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杨慧芳 《河北医药》2011,33(13):1943-1944
目的 研究心肌细胞中Kir2.1对心肌细胞静息电位中内向整流电流组成的贡献.方法 采用二型胶原酶急性分离豚鼠心室肌细胞,利用膜片钳技术,研究500 mmol/L Ba2+阻断豚鼠心肌细胞内向整流钾电流Kir2.1,从而确定Kir2.1在所有内向整流电流所占比例.结果 Ba2+对豚鼠心肌细胞内向整流钾电流Kir2.1有较...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广枣总黄酮对大鼠心室肌细胞L 型钙通道电流 (ICa)和瞬时外向钾通道电流 (Ito)以及对心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 ([Ca2 + ]i)的影响 ,探讨其抗心律失常作用机制。方法 全细胞膜片钳记录大鼠心室肌细胞ICa、Ito,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 [Ca2 + ]i 的变化。结果 在钳制电压- 4 0mV ,实验电压 - 4 0~ +5 0mV时 ,广枣总黄酮 10 0mg·L-1对心室肌细胞ICa无显著影响 ;在钳制电压 - 6 0mV ,实验电压 - 4 0~ +5 0mV时显著抑制瞬时外向钾通道Ito(P <0 0 5 ) ;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结果显示广枣总黄酮在 5 0、10 0、2 0 0mg·L-1却降低缺氧复氧心肌细胞收缩期和静息期[Ca2 + ]i 的浓度。结论 广枣总黄酮对心肌细胞ICa无显著影响 ,可显著抑制瞬时外向钾通道Ito,并可明显降低心肌细胞收缩期和静息期细胞 [Ca2 + ]i 浓度。这可能是其抗心律失常和保护缺血心肌的主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4种5-羟色胺4型(5-HT4)受体激动剂西沙必利(cisapride),扎考必利(zacopride),莫沙必利(mosapride)和2[1-(4-胡椒基)哌嗪]基苯并噻唑{2-[1-(4-Piperonyl)piperazinyl]benzothiazole,BZTZ}对大鼠心室肌细胞膜内向整流钾通道(IK1)功能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并观察其对大鼠离体心脏心律的影响,从而评估其致心律失常的风险。方法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别观察4种激动剂对胶原酶分解的成年SD大鼠心室肌细胞膜IK1和HEK293细胞异源表达的Kir2.1通道电流的影响。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4种激动剂孵育大鼠心室肌细胞24 h后IK1主要亚单位Kir2.1通道蛋白表达的变化。将麻醉大鼠的心脏取出进行Langendorff主动脉逆行灌流,分别观察4种激动剂给药30 min内离体心脏节律的变化,全程记录心电图。结果在大鼠心室肌细胞,BZTZ,西沙必利和莫沙必利0.1~10μmol·L-1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IK1。在相同浓度(1μmol·L-1)时,BZTZ对IK1的抑制效应最强(P<0.01),其次为西沙必利,莫沙必利最弱。扎考必利可激动IK1(P<0.01)。在Kir2.1重组质粒转染HEK293细胞,扎考必利激动Kir2.1通道电流(P<0.01),而莫沙必利无明显影响。在大鼠离体心脏,BZTZ和西沙必利1μmol·L-1可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期前收缩数分别达到159±28和(61±13)次(P<0.01),室速发生率分别为50%(P<0.05)和25%,室颤发生率分别为37.5%和12.5%。莫沙必利和扎考必利对心律均无明显影响,不引起心律失常的发生。扎考必利还可抑制西沙必利和BZTZ诱发的心律失常。4种激动剂的促心律失常风险等级依次为BZTZ>西沙必利>莫沙必利和扎考必利。结论 IK1可能作为5-HT4受体激动剂致心律失常副作用的独立风险因子和筛选安全5-HT4受体激动剂和促胃肠动力药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4.
细胞内pH对胆碱能受体介导的Kir3.1/3.4电流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细胞内pH对胆碱能受体介导的Kir3 1/3 4电流的调节作用。方法 应用AzideNa、KHCO3 和通过灌流直接降低细胞内 pH ,用双电极电压钳和膜片钳方法观察在蛙卵细胞中表达的Kir3 1/ 3 4钾离子通道电流的变化和M受体激活对Kir3 1/ 3 4电流调节的变化。结果 细胞内 pH降低能抑制Kir3 1/ 3 4的电流 ;Kir3 1/ 3 4对细胞内pH的敏感性介于另外两种Kir通道Kir2 1和Kir2 3之间 ,即这三种通道对细胞内 pH的敏感性依次为Kir2 3>Kir3 1/ 3 4 >Kir2 1;细胞内pH降低能够减弱M1受体激活对Kir3 1/ 3 4的抑制作用 ,加强M2 受体激活Kir3 1/ 3 4电流后的去敏作用。结论 在维持细胞静息电位方面起重要作用的Kir3 1/ 3 4通道在细胞内pH降低的情况下基础电流和M受体激活调节电流均发生了变化 ,这些变化在缺血缺氧引起的细胞 (如心肌细胞 )兴奋性改变中可能有重要的生理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磺脲类药物受体1(SUR1)基因的外显子16-3c/t、内向整流性钾通道(potassium inwardly-rectifying channel subfamily J,member 11,KCNJ11)基因的E23K变异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secondary failure of sulfonylurea,SFS)的关系。方法选取山东地区T2DM患者200例,其中磺脲类药物有效者114例,SFS者86例,运用SNaPshot技术(ABI Biosystem,USA)对SUR1 16-3c/t、KCNJ11 E23K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SUR1 16-3c/t和KCNJ11 E23K等位基因的发生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KCNJ11 E23K各基因型的分布在SFS组及有效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UR116-3c/t各基因型的分布在SFS组和有效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t"等位基因的频率在SFS组明显增高[比值比(OR)=1.87,95%可信区间(CI)为1.23~2.8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中,校正性别、年龄、BMI、F-C肽、TG、TC、HDL-C、LDL-C后,SUR1 16-3c/t的t/t基因型是SF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R)=2.82,95%可信区间(CI)为1.57~5.07,P<0.01]。结论 SUR1外显子16-3c/t多态性可能与山东地区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N-氨基哌啶盐酸盐(1)是合成选择性大麻素(CB1)受体拮抗剂利莫那班(rimonabant)的中间体[1,2],其合成主要有四氢吡喃-联氨盐酸盐路线[3]和哌啶亚硝化-还原路线[4]。前者反应选择性较差,后者要用价昂的氢化铝锂。文献[5]改用铁粉-盐酸  相似文献   

7.
KCNQ钾通道是钾通道超家族的一个重要分支,按其结构特性主要分为5大类:KCNQ1、KCNQ2、KCNQ3、KCNQ4、KCNQ5。它们不仅参与机体许多重要生理功能的调节,而且在一些疾病中还具有重要作用。KCNQ1是心肌I_(LS)电流的α亚单位,KCNQ1突变可导致长QT综合征(LQT综合征),KCNQ2/3、KCNQ3/5异源多聚体是M电流的分子基础,KCNQ2/3突变可诱发癫痫,KCNQ4编码的通道蛋白是外耳毛细胞I_(K.N)电流的分子基础,KCNQ4突变可导致先天性耳聋。  相似文献   

8.
兰索拉唑合成路线图解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兰索拉唑(1ansoprazole,1),化学名为2-[[[3-甲基-4-(2,2,2-三氟乙氧基)-2-吡啶基]甲基]亚磺酰基]-1H-苯并咪唑,是由日本武田公司开发的H /K-ATP酶抑制剂,于1991年首次在法国上市,用于食管炎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短期治疗[1,2].与奥美拉唑(omeprazole)相比,由于1的吡啶环4-位引入了三氟乙氧基,使得1具有更好的疗效、较少的副作用和更强的稳定性[3].  相似文献   

9.
钙超载诱导心肌肥厚的信号传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肌肥厚是指心肌细胞体积增大和间质增生.许多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心肌梗死、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心肌肥厚为其共同的病理阶段,研究心肌肥厚发生发展,予以早期干预、逆转肥厚,具有重要的意义.Ca2 是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主要的第二信使,高血压时许多胞外信号可激活蛋白激酶A[1-3](protein kinase A,PKA),PKA使L型Ca2 通道α和β亚基磷酸化,从而明显增加ICa(L);T型Ca2 通道调控细胞生长和增殖[4],在心肌梗死导致的心室肥大大鼠模型上观察到T型Ca2 通道的转录水平上调[5],在动物和人心脏都证实,高血压心肌肥厚时观察到Na /Ca2 交换器、莱恩素受体(ryanodine receptor,RyR)[6]、三磷酸肌醇[7](inositol-1,4,5-triphosphate,IP3)表达上调,钙泵表达明显下降,形成钙超载,钙超载是心肌肥厚重要的形成机制之一[8,9],也是目前研究的一大热点,本文就新近国内外研究对钙超载在介导心肌肥厚过程中的信号传导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胡忠溃  吴南海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5):2354-2355
支原体肺炎是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伴肺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并且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MP不仅引起肺部感染,也可导致多系统多器官的损伤,其中心肌损伤较为常见[2-3].心肌肌钙蛋白I( cTnI)是心脏特异性抗原[4],是心肌细胞损伤、衰竭死亡的高度敏感和特异性标志.为了探讨支原体肺炎急性期对心肌损害的影响,现将近几年我科收住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cTn I检测结果回顾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刘虎子  刘爱军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8):1018-1020,I0002
<正>心肌纤维化可由多种心血管疾病导致,主要表现为成纤维细胞表型发生转化,成为具有更强增殖及分泌能力的肌成纤维细胞,心肌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 armatrix,ECM)合成增加、心肌细胞凋亡及肥大等,其中心肌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是心肌发生纤维化的关键环节[1,2]。随着心肌纤维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内源性孤啡肽(N/OFQ)对大鼠再灌注性心律失常(RA)的影响,以及microRNA-1(miR-1)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及孤啡肽受体拮抗剂(UFP-101)预处理组(U+I/R组),每组8只。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记录各组大鼠再灌注期间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并对其进行评分;采用qRT-PCR法检测miR-1、GJA1及KCNJ2基因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x43、kir2.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拮抗内源性N/OFQ可明显降低大鼠RA及致心律失常评分(P<0.01)。q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提示,与Sham组相比,I/R组miR-1表达增多(P<0.01),而Cx43及其mRNA表达下降(P<0.05),kir2.1表达下降(P<0.01);与I/R组比较,U+I/R组miR-1表达下降(P<0.05),Cx43及kir2.1表达增多(P<0.05)。结论内源性N/OFQ可上调miR-1,使Cx43及kir2. 1蛋白表达受到抑制,从而导致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3.
奈必洛尔 ( nebivolol,1 ) ,化学名为 2 ,2′- [亚氨基二 (亚甲基 ) ]双 [6-氟 - 3,4-二氢 - 2 H - 1 -苯并吡喃 -2 -甲醇 ],是一种兼有血管扩张作用的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 ,临床用于降血压 [1,2 ]。 1具有 6种手性对映异构体 ,以 ( S,R,R,R) - 1疗效最佳[3 ] ,临床用其盐酸盐 [4]。可以 4-氟苯酚为原料 ,经以下不同路径制得。( 1 )用 4-氟苯酚与醋酐在浓硫酸存在下反应生成 2 ,2在 Al Cl3 作用下进行转位反应得 3,与草酸二乙酯作用得 4[5,6] ,以钯炭催化还原得外消旋 5 ,分别用 ( + )、( - ) -脱氢枞胺 ( dehydroablethylamide)拆分成 …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NCX-3F10抗体对大鼠心室肌细胞主要离子电流的影响及其对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诱发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1)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大鼠心室肌细胞Na~+/Ca~(2+)交换电流(INa/Ca)及其他主要离子电流;(2)结扎左冠状动脉建立大鼠在体及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模型,观察抗体对心律失常的影响;(3)利用Ion Optix离子影像分析系统观察抗体对单个心室肌细胞钙瞬变的影响。结果(1)5~40 mg·L~(-1)的NCX-3F10抗体对I_(Na/Ca)呈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其抑制外向和内向电流的IC_(50)分别为11.15和11.69 mg·L~(-1),最大抑制率分别达到61%、62%;该抗体对钙电流(I_(Ca-L))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内向整流钾电流(I_(K1))、瞬时外向钾电流(I_(to))、钠电流(I_(Na))均无影响;(2)在离体大鼠心脏I/R组,100%大鼠发生室速,88.89%大鼠出现室颤;再灌注前5 min给予NCX-3F10抗体(10 mg·L~(-1))干预后,大鼠的室速发生率下降至44.43%,室速、室颤持续时间明显减少(P<0.05);(3)麻醉大鼠再灌注前5 min给予NCX-3F10抗体(50μg·kg-1)预处理后,大鼠室早个数、室速发生率及持续时间、室颤的发生率及持续时间均明显降低(P<0.05);(4)5~40 mg·L~(-1)的NCX-3F10抗体对心肌细胞钙瞬变幅度呈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结论 NCX-3F10抗体对大鼠离体和在体心脏缺血/再灌注诱发的心律失常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抗心律失常效应与抑制钠-钙交换电流和L-型钙电流、减轻细胞内钙超载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Kir2.1/Kir2.3通道嵌合体,为进一步研究Kir2.1和Kir2.3通道的调控机制打下基础。方法利用重叠延伸PCR方法构建不同的Kir2.1/Kir2.3嵌合体质粒:N1P3C3,N3P1C1,N3P3C1,N1P1C3,NIP3C1,N3P1C3。将不同的嵌合体质粒分别用NheI线性化后,转录为cRNA表达于非洲爪蟾卵母细胞,用双电极电压钳记录电流。结果不同的Kir2.1/Kir2.3嵌合体质粒构建成功,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上可以记录到电流表达。结论成功构建Kir2.1/Kir2.3嵌合体并完成了嵌合体通道的异源性表达和电压钳记录。  相似文献   

16.
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的新靶点--M3-R/IKM3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目的 研究心脏M3受体 /M3受体介导的钾通道与心律失常的关系,寻找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新靶点。方法分别以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所致急性心律失常模型和膜片钳技术为基础,观察M3受体的干预作用及作用机制。结果 M3受体阻断剂 4DAMP(4 diphenylacetoxy N methylpiperidine methiodide)加重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所致心律失常,而M3受体激动剂胆碱能明显对抗其作用。其他亚型受体阻断剂,M1受体阻断剂 (prienzepine)、M2受体阻断剂(methotramine)和M4受体阻断剂 (tropicamide)对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所致急性心律失常无影响。在膜片钳实验中发现,胆碱可激活一种延迟整流钾电流(IKM3 ),此电流可被M3受体阻断剂 4DAMP明显抑制。而M1,M2和M4受体阻断剂对胆碱介导的电流无作用。结论 胆碱通过激动心肌M3受体诱发一外向钾电流 (IKM3 ),并在维持心脏离子通道平衡中起重要作用。M3受体 /IKM 可能是抗心律失常新靶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腺苷A1受体激动剂R(-)-N6-(2-phenyl-isopropyl)adenosine(R-PIA)对高糖(HG)诱导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培养,以HG(25.5mmol·L-1)诱导心肌细胞肥大模型,观察1μmol.L-1R-PIA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特异性抑制剂U0126对心肌肥厚的作用。用Lowry法测心肌细胞蛋白含量;Western blot法测心肌细胞p-ERK1/2的相对表达水平;Till图像测定系统测心肌细胞[Ca2+]i瞬间变化。结果1μmol·L-1R-PIA和U0126可以相似程度地抑制HG诱导的心肌细胞蛋白含量增加、p-ERK1/2相对表达增加及[Ca2+]i瞬间增加。合用0.1μmol·L-1腺苷Al受体拮抗剂8-eyelo-pentyl-1,3-dipropylxanthine(CPDPX)抑制作用消失。结论腺苷通过激动A1受体抑制HG诱导的心肌肥厚,其机制与减少心肌细胞p-ERK1/2的相对表达和降低[Ca2+]i瞬间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8.
白藜芦醇苷对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研究表明,白藜芦醇苷(Polydatin)可对抗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所致心脏功能损伤和细胞凋亡,以及抗心律失常[1]。其心脏保护作用与心肌细胞ATP敏感钾通道开放、Bcl-2蛋白表达增加和Bax蛋白表达减少、NO含量增加有关[2-3]。我们近来的电生理学研究显示,Polydatin可缩短大鼠乳头肌动作电位复极化过程,并可抑制部分去极化乳头肌动作电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5-HT4受体激动剂兼5-HT3受体阻断剂2-[1-(4-piperonyl)piperazinyl]benzothiazole对大鼠离体心脏心律的影响,并探析其电生理学机制。方法采用成年健康SD大鼠建立离体心脏Langendorff主动脉逆行灌流系统,观察0.1~10μmol·L-12-[1-(4-piperonyl)piperazinyl]benzothiazole对离体心脏节律的影响,全程记录心电图的变化。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2-[1-(4-piperonyl)piperazinyl]benzothiazole对胶原酶分解的大鼠心室肌细胞膜内向整流钾电流(IK1)、瞬时外向钾电流(Ito)、静息膜电位(RMP)及动作电位(AP)的影响。结果在大鼠离体心脏,0.1~10μmol·L-12-[1-(4-piperonyl)piperazinyl]benzothiazole可诱发明显的心律失常。给药15min内,药物(10μmol.L-1)诱发期前收缩(PVB)236±37个,室速(VT)和室颤(VF)发生率分别达到87.5%和62.5%(n=8,P<0.01)。膜片钳记录结果显示,0.1~10μmol·L-12-[1-(4-piperonyl)piperazi-nyl]benzothiazole可浓度依赖性抑制大鼠心室肌IK1(EC50=0.74μmol·L-1)和Ito(EC50=2.16μmol·L-1),降低膜电位,并明显延长动作电位时程(n=6,P<0.01)。结论作为5-HT4受体激动剂和5-HT3受体阻断剂2-[1-(4-pipero-nyl)piperazinyl]benzothiazole致大鼠心律失常风险的电生理学机制为抑制IK1和Ito,降低膜电位,延长动作电位时程。  相似文献   

20.
1H-1,2,4-三唑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H- 1 ,2 ,4-三唑 (1 )是氟康唑等药物的中间体 ,其工业合成方法为 :(1 )甲酰胺法[1,2 ] :以甲酰胺和水合肼为原料合成 ,收率为 95.8% ,该法原料易得 ,操作方便 ;(2 )甲酰肼法[3] :以甲酸甲酯为原料 ,分别经氨化制得甲酰胺 ,经肼解制得甲酰肼 ,再由甲酰胺与甲酰肼缩合制得 1 ;(3)甲酸法 [4 ] :甲酸经氨中和后与肼反应 ,除去水和氨制取。(2 )法和 (3)法操作步骤较多 ,收率也较 (1 )法低。本文以甲酰胺法制备 1 ,进行了改变水合肼的滴加时间和原料配比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当水合肼的滴加时间为 4h,水合肼与甲酰胺的摩尔比为 1∶ 2 .2时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