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原表位定向选择的人源抗TNF-αFab的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通过抗原表位定向选择技术(EGS)所筛选到的2株人源化TNF-α抗体Fab段进行分析鉴定。方法测定可变区基因的序列,用亲本鼠单抗Z8进行竞争ELISA,用L929细胞检测其体外中和TNF-α的活性,并用硫氰酸铵洗脱法比较与亲本鼠单抗的亲和力。结果基因测序表明2株抗体VH相同,属人VHⅠ亚群;Vκ分别属人VκⅠ、VκⅢ亚群;竞争抑制实验表明所获人源抗体片段与亲本鼠源抗体是针对TNF-α的同一抗原表位;体外中和实验证明此抗体片段能中和TNF-α对L929细胞的毒性;该抗体片段的亲和力略低于原鼠单抗Z8。结论用EGS方法获得的人源抗体片段基本保持了原鼠单克隆抗体Z8的特性 相似文献
2.
3.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growthfactorFGF是一类多功能的分子,现已发现其有多种同源结构形式,形成了一个生长因子的家族。酸性FGFacidicFGFaFGF,也称为FGF-1,是FGF家族中的主要成员,其结构与功能方面的研究受到广泛的关注12。本室曾制备了抗人aFGFhaFGF的单克隆抗体mAb,并建立了检测haFGF的双抗体夹心测定方法34。在此基础上,我们采用噬菌体多肽展示技术,筛选出抗haFGFmAb的抗原表位,为haFGF的免疫分析… 相似文献
4.
抗SARS-CoV抗原的人源Fab段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利用抗SARS冠状病毒IgG抗体阳性的SARS康复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 ,构建人源Fab段抗体文库。方法 :制备外周血淋巴细胞总RNA ,逆转录成cDNA。以其为模板 ,利用针对家族特异性Ig基因的引物扩增重链Fd段和轻链基因 ,并重组到噬菌粒载体pComb3中 ,将重组噬菌粒载体电转化大肠杆菌XL 1Blue,酶切鉴定抗体库的重组率 ,并测定噬菌体抗体库的库容量。结果 :构建了源于SARS康复患者血清中抗Fab段的抗体文库 ,轻链、重链Fd段基因的重组率分别为91%和 75 % ,库容量为 7.2 3× 10 7。结论 :成功地构建了抗SARS CoV抗原的人源Fab段噬菌体抗体库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抗GP73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Ab)。方法:将GP73蛋白N末端的肽段(AAAERGAVELK)展示于T7噬菌体表面,扩增重组噬菌体作为抗原免疫小鼠,制备抗体。通过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抗体的效价,筛选分泌抗GP73蛋白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通过ELISA、Westernblot等方法检测mAb的特异性。结果:利用表面展示GP73抗原表位的重组噬菌体为抗原免疫小鼠,通过细胞融合和筛选得到了能识别GP73蛋白的mAb,且特异性较好。结论:将蛋白质抗原的合适抗原表位展示在T7噬菌体表面,用这种重组噬菌体作为替代抗原可以制备识别全蛋白的mAb。 相似文献
6.
构建轻链次级库提高人抗TNF—α抗体的亲和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使用构建轻链次级库的方法,对已经获得的人源抗TNF-α单抗(mAb)的Fab进行轻链置换,并筛选具有更高亲和力的人源抗TNF-αmAb的Fab。方法首先,采用RT-PCR扩增正常人全套抗 轻链基因,并与已经获得的人源抗TNF-αmAb的重链基因配对,构建人源抗TNF-α噬菌体抗体的轻链次级库。然后筛选与TNF-α具有更高亲和力的克隆。结果,经过3轮的生物淘筛(biopanning),获得了较原来的人源抗TNF-αmAbFab具有更高亲和力的人源抗体Fab。结论轻链次级库筛选法,能有效地提高抗体的亲和力,为解决噬菌体抗体库法制备的人源抗体亲和力较低这一难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是一类多功能的分子,现已发现其有多种同源结构形式,形成了一个生长因子的家族.酸性FGF(acidic FGF,aFGF),也称为FGF-1,是FGF家族中的主要成员,其结构与功能方面的研究受到广泛的关注[1,2].本室曾制备了抗人aFGF(haFGF)的单克隆抗体(mAb),并建立了检测haFGF的双抗体夹心测定方法[3,4].在此基础上,我们采用噬菌体多肽展示技术,筛选出抗haFGF mAb的抗原表位,为haFGF的免疫分析方法的进一步改进,以及对FGF结构与功能深入研究提供一些信息. 相似文献
8.
CDR3突变提高抗TNF-α Fab段的亲和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抗体库技术在CDR3区引入限定性突变以提高抗TNF-α抗体Fab的亲和力。方法首先合成含CDR3区突变的寡核苷酸,限定突变率以保持50%~70%的亲本序列,通过重叠延伸PCR的方法引入突变,构建突变库,再以硫氰酸铵溶液作洗涤液,筛选亲和力得到提高的特异性克隆,用非竞争性ELISA法测定亲和常数。结果从轻链突变库中筛选得到1个活性提高的特异性克隆K8,在第93位发生N→R突变,其亲和常数为2.8×108L/mol,较亲本抗体(0.1×108L/mol)提高了近28倍;从重链突变库中筛选得到多个活性增高的克隆,部分克隆测序显示96、97和100d位置发生R→K、Y→Q、M→L突变的几率最高,且对亲和力提高贡献大。测定了10个变种的亲和常数,分别为0.2×108、0.22×108、1.8×108、3.2×108、3.3×108、3.5×108、3.7×108、4.0×108、6.3×108和6.5×108L/mol,最大的提高了近65倍。结论CDR3区的限定性突变可显著提高抗体亲和力。 相似文献
9.
我室从HAb25抗肝癌单克隆抗体中制备并高效表达了抗肝癌鼠及人源化单链抗体m/hscFv25(人源化工作由军事医学科学院袁清安等完成),与人天然型TNF-α连接后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由于天然型TNF-α的毒副作用很大,我们尝试用高活性、低毒性的突变型TNF-α(mTNF-α)将之替代,构建新型、高效、低毒的抗肝癌抗体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scFv25-mTNF-α,通过诱导表达、纯化后,对SMMC-7721肝癌细胞及荷肝癌裸鼠进行导向治疗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人天然Fab段噬菌体抗体库,为人源抗体的制备建立技术平台。方法:从正常健康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提取总RNA,用RT-PCR方法扩增人抗体轻链和重链Fd段基因,构建噬菌体抗体库,酶切鉴定有无插入片段并测序分析,用IL-2和地高辛进行富集筛选。结果:最终构建的抗体库库容约为8.4×107,酶切鉴定显示有插入片段,抗体库重组率是70%,DNA测序分析证实抗体重链属IgG亚类,轻链为λ链。用IL-2和地高辛进行三轮筛选,抗体库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富集。结论:成功构建了一个天然的人源化噬菌体抗体库,可用于下一步胰淀素人源化抗体的筛选、纯化和表达。 相似文献
11.
TNF-α单抗Fab段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进行TNF-α单抗Fab段基因的克隆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从分泌抗人TNF-α的鼠单抗杂交瘤细胞系中克隆重链Fd段和κ链基因;并用ELISA和免疫印迹分析证明表达的Fab段特异结合TNF-α。结果从分泌抗人TNF-α的鼠单抗杂交瘤细胞系中克隆出了重链Fd段和κ基因。经DNA序列测定表明,VH、D、JH分别属于VH3D、DSP2和JH4;Vκ和Jκ分别属于Vκ1和Jκ1。将该Fd和κ链cDNA克隆到表达载体pComb3H中,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表达。结论ELISA和免疫印迹分析表明,表达的Fab段可特异地和TNF-α结合。 相似文献
12.
利用噬菌体肽库筛选TNF-α表位的相关短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从噬菌体肽库筛选TNF-α相关短肽,为临床上治疗肿瘤奠定基础。方法 用可溶性TNF受体Ⅰ(sTNFR Ⅰ)筛选噬菌体随机12肽库,利用细胞毒效应进行生物学效应筛选,再进行单链DNA测序。结果 分别得到若干模拟跨膜型TNF-α(TM-TNF-α)和模拟分泌型TNF-α(S-TNF-α)细胞毒效应的短肽,选择细胞毒效应最好的模拟TM-TNF-α短肽进行人工合成,体外实验显示此肽段对S-TNF-α耐受肿瘤细胞系HL-60具有明显细胞毒效应,且主要引起靶细胞凋亡。另外,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证实该合成肽段不能诱导NF-κB发生核转位。结论 获得模拟TM-TNF-α的短肽,为TM-TNF-α用于临床抗瘤治疗提供新线索。 相似文献
13.
肝脏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参与了肝再生过程的调控。其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肝细胞再生中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就TNF-α在启动肝再生、促进或抑制肝细胞凋亡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近年采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抗体基因的筛选、改造,获得了大量有用的抗体基因,但如何使之适当地表达和分泌,并获得有效的纯化已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就目前研究的进展来看,抗体的表达和分泌不只局限于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 胞,在酵母、哺乳动物的非淋巴细胞和大肠杆菌乃至植物细胞中,都能获得抗体的功能性表达、分泌和组装[1-5]。大肠杆菌具有经济、简便和容易操作等特点,将其表达的抗体片段进行有效地纯化,是得到有实用价值制品的重要环节。本文使用表达质粒pQE30,对已获得的人源抗TNFα抗体基因片段进行了高效表达,并用Ni-NTA金属螯合法对表达的抗体片段进行了纯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在嵌合HAb18 Fab抗体的基础上 ,利用载体pComb3X ,采用导向选择链更替技术建立全人源性Fab基因库。方法 :用RT PCR自肝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 ,扩增全套人抗体Fd基因片段和L链基因。首先 ,将Fd基因克隆入已含嵌合L链基因的展示载体pComb3X/CL中 ,建立人 -鼠杂合的Fab基因库 ,以原核表达的非融合HAb18G的胞外区片段为抗原 ,筛选杂合的Fab基因 ,以得到人Fd基因。然后应用筛选出的Fd基因与人L链基因库配对 ,建立全为人Fab的基因库 ,并筛选全人Fab基因。将IPTG诱导的表达菌裂解 ,取其上清对pⅢ Fab融合蛋白的功能进行分析 ,并对其编码基因进行测序。结果 :建立了库容为 2× 10 7的杂合Fab基因库 ,经 6轮筛选后得到 7株杂合Fab基因。利用筛选的人Fd基因建立了库容为 0 .8× 10 7的全人Fab基因库 ,经 4轮筛选得到 2株亲和力较高、特异性强的人Fab基因。测序结果显示 ,2株Fab基因具有相同的Fd基因序列 ,与亲本抗体同属IgG2亚类 ;L链基因为κ型 ,可变区均属于Vκ3家族。结论 :利用导向选择链更替技术 ,筛选出特异性较强、完全人源化的抗肝癌抗原HAb18G的Fab抗体 ,为进一步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17.
应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获得10株抗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rHuTNF-α)McAb。7株McAb为IgG1,2株为IgG2a,1株为IgG2a。10株McAb与淋巴毒素(LT或rHuTNF-β)、rHuIL-6和载体菌菌体蛋白均无交叉反应。其中7株McAb具有中和活性,7株McAb能识到天然的TNF-α。G11和E6McAb应用ABC法免疫组化染色肝病患者组织细胞片得到明确的阳性结果。用2株识别不同表位的McAb建立了一步夹心ELISA法,检测TNF-α的敏感性可达到100pg/ml左右。 相似文献
18.
取自己制备的纯化人源性抗 HBs Fab 片段。用表达的PreS, PreS1, PreS2 蛋白及合成的PreS1 (21 47aa)27 肽检测其抗原结合位点。结果显示该Fab 片段在非还原状态下分子量约为54kD, 在还原状态下分解为大小两个片段, 大片段为Fab的Fd 链, 分子量约为28kD; 小片段为Fab 的κ链, 分子量约为26kD。该Fab 片段与PreS及PreS1 蛋白呈现结合反应, 说明其抗原结合位点位于HBsAg 的PreS1 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设计原核表达抗人白细胞介素-1β单链抗体(IL-1βscfv)与TNF-α可溶性受体的融合蛋白,并分析其生物学活性,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提供新的候选药物.方法 利用RT-PCR方法从HeLa细胞总RNA中扩增了人肿瘤坏死因子Ⅰ型受体胞外区基因片段,与抗人IL-1βscfv通过抗体铰链区融合,克隆至pET27b(+)表达载体中,构建成pET-IL-1scfv:TNFR1质粒;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进行表达.从包涵体中纯化得到IL-1scfv:TNFR1蛋白,进行IL-1scfv:TNFR1的鉴定及活性检测.结果 ELISA结果证明,IL-1scfv:TNFR1可以分别结合hIL-1β和hTNF-α,并呈现剂量依赖性,表明IL-1scfv:TNFR1的单链抗体部分和可溶性受体部分可以各自形成正确的空间构象;免疫斑点分析证明,IL-1scfv:TNFR1与hTNF-α结合后仍可以结合hIL-1β,具有同时结合hIL-1β和hTNF-α的两种靶分子的能力,表明IL-1scf:TNFR1的两个部分不会相互影响与靶分子的结合.活性测定结果表明,IL-1 scfv:TNFR1可以有效封闭肿瘤坏死因子对L929细胞的细胞毒效应,具有显著抑制hIL-1β促进L929细胞增殖的活性,IL-1scfv:TNFR1对两种靶分子的拮抗作用均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结论 成功构建了能够同时结合hIL-1β和hTNF-α两种靶因子的双特异性IL-1 scfv:TNFR1融合蛋白,并能有效抑制hTNF-α和IL-1β的生物活性,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提供新的候选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预设CDR3基因的噬菌体抗体库,通过抗原表位导向选择方法筛选抗人整合素ανβ3单克隆抗体(mAb)人源化Fab。方法:将鼠mAbLCDR3重组到人轻链可变区文库中并与人/鼠嵌合重链Fd基因配对构建杂合噬菌体抗体库,用固相人整合素ανβ3抗原筛选人源化轻链基因。再用所获人轻链基因与移植有鼠mAbHCDR3的人重链Fd基因配对构建人源噬菌体抗体库,筛选人源化Fab。结果:分别构建了库容为2.1×106和2×107的杂合噬菌体抗体库和人源噬菌体抗体库,筛选到3株人源Fab克隆。经间接ELISA及竞争抑制ELISA证实,能特异结合整合素ανβ3抗原,其中人源D5株Fab克隆的基因序列表明,人轻链可变区基因属VKIII亚群,人重链可变区基因属VH1亚群。结论:利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成功地进行了鼠抗人整合素ανβ3mAbE10人源化的改造,为进一步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