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脑卒中最常见的功能损伤是运动功能障碍,运动功能是由一系列皮质和皮质下区域相互联接的运动系统控制,当脑卒中引起脑区和联接损伤时会导致运动功能紊乱。研究表明,大脑皮质区域和功能联接的重建都可能促进脑卒中后功能恢复~([1-2]),大脑皮质区域参与脑组织结构重组、促进运动功能恢复的主要脑区额叶,额叶是大脑发育中最高级部分,包括运动前皮质(premotor cortex,PMC)、初级运动皮质(primary motor cortex,PMC)、辅助运动皮质(supplementary motor cortex,SMC)、背外侧前额皮质(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大脑功能联接是运动、感觉和认知过程的整合,当脑卒中引起局部结构损伤时,功能联接立即发生广泛改变并对运动功能恢复产生影响。因此,充分了解运动障碍后脑区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认知正常老年人睡眠时间和关键认知功能脑区体积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 118例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受试者,根据睡眠时长分为短睡眠时间组(n=46,睡眠时间<7 h)和长睡眠时间组(n=72,睡眠时间≥7 h).采集T1 MRI数据并使用Freesurfer 6.0软件分割脑区.分别分析睡眠时间和关键认知功能脑区体积的相关性.结果 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人睡眠时间≥7 h组,睡眠时间和关键认知功能脑区体积不具有显著相关性.睡眠时间<7 h组,睡眠时间和左侧丘脑(r=0.445,P=0.030)、尾状核(r=0.371,P=0.048)以及右侧海马(r=0.334,P=0.076)、杏仁核(r=0.445,P=0.030)、丘脑(r=0.371,P=0.048)、尾状核(r=0.414,P=0.036)体积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在睡眠<7 h认知正常老年人中,睡眠时间和多数关键认知功能脑区体积呈正相关.老年人睡眠时间可能与脑区神经退行性改变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精神分裂症患者工作记忆不同认知成分的fMRI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事件相关功能磁共振成像(ER-fMRI)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执行工作记忆不同认知成分即编码、维持和提取过程的神经机制差别。方法:使用fMRI技术,观察16名正常受试者和2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执行Sternberg项目认知任务(SIRT)的编码、维持和提取过程时的激活脑区。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患者组工作记忆不同认知过程的执行脑区激活程度增加,编码期激活增加脑区为右侧楔前叶,维持期激活增加脑区为左侧PMA、左侧DLPFC、右侧楔前叶及左侧VLPFC,提取期激活增加脑区为左侧PMA,而且患者组还激活了更多皮层下结构、初级运动皮层及左侧颞叶语言相关脑区。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工作记忆编码、维持和提取成分的一些执行脑区皮层效率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4.
脑电非线性分析在心算和定向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探讨心算和定向测试过程中脑电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以及脑电非线性分析在认知过程研究中的作用.方法用关联维数(D2)、近似熵(ApEn)对30名健康成年人在安静闭眼、闭眼心算和闭眼定向3种状态下的脑电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认知作业过程相对于安静状态,D2和ApEn明显增高( P<0.01);不同作业状态大脑功能活动的复杂度和参与的脑区不同;脑电非线性分析可以清晰展示认知过程中激活脑区的分布情况,及与认知作业相关的脑区活跃程度的变化.结论脑电非线性动力学分析方法适用于认知过程脑功能活动变化规律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大脑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明确高频rTMS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治疗效果。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例出血性脑卒中认知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1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肢体物理治疗和针对性认知康复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高频rTMS刺激左额叶背外侧区,治疗时间为3周。于治疗前、后采用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2组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估,同时采用Siemens Tim Trio 3.0T全身磁共振成像系统进行常规T1W1、T2W1、FLAIR、3D解剖像及静息态fMRI(rs-fMRI)扫描,观察治疗后2组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情况及静息态下认知观察区域(即左额叶背外侧)功能连接变化和其他脑区改变状况,并对其静息态fMRI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结果 经3周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与认知观察区域(即左额叶背外侧)功能连接增强脑区主要有楔前叶、颞下回、额中回、额下回等;分数低频振幅值(fALFF)增高脑区主要有颞上回、额下回、海马旁回等;局部一致性(ReHo)增高脑区主要有缘上回、楔前叶、扣带回等。 结论 高频rTMS治疗能有效改善出血性脑卒中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静息态下认知观察区域(即左额叶背外侧)功能连接模式转变及相关脑区代偿均印证了该变化。  相似文献   

6.
电针足三里穴后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显示不同脑区的激活变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付平  贾建平  徐敏  王敏 《中国临床康复》2005,9(16):92-93,F003
目的:传统医学认为针刺足三里可补气、抗衰老。应用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客观观察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对各认知功能相关脑区活动情况的影响。方法:观察于2004-03/10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完成。纳入标准:年龄在50~60岁之间,性别不限,饮食规律,无精神或神经系统疾病史且自愿参加本研究的健康人。排除标准:MRI确定患有其他疾病者及接受过针刺治疗者。共有3人符合以上标准,男1人,女2人。通过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电针刺激志愿者右侧下肢足三里穴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同脑区的功能变化,一次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给予间断电针刺激3次,采用静息一刺激交替模式。结果:进入结果分析保持为3人。电针刺激足三里穴主要引起两侧前额叶和颞叶的神经功能变化,左侧脑部激活较右侧表现明显,具体为左侧颞上回、颞中回、颞下回激活,右侧颞中回激活。此外,左侧脑干有少量激活,其他脑区无明显激活。结论:电针刺激足三里穴能激活前额叶和颞叶等与认知功能有关的脑区。  相似文献   

7.
王淑娟  陶利军  李伟 《新医学》2022,53(3):161-164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是麻醉和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更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自20多年前食欲素被发现以来,大量的研究已经积累了具体的证据,表明食欲素可以通过影响不同脑区在调节认知功能中起关键作用,但其具体机制尚未清晰。该文对近年来食欲素影响认知功能的机制研究进行综述,为未来食欲素预防及改善认知功能的具体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王晓  刘金岭  王栋 《中国康复》2021,36(8):451-455
目的: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分析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疗效的研究。方法:120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认知功能康复训练,研究组加用高频rTMS刺激左额叶背外侧区域。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并进行rs-fMRI扫描。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MoCA及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均P<0.01),且研究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与背外侧左额叶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包括额中回及下回、楔前叶、颞下回等,分数低频振幅值升高的脑区包括额下回、海马旁回、颞上回等,局部一致性值升高的脑区包括:扣带回、缘上回、楔前叶等。治疗4周后,2组患者分数低频振幅值、局部一致性值较前升高,且研究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频rTMS能够有效改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rs-fMRI分析得出的认知观察区域(左额叶背外侧)功能连接变化及相关脑区代偿变化证实了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用功能磁共振手段对首发未用药的重性抑郁障碍(MDD)患者治疗前后面部表情认知时脑功能活动的变化进行研究。方法对21例MDD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脑功能磁共振扫描,比较MDD患者治疗前后进行面部表情认知时的脑激活区域差异。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MDD患者在进行悲伤表情认知时激活显著减弱的脑区有:两侧额叶中央前回、两侧额中回、左侧顶叶中央后回和左侧扣带回;激活显著增强的脑区有:两侧顶上小叶和左侧枕中回。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MDD患者在进行愉快表情认知时激活显著减弱的脑区有:左侧额中回、右侧扣带回和右侧海马旁回;激活显著增强的脑区有:右侧额下回和左侧枕叶梭状回。结论治疗前后MDD患者在进行悲伤或愉快表情认知时存在脑区激活的动态变化,说明MDD患者存在多个脑区的脑功能异常,并且这种异常能在有效的抗抑郁治疗后随着症状缓解而改善,抑郁症患者的脑功能异常可能在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认知障碍是一种未达到痴呆程度的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严重者可能发展为痴呆.海马是承载机体认知功能的重要脑区,近年来,MRI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认知障碍患者海马的研究,因此,笔者就认知障碍的海马MRI神经影像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了解其最新进展.大量研究一致认为海马是认知功能损害的主要受累脑区,尤其海马CA1区,其功能和结构改变可能是认知功能损害的重要神经影像学标志物,相比于结构变化,功能改变对检测认知障碍可能更敏感.  相似文献   

11.
1目的 研究脑皮质下小血管梗塞后早期(2周内)各种不同类型的认知功能损害,分析不同程度损害的发生率,行为神经病学特点和影响认知功能损害的决定因素以及各类型认知功能损害与日常生活能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25%~75%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尤其是脑,可产生各种神经精神症状,而且有证据表明嗅觉和认知功能改变可能早于神经精神症状的发生,因此有助于对狼疮脑病的早期诊断。近年来,随着各种功能MRI技术的发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评估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价值。作者就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在嗅觉和认知方面的改变,以及结构和功能MRI在其中的应用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3.
针刺镇痛机制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利用fMRI观察针刺在健康志愿者疼痛模型中所产生的脑区激活灶变化,探讨针刺镇痛机制.方法建立疼痛模型,行针刺太冲穴和非穴位前后的疼痛任务fMRI扫描,应用SPM 99分析功能数据.观察分析疼痛激活区以及针刺后疼痛信号变化.记录疼痛评分和得气感.结果疼痛任务中多个脑区被激活.针刺太冲穴后,观察到ACC和丘脑的疼痛任务激活体积下降.结论针刺参与到疼痛处理多个脑区的整合,丘脑可能参与注意力和警觉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Rs-fMRI是一种用于针刺临床中研究脑部活动的一种科学放法,Rs-fMRI分析方法可以辅助研究者得出研究结论,从而反馈于临床实践中。Rs-fMRI分析方法在近十年针刺临床研究中常用的有3种:局部一致性(ReHo)、低频振幅分析(ALFF)、功能连接性分析(FC)。ReHo在针刺研究中可用于研究某穴位激活或抑制,某个脑区或某几个脑区,从而得出该穴位的靶效应脑区,为研究“穴位-脑-疾病”打下基础;ALFF可直接反映局部神经元自发同步化神经活动的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各相关脑区间的相互作用和神经网络连接;FC可以得出脑区之间的功能连接,即脑区间的“高速路”,其简单易懂,结果直接。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可以显示针刺不同穴位的脑部活动,如局部神经活动的同步性、相邻脑区之间的连接性及大脑的自发波动及功能活动等。本文将阐述ReHo、ALFF、FC 3种分析方法在针刺研究中的适用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探讨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海马功能连接模式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其改善认知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将30例缺血性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均等分为认知训练组(n=15)和对照组(n=15),认知训练组采用常规治疗结合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RehaCom系统),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治疗,治疗时间为12周。所有受试者在治疗前后均进行认知神经量表评估(包括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韦氏记忆量表,以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认知功能及静息态下海马功能连接模式的改变情况。结果:①认知训练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②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认知训练组患者大脑与左侧海马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主要包括左侧楔前叶、右额内侧回、右侧额下回、左侧颞中回等;与右侧海马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主要包括右侧额中回、左侧额下回、右侧额上回、小脑后叶、左侧楔前叶等。结论: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有助于改善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而静息态海马功能连接模式的转变可能是脑卒中后认知功能恢复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MRI(rs-fMRI)观察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前扣带回皮质(ACC)功能连接特点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采集29例ESRD患者(ESRD组)及29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颅脑rs-fMRI,并评价其认知功能。以双侧ACC为ROI,分析与ACC功能连接存在组间差异的脑区;以Pearson相关性分析观察ESRD组差异脑区功能连接强度与认知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组间认知功能评价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比对照组,ESRD组左侧枕叶外侧皮质、双侧额中回、双侧额极及双侧中央后回与左侧ACC功能连接增加(P均<0.005),双侧丘脑、双侧内侧前额叶皮质(MPFC)及双侧后扣带回则减低(P均<0.005);双侧额中回、双侧额极及左侧枕叶外侧皮质与右侧ACC功能连接增加(P均<0.005),双侧丘脑及双侧MPFC减低(P均<0.005)。右侧ACC和MPFC功能连接与数字符号替换试验(DSST)评价结果呈显著正相关(r=0.428,P<0.05);其他脑区功能连接强度与认知评价均无明显相关(P均>0.05)。结论ESRD患者ACC与默认模式网络(DMN)、执行控制网络、感觉网络及视觉网络等构成脑区存在功能连接异常;ACC和MPFC的功能连接与ESRD患者认知执行控制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大脑可塑性是大脑随着环境和经验变化而发生神经结构和功能变化的能力。运动可以改善大脑功能,影响大脑可塑性。本文综述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平衡运动和太极拳等对不同脑区的影响以及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颞叶癫痫患者静息态磁共振(rest-f MRI)功能连接及其与记忆功能之间的关系,探讨其脑功能连接的异常及其对记忆障碍诊治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颞叶癫痫患者(癫痫组)和与之相匹配的16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静息态脑功能成像和记忆功能测评,比较2组间的脑区差异,分析与记忆功能相关的脑区。结果:癫痫组与对照组比较,海马与全脑功能连接增高的脑区有:左侧旁中央小叶、左侧中央前回、左侧中央后回、左侧前运动皮质和辅助运动区、左侧内侧额叶等;减低的脑区有:右侧小脑、左侧颞上回等。癫痫组海马与全脑功能连接与记忆商呈正相关的脑区有:双侧前扣带回、双侧楔前叶/后扣带回等;呈负相关的脑区有:左侧额下回、左侧中央后回等。结论:左侧旁中央小叶、左侧中央前回、左侧中央后回、左侧前运动皮质和辅助运动区、左侧内侧额叶等脑区可能构成颞叶癫痫患者的癫痫网络,在癫痫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右侧小脑、左侧颞上回等脑区的功能异常可能与颞叶癫痫患者认知功能损伤有关。双侧前扣带回、双侧楔前叶/后扣带回、左侧额下回、左侧中央后回等脑区与海马之间的功能连接与记忆相关,其对记忆功能具有潜在临床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观察缺血性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海马,尤其是与默认网络系统的功能连接模式的异常情况及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5例为病例组,健康老年人10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静息态fMRI,选择左、右两侧海马作为感兴趣区,分别与全脑做相关分析,获得健康对照组和病例组的脑功能连接激活图,观察其左右海马与全脑的功能连接模式。 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病例组与海马功能连接减弱脑区主要包括扣带回、额叶(上、中、下回)、顶下小叶、颞上回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主要包括小脑后叶、枕叶、颞叶内侧、楔前叶、距状沟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 结论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海马功能连接模式存在异常,相关脑区之间的功能连接减弱可能是引起脑卒中后认知功能减弱的原因之一,而功能连接增强提示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同时存在相应的代偿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腔隙性脑梗死部位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及随时间发展的趋势。方法选择98例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另选同期健康体检的老年人60例为对照组。分别对患者急性期(脑梗死发生3~4周)、12个月、24个月以及对照组采用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进行认知功能评估,观察腔隙性脑梗死部位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及随时间发展的趋势。结果各部位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注意力集中、执行功能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病变部位在小脑区的患者记忆得分显著低于其他各组,病变部位在大脑皮层的患者命名得分显著低于其他各组,病变部位在小脑区和脑干区的患者定向力得分显著低于其他各组。病变部位在内囊及基底节区、脑干区、大脑皮层区与小脑区的患者抽象思维和语言得分显著低于病变部位在丘脑区的患者和对照组。随访结果发现,各病变部位的患者在24个月随访的Mo CA得分总分均显著低于急性期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其认知功能障碍与梗死的部位相关,且随着病变进展出现缓慢恶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