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拉力螺钉固定技术治疗骨盆后环部损伤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1998年8月至2005年12月,对47例骨盆骶髂结构复合损伤患者分别采用后侧经骶髂关节的拉力螺钉固定方法,后侧跨骶骨的髂-髂拉力螺钉固定方法及骶-髂拉力螺钉加髂:髂拉力螺钉固定方法治疗骨盆后环损伤,男31例,女16例;年龄18~53岁,平均32岁。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47例患者有60侧骨盆骶髂结构复合损伤。按照AO骨盆环损伤方法分型:B型损伤20例,其中B2型9例,B3型11例;C型损伤27例,其中C1型8例,C2型12例,C3型7例。患者麻醉后取俯卧位,行闭合或开放复位后用拉力螺钉固定。所有操作均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进行。结果4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6年6个月,平均27.7个月。平均手术时间为80min。47例共置入骶髂拉力螺钉104枚。患者在术后2~3个月双下肢可完全负重行走,并逐渐恢复体力劳动。仅发生3枚螺钉松动,未发生神经损伤及螺钉断裂等并发症,腰骶及下肢活动接近正常。结论拉力螺钉固定技术可使不稳定性骨盆后环获得良好的即刻复位和固定,恢复骨盆环的稳定性,适用于骶髂关节脱位及骶骨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2.
经皮空心骶髂螺钉LX内固定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目的:探讨经皮空心骶髂拉力螺钉LX内固定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体表定位结合螺旋CT和C形臂引导,经皮空心骶髂拉力螺钉LX内固定技术治疗31例无重要神经血管损伤的B型骨盆创伤及5例骶髂关节炎.2例骶骨囊性病变。男27例,女11例;年龄18-59岁,平均35.6岁。31例骨盆骨折按AO分类:B1型11例、B2型15例、B3型5例。术前摄骨盆CR片及骨盆前后环螺旋CT扫描,进行容积重建及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重建和骶骨曲面重建检查,其中隐匿性后环损伤28例。应用该技术结合经皮植骨骶髂关节融合术治疗5例骶髂关节炎,2例骶骨囊性病变。结果:术中失血25-70ml,平均36ml。38例均获得随访,时间3~39个月,平均15.6月。无感染、骨折不愈合、医源性神经血管损伤及内植物断裂、滑脱等并发症。依据骨盆创伤疗效标准,术后影像学评价优34例,良4例;临床评价优32例,良6例。结论:对于骶髂关节痛损,经皮空心骶髂拉力螺钉LX内固定技术安全可靠、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生物力学稳定性好、康复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骨盆前、后环微创内固定在骨盆C型骨折治疗中的可行性、技术要点以及临床效果。方法:自2010年12月至2015年12月,选择经髂腹股沟微创小切口重建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骨盆前环损伤;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骨盆后环损伤患者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29~68岁,平均43.6岁。骨折按Tile分型:C1型14例,C2型3例,C3型1例。耻骨骨折合并同侧骶骨骨折12例,耻骨骨折合并同侧骶髂关节脱位2例,双侧耻骨骨折合并单侧骶骨骨折伴耻骨联合分离3例,双侧耻骨骨折合并双侧骶髂关节骨折脱位1例。观察结果包括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腰骶神经及髂血管损伤情况、骨折复位情况等。结果:所有患者伤口Ⅰ期愈合,无感染、深静脉血栓、腰骶神经及髂血管损伤、异位骨化等并发症发生。根据Matta复位标准,优14例,良3例,可1例。16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33个月,平均16.7个月。根据Majeed疗效评价标准,优15例,良1例,Majeed评分92.13±5.44。结论:骨盆前环损伤选择经髂腹股沟微创小切口重建接骨板内固定,骨盆后环损伤选择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骨盆C型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等优点,临床操作安全可行,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技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经皮骶髂螺钉技术在不稳定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2003年3月-2007年1月,收治15例Tile C型骨盆骨折患者。男6例,女9例;年龄21~56岁。车祸伤8例,高处坠落伤6例,压砸伤1例。伤后至就诊时间4h~3d。耻骨骨折合并骶骨骨折7例,髂骨骨折合并骶骨骨折2例,耻骨骨折合并骶髂关节脱位4例,前环耻骨骨折、后环骶骨骨折合并骶髂关节脱位2例。采用经皮骶髂螺钉技术固定骨盆后环,合并的前环损伤中7例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3例钢板固定,5例钢板联合外固定支架固定。结果15例住院16~33d,平均22.4d。除4例同时行髋臼骨折固定患者术中失血量1000~1500mL,余失血约50mL。手术时间60~305min,平均153.6min。15例均获随访6个月~3年,平均18个月。根据Matta评分标准,优14例,良1例。最后1次随访时,X线片示患者骨折均愈合,平均28.8个月。1例骨折愈合后骶髂螺钉松动,3例腰骶部劳累后疼痛,2例轻度跛行,均未作特殊处理。9例恢复原工作,3例改变工作,3例仍未工作。Majeed功能评分,优11例,良4例,优良率100%。结论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技术可重建骨盆后环的稳定性,可获得良好的功能康复,同时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及创伤小,是不稳定骨盆骨折后环稳定性重建的良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胡勇  谢辉  徐荣明  薛波 《中国骨伤》2007,20(4):241-244
目的:探讨创伤性耻骨联合分离合并骶髂复合体损伤适应证、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2002年3月-2004年6月,对20例创伤性耻骨联合分离合并骶髂复合体损伤患者,采用前路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耻骨联合分离和后路在CT引导下经皮空心拉力螺钉固定治疗骶髂复合体损伤。男12例,女8例;年龄18~65岁,平均42.6岁。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20例患者有34侧骨盆骶髂复合体损伤。按照AO骨盆环损伤方法分型:B型8例,其中B2型5例,B3型3例;C型12例,其中C1型4例,C2型5例,C3型3例。结果:2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21个月,平均14.2个月。平均入院后第8天手术。前路手术时间平均150min,后路手术时间平均60min。前路术中平均失血200ml,后路术中平均失血30ml。20例共置入骶髂螺钉34枚。术后3周患者可扶双拐下地行走,3~4个月可完全负重行走,并逐渐恢复体力劳动。未发生神经损伤及螺钉断裂现象。耻骨联合分离患者术后影像学显示解剖学形态完全恢复,耻骨联合间隙<2cm。结论:前环耻骨联合分离时要考虑可能有后环骶髂复合体损伤存在。耻骨联合分离与骶髂关节损伤应分别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固定术式。  相似文献   

6.
骨盆损伤中移位骶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骨盆损伤中移位骶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0年9月至2007年9月收治的33例伴有骶骨骨折的骨盆损伤患者行手术治疗.根据AO/OTA的分型方法,骨盆B型损伤5例,C型28例.根据Denis的分型方法,骶骨I型骨折13例、Ⅱ型11例、Ⅲ型9例.其中早期合并原发性神经损伤23例.骶骨骨折应用张力带钢板固定1例;脊柱椎弓根钉棒系统经骨盆后方沿双侧髂嵴横向固定10例,经L_(4,5)或L_5S_1及双侧髂嵴后方纵向固定16例;骶髂螺钉固定3例;骶骨棒固定2例;骶髂螺钉联合骶骨棒固定1例.术中间期行椎板切除、马尾神经减压11例,二期行神经松解、骶前孔扩大术2例.结果 术后随访12~82个月,平均27.3个月.根据Majeed疗效标准,优17例、良7例、可2例、差7例.骶骨I型骨折疗效优良率为92.3%、Ⅱ型为72.7%、Ⅲ型为44.4%.神经损伤恢复情况在手术治疗组中优6例、良4例、无变化3例;在非手术治疗组中优6例、良1例、无变化3例.术后并发症包括腰骶部切口深部感染2例,腰骶僵硬不适2例.神经损伤一过性加重4例,迟发性骶神经损伤3例.结论 手术治疗是改善骶骨骨折复位质量的重要途径,骨盆前、后环损伤的联合制动是提高骨折内同定强度的有效方法.对手术指征明确的骶神经损伤,早期定位减压有助于其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22):2037-2041
[目的]探讨3D导航下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伴移行椎的骨盆后环损伤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8年06月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骨科采用3D导航下经皮置入骶髂螺钉治疗伴移行椎的骨盆后环损伤患者21例,其中,男12例,女9例,年龄25~63岁,平均(45.79±3.28)岁。腰椎骶化者14例,骶椎腰化者7例。按照Tile骨盆骨折分型:B型8例,C型13例;骨盆后环损伤中,骶髂关节脱位4例,骶骨DenisⅠ区骨折17例;骨盆前环损伤中,单侧耻骨支骨折17例,双侧耻骨支骨折4例。[结果]共计置入22枚骶髂螺钉,25枚逆行前柱螺钉,每枚螺钉置入耗时平均(29.12±7.41) min。术后手术切口均未感染。21例患者术后随访6月~24月,平均(11.74±1.67)个月。本组病人疼痛VAS评分由术前的(5.31±1.44)分下降至术后6个月随访时的(1.57±0.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时根据Majeed评分标准评定骨盆功能:优13例,良5例,差3例,优良率85.71%。影像评估方面,术后骨折复位质量依据Matta评分标准评定:优14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0.48%。至末次随访时,骨折断端均骨性愈合。X线片、CT三维重建检查示内固定稳妥,空心螺钉未见断裂、松动及脱出。[结论] 3D导航下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伴移行椎的骨盆后环损伤,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新型骨盆髂嵴外固定结合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OTA-61C1.3型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35例OTA-61C1.3型骨盆骨折患者。男23例,女12例;年龄21~59岁,平均(38.23±12.28)岁。复位满意后经皮置入骶髂螺钉固定骨盆后环,应用新型骨盆髂嵴外固定稳定骨盆前环。术后影像资料评估外固定Schanz钉置入情况,应用Matta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应用Majeed评分评价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手术,无医源性神经血管损伤,影像检查显示骶髂螺钉及外固定Schanz钉置入精准,后者位于骨内深度在70~135 mm,平均(92.14±18.16) mm。Matta评价标准显示骨盆复位优27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4.29%。35例术后获得12~24个月随访,平均(15.26±4.45)个月。术后6周复查时去除外固定物。所有病例均无钉道感染、螺钉松动、固定失效。术后12个月随访时Majeed评分显示骨盆功能优31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7.14%。[结论]新型骨盆髂嵴外固定技术置钉精准深入,稳定可靠,结合后环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折创伤小且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骶骨翼髂骨(sacral ala-iliac, SAI)螺钉腰椎-骨盆固定或三角固定术治疗骶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期间采用SAI螺钉腰椎-骨盆固定或三角固定术治疗骶骨骨折12例患者的病历资料, 男3例, 女9例;年龄(32.6±15.0)岁(范围13~52岁)。致伤原因:坠落伤11例, 交通伤1例。骶骨骨折Denis分型:Ⅱ型4例, Ⅲ型8例。AO分型(Tile-Muller):C1.3型4例, C3.3型8例;其中C3.3型8例的改良Roy-Camille和Strange-Vognsen分型:Ⅱ型2例, Ⅲ型6例。8例C3.3型患者按Gibbons骶神经损伤评分:3分6例, 4分2例;4例C1.3型无神经损伤。6例患者合并骨盆前环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9.3±9.2)d(范围6~32 d)。待生命体征平稳后行椎板切除减压和骶神经根减压、骨折复位、SAI螺钉腰椎-骨盆固定或三角固定术, 骨盆前环根据损伤情况决定固定方式。根据Matta标准评价术后骨折复位情况, 末次随访时采用Majeed评分系统和Gibbons骶神经损伤评分系统对...  相似文献   

10.
仰卧位经皮骶髂置钉固定术治疗骨盆后环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仰卧位经皮骶髂置钉固定术治疗骨盆后环损伤的可行性、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在10具尸体操作的基础上,2004年10月至2007年10月对14例骨盆后环损伤行仰卧位经皮骶髂置钉固定术.男7例,女7例;年龄28~75岁,平均41.6岁.Tile B型损伤4例,C型损伤10例.患者仰卧位,于"C"型臂X线机透视下以髂前上棘上2 cm与腋后线交点及髂前上棘与髂后上棘连线中、后1/3交点为进钉点,若两点距离较大,则在透视下确定最佳进钉点.进钉角度为向前20°~30°角,向尾端倾斜5°~15°.经皮骶髂置入一枚直径7.2 mm空心钛螺钉固定.术后摄骨盆正位、骶骨侧位X线片,并行骶髂关节CT扫描,观察螺钉在S1椎体的位置.结果 14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16个月.术后3个月骨盆骨折均临床愈合.14例共置入15枚空心钛螺钉,未发生与置钉有关的并发症.随访期间无神经损伤、螺钉松动及断裂现象,无骨盆畸形及骶髂部疼痛.Majeed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为92.9%.结论 采用体表双定位法,可提高仰卧位骶髂置钉固定术的安全性;仰卧位经皮骶髂置钉固定术治疗骨盆后环损伤方便、可行.  相似文献   

11.
经皮空心钉固定治疗创伤性耻骨联合分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经皮空心钉固定治疗创伤性耻骨联合分离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 2月至 2010年 12月, 治疗 46例伴耻骨联合分离的不稳定骨盆骨折, 男 27例, 女 19例;年龄 18~61岁, 平均 34.6岁。按 Tile分型: B1.1型 4例, B1.2型 7例, B2型 2例, B3型 2例, C1.1型 7例, C1.2型 7例, C1.3型 10例, C2型 5例, C3型 2例。行闭合复位经皮耻骨联合螺钉内固定后, 再行后环 固定, 包括经皮骶髂螺钉、经皮髂骨后部螺钉固定。除 4例 B1.1型骨折仅固定耻骨联合外, 余均同时行 后环固定。结果 手术时间 15~65 min, 平均 45 min;出血量 10~50 ml, 平均 25 ml。 46例患者均置入 1 枚耻骨联合螺钉, 35例术后行骨盆 CT检查, 其中 3例发现螺钉侵入盆腔, 但未引起任何临床症状。术后 无一例发生切口及钉道感染。 4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 5~48个月, 平均 23.5个月;随访期间未 发现明显的复位丢失。根据 Matta和 Tornetta标准, 末次随访时优 43例, 良 3例。 31例(67.39%)患者恢 复原工作, 6例因合并损伤而改变原工作, 9例尚处于恢复期。 28例患者无骶髂关节疼痛;13例仅在用 力时有耻骨联合部或耻骨微痛, 但不影响日常生活;5例有不同程度的骶髂关节疼痛。结论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固定治疗创伤性耻骨联合分离安全可行, 操作简便, 损伤小, 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前后联合入路一期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前后联合入路一期治疗TileC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8例TileC型骨盆骨折患者行前路切开复位固定,后路单纯经皮或开放复位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一期联合手术治疗。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4年,平均(19.1±7.2)个月。术后2~3个月全部获骨性愈合,恢复行走功能,无下肢短缩。Majeed功能评分:优12例,良4例,可2例。结论前后联合入路一期治疗TileC型骨盆骨折,可重建骨盆前后环的稳定性,能获得良好的功能康复,避免二次手术创伤,是治疗TileC型骨盆骨折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旋转和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旋转和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特点及其急诊处理、诊断和治疗方法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存在旋转和垂直不稳定的骨盆骨折患者,10例保守治疗,8例手术治疗。8例手术患者骨盆前环骨折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2例耻骨上支骨折采用重建钢板固定,2例采用拉力螺钉固定,4例耻骨联合分离患者均采用双钢板固定;6例骨盆后环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双钢板固定,2例在CT引导下经皮置入骶髂关节松质骨拉力螺钉固定。结果18例患者全部恢复行走功能,所有保守治疗患者骨盆骨折均畸形愈合,遗留骶髂关节部位酸痛6例,遗留双小腿、双足麻木3例,行走跛行2例。8例手术治疗患者骨盆外形均恢复好,仅1例患者诉沿髂嵴切口有不适,2例CT引导下经皮置入骶髂关节螺钉患者骨盆外形接近完全恢复,功能恢复快而满意。结论旋转和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保守治疗效果差,宜首选内固定手术治疗,宜同时固定骨盆前、后环或先行前环切开复位内固定,2~3d后再次在CT引导下经皮置入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CT引导下经皮置入骶髂关节螺钉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出血少、固定牢靠,是固定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骨盆骨折微创手术治疗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手术治疗骨盆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微创手术治疗26例骨盆骨折患者,男15例,女11例;年龄20—62岁,平均40岁。均为闭合性骨折,单侧骨盆环破坏17例,双侧骨盆环破坏9例。骨盆后环损伤类型:骶髂关节脱位8例,骶骨外侧纵形骨折12例;骨盆前环损伤类型:单侧耻骨坐骨支骨折9例,双侧耻骨坐骨支骨折7例,耻骨联合分离6例;合并休克6例。前环应用经皮耻骨上支拉力螺钉固定术,耻骨联合拉力螺钉固定术;后环采用经皮骶髂关节拉力螺钉固定术或骶骨棒固定术。术前摄骨盆CR片,骨盆螺旋CT检查,了解骨折表面及内部的细节,明确骨折情况。采用体表定位结合C形臂引导手术。结果:术中失血10-50ml,平均30ml;手术时间30-50min。CR观察骨折愈合时间8-12周,平均11周。无伤口感染、骨折不愈合、神经损伤等。结论:在掌握好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效果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脊柱钉棒系统应用于骨盆后环损伤治疗的效果。方法对36例骨盆后环损伤,按照Denis分型,Ⅰ型20例,Ⅱ型12例,Ⅲ型4例。按照Tile分型,B3型16例,C1型10例,C2型6例,C3型4例。应用脊柱钉棒系统固定治疗,将万向椎弓根钉从双侧髂后上棘处开槽置入髂骨后部内外板间,钉尾沉于骨质内,连接棒通过双侧骶棘肌隧道放置固定后,在骨盆后环处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内支架”有效固定。结果30例获得6~18个月随访,平均11个月,患者均无螺钉松动、断棒、骶髂关节再次脱位及内固定物引起的血管、神经损伤并发症。按刘利民等功能评定标准,优15例,良13例,中2例。结论脊柱钉棒系统治疗骨盆后环损伤,固定有效牢靠,操作简便,无需复杂定位,创伤小,恢复快,无透视条件的基层单位也可行手术,极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long-term clinical and radiographic results in patients treated for 61C3-2 (OTA class) pelvic ring disruption with a posterior bridging sacroiliac fixation.

Design

Retrospective clinical and radiological study.

Setting

University Hospital.

Patients/participants

Between May 2002 and March 2003, seven patients with sacroiliac dislocation were treated with a technique developed for the treatment of pelvic injuries with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instability.

Intervention

We applied spino-pelvic fixation techniques, using spine instrumentation, to stabilize an SI dislocation. This technique consists of two 5 mm diameter screws inserted into the S1 pedicle and S2 ala. A 5.5 mm rod joins the 2 sacral screws to two 7 mm screws placed into the posterior iliac crest and secured into the cancellous mass of the posterior ilium . The described technique stabilizes the SI-joint by performing a bridging osteosynthesis instead of the commonly performed iliosacral screw osteosynthesis passing the SI-joint. Symphyseal platting is performed to reduce and stabilize the anterior ring if necessary.

Main outcome measurements

Data were analyzed as follows: pelvic fracture classification; functional outcome; radiographic outcome; Leg length discrapency; and CT scan aspect of the sacroiliac joint.

Results

Associated pelvic injuries were present in all the patients and include symphysis rupture and acetabular fractures. Four of the seven patients had fractures of the lower extremities. Follow-up was available for all patients at an average of 27 months (range, 32–24 months). Neither septic nor cutaneous complications were reported. No loss of post-op reduction and no fixation failure were observed. The functional results noted at the last examination were satisfactory with a mean Majeed score of 93.

Conclusion

In our opinion, this surgical technique may be indicated in Tile type C1.2 (61C3-2 OTA class) pelvic ring disruption. It obviously reaches its limits in sacral fractures. The technique described provides effective control of vertical displacement while providing a certain degree of horizontal mobility to facilitate reduction and osteosynthesis of anterior lesions. The quality of the fixation allowed early weight bearing.  相似文献   

17.
背景:机器人导航定位系统GD-2000是国内自主研发的基于术中X线透视影像的双平面骨科机器人系统,可用于辅助完成经皮股骨颈空心螺钉和骶髂螺钉置入的内固定术。目的:探讨机器人导航定位系统辅助完成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21例骨盆骨折后环不稳定型损伤患者,均采用机器人导航定位系统辅助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术,男16例,女5例;年龄27~52岁,平均(38.2±6.9)岁。按Tile分型,B1型7例,B2型6例,B3型5例,C1型3例。记录每枚螺钉的置入时间、X线透视时间、钻孔次数,术后CT检查评价螺钉置入位置,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6个月随访进行Majeed功能评分。结果:21例患者共置入27枚螺钉,全部患者均一次钻孔完成螺钉置入,每枚螺钉置入时间为18~56 min,平均(38.6±9.5)min;X线透视时间为12~21 s,平均(16.5±3.5)s。所有螺钉位置满意,无螺钉切出骨皮质、误入骶孔或骶管,未出现医源性血管神经损伤及切口感染。术后6个月随访的Majeed评分,优14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为95.2%。结论:应用机器人导航定位系统辅助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术具有定位准确、稳定性好、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等优点,降低了手术风险,减少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放射性损害,是一种治疗骨盆后环损伤安全而有效的技术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经S_1椎弓根水平骶髂关节拉力螺钉固定术提供应用解剖学依据.方法 2008年6月至2009年7月收集50个成人骨盆的螺旋CT扫描数据,重建骨盆三维模型,模拟经皮托力螺钉固定.测量S_1椎弓根的宽和高、骶髂关节拉力螺钉的进针点和进针方向、进针点至S_1椎体对侧前皮质和髂后上棘的距离.结果 S_1椎弓根的宽和高分别为(20.43±1.63)mm和(20.26±0.99)mm;2枚螺钉的进针点均在髂前上棘和髂后上棘的连线上方,至髂后上棘的距离分别为(49.87±6.80)mm和(51.11±7.15)mm.螺钉平行进入S_1椎弓根,与髂骨翼后外侧面垂直,与冠状面和欠状面的夹角分别为18.35°±5.20°和77.62°±3.98°.进针点到S1椎体对侧前皮质的距离分别为(76.08±4.32)mm和(77.62±3.98)mm.骶髂关节拉力螺钉的长度、S_1椎弓根的高度和宽度、进针点到髂后上棘的距离、进针点与冠状面的夹角在男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常成人在S_1椎弓根水平均町置入2枚直径为6.5 mm的拉力螺钉,钉道参数的解剖学测量为骶髂关节拉力螺钉固定手术导航模板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