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铁路企业职工脂肪肝患病情况的变动趋势,为脂肪肝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济南地区铁路系统在职职工2006~2010年健康体检者脂肪肝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6~2011年铁路在职职工脂肪肝患病率分别为28.10%、25.73%、28.76%、33.82%、39.04%(P〈0.01),平均患病率为30.61%。2006~2010年平均患病率,男性为36.14%,女性为11.12%(P〈0.01);〈25岁为10.06%,25~34岁为25.20%,35444岁为31.17%,45~54岁为35.79%,55~65岁为37.94%(P〈0.01);机务段为34.05%,车务段为34.12%,工务段为29.76%,电务段为32.51%,车辆段为29.63%,客运段为25.97%,济南站为32.02%(P〈0.01);轻体重者为1.21%,正常体重者为8.05%,超重者为36.59%,肥胖者为70.17%(P〈0.01)。[结论]2006~2010年济南地区铁路在职职工脂肪肝患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男性、35岁以上、机务段、车务段、超重和肥胖的职工患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莱芜市煤矿工人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制订防治规划、开展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8年,在莱芜市四大煤矿抽取煤矿工人4285名进行调查。[结果]调查4285名煤矿工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0.09%。高血压患病率,18-29岁、30-39岁、40-50岁分别为16.60%、20.47%、25.98%(P〈0.01),井下作业1~9年、10~19年、≥20年的分别为16.53%、19.41%、26.43%(P〈0.01);口味偏咸、吸烟、饮酒、生活紧张、高脂饮食、超重者分别高于无此行为者(P〈0.01)。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41.93%、30.35%、12.31%。[结论]莱芜市煤矿工人高血压患病率较高,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均很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铁路职工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病情况,为慢性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05年,对济南铁路局所辖济南、泰安、聊城、兖州地区部分45岁以上职工测定血压,检测空腹血糖、血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果]调查4118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7.56%,糖尿病患病率为15.03%,高血脂症患病率为41.31%。男女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8.35%、14.79%,高血脂症患病率分别为42.96%、35.49%(P〈0.01);糖尿病患病率男女分别为15.32%、14.02%(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病率增高(P〈0.05)。高血压患病率,糖尿病患者与非患者分别为23.26%、16.55%,高脂血症患者与非患者分别为20.16%、15.72%(P〈0.01);糖尿病患病率,高血压患者与非患者分别为19.92%、13.99%,高脂血症患者与非患者分别为16.81%、13.78%(P〈0.01);高脂血症患病率,高血压患者与非患者分别为47.44%、40.00%,糖尿病患者与非患者分别为46.20%、40.44%(P〈0.01)。[结论]45岁以上铁路职工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青岛市崂山区农村居民高血压流行现状,为制定高血压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6年8~12月,对崂山区部分20岁以上农村居民进行调查。[结果]调查57197人,高血压患病率为32.87%,标化率为23.68%。高血压患病率,男性为34.19%,女性为31.94%(P〈0.01);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明显上升趋势(P〈0.01);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升高(P〈(0.01)。[结论]崂山区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处于一般水平。  相似文献   

5.
刘琳琳  徐令兰  张明 《预防医学论坛》2007,13(12):1118-1119
[目的]了解章丘市在职教师高血压患病状况,以便为教师高血压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参加健康检查6000名在职教师的血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高血压1050人,患病率17.50%;其中城区教师高血压患病率19.42%,乡镇教师高血压患病率17.12%,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教师高血压843人,患病率25.32%;女教师高血压207人,患病率7.75%,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学、初中、高中在职教师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5.46%、16.77%、21.40%,高中在职教师与小学、初中在职教师的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在职教师人群中开展高血压防治知识的宣传及干预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饮酒行为对我国9省成年居民高血压患病的影响。方法利用2006年“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对我国9省9111名成年居民的饮酒频率、饮酒类型以及饮酒量和高血压患病的关系进行横断面分析。结果男性、女性成年居民的饮酒率分别为58.3%和8.1%。男、女饮酒者每Et平均酒精摄入量分别为(33.3±34.1)和(15.0±16.2)g,男、女饮酒率和饮酒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和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6.3%和2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居民饮酒者和不饮酒者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7.1%和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性居民饮酒者和不饮酒者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7.7%和22.5%,饮酒者高血压患病率低于不饮酒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男性和女性,高饮酒频率者高血压患病要高于低饮酒频率者(P〈0.05)。随着酒精摄人量的增加,男性居民高血压患病率未出现明显的规律性变化,但饮酒各组的高血压患病率均高于不饮酒组;女性居民每日酒精摄入量低于15g时,高血压患病率最低,而随后出现升高的趋势。结论我国男性和女性的饮酒率以及饮酒量不同,饮酒可升高我国9省男性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而对女性居民的影响呈现出J型曲线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农村居民食物摄入水平与高血压的关系,对农村居民开展高血压的膳食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06年7月,对壶关县石河末村25岁以上农村常住居民进行食物频率调查和血压测量,并对食物摄人量与高血压患病关系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调查1256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3.96%。高血压患病率,男性为26.10%,女性为21.92%(P〉0.05);男性与女性均为≥45岁高于〈45岁(P〈0.01);〈45岁男性高于女性(P〈0.05),≥45岁男性与女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进入回归模型的食物因素有腌制蔬菜摄入量(OR=1.28)、油脂类食物摄入量(OR=1.06)、新鲜蔬菜水果摄入量(OR=0.72)。[结论]石河末村25岁以上农村常住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处于一般水平。腌制蔬菜、油脂类食物摄入量多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新鲜蔬菜水果摄入量多是高血压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山东省45~55岁农村居民的生存质量状况。[方法]在山东省济南市、青岛市、临沂市各随机抽取1个自然村,对抽取的村内全部1955~1965年出生的常住农村居民233人,采用由一般状况调查表与健康调查简表(SF-36量表)合成的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45~55岁农村居民,SF-36量表评分,生理功能(PF)、活力(VT)、社会功能(SF)、精神健康(MH)维度得分高于常模,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情感职能(RE)维度得分低于常模(P〈0.01);总体健康(GH)与常模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居民中,外出打工者的RP得分低于务农和其他职业者,SF得分低于务农者(P〈0.01);经常吸烟者VT和SF维度得分均低于很少或不吸烟者(P〈0.01或〈0.05);适量饮酒者的PF维度得分高于极少饮酒者(P〈0.05);肥胖者情感职能(RE)得分高于体重指数正常者(P〈0.05);不同经济状况者的PF、RP、BP、GH、VT、SF维度得分均不同,均为经济收入有盈余者最大(P〈0.01或〈0.05)。[结论]4.5~55岁农村居民生存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某高职学校教职工骨质疏松症的患病情况,为预防其发生提供依据。[方法]以378名教职工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检测其坐位桡骨远端骨密度,计算T值(T-score),按性别、年龄、身高、体质指数(BMI)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78名教职工中骨质疏松症患者72人,患病率为19.0%。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23.1%)明显高于男性(13.1%),P〈0.05。从50~59岁组开始,各年龄段患病率均有增高趋势(P〈0.01)。50—59岁年龄组和≥70岁年龄组的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P〈0.01)。不同身高组的骨质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60cm组的患病率与170~180cm组和180~190cm组相比明显增高(P〈0.01)。不同BMI组的骨质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46.2%,未绝经女性为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教职工骨质疏松症患病率较高,其中女性患者明显高于男性,绝经女性较未绝经女性患病率明显增高,应对教职工,尤其是高患病率人群进行早期筛查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减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膳食、社会经济和行为因素对广西农村男女居民发生高血压的影响,为有针对性提出膳食、社会经济行为因素干预措施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if ]2007年,利用2002年广西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分析影响农村男女居民高血压发生的膳食、社会经济和行为因素。[结果]在4个农村县调查15岁及以上居民1390人,高血压患者241例,患病率为17.34%。高血压患病率,男性为22.44%,女性为12.79%(P〈0.01);壮族为17.73%,汉族为24.14%,其他民族为7.14%(P〈0.05)。膳食调查结果,男性高血压患者的畜禽肉类、畜肉、酒、腌菜、水产品、植物油摄人量均明显高于非患者,米及其制品、新鲜蔬菜摄人量明显低于非患者(P〈0.01或P〈0.05);女性高血压患者的动物油、油脂类、内脏摄人量均低于非患者(P〈0.05);男性的调味品盐、食盐、内脏类、动物油、油脂、酒、米及制品、蔬菜摄人量明显高于女性(P〈0.01或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进入男性回归模型的因素有年龄(OR=2.149)、畜肉(OR=1.252)、酒(OR=1.147),进入女性回归模型的因素只有年龄(OR=3.033)。[结论]年龄是农村居民高血压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吃畜肉多、过量饮酒是农村男性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女性的重要膳食和行为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蓬莱市农村居民生活危险因素及相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患病情况,为制定慢性病防治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7年10月,在蓬莱市抽取部分15-59岁农村居民进行调查。[结果]调查320人(男性162人,女性158人),每日摄取食盐(11.69±5.35)g,油脂(45.68±15.58)g;每日静坐时间男性为(2.90±1.87)h,女性为(3.00±2.15)h;男性吸烟率为51.85%,饮酒率为60.49%。肥胖率男性为17.28%,女性为32.91%(P〈0.01);超重率、中心性肥胖率男性分别为32.71%、52.46%,女性分别为28.48%、62.66%(P〉0.05);高血压患病率男性为33.33%,女性为36.71%(P〉0.05)。[结论]蓬莱市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与肥胖罹患率较高,高油、高盐饮食者较多,饮酒率、吸烟率较高,运动时间较少。  相似文献   

12.
彭元  李平非  王晓玲  刘鲲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11):1632-1635
目的评估2010-2011年长沙市城乡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效果。方法 2010年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9个区县中各抽取一个社区(乡镇),每一社区随机抽取3个居委会(村),每个居委会(村)随机抽取35~65岁常住居民30名,分成高血压患者组、高危人群组和健康人群组,每组各10名,社区干预1年后这些对象再次被调查。结果总计合格调查对象776名,其中女性387名,男性389名。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中"经常饮酒"、"不运动少运动"、"感到精神压力"的暴露率总体上比社区干预前下降(P<0.05或P<0.01);"不运动少运动"高危组和健康组下降显著(P<0.01);而"吸烟"率改变不明显,"盐摄入过量"患者组有所升高(P<0.05);空腹血糖受损(IFG)率平均为9.1%,糖尿病患病率平均为6.5%,年龄和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TC、TG异常率患者组、高危组均明显高于健康组。血压水平随年龄增长而显著升高(P<0.01);血压控制率城市社区由31.3%上升至50%(P<0.01),但干预后乡镇社区提高不明显。结论通过健康教育与良好生活方式指导,对于各组居民改变日常生活习惯的影响不一,生活方式干预对高危和健康人群获益更多;对于高血压患者的规范管理和血压控制效果城市社区仍明显好于乡镇社区。  相似文献   

13.
韩立国 《职业与健康》2014,(17):2422-2424
目的通过了解牙克石市城乡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危险因素现状,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确定调查样本,对抽中的样本家庭中实际居住的18周岁以上(包括18周岁)成员进行问卷调查。共调查3264人,其中男性为1602人,女性为1662人;城市有效样本为1793人,乡镇有效样本为1471人。结果18岁及以上居民吸烟率为26.87%,其中男、女性分别为45.88%和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8.70,P〈0.01);城乡居民吸烟率分别为24.93%、2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1,t9〈0.01)。18岁及以上居民饮酒率为29.87%,其中男女性分别为52.43%、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64.59,P〈0.01)。18岁及以上居民不锻炼率为43.05%,城乡居民不锻炼率分别为40.10%、46.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24,P〈0.01)。结论通过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危险因素可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饮酒干预的重点人群为男性;应大力宣传戒烟限酒有益健康,要加强全民的体育锻炼参与力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广东省中山市农村老年人生活行为状况及对慢性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制定科学的农村老年人健康管理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系统抽样方法,在广东省中山市3个镇对4 800名60岁及以上的农村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生活行为方面:有39.4%的老年人每天进行体育运动,有82.5%的老年人饮食荤素均衡;有9.6%的老年人吸烟,有3.7%的老年人经常饮酒,其中男性吸烟和饮酒率均高于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病知晓情况:分别有18.6%和30.7%的老年人知道自己的血压值和血糖值,分别有28.7%和52.7%的老年人知晓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和药物治疗原则,有20.7%和43.7%的老年人知晓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和药物治疗原则,其中女性的知晓率高于男性,有统计学差异(P<0.05);分别有21.7%和16.6%的老年人知晓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方法;分别有25.5%和27.5%的老年人主动和被动地获取过保健知识.结论 中山市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行为有待改善,对慢性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不高,应加强农村老年人生活方式和慢性病健康管理工作,以提高对社区老年慢性病的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河北省玉田县中老年人群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和知晓率。方法2011年3月选取40~69岁农村居民495人进行高血压和糖尿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调查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63.8%、12.1%,知晓率分别为34.5%、56.7%;根据中国人口年龄进行标化后患病率统计:高血压为63.2%(男性为66.4%,女性为60.9%)、糖尿病为11.1%(男性为12.0%,女性为10.4%);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和体重指数的增加而递增(P〈0.01或P〈0.05),男性和女性居民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病率及知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知晓率随体重指数的增加而升高(P〈0.01)。结论河北玉田县农村中老年居民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较高,而高血压知晓率却很低。  相似文献   

16.
甘标  朱凯星  许美振 《职业与健康》2014,(17):2442-2444
目的调查广州市海珠区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高血压的防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2年对海珠区年满1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共6313人进行问卷调查和健康检查(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血脂等的测量)。描述该地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高血压患病率,利用单因素χ2检验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高血压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高血压粗患病率为25.1%(标化率15.1%)。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包括性别、婚姻状况、年龄、文化程度、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血脂水平、糖尿病、吸烟、咸淡口味和锻炼(P〈0.05)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脑血管病家族史、BMI、WHR、血脂水平、糖尿病和咸淡口味是高血压的影响因素(P〈0.05),OR值分别为1.089、0.873、1.721、1.753、1.167、1.601、2.016和1.259。结论广州市海珠区15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接近全国居民平均水平,已成为危害居民健康的首要因素。应采取全人群预防与高危人群干预相结合的防治策略,加强对中老年、文化程度低、超重朋巴胖、口味较成、高脂血症和糖尿病人群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天津市某农村示范社区内15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为开展健康教育和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样,入户进行现况调查和体格测量,共调查1077人。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血压患病率为36.8%。高血压患者与非患者不同文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收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患者对运动知识、营养知识、吸烟、饮酒以及高血压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普遍低于非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患者BMI=25.5±4.31;高血压患者的吸烟率为43.7%,平均吸烟量为17.5%支;饮酒率为28.5%,锻炼比例为31.1%,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为7.4h;高血压患者采用非药物治疗手段控制血压的比例比较低。结论农村居民对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虽然较以往有了一定的提高,但还需要进一步增强;不良生活行为方式还需要进一步改变;高血压患者定期测量血压的频率和采用非药物方式控制血压的比例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8.
黄文蔚  陈志强 《职业与健康》2012,28(13):1543-1546
目的探讨武汉市洪山区社区居民高血压病的流行现状及其主要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武汉市洪山区社区居民中抽取调查样本600例,入选469例,调查一般人口统计学指标,烟酒嗜好,个人及家族史,血压(BP)、心率(HR)、体重指数(BMI)及血液有关生化项目。结果调查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为21.32%,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6.92%和18.53%;高血压病知识知晓率为41%,治疗率为23%,控制率为11%;多元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吸烟、BMI、高血压家族史、空腹血糖、腰围、心率、打鼾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OR1,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OR1,0.05)为高血压的保护因素。结论该地区社区居民各项危险因素均较高。应普及高血压病知识,加强健康教育,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综合防治干预措施,提高高血压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