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近视性屈光参差主导眼与近视程度的关系以及主导眼与非主导眼调节功能分析,探讨屈光参差的成因及其发展原因。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8~35岁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59例,根据屈光参差程度,将其分为低度屈光参差(1.00 D≤双眼等效球镜度差≤2.50 D)和高度屈光参差(双眼等效球镜度差>2.50 D)两组。方法 对各组别患者应用简化双手卡洞法测定双眼中的主导眼眼别。使用综合验光仪测定患者单、双眼正/负相对调节及其比值(PRA/NRA)。采用改良移近法及正负球镜翻转法分别测量单、双眼的调节幅度和调节灵活度。主要指标 主导眼眼别与屈光度大的眼别的相关性。单、双眼正/负相对调节及其比值(PRA/NRA),单、双眼的调节幅度和调节灵活度。结果 低度屈光参差患者26例,主导眼为右眼者22例(84.5%);主导眼平均屈光度为(-4.01±1.96)D,非主导眼为(-3.19±1.80)D,平均参差程度(1.76±0.21)D。主导眼屈光度高于非主导眼(z=-2.37,P=0.02)。高度屈光参差患者33例,主导眼为右眼者21例(63.6%);主导眼平均屈光度为(-3.90±2.84)D,非主导眼平均屈光度为(-3.47±2.20)D,平均参差程度(3.40±0.81)D。主导眼与非主导眼屈光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z=-0.57,P=0.57)。低度屈光参差组主导眼平均正相对调节为(-2.68±1.44)D,非主导眼为(-3.29±1.3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7,P=0.02);高度屈光参差组主导眼平均正相对调节为(-3.14±1.84)D,非主导眼为(-4.10±1.59)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4,P=0.00)。低度屈光参差组主导眼平均PRA/NRA绝对值为(1.15±0.58),非主导眼为(1.36±0.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9,P=0.06);高度屈光参差组主导眼平均PRA/NRA绝对值为(1.34±1.57),非主导眼为(1.74±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3,P=0.00)。结论 低度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主导眼屈光度较非主导眼高;不同程度的屈光参差患者主导眼PRA及PRA/NRA低于非主导眼。(眼科,2016, 25: 102-105)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近视性弱视儿童与同龄矫正视力正常的儿童屈光状态变化的差别.方法 收集2006年1月~ 2015年12月诊为近视性屈光不正的儿童96例(174眼),按初诊时屈光状态分为低、中、高度近视.分别比较近视性弱视眼组与同期矫正视力正常的非弱视近视眼组年均屈光度改变情况.结果 非弱视组和弱视组近视屈光度每年加深(-0.67±0.74)D和(-1.09±1.3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诊为低度、中度和高度近视的弱视眼近视屈光度年均加深(-0.97±0.88)D,(-1.48±1.29)D和(-1.89±1.06)D,低度、中度和高度近视的非弱视眼分别为(-0.57±0.61)D,(-0.68±0.49)D和(-0.78±0.29)D;低、中、高度近视性弱视儿童的近视屈光度年均加深幅度均显著高于非弱视眼(P<0.05).结论 近视性弱视儿童与单纯近视儿童一样,近视屈光度随年龄增长逐年增加,近视程度愈高,增加的幅度愈大.且初诊为不同程度近视性弱视眼的近视屈光度逐年加深幅度均大于非弱视眼.  相似文献   

3.
左右两眼的屈光度、屈光性质不同,且屈光度相差2D以上者称为屈光参差。分为远视性屈光参差、近视性屈光参差及两眼不同屈光性质的复性屈光参差三种。其成因多为先天性或先天因素引起两眼的角膜、晶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主导眼与屈光参差的关系,探讨屈光参差的成因。方法:屈光参差患者486例972眼,按照其屈光参差的性质不同,将其分成远视性、近视性和混合性三组。运用睫状肌麻痹剂散瞳,行电脑验光测双眼屈光度,应用简化的卡洞法测定双眼中的主导眼眼别。分析各组数据中屈光度大的眼别与主导眼眼别的相关性。结果:远视性屈光参差组99例198眼,主导眼别与屈光程度小的眼别有显著相关性(Z=-4.116,P〈0.01),即非主导眼的屈光度大于主导眼。近视性屈光参差组312例624眼,主导眼眼别与屈光程度小的眼别无相关性(Z=-0.304,P〉0.05)。混合性屈光参差组75例150眼,主导眼眼别与近视眼眼别显著相关(Z=-3.645,P〈0.01)。即主导眼屈光状态多为近视眼别。结论:远视性和混合性屈光参差的形成与主导眼所致的双眼发育不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5.
儿童近视性屈光参差眼的眼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探讨近视和眼压的关系,本文对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双眼的眼压进行了测量观察。方法对49例年龄为7~14岁、双眼屈光度差值≥2.5D(2.50D~6.62D)的屈光参差者的双眼屈光度、眼压、中央角膜厚度和角膜曲率分别进行测量。结果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双眼中高屈光度眼(7.44D±2.57D)的眼压(17.18 mmHg±2.56 mmHg)与低屈光度眼(3.89D±2.41D)的眼压(17.22 mmHg±2.82 mmHg)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t=-0.075,P=0.940)。近视屈光度与眼压(r=0.040,P=0.372)、中央角膜厚度与眼压(r=0.011,P=0.808)和角膜曲率(r=0.062,P=0.166)均无相关性。结论儿童近视性屈光参差双眼的屈光度与眼压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别采用单焦框架眼镜与角膜塑形镜矫正低度近视性屈光参差的儿童单眼及双眼调节的差异。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9-11/2020-04于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低度近视性屈光参差(1.0D≤双眼等效球镜差<2.5D)儿童47例94眼,其中配戴框架眼镜者27例54眼作为A组,配戴角膜塑形镜者20例40眼作为B组。分别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矫正1mo后的矫正视力及调节参数[调节反应(AR)、调节灵活度(AF)、调节幅度(AMP)]的差异。结果:两组患儿AR测量值均为正值,表现为调节滞后,A组患儿屈光高度眼调节滞后量显著高于屈光低度眼(0.63±0.21D vs 0.25±0.34D,P<0.001),但B组患儿双眼调节滞后量无差异(P=0.104),且两组患儿屈光高度眼与屈光低度眼单眼矫正视力和单眼AMP均无差异(P>0.05)。A组患儿双眼AR差值高于B组(0.38±0.36D vs 0.10±0.26D,P=0.005),双眼AF低于B组(8.22±1.15c/min vs 9.95±0.89c/min,P<0.001),但两组患儿双眼AMP无明显差异(P=0.280)。结论:低度近视性屈光参差儿童配戴角膜塑形镜比单焦框架眼镜矫正可获得更高的双眼调节灵活度,降低双眼调节反应差值,从而维持更协调的双眼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双眼间调节力差异与屈光参差程度间的关系。方法: 横断面研究。收集2019年11月至2021年6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就诊的近视患者123例(246眼), 年龄8~21岁。根据双眼间等效球镜度(SE)差值分为屈光不正组(SE差值≤0.25 D)29例、低度屈光参差组(1.00 D≤SE差值<2.50 D)62例及高度屈光参差组(SE差值≥2.50 D)32例3组。所有患者符合双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0.8且各项原始数据较为完善。使用综合验光仪测量3组患者的单眼调节幅度(AMP)、单、双眼负相对调节(NRA)、正相对调节(PRA)、调节反应(AR)及调节灵活度(AF)在睫状肌麻痹下验光后确定双眼间屈光度数, 分析3组间双眼调节相关参数及单眼调节参数差差值(双眼间调节参数差值=近视屈光度较高眼调节数值-近视屈光度较低眼调节数值)之间的差异。对3组间调节参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屈光参差程度与双眼调节参数值及双眼间调节参数差值间的关系分析选择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3组间双眼NRA、PRA、AR、AF值及单眼间NRA、AF差...  相似文献   

8.
LASIK矫正成人近视性屈光参差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成人近视性屈光参差的病因,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keratomileusis,LASIK)矫正近视性屈光参差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屈光度将104例208眼成人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的双眼分为高度数组和低度数组,对186眼施行LASIK手术,采用术后6mo随访信息,对其手术前后的平均屈光度、屈光参差的程度、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和眼轴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LASIK术后6mo,所有术眼的裸眼视力均明显提高,屈光参差的程度明显减小;最佳矫正视力保持不变,或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前两组间比较角膜曲率无明显差异,而眼轴有明显差异。同一眼术前、后角膜曲率变化明显,眼轴无明显变化。结论:成人近视性屈光参差(>2.50D)主要是由于双眼轴发育不均衡造成的眼轴的参差。LASIK矫治成人近视性屈光参差安全、有效、预测性好,是此类患者提高裸眼视力及矫正视力,改善屈光参差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的相对调节反应对屈光手术Nomogram设计值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9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屈光手术中心拟行近视性屈光不正患者62例(124眼)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眼等效球镜度将患者分为高度数眼与低度数眼,进一步依据有无屈光参差将患者分为非屈光参差组高度数眼(HNA组,34眼)、非屈光参差组低度数眼(LNA组,34眼)、屈光参差组高度数眼(HA组,28眼)、屈光参差组低度数眼(LA组,28眼)。采用WAM-5500开放式自动验光仪进行眼调节反应测量,分别测量50 cm、40 cm、33 cm、25 cm、20 cm处对应的2.00 D、2.50 D、3.00 D、4.00 D、5.00 D调节刺激下的相对调节反应。术前Nomogram值、不同调节刺激下的相对调节反应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LNA组、HNA组、LA组和HA组患者相对调节反应均小于其对应的调节刺激。HNA组患者2.00 D调节刺激下相对调节反应明显高于L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HNA组患者5.00 D调节刺激下相对调节反应明显高于LA组,...  相似文献   

10.
屈光参差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屈光参差是指两眼的屈光度不同,屈光参差的发病率呈现随年龄逐渐上升的趋势。近年发现造成双眼屈光度不等的主要原因是双眼眼轴长度发育不平衡,与角膜屈光力无关;主导眼的近视程度较严重,眼轴较长;屈光参差会引起对比敏感度和视觉诱发电位以及视乳头旁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视盘面积的改变。屈光参差的正确矫正应予重视,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仍是屈光参差的常规矫正方法,对成人屈光参差及儿童、青少年难治性和眼镜不能耐受的屈光参差性弱视可试行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但儿童、青少年的手术时机和治疗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测量分析不同类型屈光参差儿童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特征差异。方法 回顾分析78例156眼屈光参差儿童,其中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组28例56眼,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治愈组12例24眼,近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组16例32眼,近视性屈光参差无弱视组22例44眼,高屈光度眼为观察组,低屈光度眼为对照组。分析各组内双眼视网膜厚度差异及各组间高屈光度眼视网膜厚度差异。结果 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观察组与对照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旁中心凹区视网膜厚度(318.32±14.40、306.39±12.45、309.11±13.94、318.89±14.01)μm较对照组(301.64±25.97、292.32±26.47、297.04±22.00、302.57±26.98)μm增厚(P<0.05);近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观察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230.19±15.15μm)较对照组(221.63±14.12μm)增厚(P<0.05),旁中心凹区视网膜厚度与对照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治愈组中心凹和除SI的旁中心凹区双眼视网膜厚...  相似文献   

12.
差组PRA结果明显低于正视组(P=0.026).正视眼的主观调节滞后量为(0.2375±0.2218)D,屈光参差的高度数眼滞后量为(1.2875±0.4389)D,而屈光参差的低度数眼的调节滞后量为(0.2250±0.2913)D.对于屈光参差者,两眼间调节滞后量值差异明显,且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9.519,P<0.0001),高度数眼的调节滞后远远大于低度数眼的调节滞后.结论 屈光参差者的高度数眼表现出更多的主觉调节滞后量,近视的发生与该眼有更大的调节调节滞后相关.  相似文献   

13.
儿童和青少年远视性屈光参差调节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远视性屈光参差患儿的调节幅度和调节滞后量,并比较其主导眼和非主导眼的差别。方法18例远视性屈光参差患几,年龄6.5~15(10.5±2.6)岁,屈光参差度+1.75~5.0(+3.5±0.9)D.7例伴有单眼轻中度弱视,11例不伴弱视。采用动态检影法检查患者40cm处的调节滞后情况.移近法测量调节幅度,区分主导眼和非主导眼,并与同期就诊的25例远视屈光不正患儿[年龄7—14(9.8±2.4)岁,屈光度(+4.5±2.3)D1和20例正视儿童[年龄7~12(9.5±2.6)岁]进行对照比较。采用t检验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远视性屈光参差患儿主导眼的调节幅度和调节滞后量分别为(13.3±3.2)D和(0.79±0.39)D.与正视儿童及远视屈光不正患儿无明显差别;非主导眼的调节幅度为(11.3±3.3)D,与正视儿童及远视屈光不正患儿无明显差别:调节滞后量为(1.10±0.12)D,与正视儿童及远视屈光不正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9,P=0.03;t=2.95,P=0.02)。远视性屈光参差患儿主导眼和非主导眼的调节幅度和调节滞后量不同,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3.12,P=0.006;t=4.10,P=0.001)。伴弱视者主导眼调节滞后量比无弱视者主导眼调节滞后量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P=0.027),而两组非主导眼的调节滞后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8,P=0.45)。结论儿童和青少年远视性屈光参差的主导眼和非主导眼的调节幅度和调节滞后不同:其主导眼的调节功能与同龄儿童无明显差别.非主导眼的调节功能存在缺陷。伴弱视者.其主导眼的调节功能也存在缺陷。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近视性屈光参差眼的眼前节结构形态和角膜波前像差,揭示其在近视发展中的作用和变化趋势。方法:收集单纯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共79例,双眼等效球镜差≥1.00D。根据等效球镜度(SE)的大小,将所有患眼分为高、中、低三组:A组:SE≥-3.00D;B组:-6.00D0.05),双眼角膜球面像差与屈光度之间均无相关性(r右=-0.013,P右=0.909;r左=0.053,P左=0.641);A,B,C三组及A’,B’,C’三组之间各项检查结果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两眼的总角膜屈光度、角膜厚度、角膜球面像差、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无明显差异,双眼的前节结构具有高度的相似性,说明两眼屈光状态的不同不是由于眼前节形态以及角膜的像差引起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弱视治疗中压抑疗法与完全遮盖疗法对御良屈光状态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2年5月至2005年5月间在我院进行弱视治疗的单眼弱视病例中压抑疗法组49人和完全遮盖疗法组70人的双眼屈光度变化情况.压抑疗法组平均年龄为5.2岁,追踪观察24个月,压抑眼和弱视眼的屈光度每年分别下降0.59D、0.60D,完全遮盖疗法组平均年龄为4.8岁,遮盖眼和对侧眼的屈光度每年分别下降0.89D和0.58D.把两组数据分别带人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完全遮盖疗法组屈光度变化两眼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压抑疗法组屈光度变化的两眼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长期的完全遮盖疗法有可能加快弱视儿童被遮盖眼远视屈光度下降的速度,使屈光参差增大,对健眼屈光度为低度远视、正视或近视的患者,要密切观察健眼的屈光状态,弱视治疗时尽量减少遮盖时间,以免健眼由于视觉剥夺而发生近视.  相似文献   

16.
LASIK治疗近视性屈光参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1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近视性屈光参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根据屈光度将146例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的双眼分为高度数组和低度数纽,然后进行双眼LASIK手术,术后随访0.5a,对双眼视力、屈光度的变化等进行分析.结果屈光参差治愈率为86.3%.所有患者术后裸眼视力(uncorrectedvisualacuity,UCVA)均有提高,术后6个月,患者的UCVA达0.5和1.0的百分率分别为高度数组87.0%、64.4%,低度数组95.2%、72.6%.高度数组和低度数组等值球镜度数分别由术前的-10.22D±0.30D、-8.21D±0.29D降至-0.63D±0.11D(P<0.01)、-0.24D±0.07D(P<0.001).而术后双眼间的屈光度差异也较术前明显减小(P<0.01).结论LASIK治疗近视性屈光参差是安全而有效的.对手术技术和激光治疗程序的不断改进将有助于提高LASIK手术的安全性和增大治疗范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双眼间调节力差异与屈光参差程度间的关系。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19年11月至2021年6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就诊的近视患者123例(246眼),年龄8~21岁。根据双眼间等效球镜度(SE)差值分为屈光不正组(SE差值≤0.25D)29例、低度屈光参差组(1.00D≤SE差值<2.50D)62例及高度屈光参差组(SE差值≥2.50D)32例3组。所有患者符合双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0.8且各项原始数据较为完善。使用综合验光仪测量3组患者的单眼调节幅度(AMP)、单、双眼负相对调节(NRA)、正相对调节(PRA)、调节反应(AR)及调节灵活度(AF)在睫状肌麻痹下验光后确定双眼间屈光度数,分析3组间双眼调节相关参数及单眼调节参数差差值(双眼间调节参数差值=近视屈光度较高眼调节数值-近视屈光度较低眼调节数值)之间的差异。对3组间调节参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屈光参差程度与双眼调节参数值及双眼间调节参数差值间的关系分析选择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3组间双眼NRA、PRA、AR、AF值及单眼间NRA、AF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组AR差值分别为-0.03±0.25、0.20±0.30、0.26±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36,P<0.001);3组PRA差值分别为0.04±0.27、0.34±0.72、0.66±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7.47,P<0.001);3组AMP差值分别为0.41±0.86、-1.07±1.53、-1.02±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9.25,P<0.001)。事后多重比较显示,屈光不正组与低度屈光参差组和高度屈光参差的AR差值、PRA差值、AMP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SE差值与AR差值、AMP差值存在低强度的正相关性(r=0.22,P=0.014;r=0.36,P<0.001)。结论:不同程度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双眼间调节参数差值不同,且双眼间AR差值、AMP差值与双眼间屈光度差异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程度屈光参差单眼近视儿童配戴角膜塑形镜1a的双眼近视进展情况。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8-06/2019-06于西安市第一医院就诊并验配角膜塑形镜的8~12岁的单眼近视屈光参差患者60例,双眼等效球镜(SE)差值≥2.5D为高度屈光参差组30例,1.0D≤双眼SE差值<2.5D为低度屈光参差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戴镜6mo, 1a的双眼眼轴长度(AL)和非戴镜眼SE变化情况。结果:随访6mo, 1a时,高度屈光参差组戴镜眼眼轴增长均少于低度屈光参差组(P<0.001),非戴镜眼眼轴增长量和SE增长均大于低度屈光参差组(均P<0.001),且高度屈光参差组双眼眼轴差缩短幅度均大于低度屈光参差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戴镜前屈光参差度和双眼眼轴差缩短量具有相关性(F=0.293、0.458,均P<0.001)。结论:单眼近视屈光参差儿童在配戴角膜塑形镜后,高度屈光参差者较低度屈光参差者戴镜眼眼轴增长更慢,而非戴镜眼眼轴和等效球镜度进展更快。配戴角膜塑形镜可有效缩小屈光参差,且戴镜前屈光参差程度越大,双眼轴差缩小越多。  相似文献   

19.
近视性屈光参差者双眼调节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在辐辏闭环情况下,近视性屈光参差者的调节滞后、调节反应/调节刺激曲线线性部分的斜率等眼动参数与正视者调节参数之间的差异的关系.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40名志愿者(年龄18岁至31岁),其中正视者20人(等效球镜度+0.37至-0.25 D),20例近视性屈光参差者(双眼球镜度数差>2.50 D且<7.00 D,散光度数<1.00 D).在辐辏闭环状态下用WV-500双目自动验光仪测量1.00、2.00、3.00、4.00 D各调节刺激下的调节反应并得出AR/AS曲线及其线性部分的斜率.对正视组和屈光参差组的高低度数眼的客观调节滞后量、调节反应/调节刺激斜率、主观调节滞后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在闭环条件下,屈光参差者高度数眼调节滞后量最大,其次是低度数眼、正视眼.在3.00和4.00 D刺激水平,屈光参差组高度数眼与正视眼调节滞后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5,2.410;P<0.05).屈光参差者两眼之间AR/AS斜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屈光参差高度数眼的斜率低于正视眼的AR/AS斜率(t-2.550,P<0.05).结论 屈光参差者两眼调节反应不等,高度眼表现出更多的调节滞后.屈光参差者双眼在等量调节刺激下,表现为不等量的调节反应,高度数眼要产生相同的调节反应,需要更多的调节刺激.可能与调节中枢的控制增益不同有关,也可能与"睫状肌一晶状体"系统调节反应阈值较高有关.(中华眼科杂志,2009,45:612-615)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屈光参差配镜效果,对200例屈光参差矫正眼镜进行分析。对象与方法对象为门诊病例,屈光参差指两眼相差2.5D 以上,单眼高度近视,指一眼±0.5D以下,一眼-6D 以上。单眼高度远视同。近视包括近视散光,远视性包括远视散光。混合散光按屈光度高的计算,相差值在2.5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