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蔡学见  刘承基 《江苏医药》1995,21(11):719-721
报告15例枕大孔区肿瘤,本前明确诊断者仅3例。指出:临床上一旦出现脑干和颈髓体征、小脑和颈髓体征或有根性刺激痛者应首选作MRI检查。  相似文献   

2.
报告15例枕大孔区肿瘤,术前明确诊断者仅3例。体会:临床上一旦出现脑干和颈髓体征、小脑和颈髓体征或脊神经根刺激痛者应首先进行磁共振扫描检查.对良性肿瘤力争完整切除,对恶性肿瘤酌情尽量予以切除,讨论了处理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3.
廉宗Zeng  吴恩惠 《天津医药》1992,20(5):257-258,I001
本文报告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枕大孔区肿瘤,分析枕大孔区好发肿瘤的MRI表现,并与CT检查进行比较,对枕大孔区肿瘤的诊断MRI是一种比CT更直观、更有效、更准确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4.
孙维晔  王富元  李爱民  马逵  陈军  施辉 《江苏医药》2012,38(14):1724-1725
枕大孔区脑膜瘤发病率约占颅内脑膜瘤的1.5%-3.2%[1].由于放化疗对其无明确疗效,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而手术的困难在于术中需面对脑干、椎基动脉、后组脑神经等重要结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枕大孔区脑膜瘤临床效果。方法本次观察组共选择14例枕大孔区脑膜瘤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本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均采用显微手术治疗。就临床结果与前期收治的行传统开颅手术治疗的对照组10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行〉90%脑膜瘤次全切除术2例,全切除术12例。术后病理检查混合型脑膜瘤4例,合体细胞型脑膜瘤4例,上皮型脑膜瘤2例,砂粒体脑膜瘤2例,未发化2例,术后2周均可离床活动,3个月机体呈正常恢复;平均行12个月随访,未见肿瘤复发或残留。与对照组比较,失语和偏瘫率居较低水平(P〈0.05)。结论依据枕大孔区脑膜瘤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方式,行显微手术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枕骨大孔区肿瘤的手术入路及技巧。方法总结我院2001年5月至2009年6月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12例枕骨大孔区肿瘤的经验。结果8例采用枕下正中入路,其余4例采用远外侧入路,全切除肿瘤9例,次全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合理选择手术入路是提高肿瘤全切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年龄51岁.病程3个月.临床症状:以手指麻木、后枕部放射样疼痛为首发症状,3个月后发展到颈以下,并显进行性加重,同时出现颈项强直,四肢肌力减退,肌肉萎缩,以左侧为重,颈以下涌温觉迟钝,左侧巴彬斯基征自发阳性.辅助检查:此例病人行MR检查及强化MR检查,显示枕大孔区延髓左前方3.0cm×2.0cmX2.scffi大小肿物,界限清.延髓明显受压.手术方法与结果:顿后中线八路.病人采取侧卧体位,颈后正中切口,暴露出枕骨及颈1~3椎板,咬开枕大孔2.ocm,向上咬除部分枕磷,向下咬除颈l-2颈椎棘突和推板,显露硬脊股,纵…  相似文献   

8.
黄绍崧  林伟  温玉星 《河北医药》2012,34(13):2008-2009
枕骨大孔区的肿瘤,目前临床发现多数为良性肿瘤.临床症状主要以出现枕颈部的疼痛和上肢的乏力麻木以及手部肌肉发生萎缩为主要症状,在早期很容易被误诊成颈椎病或脊髓空洞症等其他疾病[1].诊断枕骨大孔区肿瘤的标准目前还没有统一,大多数学者较认同骑跨在枕大孔区的瘤,无论起始的部位如何,均属于枕大孔区的肿瘤.临床根据肿瘤、脑干、颈髓的关系通常可分成髓外和髓内的枕骨大孔区肿瘤,髓外的又分为和颈颅型两种,颅颈型位置起自患者的枕大孔上,后沿着枕大孔发展到患者脑椎管内部;颈颅型位置起自患者的脑部椎管内,后沿枕大孔发展向颅内.本文选取我院治疗的42例枕大孔区肿瘤患者的临床手术资料,通过手术前对枕大孔区肿瘤的分型和手术路径的选择,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取得比较好的手术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枕骨大孔区肿瘤具有手术难度大、危险性高等特点,但如能及时手术切除肿瘤,也可预后良好。我院自2002--2003年共收治3例病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向红  张先祥 《华夏医药》2004,8(6):73-74
目的分析枕大孔区畸形的MRI表现,评价MRI对枕大孔区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4例枕大孔区畸形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RI能对枕大孔畸形做出正确诊断。结论MRI对枕大孔区畸形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和探讨枕骨大孔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对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26例枕骨大孔区肿瘤病例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结合临床病例特点,采用远外侧入路或枕下后正中入路,肿瘤全切除19例(73%),次全切7例(27%),死亡1例,术后症状消失9例,明显好转7例,症状缓解6例,无变化或加重4例。结论枕骨大孔区肿瘤通过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椎管内神经鞘瘤显微外科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1994年1月至2002年12月显微手术治疗的68例椎管内神经鞘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患者中发现肿瘤73个,手术切除69个。症状消失或显著改善者62例,占91.2%,部分改善4例,占5.9%,无改善或症状加重2例,占2.9%,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6月~5年,未发现任何并发症。结论术前进行MR检查,术中根据多个体表标志反复核对后放置标记物进行X线准确定位,微侵袭显微手术治疗椎管内神经鞘瘤能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介入封堵术治疗伴有卵圆孔未闭偏头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神经内科就诊的偏头痛患者,同时接受经颅多普勒和经胸心脏超声(TrE)发泡实验阳性,后经食道超声确诊为卵圆孔未闭,并在本院心内一科接受卵圆孔未闭封堵治疗的患者30例。术前及术后行HIT-6评分对头痛症状是否缓解进行评估,术后行,TTE发泡实验复查封堵效果。结果3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在院及随访期间无手术并发症出现。术前的HIT-6评分为(70±5)分,术后的HIT-6评分为(4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复查TTE均显示封堵器位置良好。TTE发泡实验27例分流消失,3例仍有残余分流。结论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可以明显缓解伴有卵圆孔未闭的偏头痛患者的头痛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椎管内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46例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的椎管内肿瘤病例,对肿瘤的部位、病例类型、切除程度及症状缓解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46例椎管内肿瘤均成功切除,其中40例完全切除,6例部分切除,完全切除率达87.0%.术后症状改善率较高,仅1例出现疼痛较术前加重.没有1例复发,没有死亡病例.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椎管内肿瘤切除,可提高肿瘤切除率,降低脊髓损伤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徐霓霓  王志平  周海 《中国医药》2010,5(2):180-181
目的探讨颈椎双斜位X线摄影在颈椎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患者颈椎双斜位X线摄影和MRI的影像表现。结果100例患者颈椎MRI清楚显示椎间孔大小72例,显示椎间孔形态73例;颈椎双斜位片清楚显示椎间孔98例,显示椎间孔形态99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骨性椎间孔的综合显示,颈椎双斜位X线片优于颈椎MRI检查,在颈椎病的辅助检查中,二者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应用针刺神经孔及神经节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入院的8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针刺治疗,实验组患者则予以针刺神经孔及神经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与积分、总体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VAS、疼痛范围、疼痛程度、分支数量、触发状况、持续时间、发作频次与疼痛总积分组间比较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针刺神经孔及神经节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显著,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研究食管癌术后患者吻合口良性狭窄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科手术治疗的89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术后发生吻合口狭窄14例患者的病因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切缘癌残留、吻合口瘘对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有极显著性影响(P<0.05),吻合方式对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有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切缘癌残留、吻合口瘘、多层吻合是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高危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控制可以降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利多卡因在椎间孔镜局部麻醉(局麻)手术中的麻醉镇痛疗效。方法 40例L4~5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罗哌卡因复合利多卡因进行局麻,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进行局麻。两组患者均采取椎间孔镜下椎间孔入路行椎间盘摘除、神经减压松解术。对比两组患者术中穿刺、关节突成形、置入套管、镜下操作、术后首次起床、术后2 d的疼痛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辅助强化使用情况。结果 4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未出现手术并发症,术后腰腿疼痛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患者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关节突成形、术后首次起床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别为(3.70±0.86)、(1.10±0.5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86±1.36)、(2.05±0.76)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穿刺、置入套管、镜下操作、术后2 d时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与对照组的2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麻醉辅助强化使用率为15.00%(3/20),低于与对照组的45.00%(9/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86, P=0.038<0.05)。结论罗哌卡因在椎间孔镜手术复合局部麻醉中的镇痛效果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鞍区肿瘤术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及脑性盐耗综合征(CSWS)的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首次接受鞍区肿瘤术后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总结有效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将48例垂体腺瘤患者分为A组,28例颅咽管瘤和10例脑膜瘤患者分为B组;CSWS低钠者补钠、迅速扩容、补充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