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07年长沙市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焱  胡凌 《实用预防医学》2008,15(2):499-500
目的了解长沙市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情况,为预防和干预儿童常见病提供依据。为基层提供儿童保健工作管理目标。方法对长沙市五区、四县(市)2007年12月31日未满5岁儿童(包括集体和散居儿童)开展定期体检,在体检中进行血色素检测,按常规采血,采用氰化高铁法检测。结果长沙市贫血患病率今年与去年比、农村与城市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贫血患病率比去年增高,是由于长沙市加强了基层妇幼专干儿童保健知识的培训工作,提高了儿童常见病的诊断及管理水平,其次认为与家长盲目补钙,儿童铅中毒有关;农村患病率高于城市与缺乏科学的喂养知识有关。明确了防治儿童贫血的工作重点在农村。  相似文献   

2.
[目的]配合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儿童营养监测,了解蓬莱市部分农村儿童贫血患病情况。[方法]2002年6月对蓬莱市潮水镇和大柳行镇的212名0~5岁儿童,采用氰化高铁法进行血红蛋白测定。[结果]蓬莱市农村儿童贫血患病率为10.8%,潮水镇和大柳行镇分别为11.1%和10.6%,男童和女童分别为14.41%和6.93%。男童和女童贫血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6,P>0.05)。[结论]蓬莱市儿童贫血患病率较低。建议以母乳喂养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7岁以下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情况,分析其发生原因,为制定干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09年金坛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7岁以下儿童血红蛋白检测资料.结果:2 680例儿童贫血发生率为10.45%.贫血发生率随年龄增高而下降;农村高于城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金坛市儿童营养状况明显改善,但与上海等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差距,需进一步加强喂养指导和科学育儿等方面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部五省3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状况调查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中国西部贫困农村儿童的贫血患病率状况及筛选影响儿童血红蛋白水平的有关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中国西部五省40个县的3747户有3岁以下儿童的家庭进行调查。将所有资料采用Epi 6.0软件建立数据库及检错程序,采用两次录入法,用SPSS 10.0统计软件完成所有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40个县3岁以下儿童的贫血患病率为32.5%;各省间差异明显,贵州省最高为43.5%,宁夏、青海两省(区)较低,约20.0%;6~18月龄儿童的患病率较高,以后贫血患病率随着儿童月龄的增加而下降。与儿童贫血相关的主要因素有喂养方式、儿童的月龄、腹泻、家庭收入、母亲是否贫血以及清洁的饮用水等。结论 普及科学喂养知识,注意饮用水的清洁卫生,减少腹泻等常见病的发病率将有助于降低当地儿童的贫血患病率。  相似文献   

5.
绵阳市社区5岁以下儿童营养性贫血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营养性贫血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小儿常见病之一。为了解绵阳市社区5岁以下儿童营养动态,2006年6月绵阳市妇幼保健院在绵阳社区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5岁以下儿童营养性贫血入户调查。1对象和方法1.1对象绵阳城区随机抽取红星街、富乐、南山社区,每个社区随机抽取3个居委会,调查5岁以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当地儿童贫血患病状况。 [方法 ]对 2 0 0 0年在深圳市南山人民医院进行常规保健的本辖区 0 .5~ 5岁儿童进行血红蛋白的测定。 [结果 ]调查 1 653名儿童 ,贫血患病率为 1 1 .1 9% ,随年龄增长贫血患病率降低 ;贫血患病率男、女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 .5~ 3岁的常住儿童低于同龄暂住儿童 ,6个月前完全母乳喂养者高于已添加辅食者。[结论 ]贫血是本辖区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高发疾病 ,<1岁是贫血的高发年龄 ,应重视婴儿的喂养  相似文献   

7.
陕西省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患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1992年9月对陕西省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患病情况进行调查。按照WHO和UNICEF的标准与评价方法,结果显示:陕西省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为12.8%,以中度为主(11.2%),重度较少(1.6%);农村(14.1%)高于城市(8.8%),女童(13.6%)稍高于男童(12.1%)。各年龄组中以0.5岁以内最低(1.6%),0.5岁以后迅速上升,在1.5~2岁时达到高峰(18.1%),随后缓慢回落,并维持在12%~15%的水平上。本调查表明,营养不良的防治应以农村儿童为重点,且应贯彻及早动手、常抓不懈、持之以恒的方针。  相似文献   

8.
贫血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之一,多发生于6个月-6岁的儿童,严重贫血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智力发育[1,2]。我国儿童缺铁性贫血发病率偏高,有喂养方式、生活习惯、卫生保健乃至疾病、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3,4]。2000年全国5岁以下儿童贫血发生率平均为22.6%,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宿州市27年来1-7岁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情况的变迁和影响因素,为缺铁性贫血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贫血检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7年来,宿州市儿童贫血患病率逐年下降,从1980年的91.8%降至2007年的23.8%,贫血程度也逐年减轻,已消灭了中重度贫血。膳食不合理是贫血的重要影响因素,1.5%的4-7岁小儿有挑食偏食习惯。结论妇幼保健部门预防贫血的措施是有效的。但贫血患病率仍较高。应继续加强贫血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
深圳市南山区部分0.5—5岁儿童贫血患病状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湖南汉族群体MICA*008/A5.1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方法 应用PCR/SSP技术对81名无血缘关系的湖南汉族健康个体作MICA*008/A5.1等位基因检测。结果 检测出MICA*008/A5.1等位基因的频率为56.8%。结论 湖南汉族群体MICA*008/A5.1等位基因频率较高,并提供了湖南汉族群体MICA*008/A5.1等值基因频率的正常参考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云南德宏州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0~6岁儿童营养不良现状,为防治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典型调查对云南德宏州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0~6岁儿童进行体格发育测量;调查急性呼吸道感染(ARI)、反复呼吸道感染(RRI)、腹泻(CDD)、贫血、营养不良等情况;血红蛋白Hb测定运用血细胞分析仪(迈瑞BC-2008),6月~6岁Hb<110 g/L为贫血;体格发育形态指标按全国九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方案;统计处理和分析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结果:消瘦率、ARI、急性腹泻、慢性腹泻及贫血随年龄增加而降低;低体重率和发育迟缓率与年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I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呼吸道感染(ARI、RRI)、慢性腹泻、贫血民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景颇族贫血发病居4个民族之首,阿昌族以RRI、急性腹泻、慢性腹泻居4个民族之首;结论:营养不良有明显下降趋势;贫血发生率还很高,主要原因是地中海贫血占的比例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西部汉族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以期得出西部汉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疏离感状况。方法采用《大学生疏离感量表》随机对西部汉族地区520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少数民族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疏离感,其中社会疏离感和人际疏离感较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疏离感在以年级划分的分组上差异较显著,表现出从低到高,再从高到低的年级发展变化趋势;对以现居住地和在汉区居住年限划分的分组上在大多数因素方面差异不显著。结论居住西部汉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存在着一定的疏离感,在社会人际因素以及年级区分上表现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西部汉族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以期得出西部汉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疏离感状况。方法采用《大学生疏离感量表》随机对西部汉族地区520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少数民族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疏离感,其中社会疏离感和人际疏离感较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疏离感在以年级划分的分组上差异较显著,表现出从低到高,再从高到低的年级发展变化趋势;对以现居住地和在汉区居住年限划分的分组上在大多数因素方面差异不显著。结论居住西部汉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存在着一定的疏离感,在社会人际因素以及年级区分上表现明显。  相似文献   

15.
曾凡敏 《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2):1044-1045
目的探讨汉族中学生生活事件的特点,为中学生身心健康问题的预防和早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以成都市民族中学和西藏中学初一至高二汉族中学生486名作为被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进行测试。结果在生活事件的6个因子中,学习压力因子、受惩罚因子出现了年级主效应,其中中学生在学习压力因子、受惩罚因子、人际关系因子、丧失因子、健康适应因子和其他因子中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学生生活事件6因子没有出现显著的性别×年级交互作用影响。结论应重视中学生挫折源的年龄特征,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s: To investigat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ldren ages one to five enrolled in the Special Supplemental Nutrition Program for Women, Infants, and Children (WIC) in the state of Texas whose anemia status improved and those whose anemia status did not improve. Methods: The study involved administration of a survey to a randomly selected stratified sample of parents and guardians of WIC children residing in the eleven public health regions in Texas. Subjects volunteered to complete the survey during a scheduled WIC appointment. A total of 459 usable surveys were completed. Fifty-one percent of the surveys were completed by parents/guardians of children classified as anemia improvers and 49% were completed by parents/guardians of children classified as anemia non-improvers. Results and Conclusions: A majority of the respondents were the child's parent (97%). Most of the children were Hispanic/Latino (77%). More non-improvers than improvers were of young age (p < 0.01), had a parent/guardian who was 18–30 years of age (p < 0.01), lived in a household with four or more other children (p = 0.05) and were from households with a very low income (p = 0.03). Compared to improvers, non-improvers ate fewer snacks (p = 0.01) and a greater percentage never consumed dried fruits (p < 0.01). Knowledge level of the parents/guardians was similar for the two groups. A high percentage of parents/guardians of non-improvers incorrectly believed that their child's condition had improved. WIC staff and other public health educators can utilize these findings to identify those children with anemia who are at higher risk for non-improvement.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合肥市6~11岁儿童中多动症的患病情况。[方法]采用上海长征医院儿科用多动症诊断量表,对合肥市7所小学6~11岁儿童1159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合肥市7所小学6~11岁儿童多动症患病率为10.58%;88%为轻度患病;男女之比为2.21;郊区农村和城区的患病率分别为14.98%和9.17%。[结论]合肥市6~11岁儿童多动症患病率与国内外资料报告相似。  相似文献   

18.
郭丽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4):553-554
目的了解三门峡市7-8岁儿童贫血和龋患状况,为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三门峡市812名7~8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测定血红蛋白含量,并检测龋患情况。结果男女儿童贫血患病率分别为2.99%和3.45%。男女儿童乳龋患率为49.01%,乳龋充填率为12.53%,恒龋患率为6.54%,恒龋充填率为37.08%。结论 7-8岁儿童贫血率不高,但口腔保健水平较低,应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居民膳食脂肪摄入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膳食脂肪摄入过多,特别是膳食脂肪酸的种类、比例和数量对脂代谢异常、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病的发生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利用食物频率问卷(FFQ)调查方法,探讨了宁夏世居农村回、汉民膳食脂肪酸的摄入水平及其食物来源,为宁夏农村代谢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