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构建以恶性疟原虫红内期重要的疫苗候选抗原——裂殖子表面蛋白1(MSP1)羧基端编码分子量42000蛋白的基因片段为外源基因的可用作候选核酸疫苗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目前对疟疾核酸疫苗的研究仅见于鼠疟,将恶性疟原虫FUP株裂殖子表面蛋白1羧基端编码42000蛋白的基因片段用常规分子克隆方法,分别克隆入非分泌性真核表达载体VR1012和改建后的分泌型载体VR1012/TPA中,通过PCR和酶切鉴定出重组克隆。结果成功地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VR1012/MSP1-42和VR1012/TPA/MSP1-42。结论目前对疟疾核酸疫苗的研究仅见于鼠疟红外期,该研究对研制有效的恶性疟原虫红内期核酸疫苗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其免疫保护作用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MSA1)是抗疟疫苗的候选抗原之一。据已知的MSAl基因序列,自行设计合成了四对引物。应用PCR技术,分四段从恶性疟原虫FCC1/HN株基因组DNA中扩增出垒基因编码区序列。扩增产物经1.2%琼脂塘凝腔电泳鉴定.表明获得了正确的MSA1基因扩增片段。  相似文献   

3.
P47是特异性表达于疟原虫雌性配子体以及雌性配子表面的蛋白,为了评价其作为传播阻断疫苗候选抗原的免疫效果及其效应,本研究将约氏疟原虫Pys47完整编码区基因序列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获得核酸质粒,肌肉注射BALB/c小鼠.通过ELISA方法检测免疫小鼠血清滴度,IFA检测疫苗的免疫活性以及免疫血清对有性...  相似文献   

4.
恶性疟原虫海南株裂殖子表面蛋白MSP117区基因的测序及其核酸疫苗的构建①①本研究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热带病研究和培训特别规划署(TDR)资助ID.NO.950385作者简介:王晓晨,男,31岁,助教,硕士;薛采芳,女,58岁,...  相似文献   

5.
SARS-CoV S1蛋白基因克隆及其在Vero E6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克隆表达SARS-CoV S1蛋白,构建SARS基因疫苗。方法:从SARS病毒的cDNA中以PCR方法扩增编码人SARS-CoV S1蛋白的编码序列,将该序列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VAX1,构建重组表达载体。采用脂质体法转染Vero E6细胞,用Western blot检测S1蛋白的表达。结果:PCR方法扩增出2000bp左右的基因片段,插入pVAXl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后,经序列测定证实扩增的片段为SARS-CoV Tor2株S1蛋白编码序列。将重组子转染Vero E6细胞,收集细胞总蛋白,Western检测获得特异蛋白带。结论:成功克隆并表达了SARS-CoV S1蛋白,为其作为SARS基因疫苗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巢式PCR方法被应用于泰国疟区恶性疟原虫的基因分型,应用特异的等位基因引物扩增了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基因的1、4变异多态区,以凝胶电泳分析扩增的目的基因片段,结果表明;共分别检测出恶性疟原虫6个MAD20等位基因型,4个K和1个R033等位基因型。在9个月的流行季节,上述虫株的等位基因频率没有明显的改变,并存在较高程度的恶性疟原虫不同等位基因株的混合感染,本文进一步阐明了巢式PCR技术在疟疾流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鉴定单纯疱疹病毒(HSV)糖蛋白C(gC)一个短肽模拟表位mgC基因作为HSV DNA表位疫苗的可能性,需构建含此表位的真核载体。方法 民编码该表位的单链DNA,经不对称PCR扩增后,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并在CHO细胞中表达,用RT-PCR法鉴定mRNA的表达。结果 含mgC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可以在mRNA水平表达外源蛋白。结论 成功地构建了HSV gV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中,用PCR方法扩增了受体相关蛋白基因第633-957碱基cDNA片段。将编码成熟分子量为44×10^3受体相关蛋白和羧基端108氨基酸多肽的cDNA克隆到表达载体pGEX-4T-1内,限制性图谱分析测定了插入子的方向并用DNA序列分析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9.
巢式PCR方法被应用于泰国疟区(Borai)恶性疟原虫的基因分型。应用特异的等位基因引物扩增了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MSP1)基因的1、4变异多态区。以凝胶电泳分析扩增的目的基因片段。结果表明:共分别检测出恶性疟原虫6个MAD20等位基因型、4个K1和1个RO33等位基因型。在9个月的流行季节,上述虫株的等位基因频率没有明显的改变,关存在较高程度的恶性疟原虫不同等位基因株的混合感染。本文进一步阐明了巢式PCR技术在疟疾流行病学上的应用前景及优点。  相似文献   

10.
人幽门螺杆菌外膜蛋白18000 DNA疫苗的构建及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构建含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18000外膜蛋白编码基因的真核重组载体,并在COS-7细胞中表达,为核酸疫苗的开发奠定基础。方法:从原核表达质粒pET32a( )/528中,酶切H-pylori 18000外膜蛋白编码基因片段,将目的基因与同样进行酶切、纯化的载体pcDNA3.1进行连接,而后转化并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载体pcDNA3.1/528,并在COS-7细胞中表达,以RT-PCR,Western法检测其表达产物。结果:经单、双酶切证实插入的基因片段为H-pylori 18000外膜蛋白编码基因;采用RT-PCR方法,能够从转染的COS-7细胞中扩增出一条与目的基因大小一致的DNA片段,Western法等检测显示,该重组质粒能够在COS-7细胞中表达目的蛋白,而且具有生物活性。结论:成功地构建了核酸疫苗pcDNA3.1/528,并在COS-7细胞中表达,为H-pylori核酸疫苗的研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克隆FSHR基因部分片段(145~330bp)(FSHRn),构建真核表达重组质粒,预测其编码蛋白作为候选避孕疫苗的可行性。方法提取小鼠睾丸组织的总RNA,利用RT—PCR技术反转录成cDNA,按照GenBank中小鼠FSHR N-端序列设计引物,扩增基因片段并插入pcDNA3.1/myc-His(-)B载体,重组质粒经PCR、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后用Vector NTI9.0软件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扩增片段长度为186bp,测序结果与已知序列吻合,重组真核表达质粒经PCR和双酶切鉴定获得正确重组子,生物信息学分析其编码蛋白抗原性肽段主要集中在15~20aa、22~27aa、32~36aa、42~48aa、58~67aa,与人的基因同源性为90%。结论成功克隆了FSHRn基因片段并构建了pcDNA3.1/FHSRn真核表达重组质粒;FSHRn具有良好的抗原性.FSHRn蛋白可作为良好的动物候选疫苗,为此段蛋白的深入研究和人类男性避孕疫苗的研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恶性疟原虫AMA1不同类型疫苗组合免疫接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应用恶性疟原虫DNA疫苗、重组痘苗病毒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进行组合免疫接种,诱导针对恶性疟原虫红内期抗原AMA1的保护性抗体。方法PCR扩增云南株恶性疟原虫AMA1编码基因,构建和制备DNA免疫质粒VR1020/E(疫苗D)、重组改良安卡拉痘苗病毒rMVME(疫苗V)和重组原核表达AMAl胞外域蛋白E(疫苗P)。用疫苗D单独或与小鼠GM-CSF表达质粒共同对小鼠进行初始免疫,用疫苗V和疫苗P进行单次或先后各一次追加强化。采用疫苗D-V组合方案免疫新西兰白兔。ELISA测定小鼠血清IgG及其亚类IgG1和IgG2a的水平,用免疫动物血清进行疟原虫裂殖子体外入侵抑制实验。结果在疫苗D初始免疫的基础上,采用疫苗V或疫苗P进行强化免疫可显著提高小鼠针对AMA1的抗体应答,小鼠血清特异性IgG平均增加15至137倍,GM-CSF表达质粒对疫苗D-V组合免疫小鼠的抗体应答有显著促进作用。采用疫苗D-V组合免疫在家兔可诱导明显的抗体应答。小鼠和家兔免疫血清在体外可显著抑制疟原虫裂殖子对RBC的入侵。结论将DNA疫苗、重组改良安卡拉痘苗病毒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进行组合免疫接种是诱导疟疾红内期保护性抗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体外扩增恶性疟原虫海南分离株的已糖转运体基因(PfHT1),并将该基因克隆至pEGFF真核表达载体内使其高效表达,为研究DNA疫苗创造条件。方法:特定PCR引物的设计;恶性疟原虫FCC1/HN株的体外培养;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酶切、连接及PCR分析鉴定。结果:从恶性疟原虫簿南分离株基因组DNA中扩增出特异性的编码FfhTl的基因序列.片段太小为1516bp,克隆鉴定结果表明插人片段大小正确。结论:体外成功扩增出恶性疟原虫PfHTl编码序列,与预期长度相符,并成功构建pEGFF-Htl真核表达载体。为研究其结构、功能和免疫原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主要蛋白-1(MSA1),又称P195,与人红细胞具有结合作用,这种结合是裂殖子识别红细胞的基础。为了确定P195蛋白与识别有关的位点,本研究在大肠杆菌中分8段表达了MAD20株恶性疟原虫的P195蛋白。各段蛋白用镍亲和层析柱分离,然后复性。在体外培养疟原虫至成熟裂殖体期,将各段蛋白分别加入到培养基上清中,继续培养24小时,检查红细胞感染率,通过感染率了解各段蛋白对裂殖子入侵红细胞的影响。结果发现P195蛋白中氨基酸序列为384-595的一段蛋白(M6),呈剂量依赖性抑制恶性疟原虫裂殖子入侵人红细胞,且M6对疟原虫生长无细胞毒性作用。这表明M6可能含红细胞结合位点,该位点与裂殖子竞争性结合红细胞,而使感染率下降  相似文献   

15.
将本实验室合成的一段编码恶性疟原虫不同发育阶段抗原表位基因,包括裂殖子表面怕MSA1、MSA2、环子孢子蛋白CSP及环状体感染经细胞表面蛋白RESA以及来自白细胞介素-1(IL-1)和破伤风类毒素(TT)上T细胞激活点等的抗原基因(HGFSP)。先定向克隆人PSK载体的EcoRI、BamHI位点,后用EcoRI单酶切,补平及用SacⅠ单酶切下手目的基因再定向克隆人痘苗病毒表面载体PJ2-16的Sm  相似文献   

16.
恶性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基因中央保守区编码产物具有37个NANP串联重复序列,并认为(NANP)n具有保护性免疫作用。本文通过酚/氯仿抽提乙醇沉淀方法提取恶性疟原虫全基因组DNA,首次采用PCR方法获得环子孢子蛋白CSP基因中央保守区片段。我们用地高辛标记的PCR产物作DNA探针,杂交试验表明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时,本文还探讨了PCR技术在病原学检测、疫苗研制、流行病学调查、疗效考核等方面的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恶性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circumsporozoiteprotein,CSP)基因片段进行克隆和序列测定。根据恶性疟原虫837株基因编码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采用PCR技术从恶性疟原虫FCC-1/HN株基因组DNA中特异扩增CSP基因片段的Ⅰ区、中央重复区、重复区后可变区和Ⅱ区;经纯化的扩增产物用BamHⅠ和KpnⅠ双酶切后,定向克隆入大肠杆菌——分枝杆菌穿梭表达质粒,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DH5α,重组克隆经抗性筛选和快速凝胶电泳鉴定,再经PCR和酶切鉴定,并对重组子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从恶性疟原虫FCC-1/HN株基因组DNA中可特异扩增出约1171bp的基因片段,阳性重组质粒经双酶切和PCR鉴定与预期的结果一致,序列测定表明所克隆的基因和编码环子孢子抗原的基因片段相符。  相似文献   

18.
为建立分泌抗恶性疟原虫全虫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研制简易、敏感、特异的快速诊断恶性疟试剂盒。本用恶性疟原虫全虫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用ELISA法筛选分泌抗体的阳性杂交瘤细胞克隆,测定单抗的效价和Ig亚类,并用SDS-PAGE、Western印迹、IFAT和IPA等方法对单抗进行鉴定。结果,获得4株(2H6,2A3,3B1和2C12)分泌抗恶性疟原虫单抗的杂交瘤细胞克隆,均属IgG类。其中2H6克隆产生的抗体滴度最高《腹水效价达1:32000).属IgG1亚类。与伯氏疟愿虫、弓形虫无交卫反应;Western印迹分析显示2H6能被约:130、63、41、33和20kDa等抗原蛋白所识别,IFAT和IPA分析显示,2H6单抗的抗原主要定位于裂殖子、滋养体和裂殖体的表膜部分。从而提示所制备的抗恶性疟原虫全虫杂交癌细胞株能分越高滴度的抗体,其中2H6是针对恶性疟原虫裂殖于表面蛋白的特异性单抗,可用于怒性疟快速诊断试剂盘的研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恶性疟原虫FCC1/HN株基因组中扩增得到环子孢子蛋白(circumsporozoite protein,CSP)的全长编码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c中进行表达纯化,观察重组环子孢子蛋白对肝细胞的结合能力,探讨其作为原发性肝癌基因治疗的靶向分子的可行性。方法根据恶性疟原虫3D7株环子孢子蛋白的编码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从恶性疟原虫FCC1/HN株基因组中扩增出CSP的全长编码基因,将其克隆到载体pGEM-T中,通过基因测序加以证实;进一步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c中,在大肠杆菌BL21中用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用Ni2+螯合柱亲和纯化,采用免疫印迹技术(WB)对纯化的融合蛋白进行免疫反应性检测;采用免疫组化(IHC)技术观察重组环子孢子蛋白对不同组织细胞的结合能力。结果从恶性疟原虫FCC1/HN株基因组中成功扩增到1263 bp的全长CSP基因,该基因在原核系统中经诱导表达出一相对分子质量(Mr)约62×103大小的融合蛋白,表达产物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通过Ni2+亲和柱纯化获得重组CSP融合蛋白;WB表明,重组CSP融合蛋白能被疟原虫阳性血清特异性识别;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重组CSP融合蛋白能够与肝癌和正常肝细胞特异性地结合,与其他组织来源的细胞则未见反应。结论CSP是疟原虫子孢子表面主要的蛋白,重组环子孢子蛋白作为原发性肝癌基因治疗的靶向分子具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在大肠杆菌中克隆人骨形成蛋白2基因并获得真核表达载体。由人成骨瘤细胞中提取总RNA,利用逆转录PCR方法扩增获得人骨形成蛋白2基因cDNA;将此基因片段重组到pGEM-T克隆载体中,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后,蓝白斑筛选阳性克隆,利用限制性酶切、PCR扩增和核苷酸序列分析鉴定重组质粒;将pGEM-T克隆载体中人骨形成蛋白2基因重组到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中,用限制性酶切和PCR扩增鉴定重组质粒。结果表明:重组在两种质粒中的基因片段为人骨形成蛋白2基因全编码序列。克隆获得人骨形成蛋白2基因.并得到此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为人骨形成蛋白2的表达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