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聊城市麻疹疑似病例血清学检测和麻疹病毒的基因分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确定麻疹疑似病例的诊断和麻疹病原毒株的基因分型,为麻疹的预防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采集麻疹疑似病人的血清和病人的咽拭子标本,检测麻疹抗体和分离麻疹病毒.用ELISA法检测麻疹抗体,用酚-氯仿抽提法提取病毒悬液中的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N碳末端的核苷酸450个(bp)片段.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和基因分型. [结果]从110份麻疹疑似病例中检测出69份麻疹抗体阳性,同时从该69例病人的咽拭子中分离出19株H1基因型麻疹病毒,其中H1a亚型14株,H1b亚型5株. [结论]最近几年我市的麻疹流行是由H1基因型麻疹病毒引起,并且流行株出现了变化.  相似文献   

2.
引起江苏省2005~2006年麻疹流行的野病毒基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引起江苏省2005~2006年麻疹流行的麻疹野病毒基因特征,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05~2006年收集了324例来自江苏省7个设区市的麻疹急性期病人咽拭子标本,用EB病毒转化的狨猴淋巴母细胞(B95a细胞)从5个市分离到麻疹病毒99株.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从99株麻疹病毒中扩增出核蛋白(N)基因31'端676个核苷酸片段,并对该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构建基因亲缘关系树.结果 通过N基因3'端450个核苷酸片段的序列测定和分析证明,99株均为麻疹病毒H1基因型中的H1a基因亚型,H1a基因亚型中有2个小分支.99株麻疹病毒间450个核苷酸差异率为0%~4.7%;与A基因型代表株Edmonston株的核苷酸差异率为6.7%~9.8%;与H2基因型代表株China94-1的核苷酸差异率为6.7%~9.6%.结论 H1a基因亚型麻疹病毒在江苏省广泛流行,为绝对优势基因亚型,H1a亚型2个小分支中的很多不同或相同的病毒株引起的多个传播链造成省内各市的麻疹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麻疹病毒流行株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山东省1999~2005年麻疹野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以及野病毒基因型别的分布和变异趋势。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分离的麻疹野病毒(36株)的核蛋白N基因C末端456个核苷酸片段扩增后进行序列分析,与中国H1基因型代表株、疫苗株(S191株)及世界卫生组织其它基因型代表株构建基因亲缘性关系树,并进行核苷酸、氨基酸的同源性分析。测定野病毒的血凝及血吸附特性。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抗体捕获法检测IgM抗体。结果36株麻疹野病毒均为H1基因型,其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6.6%~100.0%、96.0%~100.0%,在基因关系树上有两个大的分支,分为H1a、H1b两个基因亚型;与S191株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1.0%~91.4%、88.7%~89.4%。以H1a亚型为主,在基因关系树上有多个分支;H1b亚型相对弱势,但有两个大的分支(2000年、2005年)。所有野病毒对敏感猴血球均无血凝及血吸附特性。结论山东省1999~2005年流行的麻疹野病毒为H1基因型,有H1a、H1b两个基因亚型。H1a是1999~2005年麻疹流行的优势基因亚型。曾在山东省分离到的A基因型、H1c基因亚型已被阻断。在流行过程中病毒未发现有较大变异,但野病毒间存在一定的遗传距离,呈现多个传播链的流行。病毒的多个传播链被阻断,同一病毒持续流行的情况大为减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汕头市区一起麻疹暴发的原因。[方法]收集2005年9月麻疹暴发流行资料,采集病例急性期血清和咽拭子各8份,进行血清学检测、病毒分离和中和实验、通过RT-PCR扩增麻疹N基因碳末端589个核苷酸进行测序。[结果]麻疹暴发流行累计发病23例,8份血清的麻疹IgM抗体阳性7份(87.5%),8份咽拭子仅分离出1株麻疹病毒,该流行株不同于S-191疫苗株,鉴定为H1基因型;中和实验表明麻疹疫苗免疫后血清能够中和该野病毒,但其中和滴度比中和疫苗株低2~4倍。[结论]麻疹H1基因型野病毒是此次暴发的病源,人群抗体水平低下是暴发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西安市麻疹流行病原毒株和疫苗免疫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确定引起西安市麻疹流行的病原毒株,探讨相关的疫苗免疫因素。方法 采集麻疹病人咽拭子标本分离病毒,用酚-氯仿抽提法提取病毒悬液中的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N基因碳末端的450个核苷酸(bp)片段,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和基因分型。用微量中和试验测定麻疹病人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中和麻疹疫苗株和野毒株的中和抗体水平。结果 采集咽拭子标本13份,分离出麻疹病毒8株,分离率61.54%;8株麻疹病毒均为H1基因型H1a亚型。结论 H1基因型H1a亚型是引起西安市本次麻疹流行的病原病毒。此次麻疹流行不排除疫苗保护性下降因素和麻疹疫苗免疫工作中存在无效接种而造成的免疫空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吉林省麻疹病毒流行株的基因型别,探讨控制麻疹发生的措施。方法在2005年1—12月采集吉林省麻疹暴发和散发病人的咽喉拭子和尿液标本共72份,用CDW150细胞分离到麻疹病毒9株。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麻疹病毒中扩增出核蛋白(N)基因羧基端450个核苷酸片段,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和基因分型。结果9株麻疹病毒均属H。基因型,其中Hla7株,Hlb2株,H1a和H1b在450个核苷酸片段中的差异为2.0%~3.5%。结论H1基因型是吉林省麻疹病毒的优势流行株,是导致2005年吉林省麻疹局部暴发和散发的主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麻疹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了解河北省流行的麻疹野病毒基因型或亚型的特征,为制定加速控制和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4年和2003~2005年分离的26株麻疹病毒进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26株麻疹病毒N基因羧基末端456个核苷酸片段进行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构建基因亲缘关系树,进行遗传距离分析。结果26株麻疹病毒均为H1基因型:1994年在河北省分离到的2株麻疹病毒为H1c亚型,但在2003~2005年未监测到;2003年的1株为H1a亚型;2004年1株为H1a亚型,另1株为H1b亚型;2005年19株为H1a亚型,2株为H1b亚型。2003~2005年的24株麻疹病毒核苷酸同源性为95.6%~100.0%,氨基酸同源性为94.0%~100.0%,平均变异0%~1.6%。结论河北省近年来流行的麻疹病毒以H1a亚型占绝对优势,其次为H1b亚型,H1c亚型可能已经被阻断。河北省流行的麻疹野病毒间存在较大的遗传距离,基因变异校大,河北省与其它省之间存在相同麻疹病毒引起的传播链,不同年份也存在相同麻疹病毒的持续循环传播。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2003~2005年麻疹野病毒分离株基因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四川省2003~2005年流行的麻疹野病毒分离株基因特征,为控制、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B95a、Vero/Slam细胞从疑似麻疹爆发和散发患者的标本中分离麻疹病毒,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分离到的22株麻疹病毒中扩增出核蛋白(nucleoprotein,N)基因羧基末端676个核苷酸片段,再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并以C末端456个核苷酸片段构建基因亲缘性关系树,进行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分析。结果四川省2003~2005年从6个市(自治州,下同)分离的22株麻疹野病毒全部为H1基因型,除2株为H1b基因亚型外,其余均为H1a基因亚型。22株麻疹野病毒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6.2%~100.0%,氨基酸同源性为95.3%~100.0%。四川省11株麻疹病毒代表株与中国S191疫苗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0.0%~92.5%,氨基酸同源性为86.7%~91.6%。结论四川省2003~2005年流行的麻疹野病毒以H1a为绝对优势基因亚型,H1b为弱势基因亚型,未发现H1c基因亚型。其中以H1a基因亚型为主的病毒株引起的多个传播链造成四川省各市的麻疹流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1993~2006年本土麻疹病毒基因型和基因亚型的流行趋势。方法依据全国麻疹实验室网络监测数据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麻疹实验室病毒学监测数据库,分析中国麻疹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资料。结果1993~2006年,从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分离到748株麻疹病毒,其中743株为H1基因型,1株为H2基因型,1株为A基因型,3株为疫苗相关A基因型。在H1基因型中,684株为H1a基因亚型,50株为H1b基因亚型,9株为H1c基因亚型。从29个省分离到H1a基因亚型(西藏、湖北省未开展),H1b基因亚型只从10个省分离到,H1c基因亚型在1993~1994年从4个省分离到。自2000年以来,H1a基因亚型逐年成为优势流行亚型,并呈上升趋势;H1b基因亚型逐年转为弱势,其传播于2006年被阻断;而H1c基因亚型的流行自1995年已经消失。结论通过对1993~2006年中国29个省流行的麻疹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的系统研究,阐明了在麻疹控制和加速控制阶段中国流行的麻疹野病毒的基因变异规律,以及病毒基因型别在地域和年代上的分布,证实H1基因型是中国近14年麻疹病毒流行的绝对优势本土基因型,其中H1a逐渐成为中国近几年流行的绝对优势基因亚型。  相似文献   

10.
2002-2007年福建省麻疹野病毒的分离与基因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收集福建省流行的麻疹野毒株,分析麻疹野病毒的基因特征。[方法]应用B95a或Vero/slam细胞,从疑似病例的咽拭子或尿液标本分离麻疹病毒,用RT-PCR方法扩增分离株病毒的N基因3'端450个核苷酸片段,分析其基因型别及遗传特征。[结果]2002年、2006-2007年共从5个设区市分离了14株麻疹野病毒,均为H1a基因亚型。14株病毒核苷酸同源性为97.8%~100%,在遗传树图中分属于4个独立分支,具有不同的来源。福建省分离株与H1基因型中国代表株、H2基因型及疫苗株S191相比,与S191差异性最大(核苷酸同源性91.0%~92.0%,氨基酸同源性88.1%~90.1%)。MV06-32、MV07-30、MV07-39和MV07-46这4株间N基因3'端450个核苷酸间同源性为100%,显示不同地区和年份来源的病毒株具有高度同源性。[结论]福建省目前监测到的麻疹野病毒均为H1基因型、H1a基因亚型,未发现其它型别;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内存在多传播链同时循环,也存在同一野病毒株可在不同地区、不同年份间持续循环传播。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2005年上海部分地区麻疹暴发流行株的基因型别和特性,加强麻疹病毒学监测。方法采集暴发麻疹患者咽拭子标本分离病毒,通过RT-PCR扩增麻疹病毒N基因C末端450 bp核苷酸并进行序列测定,与GenBank中麻疹病毒各基因型参考株及国内其他地区的麻疹分离株进行基因比较。结果从10例麻疹患者的咽拭子标本中共分离麻疹病毒4株,均属H基因组H1基因型,型内变异0.7%-1.3%。与H1型代表株China93-7的基因同源性为98%-98.2%;与H2基因型代表株China94-1的基因差异为6.4%-6.9%。与A型代表株Edmonston的基因差异为6.7%- 6.9%;与中国麻疹疫苗株Shanghai191的基因差异为7.6%-8.0%,与国内其他地区麻疹流行株基因差异为0.2%-3.7%。结论2005年上海部分地区麻疹暴发是由H1基因型病毒引起,为中国本土流行株。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宁波地区流行的麻疹野病毒基因型别和特性。方法对2004~2008年宁波地区分离到的麻疹野病毒,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麻疹病毒核蛋白基因碳末端456个核苷酸并进行序列测定,与基因库中麻疹病毒各基因型参考株比较并分析毒株变异情况。结果2004~2008年共分离到麻疹病毒22株,均属H1基因型,与H1型参考株China93-7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7.1%~98.5%,与中国疫苗株沪191的核苷酸/氨基酸差异为8.0%~9.5%/9.8%~14.5%;其中16株与H1a参考株China93-2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8.2%~99.6%,属于H1a亚型;6株与H1b参考株China94-7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8.5%~98.9%,属于H1b亚型。结论宁波地区2004~2008年流行的麻疹病毒均为H1基因型,且以H1a亚型为主,亦存在H1b亚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1999~2003年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流行的H,基因型麻疹野病毒代表株血溶素蛋白(Fusion Protein,F)基因的分子特征。方法从1999~2003年中国分离的麻疹野病毒株中,选取13株H1基因型代表株,包括H1a基因亚型麻疹野病毒8株和H1b基因亚型麻疹野病毒5株。使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病毒的F基因全长,并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同时与中国疫苗株及其它国家的A、D2、D6、D7、E基因型参考株进行序列比对及基因亲缘性关系分析。结果1999~2003年13株中国流行麻疹野病毒代表株中,核苷酸同源性为98.1%~99.0%,氨基酸同源性为98.1%~100.0%,与中国疫苗株沪191相比,其核苷酸同源性为95.7%~96.2%,氨基酸同源性为96.9%~97.2%;而与其它基因型相比,核苷酸同源性为94.4%~96.2%。F基因3个糖基化位点(第32、64、70位氨基酸)、对病毒融合功能起着重要作用的第112位精氨酸、第195位亮氨酸未发生改变。结论1999~2003年中国流行的H1基因型麻疹野病毒的F基因无明显差异,F蛋白上已知的重要功能位点未发生变异,推测中国流行的麻疹野病毒F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未发生较大改变,但由于F蛋白是重要的功能蛋白,对F蛋白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变异规律进行常规监测,对了解麻疹野病毒流行特点及其遗传变异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流行麻疹野病毒的基因型。方法2004年5月,青铜峡市某小学发生麻疹爆发,收集了3份病人急性期咽拭子标本和11份血标本,分离咽拭子中的麻疹病毒,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分离到的麻疹病毒核蛋白(N)基因,对扩增后的N基因片段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并分析鉴定基因型。结果宁夏回族自治区首次分离到2株麻疹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捕捉法检测病人血清的IgM抗体,阳性率为100%;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这2株麻疹病毒均属于H1基因型。结论2004年引起青铜峡市麻疹流行的病毒为H1基因型。  相似文献   

15.
中国2005年麻疹实验室网络的运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2005年麻疹实验室网络的运转情况。方法分析全国2005年麻疹实验室网络监测数据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麻疹实验室血清学和病毒学监测数据库,评价中国麻疹实验室网络运转的各项指标。结果①血清学监测:2005年,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外,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总计报告疑似麻疹爆发941起,检测麻疹可疑病例血清标本16017份,IgM抗体检测阳性率达81%,实验室证实麻疹爆发872起。16个省开展了风疹监测,总计检测可疑风疹病例血清标本1187份,风疹IgM抗体检测阳性率为62%。②病毒学监测:2005年16个省级CDC麻疹实验室共送检188株麻疹病毒,经证实全部属于麻疹野病毒H1基因型,显示H1基因型仍是中国麻疹流行的绝对优势基因型。其中河北、山东、浙江省发现有H1b基因亚型在局部地区流行,其余毒株均为H1a基因亚型,说明H1a基因亚型仍为中国优势流行基因亚型。③实验室质量控制和管理:2005年国家麻疹实验室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世界卫生组织(WHO)的2004~2005年度职能考核和现场认证;除西藏自治区外,30个省级CDC麻疹实验室通过了2005年度由国家麻疹实验室组织的血清标本检测结果复核和盲样标本职能考核;山东、山西、贵州、吉林、天津5个省级CDC麻疹实验室通过了实验室现场考核认证。结论中国2005年麻疹实验室网络运转良好,并建立了比较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为麻疹爆发的早期诊断、及时控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丰富了麻疹病毒学基因数据库,为2012年消除麻疹提供了本底资料。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的标本、不同的标本采集时间对麻疹病毒分离率的影响。方法采用B95a细胞培养法分离麻疹病毒,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分离出的麻疹病毒进行鉴定。结果对天津市2003~2004年采集的8份咽拭子和37份尿液标本进行了麻疹病毒检测。从8份咽拭子中分离到7株麻疹病毒,分离率为87.5%;从37份尿液中分离到8株麻疹病毒,分离率为21.6%。咽拭子麻疹病毒的分离率高出尿液3倍;出疹后4d之内可以从咽拭子中检出麻疹病毒;出疹后3d之内可以从尿液中检出麻疹病毒。结论为提高麻疹病毒的分离率应首先采集病人的咽拭子标本,标本采集以出疹4d内为宜。  相似文献   

17.
目的确定吉林省近年流行的麻疹病毒基因型,分析麻疹野病毒分离的影响因素,为防控措施的制定及做好麻疹病原学检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Vero/Slam细胞对114份麻疹咽喉拭子标本进行麻疹病毒分离,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扩增麻疹病毒核酸并进行基因型鉴定;统计分析不同采样时问、不同咽试子保存液对麻疹病毒分离的影响。结果114份麻疹咽喉拭子标本中分离到麻疹病毒31株,经鉴定均为H1基因型,出疹2d内的标本分离率较高,为38.09%。2%DMEM维持液作为咽拭子保存液的病毒分离成功率为30.69%。0.9%生理盐水作为保存液的病毒分离率为0。结论H1基因型麻疹病毒为吉林省近年流行的主要优势基因型,麻疹病毒的成功分离取决于采样时间、好的标本质量以及正确标本保存液。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丰台区流行的麻疹野病毒的基因特征,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13年春季疑似麻疹爆发和散发患者咽拭子标本分离病毒,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分离到的麻疹病毒中扩增出核蛋白(nucleoprotein,N)基因c末端634个核苷酸片段,再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并以C末端450个核苷酸片段构建基因亲缘关系树,进行遗传距离分析。结果共分离麻疹病毒39株,测序后为H1基因型(28株)和D8基因型(11株)。结论丰台区2013年春季麻疹流行株仍属于H基因组,Hl基因型,Hla亚型。此外北京市丰台区首次发现D8基因型麻疹野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