974,婴幼儿心境(MOOD)与母亲积极、消极反应的F检验为6.243和4.685,婴幼儿注意力分散度(DIST)与母亲消极、强制性的F检验分别为6.367和5.643,婴幼儿注意力持久性(PERS)与母亲对婴幼儿的积极反应F检验为7.428,因此婴幼儿反应强度与母亲敏感性反应方式之间表现出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越高的适应性、积极乐观的心境和较高的注意力持久性容易引发母亲的积极反应行为;影响母亲敏感性反应方式的消极气质因素有:高活动性、高趋向性、高反应强度、低反应强度、消极心境和中性注意力分散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一线护士心理一致感、压力应对及疫情反刍性沉思水平,探讨心理一致感在一线护士压力应对方式与疫情反刍性沉思的中介作用。
  方法  随机选取四川省内6家医院417名一线护士,采用心理一致感问卷、简易压力应对方式量表和事件相关反刍性问卷进行调查。采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中介作用分析等。
  结果  年长、工龄长及有子女的护士疫情侵入性沉思水平较高(P < 0.05),三甲医院护士疫情目的性沉思水平高于三乙及以下医院的护士(P < 0.05)。一线护士的心理一致感得分均值为(62.73 ± 10.44)分,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P < 0.05),与消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P < 0.05),与疫情侵入性反刍性沉思和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均呈负相关(P < 0.05);积极应对方式与疫情目的性沉思呈正相关(P < 0.05),消极应对方式与疫情侵入性和目的性沉思均呈正相关(P < 0.05)。路径分析结果显示:消极应对方式对疫情侵入性反刍性沉思有正向预测作用(β'=0.336,P < 0.05),心理一致感在二者中间起抑制效应,抑制效应占比为13.75%;积极应对方式对疫情目的性沉思有正向预测作用(β'=0.190,P < 0.05),心理一致感在二者间起抑制效应;消极应对方式对疫情目的性沉思有正向预测作用(β'=0.183,P < 0.05),心理一致感在两者中起部分作用,中介作用占34.4%。
  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一线护士心理一致感水平偏低。心理一致感在一线护士压力应对和疫情反刍性沉思两者间有中介作用,有关部门及医院应培养护士稳定的心理一致感,以更好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