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探讨职业性噪声对工人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断面流行病学方法,对17家工厂1906名工人(噪声接触953例,对照组953例)进行调查研究,用问卷调查、作业环境监测、健康检查资料分析职业性噪声对工人心血关系统的影响。结果噪声接触组的心电图异常率为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8%。噪声接触组的高血压患病率为1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分层分析中,低于50岁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高于50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职业性噪声接触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年龄是研究偏倚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进一步观察噪声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2005年3月,在青岛市某电缆厂,检测作业场所噪声强度,对144名接触稳态噪声的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高血压检出率接噪组为5.6%,对照组为0.9%(P〈0.01);心电图异常率接噪组为22.2%,对照组为3.5Z(P〈0.01)。接噪组不同工龄者心电图异常率不同(P〈0.01),11~15年组高达62.5%。[结论]电缆厂接触噪声的作业工人高血压患病率与心电图异常率增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长期接触噪声对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 对某铸造厂360名接触噪声作业人员进行全面健康状况调查,同时选择了同单位无噪声接触史的160名工人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接触组听力损失率,神经衰弱检出率和心电图异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血红蛋白含量降低率和尿液分析异常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接触噪声可对工人健康造成一系列损害,应控制噪声源,加强个体防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温和噪声联合作用对职业人群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某化纤企业352名噪声和高温作业人员为观察组,263名同厂非噪声和高温作业人员为对照组,采用现场调查、环境监测和职业性体检的方法进行现场和健康情况的调查。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工龄等方面均衡性较好。观察组高血压检出率为6.5%,对照组检出率为7.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异常率(32.7%)明显高于对照组(1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要表现为左室高电压。结论长时间高温和噪声作业可造成心电图的异常改变,但对血压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山市某复合高效传热铜管厂高温、噪声的联合作用对工人心电图的影响。方法选取接触高温、噪声者135名为接触组,不接触高温和噪声的工人137名为对照组,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接触组心电图异常率占21.5%,对照组异常心电图为9.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对危险度(RR)为2.6,中等关联;接触组心电图异常者随工龄增高而增高;心电图改变主要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不齐和ST-T改变等。结论高温和噪声对作业工人心电图有明显联合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6.
肖启华  肖吕武  杜伟佳 《职业与健康》2008,24(12):1151-1153
目的探讨职业性接触乙酸丁酯对对工人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某涂料生产公司104名接触乙酸丁酯的生产工人及203名对照组工人进行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作业环境监测、健康检查资料分析职业性接触乙酸丁酯对工人肝功能及肾功能的影响。结果暴露组的肝功能及肾功能指标异常检出率结果:血ALT(16.3%)、AST(9.6%)、TBIL(19.2%)、DBIL(5.8%)、UA(2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血ALT(7.4%)、AST(3.9%)、TBIL(3.95%)、DBIL(1.0%)、UA(4.4%),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职业性接触乙酸丁酯可能引起肝功能损伤,对接触者的肾功能亦可能有潜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某矿务局粉尘作业工人健康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煤尘作业对工人健康的影响,了解接尘工人健康状况,为用人单位做好职业健康监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该矿务局1819名接尘工人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结果接尘工人尘肺病和无尘肺O^+检出率分别为14.29%和31.89%。尘肺发病随工龄延长,发病人数有明显增多的趋势(P〈0.01),但无随年龄增大而检出率增高的趋势(P〉0.05)。此外,高血压、心电图异常、血常规异常检出率分别为26.61%、14.46%、19.13%、居常见病、多发病的前列。结论影响接尘职工健康的因素主要为生产性粉尘,煤矿作业工人整体健康状况较差,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切实做好煤矿生产环境治理和对接尘工人的健康监护工作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南宁市企业员工及接触职业病危害工人高血压前期和高血压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11年5家大型企业的2141名员工进行血压测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141名员工高血压前期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x2趋势=9.307,P〈0.05);高血压检出率亦随年龄增长而提高(x2趋势=198.794,P〈0.01);2141名员工高血压前期检出率为50.4%,其中男性为54.1%,女性为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841,P〈0.01);高血压检出率为11.1%,其中男性为12.0%,女性为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050,P〉0.05);接触粉尘工人高血压检出率(12.9%)高于对照组(5.0%),x2=6.970,P〈0.01;接触有机磷工人高血压检出率(19.8%)高于对照组(5.0%),x2=17.298,P〈0.0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工龄越长,高血压前期和高血压检出率越高。结论接触有机磷、粉尘等工人高血压前期和高血压检出率较无职业病危害接触人员(对照组)高,并与年龄、工龄、性别、接害因素种类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生产性噪声对暴露人群的健康影响。方法对486名噪声暴露人群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对其工作场所噪声检测。结果脉冲噪声强度峰值平均值为9915dB(A),稳态噪声等效强度(Leq-8h)平均值为82.96dB(A);486名噪声暴露者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显示,听力测定异常检出率为38.68%,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为8.64%,血压偏高检出率为7.61%。脉冲噪声暴露人群的听力测定异常和血压偏高检出率均高于稳态噪声(P〈0.05)。稳态噪声等效强度(Leq-8h)与其暴露人群的听力测定异常检出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脉冲噪声对暴露人群的健康影响较稳态噪声大,稳态噪声等效强度(Leq-8h)与暴露人群听力测定异常检出率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10.
某厂噪声作业工人113例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噪声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 对某厂接触噪声作业的113名工人及无噪声影响的99名人员进行对照调查分析,包括电测听、血压、心电图检查。结果 接触组人员的听力下降,高频听力损伤为46.02%。耳鸣、血压增高(19.47%)、心电图异常(35.4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 工矿企业必须加强对噪声环境的治理并建立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改善劳动条件。  相似文献   

11.
汽车制造工人职业噪声接触与心电图异常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汽车制造业职业噪声接触与工人心电图异常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现场环境检测等方法,对某汽车制造公司706名工人(噪声接触403例,对照303例)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噪声接触组的心电图异常率为31.0%,明显高于对照组(19.1%);随着累积噪声接触量(CNE)的增加,心电图异常率明显升高,经趋势x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排除了常见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影响后,CNE与心电图异常之间仍然存在较强的联系.结论工人累积噪声接触量与心电图异常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职业噪声接触可能是工人心电图异常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天津市职业性噪声暴露人群健康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指导和实施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天津市11 643名职业性噪声暴露人群健康资料及所在288家企业工作场所噪声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天津市职业性噪声暴露人群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33.81%,高血压检出率19.81%,心电图异常检出率12.11%,男性高频听力损失明显高于女性。高噪声暴露组工人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女性工人心电图异常率均高于低暴露组(P0.05);随噪声接触工龄延长,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增加(P0.05).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年龄增加、工龄延长和高噪声暴露均为高频听力损失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0,P0.05);高噪声暴露情况下作业工人高频听力损失率增加42.00%(男性)和29.00%(女性),工龄每增加5年作业工人听力损失率增加23.00%(男性)和147.00%(女)。此外,高噪声暴露可增加男性高血压和女性心电图异常的发病风险(OR1.00,P0.05)。结论天津市职业性噪声暴露人群高频听力损失较为严重,高噪声暴露是高频听力损失、男性高血压发病和女性心电图异常的危险因素,应当引起重视,采取积极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系统评价我国职业性噪声暴露与心电图检出异常的关系。方法检索万方、维普、CNKI数据库2002—2015年间公开发表的职业性噪声暴露与心电图检出异常相关性的研究。用Revman 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各研究间存在统计学异质性(P0.05,I~250%),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值OR及其95%CI。结果检索出相关中文文献155篇,最终纳入21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噪声暴露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和非噪声组异常检出率的合并效应量OR=2.30,95%CI为2.10~2.53(P0.000 01)。结论职业性噪声暴露与心电图检出异常之间有相关性,噪声暴露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是非噪声组异常检出率的2.30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广州部分企业微波辐射接触对作业人员健康状况的影响。
方法 对2012-2014年9家使用微波辐射仪器装置的参加职业健康检查的工人进行分类, 收集单纯接触微波的511名工人资料, 并与上述企业中没有任何职业危害接触记录的231名员工进行比较。[结果]微波接触组男性341例, 女性170例, 年龄21~52岁, 平均(28.67 ±7.14)岁, 平均接触工龄(9.71 ±4.60)年; 非接触组男性154例, 女性77例, 年龄21~54岁, 平均(29.02 ±5.65)岁。接触组接触强度(0.98~18.20)μW/cm2, 中位数值为7.88 μW/cm2。接触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接触组的外周静脉血RBC、Hb均值比对照组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果 微波接触组的平均接触工龄为9.71年, 接触强度中位数值为7.88μW/cm2; 接触组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接触组的外周静脉血RBC、Hb均值比对照组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低强度的微波辐射可对机体健康产生影响, 尤其对心脏、外周血的影响不容忽视, 应加强微波辐射安全防护知识宣传, 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高温与噪声联合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为了解高温与噪声联合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选择76名噪声接触工人为接触组,113名同时接触高温和噪声的工人为复合接触组,另选47名不接触高温和噪声的人员为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显示:接触组和复合接触组的高血压检出率、心电图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后者高于前者。但两组心电图异常的类型有所不同。两组的高血压检出率和心电图异常率均随工龄延长而明显增加,高血压检出率增加趋势更为明显。提示:作业工人复合接触高温和噪声比单独接触噪声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要大,且高温和噪声在影响心血管系统方面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唐山市某重工企业苯接触工人及噪声接触工人健康状况及苯、噪声对工人健康影响的特点,为制定健康监护策略及有效的保护工人健康提供依据。方法对该企业空气中苯浓度、噪声强度进行监测,对接触工人进行职业健康监护,以该企业不接触苯及噪声的工人为内对照组,对健康监护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苯接触工人702人,查出各种异常者303人,异常率为43.16%。苯接触工人白细胞下降率(10.26%)与对照组(3.4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75,P0.01)。噪声接触工人815人,查出各种异常者685人,异常率84.05%。噪声接触组高频损伤、语频损伤、神经衰弱、心电图异常和高血压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苯、噪声等职业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有一定影响,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改善劳动环境,加强工人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甲苯与噪声联合接触对听力损失的影响。 方法 选择珠海市两家企业中同时接触甲苯和噪声人员78例为混合接触组,单纯接触噪声人员75例为噪声接触组,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办公室和后勤人员90例为对照组,进行现场甲苯浓度和噪声强度检测,对三组研究对象进行纯音测听检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接触组各作业点甲苯浓度、噪声强度均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混合接触组与噪声接触组在高频段(3.0 kHz、4.0 kHz、6.0 kHz)听阈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混合接触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频段听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混合接触组、噪声接触组的语频听力异常检出率(25.6%、22.7%)均高于对照组(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混合接触组的高频听力异常检出率(51.3%)均大于噪声组(24.0%)和对照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工龄≥ 5年者,混合接触组与噪声接触组听力损害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甲苯与噪声联合接触对听力损害有协同作用,应充分考虑联合接触因素的职业安全防护。  相似文献   

18.
王秦 《职业与健康》2012,28(21):2601-2602,2605
目的探讨噪声与高温联合作用对作业工人心电图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通市某钢铁厂不同车间183名同时接触噪声与高温的作业工人为暴露组,接触其他粉尘的作业工人139名为对照组,对他们进行统一体检,分析其心电图结果。结果心电图异常率暴露组为22.53%,对照组为10.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对危险度(RR)为2.08,中等关联;暴露组工龄≥10 a作业工人的心电图异常率27.35%,显著高于对照组工龄≥10 a作业工人和暴露组工龄10 a作业工人的心电图异常率。结论噪声与高温两种职业危害因素对作业工人的心血管具有联合作用,影响作业工人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深圳市光明新区职业病危害因素对职业人群健康影响的现状。方法收集2010年光明新区职业人群的健康检查资料,对不同职业危害因素接触人群的异常检出率和职业异常检出率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1)接触不同危害因素的异常检出率是不同的,接触噪声危害因素的异常检出率最高;2)异常检出率为31.39%,职业异常检出率为6.94%;3)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在不同职业危害因素接触人群中基本都是最高。结论本地区职业暴露水平一般,但职业危害程度很高,说明职业防护和健康教育亟需加强。  相似文献   

20.
噪声作业对工人心脑血管系统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352 名接触噪声工人为接噪组,150 名非接触噪声工人为对照组进行脑血流图和心电图的测试。发现5 年工龄以上的接噪组脑血流图和心电图异常率分别高于对照组(P< 0.01),而且脑血流图和心电图都异常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并且异常率随工龄增长而增加(r= 0.9951,P< 0.01),可以认为超过国家试行卫生标准的噪声对噪声作业工人心脑血管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