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老年人是一个特殊人群 ,随着器官功能衰竭及离开原工作岗位 ,健康问题 (包括心理和生理 )日益突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是提高人群健康知识和自我保健能力、防治疾病和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策略。而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院服务功能的扩大 ,特别是社区卫生服务的开展 ,社区已成为推进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重要场所。本院自2 0 0 0年初建立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开始就把社区健康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就在社区老年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 丽水市城关镇万象社区老年人 2 0 3人 ,男 92人 ,女 111人 ,年龄 6 0… 相似文献
2.
舟山市社区居民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舟山市临城(新城)社区主要是由渔农民组成,针对目前渔农村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经验不足、宣传手段单一,健康教育材料不够通俗易懂,渔农民的文化水平偏低、健康意识淡薄,健康行为形成率低等问题,我们于2006—2008年对新城社区居民进行了健康教育干预,有效地提高健康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3.
王瑾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06,(2)
目的了解和提高浦东新区社区人群艾滋病性病知识和态度的情况,探讨在社区人群中开展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浦东张江某大型外资企业作为试点社区,并设对照。运用问卷调查、小组访谈、同伴教育等社区综合干预的方法对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调查对象对艾滋病有关知识的知晓率较干预前和对照组有显著性提高。干预后组态度正确率的提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社区人群对性病艾滋病认识、正确态度与自我防范意识得以提高,达到对疾病的一级预防之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社区居民开展慢性病及健康生活方式为内容的一系列健康教育活动并进行效果评价,探讨社区健康教育的有效工作模式。方法以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柳州市某社区作为干预活动社区试点,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并随机抽取360名40~60岁居民在干预前后开展健康知识与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通过在社区开展一系列的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干预前后居民健康知识总知晓率分别为43.4%和69.3%,总的健康行为形成率干预前后分别为45.3%和6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活动是普及健康知识促进健康行为形成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姜堰市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综合干预效果.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社区综合干预,采用高血压KAP调查表进行效果评估.结果:社区35岁以上居民,干预后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由42.00%提高到80.00%,吸烟率由35.30%下降至23.60%,饮酒率由35.50%下降至24.50%,低脂饮食比例由38.80%提高至50.10%.高血压患者治疗率和控制率明显提高.结论:健康教育社区综合干预对控制社区人群高血压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贾谊军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3,(12):1354-1356
目的:评价以健康讲座为手段、社区居民为对象的社区健康教育效果,探讨健康教育方式。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方法,从杭州市上城区6个街道54个社区范围中随机抽取10场健康讲座及受众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来评价效果。结果:不同社区不同人数参与的不同内容的10场健康讲座共涉及253位社区居民,253人讲座后知识水平均有提高(P〈0.05)。结论:在社区开展以健康讲座为主要形式的健康教育,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对江苏省社区居民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效果进行初步评价,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此项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重复横断面研究设计、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江苏省张家港、丹阳、泰兴20~ 69岁居民开展的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干预活动效果进行初步评价;采用自填式问卷进行调查,效果评价指标包括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及相关态度情况,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婚姻、文化程度校正,比较干预前后效果.结果 干预前后调查人数分别为19 106和11 384人,结核病防治8条核心知识总知晓率和合格知晓率(8条知识答对≥6条)分别由基线调查的60.1%和46.4%上升为终点调查的67.5%和52.8%,正确对待结核病人的态度由68.0%上升为78.9%、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干预前后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社区居民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健康教育后,知晓率有所提高,但仍未达到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的防治目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解武汉市社区不同人群预防艾滋病现状及健康教育干预活动效果。[方法]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武汉市选取6个有代表性的社区,每个社区按照4类人群抽取相对固定的社区管理人员、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外来服务人员、城市居民,共计1336人进行问卷调查与干预研究。[结果]干预前不同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不同,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和外来服务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4.5%和78.6%)明显低于城市一般居民(82.1%);干预前后(中期和终期)社区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有明显提高(率差17.7%和17.6%),各项指标都大幅提高,但不同人群提高幅度不一样,其中以娱乐场所从业人员提高幅度最大(率差22.6%),其次为外来服务人员(率差17.4%)。[结论]4类人群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明显,尤其是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的城市社区外来服务人员及娱乐场所人员提高显著。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人们对健康知识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淮安县卫生防疫站通过对 12 6名职业病患者开展健康教育 ,收到较好成效 ,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 以随机就诊职业病患者参加健康教育的 12 6人和未参加健康教育的 12 0人为对象。患者包括尘肺和各种中毒 ,其基本情况 (见表 1)。2 方法 采用封闭式问卷 ,调查对象填写后当场收回。问卷无计名 ,不准互相讨论。共发出问卷2 5 0份 ,收回 2 4 6份 ,回收率 98 4 %。所有数据用SPSS8 0软件处理 ,采用 χ2 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不适宜用 χ2 检验者 …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深圳市社区居民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评价院前急救知识培训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从深圳市福田区抽取两个人口较稳定的社区为研究现场,通过对社区居民进行健教干预,对社区居民干预前后急救知识的知晓程度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进行急救知识技能的干预后,居民核心急救知识知晓率由30.53%上升到60.15%,急救行为形成率由10.39%增长为41.31%,健教干预前后居民急救知识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培训间隔与最终培训效果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社区居民急救知识和技能掌握现状不容乐观,通过对社区居民进行急救知识技能培训和健康教育,对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人群进行针对性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急救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居民现场急救技能的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评价社区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为制定相关的干预策略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8年11月,在汕头市整群抽样抽取城乡社区各2个,调查16~70岁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并进行社区健康教育干预。2009年10月,再次进行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公民健康素养总知晓率,健康教育前1002人为45.58%,开展干预活动1年后995人为52.71%(P〈0.01)。[结论]公民健康素养干预试点工作取得效果,但居民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3.
2006年贵州省城乡社区居民健康知识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基础调查,了解城、乡居民的健康知识情况,为传播健康教育核心信息提供依据。方法城、乡试点社区中分别随机调查300人。结果调查的健康知识中,除了多吃保健品一项农村高于城市外,其余均为城市高于农村。艾滋病三条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农村不到城市的一半;总吸烟率为41.7%,其中男性吸烟率为70.0%,在吸烟及饮酒方面,城、乡无差别。结论无论城、乡,都需要开展健康生活方式的知识传播;在农村,艾滋病知识的宣传上更需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调查和分析 ,了解北京安贞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和卫生服务利用与需求情况 ,为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有效利用和更有针对性开展防治服务 ,解决本地区居民的主要卫生问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根据 WHO行为危险因素检测调查问卷修订的调查表 ,对北京市安贞社区 2 5岁以上成年人群的健康状况和对卫生服务的利用状况及健康相关行为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 1本社区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依次是 :心血管病及糖尿病、消化系统疾病、骨关节疾病、呼吸系统疾病。 2目前绝大多数 (81.9% )居民享受公费医疗或大病统筹 ,另有 3.7%享受医疗保险。 383.4 %的居民就医选择部级和市级大医院 ,而对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利用率不高 (14 .7% ) ,其原因主要是费用不能报销 (占 6 7% )和不知道有服务站 (17.4 % )。 4居民患病而未及时就医 2 3.4 %归因于医疗服务不便。结论慢性病是本社区的主要健康问题。现有以大医院为主体的医疗保健方式不能充分满足居民需求。现行的医疗制度是导致社区卫生服务站利用率低 ,制约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关键因素。利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慢性病防治是提高慢性病控制效果的较佳方式 相似文献
15.
奉贤区社区居民健康素养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奉贤区社区居民健康素养知识的知晓情况,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为今后制定相关的策略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南桥镇古华南区450户15岁~69岁的常住人口,选取900人作为本次健康素养监测的对象;采用上海市健康教育所设计的问卷对调查对象的健康知识、健康理念、生活方式和行为进行调查。结果调查显示,男性知晓率(63.8%)高于女性(60.1%),但是行为形成率男性(54.4%)低于女性(57.2%);中间年龄段知晓率(63.2%)高于低年龄段(61.8%)、高年龄段(58.7%),而高年龄阶段行为形成率(56.9%)高于低年龄段(54.8%)、中间年龄段(54.3%);经济水平越高,其知识知晓率也越高,相反,其与行为形成率却不成正比,中等收入者的行为形成率高于低、高收入者。文化程度及职位越高,其知晓率及行为形成率也越高。结论今后健康宣传方式应更集中于媒体、宣传画册及讲座上,因为这些传播方式更易使文化程度低者接受,有利于平衡因文化程度差异而带来的健康素养差异。 相似文献
16.
社区病人糖尿病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价社区糖尿病(DM)教育影响DM病人对疾病的认知,对疾病的态度和遵医行为的效果。方法 以社区糖尿病友联谊会的活动形式,对社区DM病人进行系统的DM教育,历经1年半时间后,调查收集资料完整的96例社区DM病人,使用问卷对病人接受健康教育前后的情况进行测试、调查。登记参加DM教育次数、DM基本知识、DM饮食知识和血糖的控制情况,比较他们接受DM教育前后对DM基本知识、DM饮食知识的认知变化和血糖的变化。结果 接受DM教育后病人对DM的认知水平显著提高;血糖控制效果与接受DM教育的多少呈正相关。结论 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以“病人联谊活动”的形式,开展社区DM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舟山群岛新区城区、近郊和偏远小岛居民的健康生活方式和知识水平,分析不同地域人群的健康教育现状,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借鉴。方法使用浙江省健康教育所统一提供的调查问卷,对居民采取中心区拦截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健康知识的总知晓率和不健康行为的总形成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城区>小岛>郊区;健康信念形成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城区>郊区>小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常性的健康教育知识传播活动能够提升常住人口的健康知识和信念,但辐射面不广,且知识传播型的健康教育活动对享受型的不健康行为干预效果有限。 相似文献
18.
陈勇军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1,(2):121-122,135
目的了解泉州市螺城镇社区居民健康素养知识与技能的基本状况,为制定适合的健康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采用"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共调查219名。结果 71项测评内容的总知晓率为59.36%,男性与女性的知晓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0.19,P>0.05),不同年龄段的健康素养知晓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χ2=38.70,P<0.05)。结论螺城镇社区居民的健康素养处于较低水平,应积极开展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提高城镇居民的健康素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当前杭州市社区居民低碳生活方式现状及其与健康状况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下城、西湖、江干3个城区的居民进行拦截式问卷调查.结果 97.67%的居民听说过低碳生活方式,93.50%的居民表示愿意尝试,48.00%的居民不知道该怎么做.影响行为分数的因素是知晓分数、婚姻状况、信念分数、对所住社区周围的环境评价如何、文化程度.知晓、信念和行为分数与自测心理、社会和总体健康状况之间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社区居民对低碳生活方式具有较强的尝试意愿,但在具体行为细节上还有待提升.未婚和文化程度高的居民是重点干预人群.低碳生活方式能够促进社区居民健康状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李莉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2009,(7):601-602
[目的]探讨针对农村居民死亡谱开展健康教育的效果及其对健康行为养成的影响。[方法]针对当地居民的死亡谱,对全区农村居民通过指导阅读健康教育手册、个别指导、集体座谈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测试患病组256名,未患病组948名。40项相关知识知晓率,教育前患病组略高于未患病组(P〈0.01);教育后患病组知晓率明显高于未患病组(P〈0.01);教育后患病组与未患病组均高于教育前(P〈0.01)。调查高血压患者89例,教育后与教育前比较,主动执行合理饮食、规律生活、遵医用药、戒烟、禁酒者所占比例均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针对农村居民死亡谱开展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居民尤其是相关疾病患者及受威胁人群的相关知识水平.提高高血压患者配合管理的行为形成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