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0 毫秒
1.
[目的]了解手足口病发病特征及流行趋势,为制订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济南市2005-2008年手足口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08年济南市手足口病报告发病9910例。年均发病率40.67/10万。不同年份间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市区平均发病率73.35/10万,郊区(县)平均发病率22.47/10万,市区高于郊区(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发病率为49.59/10万,女性发病率为31.57/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之比为1.61:1。5岁以下年龄组发病最多7941例,占80.13%;职业分布中以散居儿童(5136例)、幼托儿童(4191例)发病较多,分别占51.83%、42.29%。5~7月为高发季节。占全年发病的80.93%。[结论]手足口病是我市重点防控的传染病,应加强疫情监测和控制,防止其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2.
2006-2007年聊城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聊城市手足口病流行规律,为制定控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07年手足口病发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6~2007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485例,年均发病率为8.56/10万。其中,2006年发病率为0.19/10万,2007年发病率为8.37/10万。不同年份间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全市各县区均有发病。以东阿县发病率最高,为35.180/10万;冠县发病率最低,为1.34/10万。不同地区阃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主要集中在5~6月,占78.35%。发病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占95.88%;以散居儿童为主,占80.62%。[结论]聊城市手足口病防控形势严俊。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吕梁市离石区近4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1年离石区手足口病网络直报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1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618例,重症病例1例,无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为56.39/10万。报告发病率,2008年为138.85/10万,2009年为29.77/10万,2010年为56.60/10万,2011年为11.87/10万(P〈0.01);城区为58.98/10万,乡镇为39.38/10万(P〈0.01);男性为65.34/10万,女性为46.98/10万(P〈0.01);0H5岁为543.37/10万,6~24岁为20.34/10万,〉24岁为0.26/10万(P〈0.01)。全部病人中,5~11月发病的占93.53%,散居和托幼儿童分别占68.93%、26.70%。[结论]吕梁市离石区手足口病的发病呈波浪高峰并趋于下降,发病有明显的地区、性别、年龄及季节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灌云县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disease,HFMD)发病规律,分析其流行特征,为制定合理的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灌云县手足口病有关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2011年灌云县共报告1628例手足口病例,年均发病率为39.33/10万。2008年发病率最低,为1.90/10万,2011年发病率最高,为64.43/10万,不同年份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人群多见于1~3岁儿童,共1240例,占76.17%;散居儿童多发,共1484例,占91.15%;病例每年集中在3~6月,共934例,占57.37%。[结论]手足口病在该县人群每隔1~2年一次流行,搞好健康教育,加强1~5岁散居儿童疫情监测是目前预防控制手足口病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手足口病疫情和流行特征,提出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对单县2009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2009年全县合计报告手足口病2432例,发病率为202.18/10万,其中重症334例,死亡1例。2432例病人中,4~7月发病1869例,占76.85%。年发病率,男性为256.95/10万,女性为146.30/10万(P〈0.01);≤3岁为3797.36/10万,4~10岁为314.88/10万,11~20岁为17.55/10万(P〈0.01);最高的乡镇是朱集镇(393.38/10万)、蔡堂镇(288.11/10万)、孙溜镇(268.26/10万)。[结论]2009年单县手足口病发病率较高,出现死亡病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足13病流行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2008年濮阳市医疗机构报告的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临床资料和流行病个案调查资料。[结果]2008年濮阳市报告手足口病581例。发病率为15.89/10万,为散发疫情,未出现暴发疫情:发病率(/10万),男性为20.74,女性为10.51(P〈0.01);0岁为56.81,1~3岁为319.14,4~9岁为29.81,10~13岁为7.36(P〈0.01);农村为14.8s,城区为18.32(P〈0.05)。5~7月发病数占全部病例的83.48%。检测35饲病人发病1周内标本68份,肠病毒EV71核酸阳性率为80.06%;病人血清32份.肠病毒EV71核酸全部阴性。[结论]2008年濮阳市手足1:3病以肠病毒EV71感染为主,男性、1~3岁儿童、城区居民发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荆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提供疫情防控决策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荆州市2008~2012年手足H病疫情。结果荆州市2008-2012年手足口病发病22604例,平均年发病率为76.71/10万,重症率为0.12%,死亡率为0.02/10万。不同年份县(市、区)发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年发病率荆州区(135.02/10万)最高、监利县(30.47/10万)最低。发病呈现两年周期性,疫情总体呈上升趋势,存在春季、冬季发病双高峰,1~4岁年龄组为发病最高峰,男性发病明显高于女性(P〈0.01)。结论荆州市手足口病疫情的地区、季节、年龄、性别分布特征明显,流行强度较高,应针对性地实施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德州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腮腺炎规划提供依据。[方法]对德州市《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2008~2011年腮腺炎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德州市2008~2011年合计报告腮腺炎1685例,年均发病率为7.41/10万,各年发病率(/10万)分别为1.47、2.79、6.75、18.57,不同年份间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年均发病率(/10万)以临邑县、德城区最高,分别为31.78、12.23,不同地区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性发病率(/10万)分别为9.64、5.09(P〈0.01)。全部病例中,〈15岁的占82.20%,学生占57.15%,幼托和散居儿童占31.27%。4~7、1和12月发病的分别占49.02%、18.93%。[结论]德州市200842011年腮腺炎发病率较高,〈15岁儿童少年是发病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许昌市水痘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2011年许昌市水痘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2011年累计报告水痘5287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20.82/]0万,各年报告发病率为7.12/10万~32.06/10万,不同年份报告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dO.01)。年平均报告发病率鄢陵县最高,为53.57/10万;5月为发病高峰;男女报告发病率比为1.57:1;3~8岁年龄段报告发病率较高,4岁最高;20~30岁报告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学生占报告发病总数的97.16%。[结论]许昌市水痘报告发病率较高,应加强以预防接种为主的防治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吕梁市离石区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离石区2008~2009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腮腺炎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2009年全区累计报告腮腺炎病例152例,年均发病率为30.28/10万。其中,2008年发病72例,发病率为29.24/10万;2009年发病80例,发病率为31.29/10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2例病人,发病时间为1~3月的25例(占16.45%),4~6月的54例(占35.53%),7~9月的27例(占17.76%),10~12月的46例(占30.26%);发病年龄以〈15岁发病为主占90.79%,其中3~14岁儿童发病最多占87.50%;发病职业构成以学生(占69.08%)和幼托儿童(20.39%)为主。年均发病率,男性为32.18/10万,女性为28.28/10万(P〉O.05)。[结论]2008~2009年离石区腮腺炎发病率略高于全国发病水平,有上升趋势,主要以3~14岁的学生和幼托儿童发病为主,为今后预防控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2009年绵阳市涪城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年绵阳市涪城区报告的458例手足口病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9年共报告手足口病458例,无死亡,发病率为69.62/10万,未出现暴发疫情。458例中,临床诊断457例,实验室诊断1例(EV71);3~7月发病的占64.41%;3岁以下占93.45%,散居儿童占53.06%,幼托儿童占43.23%;轻型占99.78%。发病率:男性为84.61/10万,女性为54.00/10万(P〈0.01);城区为83.11/10万,农村为49.38/10万(P〈0.01)。[结论]2009年涪城区手足口病疫情大幅度上升,防治工作应加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周口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和完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法对周口市2011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年共报告手足口病2454例,报告发病率为27.41/10万。不同县(市、区)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乡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4岁及以下儿童是手足口病发病的主要人群(占95.52%);病例以农村为主(农村病例数与城市病例数之比为3.2:1);4~7月发病占52.36%。结论周口市2011年手足口病发病率低于2009年,全市无聚集性疫情暴发出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福建省猩红热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为制订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福建省2008-2012年猩红热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2012年福建省累计报告猩红热1152例,年均发病率为0.63/10万,2011年发病率较往年大幅升高,疫情呈散发状态。猩红热发病率,2008~2012分别为0.46/10万、0.45/i0万、0.32/10万、1.09/10万、0.82/10万。2008~2012年年均发病率最高的是厦门市(3.72/10万),其他地区均低于1/10万,不同年份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为0.79/10万,女性为0.46/10万(P〈0.01);不同地区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年龄以〈10岁儿童为主,其中发病率较高的有3~4岁(6.63/10万),4~5岁(9.82/10万),5~6岁(9.27/10万),6~7岁(6.92/10万)。幼托儿童占58.14%,散居儿童占39.52%,学生占35.29%;高发期集中在4~6月和12~1月。结论福建省猩红热发病以散发为主,幼托儿童、散居儿童和学生是防治的重点人群;此外,应努力提高实验室诊断水平,积极开展病原学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山东省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及流行趋势,为制订手足口病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0年山东省手足口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0年山东省手足口病报告病例313703例(其中重症病例8482例、死亡53例),年均发病率为111.03/10万。2008~2010年发病率分别为35.20/10万、147.88/10万、149.38/10万。2008-2010年年均发病率,日照市最高为208.76/10万,济宁市最低为59.59/10万;男性为138.31/10万,女性为83.11/10万(PdO.01)。313703例中,散居儿童占72.65%,幼托儿童占24.41%;0-5岁报告病例的占94.27%;5~7月发病的占61.25%。2008-2010年共报告实验室诊断病例6423例,其中肠道病毒71型占40.62%,柯萨奇病毒A16型占31.65%,其他肠道病毒占27.73%。全省共报告10例以上的手足口病暴发疫情205起,发病3345例,其中发生在托幼机构174起,发病2817例。[结论]2008-2010年山东省手足口病疫情呈高发态势,发病存在明显季节、地区、性别、年龄、病原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东莞市2008—2011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东莞市2008--2011年网络直报的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1年东莞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57268例,各年发病率分别为46.26/10万、153.08/10万、382.91/10万和368.63/10万,不同年份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高峰为4-7月和9—10月;城镇片、丘陵片发病率最高,年均发病率分别为296.11/10万和279.27/10万;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占病例总数的95.67%(54789/57268);散居儿童占76.62%(43876/57268),托幼儿童占20.31%(11629/57268);本地人口病例占38.85%,流动人口病例占61.15%,本地人口发病率(310.22/10万)高于流动人口(193.98/10万)(P〈0.01);共报告暴发疫情31起,主要集中于4-6月,均发生于托幼机构(幼儿园29起、儿童福利院2起)。结论2008--2011年东莞市手足口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5岁及以下散居儿童、托幼儿童为防控的重点人群,今后应有针对性地开展手足口病的宣传教育,加强托幼机构疫情监测和管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掌握安顺市手足口病发病强度和流行趋势,为制定手足口病防制规划提供依据。方法利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2003软件进行统计、汇总,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手足口病疫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2年安顺市手足口病共报告3439例,年均发病率为28.45/10万,各年度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7月份共报告2473例,占全部发病总数的71.91%。男性发病率为34.59/10万,女性发病率为21.79/10万,男女发病比为1.72:1,男女手足口病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散居和托幼儿童共报告发病3228例,占全部手足口病病例的93.86%。其中散居儿童报告发病2234例,占全部手足口病发病的64.96%;托幼儿童报告发病994例,占全部手足口病发病的28.90%;学生及其他职业报告211例,占全部手足口病发病的6.14%。以0~5岁年龄组为主,共报告发病3220例,占发病总数的93.63%。结论安顺市手足口病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发病存在明显的季节和人群差异。在流行季节要加强疫情监测和健康教育宣传,开展好爱国卫生活动,采取综合性措施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掌握襄阳市襄州区0-6岁儿童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有效控制其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7-2011年襄阳市襄州区0-6岁儿童传染病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7-2011年襄州区0-6岁儿童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9种6789例,发病数占全人群传染病发病总数的41.70%(6789/16280),年均发病率为2138.31/10万,各年发病率分别为426.99/10万、1178.63/10万、1503.28/10万、1746.99/10万和4743.47/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1)。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为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性腮腺炎、麻疹和细菌性痢疾,占发病总数的97.57%(6624/6789)。全区各镇均有病例报告,城区发病率(3375.93/10万)高于农村(1938.17/10万)(P〈0.01);全年均有病例报告,4-7月为发病高峰期(3916例,占57.68%);男女发病性别比为1.80:1(4364:2425),2岁及以下年龄组发病占78.01%(5296/6789),散居儿童发病占83.72%(5684/6789)。结论襄阳市襄州区0-6岁儿童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手足口病为主要报告病种.应加大对手足口病的防控力度,防止暴发与流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济南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及流行趋势,为制订手足口病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2010年济南市手足口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7~2010年济南市手足口病报告发病30031例(其中重症病例47例、2010年死亡2例),年均发病率为122.20/10万。2007~2010年发病率分别为101.74/10万、52.82/10万、127.63/10万、205.93/10万。2007-2010年年均发病率,城区4区为176.62/10万,6个郊县(市、区)为91.94/10万(P〈O.01);男性为145.17/10万,女性为98.63/10万(P〈0.01)。30031例病人中,散居儿童占54.22%,幼托儿童占41.64%,学生占3.54%,工人占0.14%,干部职工占0.14%,家务待业占0.12%,其他人群占0.21%;0~11月龄占5.67%,1~4岁分别占17.20%、24.47%、23.40%、14.28%,5~76岁占14.97%;4~8月发病的占83.59%。2008~2010年合计检测病人粪便标本1464份,病毒核酸阳性的1003份(肠道病毒71型阳性361份、A组柯萨奇16病毒292份,其他肠道病毒阳性350份),阳性率为68.51%。[结论]济南市手足口病疫情上升明显,同时存在肠道病毒71型与A组柯萨奇16病毒引起的发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掌握手足口病流行趋势,为制订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我区手足口病疫情资料。结果2007-2012年手足口病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61.58/10万,各年度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为193.73/10万,女性为129.63/10万(P〈0.01),男女性别比为1.48:1;实验室诊断156例中EV71病毒感染占27.56%;5~9月报告发病占87.59%,呈典型的夏季发病高峰;幼托儿童、散居儿童报告手足口病病例数分别占全部病例的54.50%和39.66%,职业高峰明显;0~6岁年龄组报告发病数占发病总数的93.44%,其中1~5岁年龄组占84.81%,呈典型的婴幼儿高发。结论落实各项传染病防控措施,做好疫情动态监测及应急处理工作,有效控制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发病规律,探索正确、实用的应对措施,高效、经济地开展预防控制工作。[方法]对平邑县2007-2009年的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7~2009年平邑县共报告手足口病876例,年均发病率为29.23/10万;死亡2例,病死率为0.23%。年发病率,2007年为19.28/10万,2008年为12.71/10万,2009年为55.59/10万(死亡2例)。年均发病率,男性为35.73/10万,女性为22.24/10万(P〈0.01)。876例病人中,2月龄至3岁占77.17%,4~5岁占15.75%,6~11岁占7.08%;托幼机构儿童占16.10%,散居儿童占79.11%,学生占4.79%;农村占74.54%,城镇占25.45%;5~7月发病的占70.78%;重症病例占5.37%。2009中出现1起暴发疫情,发病5例.死亡1例。2例死亡病例的粪便标本肠道病毒71型阳性。[结论]平邑县手足口病疫情呈逐年上升趋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