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乐果90d染毒对大鼠脑组织及血清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使用生理盐水,5、10、20mg/kg的乐果灌胃给药,每周染毒5d,每天1次,实验周期90d。染毒结束后断头处死大鼠,分离血清及脑组织皮层、海马,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联用电化学检测器(electrochemical detector,ECD)测定大鼠脑组织及血清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bitartrate,NE)、肾上腺素(epinephrine,E)、多巴胺(dopamine,DA)、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含量。[结果]低、中、高剂量组大脑皮层的NE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约为对照组水平的48.7%(P〈0.01)、56.8%(P〈0.01)和76.5%(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大脑皮层的5-HT含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约为对照组水平的65.4%、32.8%(P〈0.01)、40.1%(P〈0.05),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中剂量组大脑皮层E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外,低、中、高剂量组和对照组大脑皮层E和DA水平无明显差异。大鼠海马各单胺类递质水平有随染毒剂量的升高而降低的趋势,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低、中、高剂量组的NE水平分别约为对照组水平的96.9%、85.6%、76.9%(P〈0.05):E水平分别约为对照组水平的87.3%、85.5%、76.2%(P〈0.05);DA水平分别约为对照组水平的81.4%、69.1%、42.0%(P〈0.05);5-HT水平约为对照组水平的81.4%(P〈0.01)、33.9%(P〈0.01)、32.9%(P〈0.01),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乐果染毒组与对照组血清NE和DA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低、中、高剂量组血清中E和5-HT含量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二硫化碳(CS2)对大鼠视网膜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CS2染毒组和高剂量CS2染毒组,染毒结束后取视网膜组织制成切片,测量内视网膜厚度比率,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黄递酶染色(NADPH-NDP)法检测iNOS活力,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1)染毒组的内视网膜(包括内核层、内丛状层、节细胞层、神经纤维层和内界膜)厚度减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染毒组与低剂量染毒组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2)染毒组视网膜iNOS表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高剂量染毒组与低剂量染毒组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3)染毒组视网膜出现细胞凋亡,凋亡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高剂量染毒组与低剂量染毒组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2能激活视网膜组织iNOS表达,由此产生的过量的NO可损伤视网膜细胞。同时,视网膜细胞凋亡也是CS2所致视网膜损害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锰中毒对小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锰中毒对小鼠大脑海马区神经干细胞增殖状况的影响。方法将体重为8-10g的28只昆明种小鼠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3个染毒组每组7只,通过腹腔注射氯化锰染毒,染毒剂量分别为5、20、50mg/kg,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其学习记忆能力情况,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大脑海马结构的齿状回颗粒下区(SGZ)神经发生情况。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各染毒组小鼠的学习和空间记忆能力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高剂量组最为明显;同时,记忆能力与染毒剂量呈负相关(rs=-0.598,P〈0.01),而各组小鼠游泳速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各染毒组小鼠的齿状回颗粒下区内5-溴代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阳性细胞平均数目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剂量加大而减少,与中毒剂量呈负相关(rs=-0.666,P〈0.01);(3)空间记忆能力的减退和SGZ内BrdU阳性细胞平均数目减少之间呈正相关仉=0.734,P〈0.01)。结论幼年小鼠接触锰可影响其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海马结构的神经干细胞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甲基汞暴露对出生后不同生长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N-甲基0.天冬氨酸(NMDA)受体mRNA水平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出生后大鼠随机分组,即5mL/kg生理盐水组和5mg/kg氯化甲基汞(MMC)染毒组,其中染毒组按生后不同生长时期分4个亚组,即PND7、PND14、PND28和PND60组,连续7d灌胃染毒。采用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改变,用原子荧光光度计检测脑组织汞含量、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特异性扩增受体NMDA的2A、2B、2C亚基,半定量分析PCR产物凝胶电泳结果。[结果]各染毒亚组在染毒后脑组织中汞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水迷宫试验后,PND28皮质组织及PND60脑组织中汞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Morris水迷宫试验结果显示,PND7、PND14染毒大鼠水迷宫测试潜伏期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PND14染毒亚组海马和皮质中NR2A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ND14染毒亚组海马中NR2BmRN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ND14染毒亚组海马和皮质以及PND28亚组皮质中NR2C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甲基汞对出生后1、2周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有明显影响,其影响与脑组织NMDA受体2亚基mRNA表达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侧脑室注射苯并(a)芘[B(a)P]致大鼠脑组织形态学及行为学的改变。[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染毒组分为高、中、低3个剂量组(31.5、63.1、126.2μg/kg体重),并设橄榄油溶剂对照组。采用侧脑室微量注射染毒处理,每周1次,连续3周;对照组用橄榄油溶剂作平行处理。记录一般情况及神经系统表现;实验第6周末采用跳台实验法测大鼠的学习记忆成绩,并取各组大鼠脑组织大脑皮质、海马、小脑作病理切片观察组织损伤的形态学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潜伏期缩短(P〈0.05);中剂量组学习期和记忆期的错误次数即EN1和EN2均增加(P〈0.01)、潜伏期缩短(P〈0.05);高剂量组EN1增加(P〈0.01)、EN2增加(P〈0.05)、潜伏期缩短(P〈0.01);染毒组在光镜下可见到组织损伤的形态学改变,高剂量组各组织在光镜下可见较为集中的坏死区,而对照组的组织结构未见异常。[结论]病理形态学指标及跳台实验结果显示B(a)P具有神经毒性,可损伤大鼠脑组织并引起神经行为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computer assisted sperm analysis,CASA)技术研究低剂量氯化镉(Cd-Cl2)亚慢性染毒对大鼠精子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分成4组,剂量分别为0(生理盐水)、0.1、0.2、0.4mg/kg·bw,腹腔注射染毒,每周染毒5d(次),共染毒8周,实验结束颈椎脱自处死,用扩散法收集大鼠附睾尾精子制成精子悬液,1:9稀释液后用CASA仪测定反映精子活率、精子运动能力及运动方式的各项参数。[结果]各剂量组的精子活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的快速运动精子、中速运动精子、低速运动精子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的VAP、VSL值与对照组比较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高剂量组的BCF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IN随染毒剂量增加而降低(r=-0.399,P〈0.05)。STR、ALH、ELON在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4mg/kg·bw的氯化镉染毒可以引起大鼠精子运动功能的下降。  相似文献   

7.
氧乐果对小鼠睾丸特征性酶的影响及茶多酚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有机磷农药——氧乐果对小鼠睾丸特征性酶的影响以及茶多酚对它的拮抗作用。方法将80只昆明雄性小鼠随机分成8组,即3个氧乐果染毒组,1个对照组,1个茶多酚组和茶多酚+低、中、高剂量氧乐果染毒组。染毒组分别灌胃1、2、4mg/kg氧乐果;茶多酚组灌胃180mg/kg茶多酚;茶多酚+低、中、高剂量染毒组小鼠提前灌胃茶多酚180mg/kg,2h以后分别灌胃1、2、4mg/kg氧乐果,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共灌胃6d。用比色法检测睾丸组织中睾丸特征性酶——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乳酸脱氢酶(LDH)及乳酸脱氢酶X酶(LDH—X)的活力。结果随着氧乐果染毒剂量的增加,小鼠体重和睾丸重下降(P〈0,01或P〈0.05),睾丸AKP、ACP和LDH活力均升高(P〈0,05或P〈0,01)。预先灌胃茶多酚,2h后灌胃氧乐果,小鼠体重和酶活力有所变化,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茶多酚对氧乐果所造成的小鼠睾丸特征性酶的影响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8.
铝暴露对大鼠海马蛋白激酶Cγ亚型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通过研究慢性铝暴露大鼠海马蛋白激酶Cγ亚型(PKCγ)的蛋白和mRNA表达的变化,观察大鼠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LTP)形成,探讨铝暴露对学习记忆机制的影响。方法选择断乳后Wistar大鼠,以含有不同浓度A1Cl3的水进行饲养。3个月后,测量大鼠海马LTP,用改良的Takai法测定PKC活性的变化,蛋白印迹(Westernblotting)法检测PKCγ的蛋白表达;RT-PCR检测PKCγ的mRNA表达。结果(1)各染铝组PKC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各染铝组PKCγ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有降低趋势(P〈0.05);(3)各染铝组PKCγ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均降低(P〈0.05),0.2%与0.4%,0.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铝暴露影响大鼠海马PKCγmRNA和PKCγ蛋白表达。使PKC活性降低。导致LTP的下降,从而影响学习记忆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六氯苯(HCB)对大鼠的毒性作用,探讨HCB中毒的氧化应激机制.方法 2个染毒组分别以含HCB 2.5%(低剂量组)、20.0%(高剂量组)的饲料染毒大鼠14 d,测定血清中碱性磷酸酶等11项血清学指标;测定大脑(皮层、海马)、肝脏和血清中丙二醛(MDA)水平、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结果 (1)高剂量HCB染毒组大鼠大脑皮层、海马、肝和血清中MD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低剂量染毒组海马和血清中MDA也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2)2个剂量组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中T-SOD活力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高剂量组大鼠血清T-SOD活力却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高剂量染毒组大鼠海马CAT活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高剂量染毒组大鼠大脑皮层、海马和低剂量染毒组海马中GSH-Px活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大鼠肝脏中GSH-Px活力却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2个剂量染毒组大鼠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都较对照明显增加,而血清碱性磷酸酶活力却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CB可导致大鼠机体氧化损伤、抗氧化酶活力改变,氧化应激是其重要的毒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2’,4,4’-四溴联苯醚(2。2’,4,4’-tetrabromodiphenyl ethers,PBDE-47)对原代新生大鼠海马细胞氧化应激、DNA损伤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海马细胞暴露于10、20、40μg/ml PBDE-47,每组3个平行样,24h后,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细胞内丙二醛(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活性氧(ROS)水平以及DNA损伤和细胞凋亡隋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20和40μg/ml组LDH漏出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染毒组MD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GSH-Px活力均低于对照组,且20和40μg/ml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20、40μg/ml组GSH含量和SOD活力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染毒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和40μg/ml组细胞内ROS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20、40μg/ml组尾部DNA百分率和Oliver尾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和40μg/ml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呈上升趋势。相关分析表明,海马细胞DNA损伤、凋亡百分率与ROS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982,0.998,P〈0.05),细胞凋亡百分率与DNA损伤呈正相关性(r=0.967,P〈0.05)。结论PBDE-47可致原代新生大鼠海马细胞氧化应激和诱导细胞DNA损伤和凋亡,呈现一定的神经毒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乐果[O,O-二甲基-S-(N-甲基氨基甲酰甲基)二硫化磷酸酯]90d染毒对大鼠大脑皮质γ-氨基丁酸(GABA)系统的影响。[方法]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分成4组,剂量分别为O(生理盐水)、5、10、20mg/kg,灌胃给药,每周染毒5d(次),实验周期90d,每天称重1次,每3天记录动物饲料消耗量,定期测定全血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实验结束时全部动物断头处死,测定延髓AChE活性,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大脑皮质GABA含量,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法测定大脑皮质GABA_A受体的活性。[结果]实验期间,各染毒组动物全血AChE活性明显抑制,实验后期有所恢复。实验结束时,低、中、高染毒组延髓AChE活性分别约为对照组的78%、63%、42%。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组大脑皮质GABA含量明显降低(P<0.01);GABA_A受体的最大结合容量(maximum binding capacity,Bmax)低剂量组升高(P<0.05),中剂量组降低(P<0.05);各剂量组GABA_A受体的平衡解离常数(equilibrium dissociation constant,Kd)比对照组均有降低,但仅低、中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乐果90d染毒过程中大脑皮质GABA含量、GABA_A受体功能都有所改变,可能参与了乐果慢性中毒过程中的非胆碱能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亚基基因表达方面探讨NMDA受体在微波辐照所致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平均功率密度为65mW/cm2的微波全身一次辐照大鼠20min(SAR12.0W/kg),在辐照后0h、3h、12h、24h和3d时相点,大鼠腹腔麻醉断头,分离海马,用RT-PCR技术分别检测NMDA受体功能亚基NR1和调节亚基NR2A、NR2B、NR2C、NR2D在基因表达水平上的变化。结果微波辐照后大鼠海马脑区NMDA受体功能亚基NR1和调节亚基NR2A、NR2C、NR2D基因表达异常。表现为功能亚基NR1mRNA表达在辐照后3h、24h、3d时相分别比对照组下降21.1%(P<0.05)、14.2%(P<0.05)、30.3%(P<0.01);辐照后0h、3h、12h,NR2AmRNA表达较对照组分别降低37.0%(P<0.01)、35.9%(P<0.05)、35.3%(P<0.05);NR2B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无统计学差异;辐照后0h和24h,NR2CmRNA表达较对照组分别降低24.3%(P<0.05)和27.1%(P<0.05);辐照后0h、12h、24h、3d,NR2DmRNA表达较对照组分别升高67.9%(P<0.05)、45.7%(P<0.05)、49.7%(P<0.01)、75.4%(P<0.01)。结论微波辐照后大鼠海马脑区NMDA受体结构组成发生改变,NMDA受体自身的复杂调节功能下降,从而影响受体介导的LTP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乐果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热应激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HSP70用于有机磷农药生产的环境及生物监测的可能性。方法选取健康对照者11人及不同工种的乐果接触工人35人,分离其外周血淋巴细胞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SP70基础表达及经乐果体外诱导后水平,同时检测其全血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接触者与对照者外周血淋巴细胞HSP70基础表达水平分别为41.24%±10.45%和23.97%±4.29%,AChE活力分别为(125.23±7.97)、(145.36±8.78)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工种乐果接触工人其外周血淋巴细胞HSP70基础表达水平分别为47.34%±11.87%和38.05%±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ChE活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接触者HSP70基础表达水平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按程度大小依次为:健康状况、环境浓度和工龄,它们共可解释HSP70至少88%的变异;对AChE活力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只有工龄,其只能解释AChE约12%的变异。经体外乐果诱导后,对照组HSP70诱导水平较接触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人群淋巴细胞HSP70表达增加幅度不同,按其大小依次为:对照组、操作工和包装工。对HSP70变化率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环境浓度和工龄。结论HSP70可作为综合反映乐果接触工人自身状况及所处作业环境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天麻对铝致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探索天麻改善铝致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SD大鼠 36只在动物室适应性喂养一周后 ,分成 6组 ,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AlCl3 溶液 0 2ml d ,每连续注射3天间歇 1天 ,6 0天内共计注射 4 5次。在间歇天肌肉注射青链霉素以抗感染。所有动物饲以普通饲料 ,自由饮水和进食 ,加天麻组 ,以 0 4g kgBW的剂量在饮水中加入天麻。每周定时称体重一次 ,调整铝 (Al)的浓度和饮水中天麻的浓度。染毒期结束后 ,用跳台实验法测大鼠的学习记忆成绩 ;然后取脑皮质 ,测定脑铝 ,做匀浆测定皮质中AChE和MAO B的活力。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相比 ,Al3 + 5mg kg组脑铝含量升高 (P <0 0 1)、EN1增加 (P <0 0 5 )、潜伏期缩短 (P <0 0 1) ;AChE活力降低 (P <0 0 5 )、MAO活力升高 (P <0 0 1) ;Al3 + 10mg kg组脑铝含量升高 (P <0 0 1) ;EN1和EN2均明显增加 (P <0 0 1)、潜伏期明显缩短 (P <0 0 1) ;AChE活力降低 (P <0 0 1) ,MAO活力升高 (P <0 0 1)。与Al3 + 5mg kg组相比 ,Al3 + 5mg kg +天麻组大鼠EN1减少 (P <0 0 5 ) ,潜伏期延长 (P <0 0 5 ) ;AChE活力显著升高 (P <0 0 5 )、MAO活力显著降低 (P <0 0 1)。与Al3 + 10mg kg组相比 ,Al3 + 10mg kg +天麻组大鼠EN1和EN2均明显减少 (P <0 0 1) ,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老年大鼠吸入异氟烷后其认知功能变化及NMDA受体NR1亚基磷酸化的分析.方法 应用18月龄SD大鼠24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3组:0%异氟烷组(10%)、1.2%异氟烷组(11.2%)和1.8%异氟烷组(11.8%),n=8.对各组大鼠行Morris水迷宫测试,结束用westtern-blot检测磷酸化NMDA受体NR1亚基.结果 11.2%组与10%组在第1天潜伏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2天以后各时间点潜伏期和空间探索实验的成绩与10%组同时间比较均无差异(〈0.05);11.8%组与I0%组潜伏期和空间探索实验的成绩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11.8%组与10%组NMDA受体磷酸化NR1分析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1.8%异氟烷引起老年大鼠的认知功能下降,推测可能与海马NMDA 受体NR1亚基磷酸化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6.
美金刚对敌敌畏染毒大鼠脑组织NMDA受体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美金刚对敌敌畏染毒大鼠脑组织N 甲基 D 天冬氨酸 (NMDA)受体的保护作用及其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用 2 5mg/kg敌敌畏染毒 ,再用美金刚 5、15、45mg/kg治疗 ,观察大鼠中毒症状出现强度与时间 ;染毒后 16h测定大鼠全血和脑组织乙酰胆碱酯酶 (AChE)活力及NMDA受体活性。结果 美金刚 15、45mg/kg治疗组大鼠中毒症状出现时间分别为 (18.40± 1.14 )、(2 1.40±1.52 )min ,较敌敌畏组 [(16.75± 1.62 )min]明显延长 ;肌颤强度分别为 1.60± 1.14、0 .80± 0 .84,较敌敌畏组(2 .85± 0 .3 7)明显减轻 ;症状总评分分别为 8.80± 1.79、9.0 0± 2 .2 4,较敌敌畏组 (14 .60± 1.70 )明显改善。美金刚对敌敌畏染毒大鼠全血和脑组织AChE活力均未见明显影响。敌敌畏染毒大鼠脑组织NMDA受体密度减少、亲和力下降 ,其Bmax和Kd值分别为 (0 .46± 0 .0 6)pmol/mgpro、(75.55± 7.87)nmol/L ,分别较阴性对照组 [(0 .62± 0 .0 4)pmol/mgpro、(3 7.3 7± 4.17)nmol/L]下降和上升。 5、15mg/kg美金刚可拮抗敌敌畏染毒对大鼠脑组织NMDA受体的影响 ,这两组的Bmax值分别为 (0 .55± 0 .0 7)、(0 .64± 0 .0 7)pmol/mgpro ,Kd值分别为 (3 8.68± 4.54)、(3 2 .58± 3 .90 )nmol/L。美金刚 45m  相似文献   

17.
胚胎期暴露于甲基汞大鼠的迷宫测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李健  刘苹  顾涛  张玲  刘伟华 《卫生研究》2000,29(4):211-213
为研究胚胎期甲基汞暴露对大鼠迷宫学习与记忆能力的影响 ,用不同剂量甲基汞 [0、0 .0 1、0 .0 5和 2 .0 0 mg/ (kg· d) ]于大鼠孕 6~ 9天连续灌胃染毒 ,仔鼠出生 7周时进行 Y型迷宫测试。学习记忆成绩以平均错误次数、到达安全区平均时间和主动回避率表示。整个实验采用双盲法。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各暴露组大鼠的平均错误次数和到达安全区平均时间显著增高 ,主动回避率显著降低 (P<0 .0 5或 P<0 .0 1) ;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无性别差异。提示甲基汞可通过胎盘屏障和乳汁进入仔鼠体内 ,影响仔鼠神经系统的发育 ,使其学习记忆能力受到明显损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社会隔离对SD大鼠社会行为和NMDA受体相关基因在丘脑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出生后21 d的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隔离组(n=13)和群养组(n=12),饲养至成年后进行攻击性实验和社会记忆实验。采用Real Time PCR方法测定两组大鼠丘脑NMDA受体相关基因NR2A、NR2B、PSD-95和SAP102的相对表达量。结果隔离组的攻击性行为强于群养组(P<0.01),两组均表现出正常的社会记忆,但隔离组较群养组表现出更长的社会识别时间(P<0.01)。NMDA受体相关基因在丘脑的表达量有升高趋势,其中NR2A上调154.7%(P<0.01),NR2B上调31.7%,PSD-95上调30.0%(P<0.05),SAP102上调41.2%。结论社会隔离可以造成SD大鼠社会行为的异常,并造成丘脑NR2A和PSD-95的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敌敌畏(DDVP)染毒后大鼠脑组织中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的变化规律,探讨其在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作用。方法 55只雄性SD大鼠分为11组,每组5只,一组为生理盐水(NS)组,高剂量组(25mg/kg)和低剂量组(15mg/kg)各5组,染毒组分别以敌敌畏腹腔注射,染毒后4h、8h、16h、24h、48h处死,测定大鼠全血和脑组织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以及脑组织中NMDA受体的活性。结果 DDVP染毒后大鼠全血和脑组织的AChE活性显著下降,且脑组织AChE活性下降更多,抑制率大于80%,恢复更迟缓。脑组织中NMDA受体的最大结合容量(Bmax)在4h便明显下降,于24h达到最低,然后逐渐升高,受体的平衡解离常数(Kd)在4h时明显上升,于24h达到最高,然后逐渐下降。结论 DDVP染毒对大鼠脑组织AChE活性抑制严重,说明中枢神经系统对DDVP的毒作用敏感。同时DDVP染毒对大鼠脑组织中NMDA受体产生下降调节,表现为受体数量减少、亲和力降低。推测这是机体的一种自身调节机制,可减少过度刺激并保护中枢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