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0 毫秒
1.
1999~2006年上海市某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流行状况及流行趋势,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和前瞻性相结合的方法对1999-2006年在我院住院的153703例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监测,对其中发生医院感染的7320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4.76%,例次感染率5.03%。2004~2006年医院感染率4.09%低于1999-2003年的5.61%(P〈0.01)。科室例次感染率以ICU最高(15.89%),其次为内科(8.68%),儿科最低(0.01%);科室感染例次构成比以内科最高(占74.02%),其次为外科(占21.07%),儿科最低(占0.54%);各部位例次感染率,泌尿道由1.91%下降至0.61%(P〈0.01),手术部位由0.35%下降至0.21%(P〈0.01),下呼吸道由1.80%下降至1.23%(P〈0.01),其他部位感染由0.23%下降至0.14%(P〈0.01);上呼吸道、胃肠道、腹腔内组织及血管相关感染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感染患者年龄分布以大于60岁所占比重最大(77.79%)。致病菌检出以G^-杆菌为主(占51.86%)。[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工作,针对本院医院感染流行特点及时采取预防措施,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减少各种感染的危险因素、逐步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小儿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探讨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儿内科出院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年内出院6022例患者,388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发生率为6.44%。医院感染发生率,〈1岁为5.69%,1~2岁为4.24%,3~5岁为7.99%,6~12岁为10.00%(P〈0.01);基础疾病为感染性疾病者为5.38%,为非感染性疾病者为9.58%(P〈0.01);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及肠道为主。[结论]儿内科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基础疾病、抗菌药物使用等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某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感染现患率和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因素,为制订有效预防医院感染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床旁调查与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对选定调查日的所有住院病人进行调查,并统计分析。结果调查住院患者869例,现患率为2.53%,高发科室为ICU科(18.18%)、肿瘤内科(10.81%),感染部位依次是下呼吸道(31.81%)、泌尿道(22.72%)、腹部和消化系统(13.63%);大肠埃希菌是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糖尿病、肿瘤、留置尿管等是医院感染高危因素;抗菌药物当天使用率为32.45%。结论加强对高危科室目标监测,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提高经血液传播疾病防控意识,加强对感染相关因素的管理,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1 529例医院感染因素分析   总被引:43,自引:5,他引:38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发病率,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减少医院感染发生。方法:查阅1997-1999年住院病历42206份,诊断医院感染病例1529例,并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1997-1999年医院感染发病率3.62%,老年病科、康复科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60岁以上医院感染患者占医院感染患者总数的33.16%;医院感染患者住院时间中位数P50为27.2d,住院时间大于50d者占26.88%;易感相关疾病以慢性疾病、恶性肿瘤患者为主,分别占61.70%和21.57%;侵入性诊疗技术操作以泌尿道插管占47.48%,其次为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及内窥镜检查;呼吸系统感染是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占56.04%,其次为胃肠道感染和泌尿感染;病原菌主要有致病性真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肝杆菌属、克雷伯菌、金葡菌。结论:医院感染与患者年龄、原发病、住院时间、入侵病原、侵入性诊疗技术操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医院感染(HAI)的相关因素分布、医院感染好发部位及相关因素。方法对潍坊市某综合性三级医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出院患者在前瞻性监测的基础上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发生医院感染492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82%;医院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为首位,感染率为31.6%;基础疾病因素以脑血管意外为首位;易感因素以留置导尿最多,构成比为27.0%;各部位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P〈0.05);整体的手卫生执行率较低,低于60%。结论医院感染的发生与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住院时间、患者年龄、基础疾病的严重程度、免疫功能低下、相关部位侵袭性操作及医护人员手卫生等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洛阳市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995~2003年洛阳市城区22家二级综合医院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9952003年合计出院348019人,发生医院感染12742人、13375例次,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66%,例次发生率为3.84%。医院感染率内科最高(4.98%),五官科最低(1.38%);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为8.52%,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疾病为7.87%,恶性肿瘤为7.59%;医院感染发生部位主要是下呼吸道(占50.89%)、胃肠道(占10.89%)、泌尿道(占9.71%)、术后伤口(占9.41%)。[结论]洛阳市城区三级综合医院感染率较低,不同科室、不同基础疾病的患者感染率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某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某院2005年7月28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共调查383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24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6.27%;医院感染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33.33%)、泌尿道(25.00%)、皮肤软组织(20.83%)等;检出病原菌14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4株,沙雷菌属、肠杆菌属各3株,克雷伯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属、腐生葡萄球菌各1株;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5.61%。  相似文献   

8.
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平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7):1379-1380,1382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为控制老年患者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对2002-2004年住院病例中〉60岁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间老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835例,平均感染发生率8.40%,感染例次1292例,平均感染例次率12.99%;感染的主要部位是呼吸道,其次是泌尿道;医院感染多发生在住院后3-4周,占25.51%;医院感染老年患者原发疾病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最高,占36.17%,其次是慢性支气管炎、脑血管意外、糖尿病;大多老年患者入院后使用过各种侵入性诊疗;抗生素使用率达89.82%,三联及以上应用占59.20%。[结论]高龄、侵入性诊疗、不合理抗生素使用、免疫功能低下及某些原发疾病是老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使用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了解某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分布特点,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可靠依据。方法用回顾性的流行病调查方法对某院2013年所有的出院病历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共有938名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2.11%。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所占比例最大,占62.04%;医院感染患者的病原菌检出以G-菌为主,占54.27%;医院感染在不同病区、性别、年龄、住院天数、抗菌药物联用以及抗菌药物使用天数的分布上有差异,其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实时监控系统,可实时了解医院感染的信息,从而为采取针对措施防控医院感染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2375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某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情况,确定今后监测和管理的方向和重点。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对某医院2005年3月份2375份住院病历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共有52例发生医院感染,总感染率2.19%,医院感染部位前3位为下呼吸道(46.15%),上呼吸道(15.38%),胃肠道(9.62%),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为革兰阴性杆菌占58.62%、真菌占24.14%、革兰阳性球菌占17.24%。结论:真菌感染在医院感染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落实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常州市市属二级以上医院医院感染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床旁调查和查阅住院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对2011年8月30日常州市市属二级以上15所医院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15所医院应调查住院患者9 695例,实查9 691例,实查率99.96%。发生医院感染362例,382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和例次感染现患率分别为3.74%和3.94%。检出病原体21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0.42%,革兰阳性菌占17.37%,真菌占11.27%,支原体占0.94%。例次感染现患率最高的科室为重症监护室(38.98%)。感染部位居前5位者依次为下呼吸道(43.72%)、上呼吸道(14.14%)、泌尿系统(11.26%)、手术部位(9.69%)、皮肤软组织(5.50%)。医院感染高危因素有:使用呼吸机(RR 95%CI:11.37~23.34)、有血管通路(RR 95%CI:3.91~6.85)和插导尿管(RR 95%CI:3.57~5.79)。使用抗菌药物患者3 562例,抗菌药物日使用率为36.76%;治疗用药1 831例(51.40%),预防用药1 651例(46.35%),无指征用药80例(2.25%)。结论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有助于了解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和提高监测的准确性;进一步了解医院感染高危因素及多药耐药菌感染情况,便于针对性地加强医院重点科室、重点部位的目标性监测。  相似文献   

12.
10134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临床医生填写诊断报告卡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某院2004年1-12月间10134例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调查分析。共发生医院感染396例,医院感染率为3.91%;医院感染率居前3位的科室依次为肿瘤科(18.18%)、神经内科(8.49%)、心胸外科(8.30%);医院感染部位前3位分别为下呼吸道(38.64%)、泌尿道(18.94%)和上呼吸道(13.89%);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革兰阴性杆菌(63.15%)。接受侵入性操作者3415例,其医院感染率为7.20%;未接受侵入性操作者医院感染率为2.23%,两组医院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χ^2=147.68,P〈0.005)。  相似文献   

13.
某医院围手术期医院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围手术期病人医院感染的发病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观察2002年济南铁路局中心医院所有手术患者的感染情况,并对影响发病的可能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368例患者,从人院至手术后出院发生医院感染192例,感染率为14.04%。感染率,男性13.92%,女性14.21%。不同年龄,手术持续时间不同,住院时间不同,使用抗生素的种类不同、时间长短不同,麻醉方式不同,是否伴有恶性肿瘤、糖尿病,是否气管切开,手术切口分类不同的病人,其医院感染率不同(P〈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手术持续时间、麻醉方式、伴发恶性肿瘤、住院时间进入回归方程。[结论]年龄大、手术持续时间长、全身麻醉、伴发恶性肿瘤、住院时间长是病人发生围手术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1659例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分析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目的探讨血液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转归及病原菌的流行、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血液科1999—2006年1659例住院患者发生细菌和真菌感染的情况。结果全部住院患者中,405例(24.4%)发生感染,其中社区感染为38例(2.3%),医院感染为367例(22.1%);在医院感染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痰培养常见病原菌为阴沟肠杆菌(26株,19.3%)和铜绿假单胞菌(20株,14.8%);血培养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9.3%),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分别占14.3%和10.7%;院内细菌感染中耐药株占4.21%,共检出真菌114株,白色假丝酵母菌占35.1%,医院感染死亡率7.4%。结论血液病房患者的感染率较高,耐药菌占一定比例,细菌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真菌检出有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与病原菌分布,并制定相关的预防措施,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采取回顾性方法对医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住的78例泌尿外科住院伴有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感染的部位和因素以及病原菌分布,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 78例医院感染患者中,发生感染部位主要有泌尿道、呼吸道和切口感染以及胃肠道感染,分别占41.0%、33.3%、19.3%、6.4%;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别占46.2%、16.7%、15.4%、12.8%及8.9%;其中年龄大、侵入性操作、伴基础疾病、留置尿管及长时间住院等是发生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结论 泌尿外科住院患者伴医院感染应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并减少侵入性操作,合理的留置导尿管,并缩短住院时间,从而降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某医院接受心脏手术的患者在心脏外科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方法]对2004年10月至2005年10月接受心脏手术的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发生部位和感染率调查。[结果]心脏外科监护病房共发生医院感染22例次,医院例次感染发生率为12.15%;其中下呼吸道感染8例,占36.36%;手术部位感染6例,占27.27%;上呼吸道6例,占27.27%;血液系统感染1例,占4.55%;其他部位感染1例,占4.55%。[结论]心脏手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应引起重视,需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北京一所老年病医院住院病人医院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调查分析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方法:对2000年期间住院病房收治的1241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发生医院感染者378例,医院感染发病率为3.045,不同性 、年龄医院感染发病率差异有显著性,男性高于妇性,随着年龃牟增长,医院感染和发病率增高,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35.99%)、上呼吸道(22.95%)、泌尿道(17.63%)和胃肠道(10.39%),其中主要为白色念珠菌(15.78%)、铜绿假单胞菌(13.15%)、肠球菌(11.84%)、医院感染致病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占46.03%,革兰氏阳性球菌占23.685,真菌占15.78%,医院感染致死率为14.295。结论:A杂与性别、年`产室和侵袭性操作等密切相关,应加强医院感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某肿瘤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及特点,为制定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3年1-12月入住该院ICU的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采用患者平均病情严重程度(ASIS)调整法调整医院感染发病率,统计3种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发病率、医院感染病原菌及多重耐药菌分布情况。结果共监测ICU患者455例,总住院日数2 483 d,发生医院感染52例,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1.43%,日发病率为20.94‰,经ASIS调整后日发病率为6.29‰。医院感染以呼吸系统感染最高(占63.46%),其次为泌尿系统感染(占19.2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病率为12.08‰、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为0.95‰、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病率为4.07‰。共检出病原菌18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35株(74.59%),革兰阳性菌33株(18.23%),真菌13株(7.18%);检出多重耐药菌33株(18.23%)。结论ICU是医院感染的高发科室且感染发病率高,主要为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开展目标性监测,能及时反映感染控制工作的不足,有利于制定切实有效的防控与干预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我院血液科医院感染的情况,并对病原菌加以分析,探讨对策。[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我科1997~2002年血液病患者中561株病原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年间感染病原菌总体分布G 菌有逐渐上升趋势;G 菌、G-菌、真菌感染分别为28.2%、62.2%、9.6%;前五位分别为:大肠埃希杆菌占11.6%、铜绿色假单胞菌占8.9%、肺炎克雷伯菌占8.2%、阴沟肠杆菌占8.2%、肠球菌占7.5%。[结论]血液病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应作为重点监测对象;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是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应加强免疫保护及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骨科住院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特征及预防对策,以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470例骨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医院感染发生率、部位、病原菌分布及感染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90例,感染率为3.64%,感染部位分别为呼吸系统40例占44.44%、泌尿系统16例占17.78%、消化系统14例占15.56%、穿钉部位11例占12.22%、切口9例占10.00%;80例进行病原菌培养,培养出53株病原菌,前3位病原菌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2株、铜绿假单胞菌8株,检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 34株,检出率为64.15%;年龄大、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长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医院感染组死亡率为8.89%,高于未发生医院感染的1.47%(P<0.05).结论 骨科住院患者常合并一定程度的医院感染,可加重病情,其发生发展与多种因素相关,应针对相关特点实施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