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23岁,因发热8天、头痛5天于1990年10月25日入院。患者妊娠5月,因抽取羊水后,次日出现畏寒、高热,继而自然流产。产后3天高热不退,头痛、呕吐转我院。体检:体温38.7℃,血压12/9.5kPa,神志清,颈强直,心肺及腹部无异常,克氏征、布氏征均阳性。化验:WBC14.6×10~9/L,N0.88。脑脊液检查外观混浊,潘氏试验阳性,细胞数4500×10~6/L,N0.75,糖1.3mmol/L,蛋白5.4mmol/L,氯化物115mmol/L。血培养及脑脊液培养均为绿脓杆菌生长。确诊为绿脓杆菌败血症合并脑膜炎,给予氧哌嗪青霉素8克/日分两次静滴,丁胺卡那毒素0.4克/日,一次静滴,并以丁胺卡那霉素0.2克鞘内注射隔日一次,治疗一周无效,改用头孢他定4克/日分两次静滴,3天后体温正常,7天后症状及体征  相似文献   

2.
崔喜英 《河北医药》2005,27(12):931-931
1 病历摘要患者,男,15岁,因“发热、头痛、腹痛5 d”于2004年7月23 日入院。患者5 d 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40.2℃, 无寒战及抽搐,伴头痛、腹痛。以上腹部痛为主,恶心、呕吐1 次,非喷射性。热退后头痛、腹痛缓解。发病后第3天查血常规 WBC 7.1×10~9/L,GR 69.9,LY 27.0,HGB 131 g/L,PLT 31×10~9/L,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21岁,因发热,乏力,头痛,腰痛及眼眶痛多汗6天,于1993年3月21日入院。患者6天前突然发热,体温在39℃~40.5℃,周身乏力,头痛,眼眶痛,腰痛,多汗。既往健康,无关节痛史。 体检:T39℃,BP15/10kPa,神志清,面颈部潮红,左腋下有数枚搔抓样出血点,眼结膜轻度充血水肿,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肺无异常,腹平软,无压痛,肝脾不大,肝区有叩击痛。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实验室检查:血WBC8.9×10~9/L,N0.7,L0.27,异型淋巴0.3,BPC70×10~9/L,K~+4.2mmol/  相似文献   

4.
<正> 胞磷胆碱(citicoline)临床上常用于脑血管意外,一般无严重副作用。我们在使用胞磷胆碱过程中,发生休克4例,现报告如下。例1 女性,72岁。因右侧偏瘫,讲话不清4d而入我院。体检:神志清,BP18.7/9.3kPa(140/70mmHg),心肺听诊无异常。口角向左歪斜,右侧上下肢肌力Ⅲ级。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6.2×10~9/L,N:84%(治疗后,白细胞4.5×10~9/L,N:73%),BUN6.4mmol/L(18.0mg/dl),尿糖+++(治疗后阴性),血糖14.0mmol/L(268mg/dl);脑脊液:WBC0.005×10~9/L,葡萄糖2.78  相似文献   

5.
别嘌醇致一过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78岁。因“腰痛、浮肿9年,咳嗽、咳痰30年,加重5d”,于2003年4月23日入院。查体:T36.2℃,P70次/min,R22次/min,BP130/82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楚,全身皮肤无出血点,双肺呼吸音清,两肺底可闻及湿性啰音锒?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给予扩张血管、抗感染等治疗。4月24日检测血常规:WBC3.8×109/L,RBC3.50×1012/L,Hb104g/L,PLT120×109/L;5月8日查血尿酸536μmol/L。5月9日加用别嘌醇片100mg口服,2次/d。连服9d后,患者于5月17日晚出现寒战、高热、全身乏力,T39.6℃,P106次/min。急查血常规示:WBC0.8×109/L,…  相似文献   

6.
患儿男,5 5岁,因发热1天入院,既往体健,无药物、食物变态反应史.入院诊断: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予新青霉素Ⅱ、双黄连粉针剂、维生素C治疗.入院后查血常规WBC3 4×10 9/L,N0 706,L0 265,RBC4 57×10 12 /L,HGB114g L -1 ,Plt322×10 9/L.  相似文献   

7.
例1,男性,55岁。因恶心、呕吐、腹泻伴头晕、头痛1天于1991年4月26日入院。病人在当日呕吐5次,呕吐物为胃内容,解成形软便3次,既往无高血压病史。T 38C P 78次/min,BP 16/10kPa。神志清,颈软。神经反射正常。按急性胃肠炎给予输液、抗感染等治疗后,病人眩晕、头痛未能缓解,第6天查颈项有抵抗,腰穿脑脊液呈全程血性,压力84滴/min,淡红色,未见WBC,RBC 2300×10~9/L,形态部分皱缩。蛋白4000mg/L葡萄糖2.2~2.8mmol/L,氯化物203.04mmol/L,遂确诊为蜘网膜下腔出血。即予地塞米松、6-氨基已酸、甘露醇及细胞代谢药物等对症治疗,病情日见好转,但仍禁止病人下床,第40天病人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68岁。因右上腹痛、全身进行性黄疸7天,伴畏寒、发热、恶心、呕吐,于1990年7月30日急诊入院。既往无类似发作史,无腹部外伤史。查体:体温不升,血压测不到,巩膜、皮肤明显黄染。腹平坦,右上腹有压痛、反跳痛、肌卫,未及包块,余腹有轻压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弱。B 超示胆囊轮廓不清,胆汁暗区消失,胆总管宽20mm,下端不清。化验检查:Hb96g/L,RBC3.4×10~(12)/L,WBC30.2×10~9/L,N0.8,L0.18。总胆红素169.9μmol/L直接胆红素69.4μmol/L,拟诊重症急性胆管炎。入院  相似文献   

9.
病例:女,44岁,因间断尿频、尿急半年,加重2周,于1995年3月17日入院,查尿常规WBC15个以上,血常规WBC26.9×10~9/L,诊断为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入院后经用哌拉西林16天无效,改用头孢唑啉钠20天效果不佳,查血常规WBC为15.5×10~9/L,于5月25日换用头孢哌酮钠,经做头孢哌酮钠皮门试验阴性后,用生理盐水  相似文献   

10.
丁关庆  许晋川 《天津医药》2000,28(3):189-190
1 病例报告 患者 男,32岁,因高热、谵妄、皮肤出血点5天于1995年1月14日住院。患者于1月10日突然出现寒战,高热(40℃以上)持续不退,伴头痛、全身肌肉剧痛、躁动、谵妄于外院就诊。当日血白细胞19.4×10~9/L,中性粒细胞0.90,淋巴细胞0.10。1月11日血AST 270 Iu/L,CK 1912 Iu/L,CK-MB 38 Iu/L,LDH 438 Iu/L,羟丁酸脱氢酶(HBDH)408 Iu/L。血肌酐(CRE)206μmol/L。按“感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16岁,因发热胸闷6天,于1994年7月13日入急诊科。6天前因劳累后洗凉水澡而开始出现高热、寒战,体温39℃左右,头痛、呕吐,无咽痛、咳嗽,渐感胸闷、憋气,精神不振。在家注射青霉素及退热药等,无好转而来本院。查体:T39℃,P150次/分,R30次/分,BP12/8kPa,表情淡漠,呼吸平稳,皮肤无出血点,巩膜无黄染。双肺呼吸音粗糙,心率150次/分,律齐,心音弱。肝右肋下约3.0cm,轻微触痛,脾不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6.9×10~9/L,RBC 408×10~(12)/L,N 0.83,L0.17,尿常规正常。心电图示结性心律,诊断为病毒性  相似文献   

12.
1995年3月28日献血员徐××检测 Hb130g/L,WBC23.0×10~9/L,因 WBC 太高,故于4月4日重新复查 Hb 降至97g/L,WBC 降至11.0×10~9/L,引起我们的怀疑,故做此调查。调查对象与方法职业献血员40名,其中,男24名,女16名。年  相似文献   

13.
1996年4月,我们对1例肠梗阻并感染性休克者,在术前应用纳洛酮(NLX),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33岁。因腹痛伴恶心、呕吐入院。体检:T38℃,P130次/分,R20次/分,BP11/7kPa。神志清,面色苍白,全身皮肤呈花斑状,甲床青紫,全腹压痛,以左侧为重,肠鸣音弱。血WBC12.3×10~9/L,RBC4.94×10(12)/L,HGB174g/L,N0.55.L0.45。腹透示:左上腹肠腔积气。临床诊断为肠扭转、肠坏死  相似文献   

14.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56岁,因腹痛一周伴恶心呕吐。于1990年1月8日首次住普外科,起病初腹部隐痛不适,不放射,有时阵发性加剧,伴腹泻水样黄色稀便,乏力。二年前,确诊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以下简称真红瘟)。曾用三尖杉静滴114mg 后缓解。相隔一年,又因面部紫红色,血红蛋白升高至180g/L,血小板500×10~9/L,再次应用三尖杉共28mg 后症状消失,血象正常。体检:T37℃,神志清,面色紫红,痛苦貌,全腹有轻度肌卫、压痛及反跳痛,但无固定压痛,无腹块,肝脾肋下未及。实验室检查:Hb146g/L,WBC12.6×10~9/L,N86%,L14%?血小板130×10~9/L,淀粉酶苏木杰氏法:血144单位,尿1312单位,骨髓象  相似文献   

15.
患者29岁,孕33~(+5)周,搬重物后下腹阵痛,伴下坠感4小时入院。查体:T38℃,P100次/分,BP14/10KPa,神志清,步入病房。宫底脐剑之间,腹壁板状硬,胎位不清,胎心未听到,宫口开大2cm,胎膜未破,阴道流血同月经量,骨盆正常。化验,WBC24×10~9/L,ST0、05,SO、80,L0、15,RBC3、0×10~(12)/L,Hb100g/  相似文献   

16.
患者 ,女 ,6 6岁。因胸骨痛 ,腰痛 ,行走不便 4 0天 ,加重15天于 1993年 1月 10日入院。体查 :贫血貌 ,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 ,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心肺无异常 ,腹软 ,肝脾未触及 ,胸骨压痛。实验室检查 :Hb82 g/L ,WBC11 2× 10 9/L ,PLT14 2× 10 9/L ,WBC分类 :GRAN0 71,LYM0 2 3,Mon0 0 3,Eos0 0 3;尿Bence -Jones蛋白阴性 ;血清Ca3 12mmol/L ,P1 5 4mmol/L ,AKP171U/L ,BUN6 8mmol/L ,Cr10 2umol/L ;ESR12 6mm/h ,血清蛋白电泳 :γ区可见M带 ,M +γ为0 6 4 ;血清IgG6 2 g/L ,IgA0 70 g/L ,IgM0 5 8g/L …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65岁。以突发性暗红色血便6次伴头晕眼花1天入院。既往有胆道手术史及反复心窝部痛病史,曾多次钡餐透视提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体检:736.5℃,P100次/分,BP18/10kPa。神志清。苍白外观。心肺(一)。腹无压痛,肝睥未触及。WBC9.2×10~9/L,N0.67、L0.33,Hb85g/L.给予正肾口服、输液输血等处理。入院后仍排黑便每日2~3次,量多,遂输血2000ml,复查Hb60g/L。急诊剖腹探查:十二指肠前壁有1.5×1.5cm的溃疡面;空肠上段无积血。距屈氏韧带170cm处空肠上有3.0×2.0×2.0cm的外生型质硬的肿物,表面血管丰富,肿瘤肠腔面有1.0×0.6×0.6cm的溃疡,内有两条直径1.0mm的血管暴露。于是行肿瘤段肠切除吻合术。术后病理报告:空肠平滑肌瘤伴出血。  相似文献   

18.
患者 女,62岁,主因高热、呕吐、神志不清1天,于1997年8月4日入院。入院前1个月无诱因出现发热、乏力、体温波动于38℃左右。在外院就诊查血常规,血红蛋白116 g/L,白细胞1.8×10~9/L,中性0.38,淋巴0.61,诊断为“粒细胞缺乏症”,收住院。经用抗生素、强的松及对症治疗体温恢复正常,同时使用鲨肝醇、峰龄胶囊等升白细胞药物,白细胞未见回升,患者要求自动出院。出院时化验:白细胞1.8×10~9/L,中性0.16,淋巴0.8,血红蛋白106 g/L。此次入院前1天无明显诱因出现高热,体温达  相似文献   

19.
孙某,男,39岁,农民。於一周前来院就诊、自述偶有发热、寒战,经门诊药物治疗,未见好转,一周后再次来院,查患者皮肤、巩膜黄染,略显浮肿面容,除发热寒战外,胃肠道不适并四肢无力、头晕、头迷。实验室检查:WBC:22.1×10~9/L,Hb:105g/L,BPC:150×10~9/L,WBC分类:中性粒细胞占78%,  相似文献   

20.
例1,女,35岁。主诉发热、头痛、腰痛5天,少尿2天。既往体健。病程第五日到当地卫生院就诊。当时T40℃,血压测不出,全腹压痛。阴道后穹隆部穿刺抽到淡红色液体。拟诊“宫外孕破裂”行剖腹术,术中见腹腔少量血性渗液,肾脏肿胀。余无异常发现。术中切口渗血严重,经抗休克治疗后拟诊“发热待查,感染性休克”转本院。体检:T36.5℃,P104次/分,R30次/分,BP13/9kPa。神志清,呼吸急促,眼球结膜充血水肿,上腭及两腋下散在针尖状出血点,两肺呼吸音粗,心率104次/分,律齐,无杂音,肾区叩痛。实验室检查:尿蛋白(?),Hb91g/L,WBC40.1×10~9/L,N0.62,L0.38,BPC38×10~9/L,查见异淋细胞。BuN20.35mmol/L,Cr619μmol/L,CO_2—CP14mmol/L,EHFV-Ab 阳性。诊断:流行性出血热(EHF)少尿期。予液体疗法为主的综合治疗、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